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形鼻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4304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形鼻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隐形鼻塞。



背景技术:

隐形鼻塞是一种放于鼻子内部的且防护空气中粉尘等细颗粒物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空气防护类产品,作用与防尘口罩相似。按中国口罩现行相关标准分类,属于一种自吸过滤式防细颗粒物呼吸器。隐形鼻塞主要由透气,可过滤空气中细颗粒物的材料制成。

然而,虽然现有的隐形鼻塞能够阻止大量细颗粒物进入到人体内,但是现有的隐形鼻塞总是把细颗粒物集中式堆积在隐形鼻塞的外侧端,导致隐形鼻塞的位于外侧端和内侧端的中间部无法被有效利用,致使隐形鼻塞的使用寿命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更长的隐形鼻塞。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形鼻塞,其包括圆柱塞体,所述圆柱塞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堆积式接合的多个圆形滤片,在多个所述圆形滤片中,靠近上方的所述圆形滤片的孔径和孔隙密度大于靠近下方的所述圆形滤片的孔径和孔隙密度。

进一步地,在多个所述圆形滤片中,靠近上方的所述圆形滤片的厚度大于靠近下方的所述圆形滤片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滤片的材料为活性炭纤维。

进一步地,最上层的所述圆形滤片和最下层的所述圆形滤片均由无纺布制成,其余的所述圆形滤片中至少部分由活性炭纤维制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圆柱塞体内设有螺旋气道,所述螺旋气道的一端形成在最上层的所述圆形滤片上,而其另一端形成在所述圆柱塞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气道为圆柱螺旋气道,所述螺旋气道环绕的轴线与所述圆柱塞体的轴线重合,所述螺旋气道所在的假想圆柱面的半径为所述圆柱塞体的半径1/2~4/5倍。

当用户需要使用隐形鼻塞时,需要将圆柱塞体塞入到自己鼻孔内,并保证圆柱塞体的下端(即内侧端)比其上端(即外侧端)更靠近鼻腔内侧。然后,当用户通过隐形鼻塞来呼吸外界空气时,空气依次经过圆柱塞体的上端、中间部和下端后进入用户鼻腔内,在这个过程中,隐形鼻塞便可通过各个圆形滤片对进入鼻腔的空气进行过滤,去除空气中的细颗粒物。然而,由于靠近上方的圆形滤片的孔径和孔隙密度大于靠近下方的圆形滤片的孔径和孔隙密度,即圆柱塞体的孔径和孔隙密度由上至下逐层递减,保证圆柱塞体的上端、中间部和下端对细颗粒物的阻挡能力依次增强,通过这种方式,隐形鼻塞便可允许一部分细颗粒物进入到圆柱塞体的中间部,使得隐形鼻塞的内部可以容纳更多的细颗粒物,从而提高隐形鼻塞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隐形鼻塞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质量较轻,佩戴舒适安全,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隐形鼻塞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隐形鼻塞的剖视图;以及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隐形鼻塞的剖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隐形鼻塞10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隐形鼻塞10的剖视图。该隐形鼻塞10包括圆柱塞体。 圆柱塞体的形状大致为圆柱形。

圆柱塞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堆积式接合的多个圆形滤片。圆形滤片的孔径基于待阻挡的颗粒粒径来定,通常小于等于待阻挡的颗粒的平均粒径。在多个圆形滤片中,靠近上方的圆形滤片的孔径和孔隙密度大于靠近下方的圆形滤片的孔径和孔隙密度。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圆柱塞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堆积式接合的圆形滤片2a、圆形滤片2b、圆形滤片2c和圆形滤片2d。在四个圆形滤片中,圆形滤片2a的孔径和孔隙密度分别大于圆形滤片2b的孔径和孔隙密度,圆形滤片2b的孔径和孔隙密度分别大于圆形滤片2c的孔径和孔隙密度,圆形滤片2c的孔径和孔隙密度分别大于圆形滤片2d的孔径和孔隙密度。

当用户需要使用隐形鼻塞10时,需要将圆柱塞体塞入到自己鼻孔内,并保证圆柱塞体的下端23(即内侧端)比其上端22(即外侧端)更靠近鼻腔内侧。然后,当用户通过隐形鼻塞10来呼吸外界空气时,空气依次经过圆柱塞体的上端21、中间部22和下端23后进入用户鼻腔内,在这个过程中,隐形鼻塞10便可通过各个圆形滤片对进入鼻腔的空气进行过滤,去除空气中的细颗粒物。然而,由于靠近上方的圆形滤片2a的孔径和孔隙密度大于靠近下方的圆形滤片2d的孔径和孔隙密度,使得圆柱塞体的孔径和孔隙密度由上至下逐层递减,保证圆柱塞体的上端21、中间部22和下端23对细颗粒物的阻挡能力依次增强,通过这种方式,隐形鼻塞10可允许一部分细颗粒物进入到圆柱塞体的中间部22,使得隐形鼻塞10的内部能够比现有技术容纳更多的细颗粒物,从而提高隐形鼻塞10的使用寿命。

在多个圆形滤片中,靠近上方的圆形滤片的厚度大于靠近下方的圆形滤片的厚度。换句话说,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圆形滤片2a的厚度大于圆形滤片2b的厚度,圆形滤片2b的厚度大于圆形滤片2c的厚度,圆形滤片2c的厚度大于圆形滤片2d的厚度。通过这种方式,隐形鼻塞10的内部便可进一步地容纳更多的细颗粒物,从而进一步地提高隐形鼻塞10的使用寿命。

为了阻止雾霾颗粒进入用户的鼻腔,圆形滤片的孔隙密度的可选范围为40~100PPI。优选地,圆形滤片的孔隙密度的可选范围为40~50PPI。

为了提高过滤效果,可选用以下两种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一,所有的圆形滤片皆由活性炭纤维制成,该材质的圆形滤片在中度雾霾天气中可使用4~8h, 非常耐用。实施方式二,最上层的圆形滤片2a和最下层的圆形滤片2d均由无纺布制成,圆形滤片2b和圆形滤片2c中至少一个由活性炭纤维制成。换句话说,最上层的圆形滤片2a和最下层的圆形滤片2d均由无纺布制成,圆形滤片2b由活性炭纤维制成,圆形滤片2c由活性炭纤维、无纺布或海绵等任一种滤材制成。

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隐形鼻塞10的剖视图。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改进。在圆柱塞体设有螺旋气道5,螺旋气道5的一端5a形成在最上层的圆形滤片2a,而另一端5b形成在圆柱塞体内。螺旋气道5一方面可以改善隐形鼻塞10的透气性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结构引导空气在圆柱塞体内进行旋转,增加空气与圆柱塞体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隐形鼻塞10的过滤性能。

螺旋气道5可选为圆柱螺旋气道或圆锥螺旋气道。优选地,螺旋气道5为圆柱螺旋气道,螺旋气道5环绕的轴线与圆柱塞体的轴线重合,螺旋气道5所在的假想圆柱面的半径为圆柱塞体的半径1/2~4/5倍。圆锥螺旋气道所在的假想圆柱面的半径大小直接影响隐形鼻塞10的过滤性能,但是通过大量实验验证,当圆锥螺旋气道所在的假想圆柱面的半径为圆柱塞体的半径1/2~4/5倍时,隐形鼻塞10的过滤性能较佳。更优选地,螺旋气道5的孔径小于圆柱塞体的半径1/10倍。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隐形鼻塞10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和“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