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663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个人使用的便携空气净化装置,尤其是主动呼吸的头戴式空气净化器,在功能性和产品体积中无法找到很好的平衡。把净化和新风功能推上去了,产品体积变得非常的大,如主动送风口罩;产品体积下去了,则功能上得打折扣,如负压式的排风口罩。其主要原因在于整个新风系统在口罩的位置结构设定上不科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削弱净化器空气净化功能的同时减小净化器体积的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包括:贴面层、新风装置、外壳和过滤层;所述外壳与所述贴面层固定连接,所述新风装置内置于所述贴面层和所述外壳之间,两个所述新风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贴面层的左右两段;当将所述净化器佩戴在人体面部时,两个所述新风装置分别位于所述面部鼻翼的两侧;经所述过滤层过滤后的空气能够流入所述新风装置的风道。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所述第一防护壳和所述第二防护壳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新风装置嵌置于所述第一防护壳和所述第二防护壳之间,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一防护壳固定连接,所述贴面层与所述第二防护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PCB电路板和电池,所述PCB电路板和所述电池均设置于两个所述新风装置之间,当将所述净化器佩戴在人体面部时,所述电子元器件位于所述面部鼻梁处。

进一步地,所述PCB电路板为异形。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装置包括:风扇、密封圈和风道,所述风扇前后分别设置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新风装置的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绕过电子元器件固定在所述空气净化器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为HEPA滤芯,所述HEPA滤芯嵌置于滤芯盖内,两个嵌置有滤芯的所述滤芯盖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防护壳的左右两段。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HEPA滤芯分别与两个所述新风装置的风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左右两段分别设置有一个通孔,当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一防护壳固定时,两个所述滤芯盖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通孔固定在所述第一防护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壳上设置有触碰感应装置,所述触碰感应装置与所述新风装置通过排线链接,所述触碰感应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新风装置的风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将新风装置设置为两个,不同于常规新风口罩,常规新风口罩的新风装置占据体积较大,且新风装置附近的空间往往不好进一步利用;本实用新型对新风装置的总体体积进行分割,然后将新风装置设置于贴面层的左右两段,佩戴净化器时两个的新风装置位于鼻翼两侧,充分利用人脸鼻尖到脸颊闲置的三角区域,净化器能够更好的贴合面部,在保证净化器空气净化功能的同时,通过结构调整有效的减小了净化器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硅胶面罩

2-密封圈

21-大密封圈

22-小密封圈

3-过滤层

4-第一防护壳

5-第二防护壳

6-风扇

7-外壳

8-呼吸罩

81-呼吸罩硅胶

9-触碰感应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包括:贴面层、新风装置、外壳7和过滤层3;外壳7与所述贴面层固定连接,所述新风装置内置于所述贴面层和外壳7之间,两个所述新风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贴面层的左右两段;当将所述净化器佩戴在人体面部时,两个所述新风装置分别位于所述面部鼻翼的两侧;经所述过滤层过滤后的空气能够流入所述新风装置的风道。在本实施例中的贴面层为硅胶面罩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将新风装置设置为两个,不同于常规新风口罩,本实用新型对新风装置的总体体积进行分割,然后将新风装置设置于贴面层的左右两段,佩戴净化器时两个的新风装置位于鼻翼两侧,充分利用人脸鼻尖到脸颊闲置的三角区域,净化器就能够更好的贴合面部,在保证净化器空气净化功能的同时,通过结构调整有效的减小了净化器的体积。

为进一步压缩净化器的体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第一防护壳4和第二防护壳5,第一防护壳4和第二防护壳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新风装置嵌置于第一防护壳4和第二防护壳5之间,外壳7与第一防护壳4固定连接,所述贴面层与第二防护壳5固定连接。所述新风装置嵌入第一防护壳4和第二防护壳5之间,构成紧凑的三明治结构,将体积压缩。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PCB电路板和电池,所述PCB电路板和所述电池均设置于两个所述新风装置之间,当将所述净化器佩戴在人体面部时,所述电子元器件位于所述面部鼻梁处。PCB电路板的设置能够实现电路控制净化器的新风装置,新风装置设置在净化器左右两边,配合的将PCB电路板、电池等电子元器件置于中间,可以充分利用新风装置中间的空间,解决了常规新风口罩的新风装置占据体积较大,新风装置附近的空间往往不好进一步利用的问题;充分利用口罩内部空间,优化净化器空间结构,减小净化器体积,同时在佩戴时能够充分利用鼻梁前部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的电子元器件集成在第二防护壳5上。

所述PCB电路板为异形,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PCB电路板为六边形,而非传统的长方形PCB电路板,以便于在佩戴净化器时PCB电路板能够刚好匹配鼻梁处的空间。

新风装置包括:风扇、密封圈和风道,所述风扇前后分别设置密封圈2,密封圈2用于密封新风装置的风道。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的密封圈2嵌入第一防护壳4和第二防护壳5之间,嵌入三明治结构内;风扇6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大密封圈21和小密封圈22,密封圈2减少污染空气进入新风系统,提升净化效果。风扇6本身采用超薄设计,尽量缩小净化器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的所述风道绕过电子元器件固定在所述空气净化器内部。风道置于净化器两边,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对风道的路径进行改良,向净化器内部有转向,规避了电子元器件,剔除了没有使用的空间,节约体积。通过风道的结构、电子元器件位置的优化有效的减少净化器的体积。

在滤芯的设置上,所述过滤层3为HEPA滤芯,所述HEPA滤芯嵌置于滤芯盖内,两个嵌置有滤芯的所述滤芯盖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防护壳的左右两段。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涉及的滤芯经过折叠再置于滤芯盖内,折叠后可使用面积较大,使用寿命长,此种过滤层3的设置,折叠滤芯和滤芯盖构成了盒体,滤芯盖与第一防护壳4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拆卸滤芯盖即可更换滤芯,方便拆卸,同时简化了更换滤芯的步骤。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HEPA滤芯分别与两个所述新风装置的风道连通。两个所述过滤层3分别与两个所述新风装置的风道连通。过滤层3设置成两个的目的一是配合两个风扇6的设计,将过滤的空气直接传入风扇6的风道;二是提高送风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的外壳7的左右两段分别设置有一个通孔,当外壳7与第一防护壳4固定时,两个所述滤芯盖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通孔固定在第一防护壳4上,进而将过滤层3固定。考虑到不同用户对净化器外观的更换需求,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提供的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外壳7可更换,外壳7与第一防护壳4可拆卸固定连接,二者采用卡扣连接方式,通过角度调整将外壳7与第一防护壳4扣合,需要更换时拆卸简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更换不同外观的外壳,应用灵活。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提供的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中,过滤层3为经压缩后的滤芯,两个滤芯分别嵌置于第一防护壳4的左右两段,压缩滤芯与第一防护壳4处于同一平面,进一步压缩净化器体积。

考虑到提高净化器操控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在所述第一防护壳上设置有触碰感应装置,所述触碰感应装置与所述新风装置通过排线链接。触碰感应装置用于控制新风装置中风扇6的风速,以触碰感应装置代替机械开关,简化了在产品设计中必须为机械式按键设计开孔和位置的过程;触碰感应装置与机械按钮相比较面积增大,操控触碰感应装置更方便;通过触碰等交互方式来调整风扇6风速,用户操作时无需苦恼寻找开关或如何具体操作,不会出现找不到机械按钮开关的情况,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用户体验。

触碰感应装置包括触控感应芯片、核心控制器和触碰感应区域9,所述触控感应芯片用于识别触碰感应区域9的交互手势,所述核心控制器根据所述触控感应芯片识别的交互手势控制风扇6的转速。触碰感应装置通过生物电流识别操作,采用压感、触感、电感等触碰类型操控净化器的开和关。触碰感应区域9设置在的外壳7上,包含足够多的采样点,在触碰感应区域9可作出不同的交互手势,例如长按,短按,向特定方向滑动,触控感应芯片识别交互手势并反馈至核心控制器,相关的控制指令反馈到核心控制器,核心控制器根据不同的交互手势及指令控制风扇的转速,完成对产品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面罩式头戴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电池,电池与风扇6电性连接,电池除了可为风扇供电外,还可以为触碰感应装置供电,电池设置在两个风扇之间,佩戴所述净化器时所述电池位于鼻梁处。

两个风扇6之间还设置有呼吸罩8,佩戴净化器时,呼吸罩8位于嘴的位置,呼吸罩8靠近第二防护壳的一侧设置有呼吸罩硅胶81。净化器通过佩戴绳佩戴。

本实用新型经过结构优化,净化器的空间利用率更高,体积更小;经过调整风扇的位置以及对净化器整体体积压缩,在保证功能的同时有效减小了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