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粉体抑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7804发布日期:2019-01-25 17:17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粉体抑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技术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粉体抑爆系统。



背景技术:

可燃气体包括煤气、石油液化气、甲烷、天然气、瓦斯等,在生活、生产中各种可燃气体被得到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可燃气体能够与空气(或氧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到火源会发生爆炸的,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气体能量,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爆炸与火灾等安全隐患;如煤矿矿井中的瓦斯爆炸,作为矿井灾害之一,常带来不可预估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对可燃气体的爆炸进行科学抑制是控制爆炸传播的有效方法,而抑爆剂则是抑爆环节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众多抑爆剂中由于粉体抑爆剂具有作用效率高、环境毒性低、易于长期储存和适于缺水地区使用等优点,故在抑爆施工中被广泛使用,但现阶段使用的管道粉体在抑爆过程中,存在着粉体进入管道时在管道中分布不均、粉体进入管道与点火时间不能控制的缺点,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粉体抑爆系统对粉体的抑制效果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粉体在抑爆过程中分散均匀、加快作业效率的管道粉体抑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道粉体抑爆系统,包括中空的透明管道、固定于透明管道顶部的第一加固板、位于透明管道外部的可编程控制器和储气罐,所述透明管道上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上安装有单向阀门,透明管道的底部布设有加固板组件,所述加固板组件包括第二加固板以及位于第二加固板上平面的储粉槽,所述储粉槽呈空心的半圆球形,储粉槽的底部中心固定有圆锥体,所述储粉槽和圆锥体均位于透明管道的内腔,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线路连接点火电极,所述点火电极的前端连接有铂丝,可编程控制器和点火电极之间布设有点火器,所述储气罐通过管道连接喷头,所述点火电极和喷头均位于透明管道的内腔,点火电极和喷头均位于储粉槽的上方,点火电极位于喷头的上方;可编程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线路连接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安装在储气罐连接喷头的管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管道的竖截面呈“工”字型。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管道下方的两侧壁上分别预留有使线路和管道穿入至透明管道内腔的过孔。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管道的四周分别由上至下贯穿连接有螺杆,通过所述螺杆将第一加固板和加固板组件分别固定至透明管道的顶部和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圆锥体为空心结构,圆锥体的顶点与喷头的出口上下对应,圆锥体和喷头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为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的变截面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点火电极和铂丝均内置于透明管道的内腔中,所述点火器位于透明管道的外部,点火器连接在可编程控制器上第一输出端连接的线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罐上布设有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为钢板或法兰盘,第一加固板的上平面开设有通口,第二加固板上开设有进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固板上的通口处覆盖有薄膜或钢板,当覆盖为钢板时,第一加固板上的通口和钢板之间布设硅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空心半圆球形的储粉槽,储粉槽的内壁呈弧度,光滑利于粉体分散;在储粉槽底部中心固定圆锥体,避免粉体在储粉槽内聚团,加快粉体分散,同时有利于快速吹散粉体,使粉体分散均匀扬起至透明管道内;

通过螺杆将第一加固板和加固板组件固定至透明管道,螺杆在固定第一加固板和加固板组件的同时,可对透明管道起到加固作用;

喷头为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的变截面喷头,令气流的流速逐渐变大,使粉体迅速扬起,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使用、灵敏度高、可使粉体在透明管道中分散均匀,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对此系统进行点火、喷粉时间和点火能量的控制,提高其准确性、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粉体抑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粉体抑爆系统的透明管道、螺杆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粉体抑爆系统的透明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粉体抑爆系统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透明管道,2为进气孔,3为储粉槽,4为排气孔,5为点火电极,6为电磁阀,7为可编程控制器,8为储气罐,9为喷头,10为螺杆,11为第一加固板,12为第二加固板,13为圆锥体,14为单向阀门,15为过孔,16为通口,17为点火器,18为铂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管道粉体抑爆系统,包括中空的透明管道1、固定于透明管道1顶部的第一加固板11、位于透明管道1外部的可编程控制器7和储气罐8,所述透明管道1的竖截面呈“工”字型,透明管道1上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排气孔4,所述排气孔4上安装有单向阀门14,透明管道1下方的两侧壁上分别预留有使线路和管道穿入至透明管道1内腔的过孔15,透明管道1的底部布设有加固板组件,所述加固板组件包括第二加固板12以及位于第二加固板12上平面的储粉槽3,所述储粉槽3呈空心的半圆球形,储粉槽3的底部中心固定有空心结构的圆锥体13,所述储粉槽3和圆锥体13均位于透明管道1的内腔,所述可编程控制器7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线路连接点火电极5,所述点火电极5的前端连接有铂丝18,点火电极5和铂丝18均内置于透明管道1的内腔中,可编程控制器7和点火电极5之间布设有点火器17,所述点火器17位于透明管道1的外部,点火器17连接在可编程控制器7上第一输出端连接的线路上,所述储气罐8上布设有压力表,储气罐8通过管道连接喷头9,喷头9为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的变截面喷头,所述点火电极5和喷头9均位于透明管道1的内腔,点火电极5和喷头9均位于储粉槽3的上方,点火电极5位于喷头9的上方,圆锥体13的顶点与喷头9的出口上下对应,圆锥体13和喷头9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可编程控制器7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线路连接电磁阀6,所述电磁阀6安装在储气罐8连接喷头9的管道上;所述第一加固板11和第二加固板12为钢板或法兰盘,第一加固板11的上平面开设有通口,第二加固板12上开设有进气孔2,所述透明管道1的四周分别由上至下贯穿连接有螺杆10,通过所述螺杆10将第一加固板11和加固板组件分别固定至透明管道1的顶部和底部。

本系统可通过泄爆和密封两种方式进行爆炸实验,当需要通过泄爆进行爆炸实验时,在通口16处覆盖薄膜;当需要通过密封进行爆炸实验时,在通口16处覆盖钢板,同时在通口16和钢板之间布设硅胶垫。

作业时,首先将粉体放置在储粉槽3底部圆锥体10的周围,圆锥体10使粉体分散放置在储粉槽3中,通过进气孔2向透明管道1内输送实验气体,实验气体填充至透明管道1内,将透明管道1内的原始空气通过排气孔4挤出,关闭单向阀门4;随后打开储气罐8,储气罐8通过管道透明管道1内腔中的喷头9输送气体,气体从喷头9的喷口喷出,将储粉槽3中的粉体扬起充满透明管道1,通过点火器17将点火电极5前端的铂丝18激发出电火花进行引燃。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气体为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甲烷,本实施例中的透明管道1由树脂玻璃固化而成,本实施例中利用电磁阀6来控制气体的流通,所述电磁阀6为常闭式24V电磁阀;本实施例中的点火器17为脉冲点火器,通过可编程控制器7控制喷气时间、点火延迟时间和火花持续时间,保证抑爆过程的精准。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