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式消防水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0178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踏式消防水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器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脚踏式消防水枪。



背景技术:

为了消除火灾隐患、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现代的建筑物都配备了消防设备——其中消防水枪是最基本的消防器材,它主要是采用铸铝、铸铜制造。

中国专利(CN201320364)公开了一种消防水枪,消防水枪材质为热固性工程塑料,由水枪枪筒和水枪搭扣、密封圈支架组成,其特征是水枪枪筒与密封圈外套设计成一个整体结构,密封圈支架粘接在水枪枪筒内,形成密封圈容槽。该消防水枪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耐冲击性、尺寸精度和稳定性,但是由于该水枪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靠手抓住枪体携带,在使用及来回测试中造成极大不便,会极大的降低工作效率及人工,测消火栓压力时需一人测试,一人记录,如只有一人时,则需要来回放置工具,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另外,倘若放水过程中水压过大,则水压产生的冲击力会使手持不稳,且极易造成安全问题,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脚踏式消防水枪,该脚踏式消防水枪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安全,成本较低等优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脚踏式消防水枪,其中,所述脚踏式消防水枪包括:

枪体,具有枪头端和枪尾端;位于枪体的枪头端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球阀和压力表;所述枪体的枪尾端具有管牙接口;

所述枪体的枪头端和枪尾端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踏板装置,各所述踏板装置均包括呈“人”字形结构的踏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踏板之上的固定件;

其中,各所述固定件对应的活动套设在所述枪体的枪头端和枪尾端上。

作为优选,上述的脚踏式消防水枪,其中,所述踏板装置中,“人”字形结构的踏板与所述固定件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上述的脚踏式消防水枪,其中,“人”字形结构的踏板中设置有弹簧结构。

作为优选,上述的脚踏式消防水枪,其中,所述“人”字形结构的踏板呈40度夹角。

作为优选,上的脚踏式消防水枪,其中,所述枪体的枪头端和枪尾端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吊环,两吊环之间设置有肩带。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脚踏式消防水枪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安全,成本较低,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可以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脚踏式消防水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踏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脚踏式消防水枪,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安全,成本较低等优势,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消除安全隐患。

如图1所示,所述脚踏式消防水枪包括:

枪体2,具有枪头端和枪尾端;位于枪体的枪头端上且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球阀5和压力表4;所述枪体2的枪尾端具有管牙接口1;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枪体的枪头端和枪尾端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踏板装置3,各踏板装置3均包括呈“人”字形结构的踏板7以及设置在所述踏板之上的固定件6,优选的,在两个踏板装置中,“人”字形结构的踏板与其对应的固定件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人”字形结构的踏板中设置有弹簧结构8,且“人”字形结构的踏板呈40度夹角。具体的,“人”字形结构的踏板包括有两个踏板分支,两个踏板分支之间设置有所述弹簧结构,且两个踏板分支之间呈40度夹角,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该弹簧结构适当调整两个踏板分支之间的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各固定件对应的活动套设在所述枪体的枪头端和枪尾端上。

优选的,枪体的枪头端和枪尾端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吊环,两吊环之间设置有肩带,肩带上设置有目字扣。

在使用脚踏式消防水枪时,将“人”字形结构的踏板压下,固定件套设在水枪枪体上,调节位置保持水平。将水枪管牙接口接到消防水带,双脚踩住踏板,测量水压,打开球阀,放水泄压。由于加入了踏板之后,在使用时,只需用脚踩住两边踏板,由于有人体重量,在放水时,可以使水枪固定,并朝指定方向喷射,避免了手持不稳的问题,也解决了安全问题。

另外,在使用时还可将水枪背在身上,利用目字扣调节端调节肩带长度以便调整水枪位置,提起消防水枪,可进一步实现枪体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枪体的枪尾端还可增设螺纹结构,通过螺纹结构增加一个枪体的加长管,加长管末端设置该管牙接口,使脚踏式消防水枪工作时,还可通过其他工作人员手握加长管进一步增加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