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沫灭火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0026发布日期:2019-04-24 00:22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沫灭火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沫灭火罐。



背景技术:

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现有泡沫灭火罐在泡沫消防剂与压缩空气在混合时,存在泡沫消防剂与压缩空气混合不均匀,形成的泡沫直径离散不均匀,发泡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泡沫灭火罐,使混合液和压缩空气得到充分混合,发泡均匀,提高灭火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泡沫灭火罐,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横向设置的储液罐以及竖直的发泡筒;所述发泡筒包括上筒体、固定于所述上筒体顶部的顶盖、与上筒体底部固定连接的中筒体、与所述中筒体底部固定连接的下筒体、顶端固定于所述上筒体侧壁的进液筒、套装于所述上筒体外侧壁下部的环形的进气筒,所述储液罐通过输液管与所述上筒体的顶部连通,所述上筒体为两端敞开、下端出口收缩的直筒,所述进液筒的两端均开口,所述进液筒上宽下窄,所述上筒体与所述进气筒之间形成环形的缓冲腔,所述上筒体的外侧壁下部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进气口,所述进气筒通过进气管与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压缩空气罐连通,所述中筒体为两端敞开、下端出口扩张的直筒,所述下筒体的底部通过出液管连接有泡沫枪;所述下筒体的内侧壁下部沿高度方向固定有多个第一挡板组,相邻所述第一挡板组之间固定有第二挡板组,所述第一挡板组、所述第二挡板组均包括倾斜的第一阻流板、倾斜的第二阻流板,所述第一阻流板的长度是所述第二阻流板的长度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每个所述第一挡板组、所述第二挡板组中的所述第一阻流板的上端、所述第二阻流板的上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下筒体的内侧壁的相对侧,且所述第一阻流板的下端高于所述第二阻流板的上端;在所述下筒体的内侧壁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阻流板、所述第二阻流板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在高度方向上,所述中筒体相对的内侧壁固定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倾斜挡板、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倾斜挡板,所述第一倾斜挡板、所述第二倾斜挡板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倾斜挡板、所述第二倾斜挡板相间设置,形成在高度方向上的蛇形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下筒体的底部上宽下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储液罐内固定有液位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储液罐外壁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远离所述储液罐外壁一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远离所述储液罐一侧设有耐高温层。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底座底部固定有滚轮,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泡沫灭火罐,设置所述发泡筒使混合液和压缩空气得到充分混合,发泡均匀,提高灭火性能。所述发泡筒包括上筒体、中筒体、下筒体,混合液和压缩空气在所述上筒体初步混合,然后压缩空气和混合液在内径相对较小的所述中筒体流速加快,形成紊流,从而产生激烈的搅拌效果,使压缩空气与混合液进一步混合,最后经过所述下筒体时,混合液不断与所述第一阻流板、所述第二阻流板发生碰撞,增加混合液在所述下筒体的流动路径,使压缩空气与混合液再次混合,混合均匀,实现发泡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泡沫灭火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发泡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底座;101、滚轮;102、扶手;200、储液罐;201、隔热层;202、保温层;203、耐高温层;210、液位计;301、输液管;302、第一电动阀;303、第一流量控制阀;304、第一泵体;210、液位计;300、发泡筒;310、上筒体;311、进气口;320、中筒体;321、第一倾斜挡板;322、第二倾斜挡板;330、下筒体;331、出液管;332、第三电动阀;333、第三流量控制阀;340、进液筒;350、进气筒;351、进气管;352、第二电动阀;353、第二流量控制阀;354、气泵;360、第一挡板组;361、第一阻流板;362、第二阻流板;370、第二挡板组;380、顶盖;400、压缩空气罐;500、泡沫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泡沫灭火罐包括底座100、固定于所述底座100上的横向设置的储液罐200以及竖直的发泡筒300,所述储液罐200储存的灭火剂为硫酸铝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混合液。

所述发泡筒300包括上筒体310、固定于所述上筒体310顶部的顶盖380、与所述上筒体310底部固定连接的中筒体320、与所述中筒体320底部固定连接的下筒体330、顶端固定于所述上筒体310侧壁的进液筒340、套装于所述上筒体310外侧壁下部的环形的进气筒350,所述上筒体310为两端敞开、下端出口收缩的直筒,所述储液罐200通过输液管301与所述上筒体310的顶部连通,所述输液管301上设有第一电动阀302、第一流量控制阀303、固定于所述底座100上的第一泵体204,所述进液筒340的两端均开口,所述进液筒340上宽下窄,所述上筒体310与所述进气筒350之间形成环形的缓冲腔,所述上筒体310的外侧壁下部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进气口311,所述进气筒350通过进气管351与固定于所述底座100上的压缩空气罐400连通,所述进气管351上设有第二电动阀352、第二流量控制阀353、固定于所述底座100上的气泵354,所述中筒体320为两端敞开、下端出口扩张的直筒,所述下筒体330的底部通过出液管331连接有泡沫枪500,所述出液管331上设有第三电动阀332、第三流量控制阀333。

所述下筒体330的内侧壁下部沿高度方向固定有多个第一挡板组360,相邻所述第一挡板组360之间固定有第二挡板组370,所述第一挡板组360、所述第二挡板组370均包括倾斜的第一阻流板361、倾斜的第二阻流板362,所述第一阻流板361的长度是所述第二阻流板362的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二,延长所述第一阻流板361、所述第二阻流板362形成的扰动路径每个所述第一挡板组360、所述第二挡板组370中的所述第一阻流板361的上端、所述第二阻流板362的上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下筒体330的内侧壁的相对侧,且所述第一阻流板361的下端高于所述第二阻流板362的上端;在所述下筒体330的内侧壁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阻流板361、所述第二阻流板362间隔设置。设置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303、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353来控制压缩空气与泡沫混合液的配比,以达到较好的发泡效果。

上述的一种泡沫灭火罐,设置所述发泡筒300使混合液和压缩空气得到充分混合,发泡均匀,提高灭火性能。所述发泡筒300包括上筒体310、中筒体320、下筒体330,混合液和压缩空气在所述上筒体310初步混合,然后压缩空气和混合液在内径相对较小的所述中筒体320流速加快,形成紊流,从而产生激烈的搅拌效果,增大压缩空气与混合液的接触机会及碰撞强度,使压缩空气与混合液进一步混合,最后经过所述下筒体330时,混合液不断与所述第一阻流板361、所述第二阻流板362发生碰撞,增加混合液在所述下筒体330的流动路径,使压缩空气与混合液再次混合,混合均匀,实现发泡均匀。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所述第一泵体304的作用下,所述储液罐200内的混合液通过所述输液管301进入所述进液筒340内,从所述进液筒340下端流出,同时在所述气泵354的作用下,所述压缩空气罐400内的压缩空气通过所述进气管351进入所述进气筒350内,从所述进气筒350侧壁的各所述进气口311进入所述上筒体310内,压缩空气与混合液在所述上筒体310下端碰撞,进行初步混合;然后压缩空气和混合液在内径相对较小的所述中筒体320流速加快,形成紊流,再次混合;压缩空气与混合液经过所述下筒体330时,混合液不断与所述第一阻流板361、所述第二阻流板362发生碰撞,使压缩空气与混合液进一步混合充分,发泡均匀,打开所述第三电动阀332,泡沫及二氧化碳从所述泡沫枪500喷射出去。

进一步的,在高度方向上,所述中筒体320相对的内侧壁固定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倾斜挡板321、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倾斜挡板322,所述第一倾斜挡板321、所述第二倾斜挡板322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倾斜挡板321、所述第二倾斜挡板322相间设置,形成在高度方向上的蛇形通道;混合液经过所述中筒体320的中间段时,混合液不断与所述第一倾斜挡板321、所述第二倾斜挡板322发生碰撞,增加混合液在所述中筒体320流动的路径,使压缩空气与混合液进一步混合充分,发泡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下筒体330的底部上宽下窄,便于所述上筒体310内的混合液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罐200内固定有液位计210,设置所述液位计210获得所述储液罐200内的混合液的体积,及时补充混合液。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罐200外壁设有隔热层201,所述隔热层201远离所述储液罐200外壁一侧设有保温层202,所述保温层202远离所述储液罐200一侧设有耐高温层203;设置所述隔热层201、所述保温层202以及所述耐高温层203使所述储液罐200保持恒温,避免所述储液罐200爆晒及冻结。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00底部固定有滚轮101,所述底座100上固定有扶手102;设置所述滚轮101便于移动泡沫灭火罐,设置扶手102,方便人工操作,移动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