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变结构的阻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6549发布日期:2019-08-27 21:43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改变结构的阻火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阻火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改变结构的阻火器。



背景技术:

阻火器是用来阻止易燃气体和易燃液体蒸汽的火焰蔓延的安全装置,一般安装在输送可燃气体的管道中,或者通风的槽罐上,阻止传播火焰通过的装置,阻火器主要由壳体和滤芯两部分组成,壳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爆炸产生的冲击压力,滤芯是阻止火焰传播的主要构件,常用的有金属网滤芯和波纹型滤芯两种,波纹型滤芯用不锈钢、铜镍合金、铝或铝合金支撑。

此种由金属材质组成的滤芯结构固定,安装在管道中容易对管道中的气流造成堵塞,使得在普通状态下,气流的流通不够通畅,具有一定局限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改变结构的阻火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使用灵活、便于管道内的气流流通的可改变结构的阻火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改变结构的阻火器,包括阻火器主体,所述阻火器主体的中部设有阻火器壳体,所述阻火器壳体的中部为柱状结构、两端向内收缩与所述阻火器主体的管道相连接,所述阻火器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法兰;所述阻火器外壳的内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上滑动连接有可压缩的阻火芯和压板,所述阻火芯位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阻火芯为蜂窝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阻火器壳体的内部设置可压缩的蜂窝状所述阻火芯,在普通状态下所述阻火芯舒展开来,所述阻火芯内部保持通畅,便于管道内的气流流通,当管道内发现火焰进入阻火器中时,火焰的冲击力首先推动所述压板挤压所述阻火芯进行收缩,所述阻火芯内部的蜂窝孔经过压缩闭合,从而对火焰形成阻隔,实现阻火效果;通过对所述阻火芯进行两种形态的转换,便于常态下的气流流通,同时又能很好的完成阻火,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火器壳体的一端向内收缩处设置有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固定柱、第一存储槽、第二存储槽、转动电机、丝杆、固定座、第二滑杆以及充电电源,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阻火器壳体至所述阻火器壳体的内部,所述固定柱的内部设有所述第一存储槽、所述第二存储槽,所述第一存储槽的内部设有所述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固定柱至所述阻火器壳体的内部,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柱的外部设有与所述丝杆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二滑杆,所述固定座穿过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第二滑杆滑动连接,所述阻火器主体相对所述固定座的管道内壁上开设有滑道,所述固定座穿过所述滑道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存储槽的内部设有与所述转动电机呈电连接的所述充电电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所述转动电机带动所述丝杆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压板运动,对所述阻火芯进行挤压,使得对所述阻火芯的挤压更为完全,有利于提升阻火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火器主体的管道口内部设有与所述转动电机呈电连接的火焰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所述火焰传感器感应到火焰后,传递至所述牵引机构进行阻火处理,方便快捷,使得设备更加的智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滑杆背离所述挡板的一端固定有圆形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所述限位板对所述压板进行限位,避免所述压板在滑动过程中滑落的可能性,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存储槽位于所述阻火器主体的外部,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阻火器壳体外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所述盖板,即可将所述充电电源取出进行充电处理,使用时更为便捷。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火芯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阻火芯为可压缩的防火棉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所述阻火芯设置为可压缩的防火棉材质,且防火棉回弹性好,便于所述阻火芯的压缩与快速恢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改变结构的阻火器,通过在所述阻火器壳体的内部设置可压缩的蜂窝状所述阻火芯,在普通状态下所述阻火芯舒展开来,所述阻火芯内部保持通畅,便于管道内的气流流通,当管道内发现火焰进入阻火器中时,火焰的冲击力首先推动所述压板挤压所述阻火芯进行收缩,所述阻火芯内部的蜂窝孔经过压缩闭合,从而对火焰形成阻隔,实现阻火效果;通过对所述阻火芯进行两种形态的转换,便于常态下的气流流通,同时又能很好的完成阻火,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可改变结构的阻火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阻火器主体;11、阻火器壳体;12、连接法兰;2、挡板;3、第一滑杆;4、压板;5、牵引机构;51、固定柱;52、第一存储槽;53、第二存储槽;54、转动电机;55、丝杆;56、固定座;57、第二滑杆;58、充电电源;59、盖板;6、阻火芯;7、火焰传感器;8、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改变结构的阻火器,包括阻火器主体1,所述阻火器主体1的中部设有阻火器壳体11,所述阻火器壳体11的中部为柱状结构、两端向内收缩与所述阻火器主体1的管道相连接,所述阻火器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法兰12;所述阻火器外壳的内部设有挡板2,所述挡板2上设有第一滑杆3,所述第一滑杆3上滑动连接有可压缩的阻火芯6和压板4,所述阻火芯6位于所述压板4与所述挡板2之间,所述阻火芯6为蜂窝状结构;通过在所述阻火器壳体11的内部设置可压缩的蜂窝状所述阻火芯6,在普通状态下所述阻火芯6舒展开来,所述阻火芯6内部保持通畅,便于管道内的气流流通,当管道内发现火焰进入阻火器中时,火焰的冲击力首先推动所述压板4挤压所述阻火芯6进行收缩,所述阻火芯6内部的蜂窝孔经过压缩闭合,从而对火焰形成阻隔,实现阻火效果;通过对所述阻火芯6进行两种形态的转换,便于常态下的气流流通,同时又能很好的完成阻火,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进一步的,所述阻火器壳体11的一端向内收缩处设置有牵引机构5,所述牵引机构5包括固定柱51、第一存储槽52、第二存储槽53、转动电机54、丝杆55、固定座56、第二滑杆57以及充电电源58,所述固定柱51穿过所述阻火器壳体11至所述阻火器壳体11的内部,所述固定柱51的内部设有所述第一存储槽52、所述第二存储槽53,所述第一存储槽52的内部设有所述转动电机54,所述转动电机54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固定柱51至所述阻火器壳体11的内部,所述转动电机54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丝杆55,所述丝杆5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所述固定座56,所述固定柱51的外部设有与所述丝杆55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二滑杆57,所述固定座56穿过所述第二滑杆57与所述第二滑杆57滑动连接,所述阻火器主体1相对所述固定座56的管道内壁上开设有滑道13,所述固定座56穿过所述滑道13与所述压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存储槽53的内部设有与所述转动电机54呈电连接的所述充电电源58;通过启动所述转动电机54带动所述丝杆55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固定座56和所述压板4运动,对所述阻火芯6进行挤压,使得对所述阻火芯6的挤压更为完全,有利于提升阻火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阻火器主体1的管道口内部设有与所述转动电机54呈电连接的火焰传感器7;通过设置所述火焰传感器7感应到火焰后,传递至所述牵引机构5进行阻火处理,方便快捷,使得设备更加的智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杆3背离所述挡板2的一端固定有圆形的限位板8;通过设置所述限位板8对所述压板4进行限位,避免所述压板4在滑动过程中滑落的可能性,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存储槽52位于所述阻火器主体1的外部,所述固定柱51位于所述阻火器壳体11外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盖板59;通过打开所述盖板59,即可将所述充电电源58取出进行充电处理,使用时更为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阻火芯6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阻火芯6为可压缩的防火棉材质;通过将所述阻火芯6设置为可压缩的防火棉材质,且防火棉回弹性好,便于所述阻火芯6的压缩与快速恢复。

本发明提供的可改变结构的阻火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发生火灾,火焰通过管道进行传递至阻火器主体1内部,火焰的冲击力推动压板4挤压阻火芯6,阻火芯6内部的蜂窝孔经过压缩闭合,从而对火焰形成阻隔,实现阻火效果;同时火焰传感器7检测到火焰后,发出信号启动转动电机54带动丝杆55转动,从而带动固定座56和压板4沿着滑道13运动,对阻火芯6进行挤压,进一步提升阻火的效果,转动电机54通过充电电源58进行供电,当电量不足时,只需要打开盖板59,即可将充电电源58取出进行充电处理。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可改变结构的阻火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改变结构的阻火器,通过在所述阻火器壳体11的内部设置可压缩的蜂窝状所述阻火芯6,在普通状态下所述阻火芯6舒展开来,所述阻火芯6内部保持通畅,便于管道内的气流流通,当管道内发现火焰进入阻火器中时,火焰的冲击力首先推动所述压板4挤压所述阻火芯6进行收缩,所述阻火芯6内部的蜂窝孔经过压缩闭合,从而对火焰形成阻隔,实现阻火效果;通过对所述阻火芯6进行两种形态的转换,便于常态下的气流流通,同时又能很好的完成阻火,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在本发明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