一种折叠式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322阅读:9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口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式口罩,包括口罩、鼻夹、鼻垫、松紧带,所述的口罩根据人体面部轮廓设计,口罩上的鼻夹可根据鼻梁的高度调整,附带口罩贴紧鼻梁,内部设有鼻垫,减免鼻子所受到的挤压力,所述的口罩设计时尚,对折携带方便,便于存放。
【专利说明】一种折叠式口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罩,特别是一种折叠式口罩。

【背景技术】
[0002]口罩是为了人们的健康而设计出来的,用于过滤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可见或不可见的颗粒物,从而减免给人体带来不好的影响,但目前口罩的形式繁多,形状各不相同,而很少口罩能把防护性、密封性、舒适性、制作费用等结合起来,导致使用者难以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设计剪裁贴合面部且可调节贴紧度、携带方便的一种折叠式口罩。
[0004]一种折叠式口罩,包括口罩、鼻夹、鼻垫、松紧带,其中:所述的口罩中间有一焊接线,口罩以中间的焊接线对称平分折叠,所述的口罩下部延伸至下巴内侧,以人体面部轮廓向上延伸至鬓角部位,沿着面部颧骨延伸至眼窝部位,至上部延伸到鼻梁,所述的口罩边缘根据面部轮廓的形状设有一压条,所述的压条同时压紧内层、中层、外层,所述的口罩两侧对称设有若干条方格状条形压条,所述的口罩外层位于鼻梁位置设有一鼻夹,与鼻夹同样的位置,口罩内层设有一鼻垫。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口罩为三层或四层结构,内层和外层为强化层,中层设有一个双层结构且与外层、内层相结合的过滤层或活性碳布层。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口罩位于鬓角部位设有松紧带,所述的松紧带与口罩连接处设有井型加固机构。
[0007]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本实用新型不会在使用者呼吸时产生变形而贴合在使用者脸部,因此可增加使用上的舒适性,而口罩上的压条剪裁贴合人体脸部轮廓,使用起来更贴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参考附图1、图2,一种折叠式口罩,包括口罩1、鼻夹2、鼻垫3、松紧带4,其中:所述的口罩I为三层结构,内层和外层为强化层,中层设有一个双层结构且与外层、内层相结合的过滤层,所述的口罩I中间有一焊接线5,口罩I以中间的焊接线5对称平分折叠,所述的口罩I下部延伸至下巴内侧,以人体面部轮廓向上延伸至鬓角部位,沿着面部颧骨延伸至眼窝部位,至上部延伸到鼻梁,所述的口罩I边缘根据面部轮廓的形状设有一压条6,所述的压条6同时压紧内层、中层、外层,所述的口罩I两侧对称设有若干条方格状条形压条,所述的口罩I外层位于鼻梁位置设有一鼻夹2,与鼻夹2同样的位置,口罩I内层上设有一鼻垫3,所述的口罩I位于鬓角部位设有松紧带4,所述的松紧带4与口罩I连接处设有井型加固机构。
[0013]所述的鼻夹2由环氧树脂和金属铁丝组成,整体由环氧树脂制作,内部包裹着两条细小的金属铁丝,所述的鼻夹制作成本低,材料来源广泛,柔软且韧性好,可塑性强,可以根据鼻梁的高度作出合适的调整。
[0014]所述的鼻垫3为海绵结构,所述的海绵由木纤维素纤维或发泡塑料聚合物制成,所述的鼻垫不仅能减免鼻子所受到的挤压力,还能吸收由于呼吸所产生的水蒸气。
[0015]所述的松紧带4可为挂耳式或过头式,所述的松紧带由涤纶和锦纶丝组成,佩戴在耳朵上或头上不会有压迫感和受摩擦,所述的井型加固机构同时压紧松紧带和口罩,力口强了松紧带的牢固性,受到较大外力时也无法拉断口罩与松紧带的连接。
[0016]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它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式口罩,包括口罩、鼻夹、鼻垫、松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罩中间有一焊接线,口罩以中间的焊接线对称平分折叠,所述的口罩下部延伸至下巴内侧,以人体面部轮廓向上延伸至鬓角部位,沿着面部颧骨延伸至眼窝部位,至上部延伸到鼻梁,所述的口罩边缘根据面部轮廓的形状设有一压条,所述的压条同时压紧内层、中层、外层,所述的口罩两侧对称设有若干条方格状条形压条,所述的口罩外层位于鼻梁位置设有一鼻夹,与鼻夹同样的位置,口罩内层设有一鼻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罩为三层或四层结构,内层和外层为强化层,中层设有一个双层结构且与外层、内层相结合的过滤层或活性碳布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罩位于鬓角部位设有松紧带,所述的松紧带与口罩连接处设有井型加固机构。
【文档编号】A62B9/06GK203989557SQ20142040508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发明者】徐美英 申请人:徐美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