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式坐姿高层逃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3207发布日期:2019-02-12 22:5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往复式坐姿高层逃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属于安全逃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往复式坐姿高层逃生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物越来越朝着高层发展,针对高层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等灾害时,人们往往不能及时逃到安全的地方避难,比如遇到火灾,火势上窜,人们很难向下层逃生,采取直接跳楼的极端手段是不可取的,也没有任何生命安全的保障。据统计,火灾中,大部分伤亡并不是受明火烧伤,主要是受烟尘影响造成窒息使肺部、呼吸道受伤害,甚至死亡,还有一部分是逃生过程中的二次伤害。尤其对于特殊群体,如身体残疾、行动不便或是恐高人员的逃生,利用传统的逃生管道进行逃生显然比较困难,因此,继续设计一种能够适应特殊人群逃生的逃生设备,且能够方便高效的逃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往复式坐姿高层逃生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往复式坐姿高层逃生设备,包括顶架以及顶架下端容纳槽内的逃生袋,该逃生袋对应每个楼层均设有逃生门,在逃生袋内侧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上端安装在顶架的挂环上,下端连接有逃生椅;所述逃生袋内壁在高度方向上间隔的设有若干隔挡圈,所述隔挡圈内壁沿隔挡圈轴线方向均布设有若干豁口;所述逃生袋包括内胆芯及内胆外侧包裹的外层保护面罩,在二者间涂抹有润滑材料。

进一步,所述润滑材料采用滑石粉。

进一步,所述逃生门与逃生袋之间设有密封条。

进一步,所述逃生椅可拆卸的安装在升降机构下端。

进一步,所述逃生椅钩挂在升降机构下端的钩子上。

进一步,所述内胆芯采用尼龙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外层保护面罩采用防火布制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既可以方便行动不便或残障人员逃生,同时,又可以方便的拆卸逃生椅,供普通大众逃生。在隔挡圈上设置的豁口,能够有效避免逃生椅卡滞在逃生袋内的隔挡圈上,另外,通过对应每个楼层均设逃生门,能够最大限度提高逃生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逃生袋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架;2-逃生袋;3-逃生门;4-逃生椅;5-隔挡圈;6-豁口;7-内胆芯;8-外层保护面罩;9-隔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一种往复式坐姿高层逃生设备,如图1至3所示,包括顶架1以及顶架下端容纳槽内的逃生袋2,该逃生袋对应每个楼层均设有逃生门3,在逃生袋内侧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上端安装在顶架的挂环上,下端连接有逃生椅4;所述逃生袋内壁在高度方向上间隔的设有若干隔挡圈5,所述隔挡圈内壁沿隔挡圈轴线方向均布设有若干豁口6;所述逃生袋包括内胆芯7及内胆外侧包裹的外层保护面罩8,在二者间涂抹有润滑材料。通常,上述内胆芯采用尼龙材料制成。上述外层保护面罩采用防火布制成。

本发明创造中,在隔挡圈上设置的豁口,能够有效避免逃生椅卡滞在逃生袋内的隔挡圈上,通过设置若干豁口,即使逃生座椅有一定的倾斜或这偏离预先设计位置,隔挡圈在受力时,也能通过豁口处的伸缩产生的形变,来调整隔挡圈自身的形状,不会导致逃生椅隔挡圈上。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机构可以采用市售的攀岩(登山)绳索,只要能够徒手控制下落速度(必要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悬停)即可。逃生人员只需坐在逃生椅上,通过控制升降机构(绳索)将自己下放到地面或安全地带。由于升降机构采用的是人力机械的形式,不会因自然灾害或突发状况而实现,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保障。

上述润滑材料采用滑石粉。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胆芯与外层保护面罩之间设有隔层9,该隔层两侧均涂抹有润滑材料。通常,上述润滑材料可采用滑石粉。逃生袋的内胆芯与外层保护罩之间设置润滑材料,避免粘连的同时,在人员逃生的过程中,内胆芯与外层保护面罩能够实现的相对“独立”的形变,而互无影响,比如,外层保护面罩受结构件卡住或钩挂在建筑物外侧,此时,逃生人员经过内胆芯相应位置时,内胆芯与外层保护罩可以产生“错位”,保证逃生顺利进行。

上述逃生门与逃生袋之间设有密封条。逃生人员可以就近从任一逃生门逃出,提高逃生效率,为下一位逃生人员留出足够的逃生时间。

上述逃生椅可拆卸的安装在升降机构下端。通常,上述逃生椅钩挂在升降机构下端的钩子上。可以方便的拆卸逃生椅,不仅有利于快速转移从高处下落的行动不便的逃生人员,同时,身体素质较好的逃生人员可以不必坐在逃生椅上进行逃生,只要拆下逃生椅,经过升降机构的拉拽和隔挡圈的阻挡减速,即可顺利的进行逃生。为避免摔伤,可以在逃生袋下端设置缓冲垫。

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既可以方便行动不便或残障人员逃生,同时,又可以方便的拆卸逃生椅,供普通大众逃生。在隔挡圈上设置的豁口,能够有效避免逃生椅卡滞在逃生袋内的隔挡圈上,通过设置若干豁口,即使逃生座椅有一定的倾斜或这偏离预先设计位置,隔挡圈在受力时,也能通过豁口处的伸缩产生的形变,来调整隔挡圈自身的形状,不会导致逃生椅隔挡圈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往复式坐姿高层逃生设备,包括顶架以及顶架下端容纳槽内的逃生袋,该逃生袋对应每个楼层均设有逃生门,逃生袋内侧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上端安装在顶架的挂环上,下端连接有逃生椅;逃生袋内壁在高度方向上间隔的设有若干隔挡圈,隔挡圈内壁沿隔挡圈轴线方向均布设有若干豁口;逃生袋包括内胆芯及内胆外侧包裹的外层保护面罩,在二者间涂抹有润滑材料。本发明创造既可以方便行动不便或残障人员逃生,同时,又可以方便的拆卸逃生椅,供普通大众逃生。在隔挡圈上设置的豁口,能够有效避免逃生椅卡滞在逃生袋内的隔挡圈上,另外,通过对应每个楼层均设逃生门,能够最大限度提高逃生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靳温学;付崇砚;周尧;张留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润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29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