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48814发布日期:2019-11-15 23: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新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囊装置、工字型滑轨、滑轨板、气动装置、减速装置和上侧敞口的支撑箱体,安全囊装置滑动连接在工字型滑轨上,工字型滑轨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滑轨板的下表面中部,滑轨板的下表面四周与气动装置的上端连接,气动装置和减速装置均固定安装在支撑箱体中,减速装置与安全囊装置通过绳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安全囊装置包括保护囊、伸缩杆、中空管、圆形平台、第一拉伸弹簧和若干个连杆开合机构,伸缩杆和中空管均竖向设置,圆形平台水平设置,伸缩杆的下端插接到中空管的上端内部,圆形平台和第一拉伸弹簧同中心由上至下依次套装在中空管上,圆形平台滑动连接在中空管的外周,中空管的内孔与伸缩杆的外圆周滑动连接,伸缩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限位中空管的锁扣结构,第一拉伸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圆形平台的下表面中部,第一拉伸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中空管的下端外周,伸缩杆的上侧部外周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圆周阵列的水平杆,各个连杆开合机构的结构相同且绕伸缩杆圆周阵列设置在各根水平杆的下方,各个连杆开合机构与各根水平杆分别一一上下对应,每个连杆开合机构与相应的一根水平杆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保护囊套装在各个连杆开合机构的外部,保护囊的侧部设有拉链;

每个连杆开合机构均包括弹性绳、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均竖向内低外高倾斜设置,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均竖向内高外低倾斜设置,弹性绳的上端与相应的水平杆的外端铰接,弹性绳的下端与第一连杆的上端铰接,第一连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杆的下端铰接,第二连杆的上端铰接在第三连杆的中部上侧,第三连杆的下端铰接在中空管的下端外周,第三连杆的上端铰接在第四连杆的中部下侧,第四连杆的下端铰接在第一连杆的中部下侧,第四连杆的上端铰接在圆形平台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囊采用防火防热隔烟材料制成,锁扣结构为安装在伸缩杆上侧部的弹性卡块,中空管的侧壁上侧部开设有与弹性卡块匹配卡接的长孔,支撑箱体的底部下表面四周设置有脚轮,支撑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小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工字型滑轨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设置,滑轨板的下表面中部沿左右方向设置有下侧、左侧和右侧均敞口的t型槽滑道,工字型滑轨的上侧部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t型槽滑道内,工字型滑轨的上侧板沿左右方向转动安装有两排滚轮,两排滚轮与t型槽滑道的内侧下表面滚动接触,工字型滑轨的下侧部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有滑扣,伸缩杆的上端钩挂在滑扣的下侧部,工字型滑轨的上侧部右端设置有限位块,t型槽滑道的内侧左端和右端均设有与限位块匹配卡接的台阶,工字型滑轨的左端中部开设有上侧、下侧和左侧均敞口的c型槽,c型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定滑轮,滑轨板的右侧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二定滑轮,滑轨板的上表面中部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导向长槽,滑轨板的上表面覆盖连接有盖板,支撑箱体的右侧板左侧面中部沿竖向固定连接有方管,方管内转动安装有位于第二定滑轮正下方的第三定滑轮,支撑箱体的底板上表面右侧中部转动安装有位于方管正下方的第四定滑轮,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的中心线均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动装置包括储气罐、四个气缸和控制器,储气罐设置在支撑箱体的底板内部,四个气缸的缸体竖向固定连接在支撑箱体的底板上表面四周,储气罐分别通过管道与四个气缸连接,每根管道上均设置有控制阀,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分别与各个控制阀信号连接,四个气缸的活塞推杆上端分别铰接在滑轨板的下表面四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速装置包括套筒、中心轴、两个轴承座、内齿圈、外齿轮、两个行星齿轮、转盘和摩擦环,套筒和中心轴均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套筒同轴转动套装在中心轴的外部,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轴承座上,两个轴承座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箱体的底板内部右侧,套筒位于方管的正下方,内齿圈的外圆周与套筒的右侧部内圆周紧密贴合且固定连接,外齿轮同轴套装固定连接在中心轴的右侧部,外齿轮位于内齿圈的内部,中心轴上套装有位于内齿圈内部的行星支架,两个行星齿轮径向对称转动安装在行星支架上,两个行星齿轮设置在外齿轮和内齿圈之间,两个行星齿轮分别与外齿轮和内齿圈相啮合,转盘同轴固定套装在中心轴的左侧部,摩擦环的外圆周与套筒的左侧部内圆周紧密贴合且固定连接,转盘位于摩擦环的内部,转盘的外圆周沿径向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根连接柱,各根连接柱的外端与摩擦环的内圆周之间具有间隙,每根连接柱上均由外至内依次套装有一块摩擦块和一根第二拉伸弹簧,第二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摩擦块和转盘上,在正常状态下各块摩擦块围成多边形结构,套筒的外圆周中部呈外宽内窄的梯形凹槽,梯形凹槽中缠绕有绳索,绳索向上依次穿过支撑箱体的底板和方管并依次套在第四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上,绳索绕第二定滑轮水平向左穿过导向长槽后套在第一定滑轮上,再绕第一定滑轮与滑扣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支撑箱体移动至窗台,并使支撑箱体的左侧靠近窗口,打开窗户或敲碎玻璃,然后打开支撑箱体一侧的小门,逃生人员将弹性卡块从长孔中按下,圆形平台和中空管在重力及第一拉伸弹簧的弹性拉力下在伸缩杆上向下滑动,圆形平台向下压使各个连杆开合机构展开,各个连杆开合机构将保护囊撑开,拉开保护囊上的拉链,逃生人员依次屈身进入保护囊中并站在圆形平台上,逃生人员调整站位保持圆形平台的平衡,并握紧中空管保持稳定;

(2)控制保护囊竖直上升移出支撑箱体;

(3)倾斜滑轨板,使保护囊沿工字型滑轨向下滑;

(4)保护囊从工字型滑轨上滑落出窗户后,在减速装置的作用下垂直匀速下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逃生人员进入保护囊后,拉上拉链将保护囊封闭,通过控制器遥控打开各个控制阀,储气罐为各个气缸提供压缩气体,四个气缸的活塞推杆在压缩气体的作用下同步向上伸出,四个气缸的活塞推杆将滑轨板向上升起,由于工字型滑轨的上侧部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滑轨板下表面上的t型槽滑道内,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滑扣上,滑扣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工字型滑轨的下侧部,如此,滑轨板带动工字型滑轨、滑扣和伸缩杆一起向上升起,同时各个连杆开合机构和保护囊随伸缩杆一起向上升起,直至中空管的下端完全从支撑箱体的上端移出,此时保护囊便已完全从支撑箱体的上端移出,通过控制器关闭各个控制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为:通过控制器遥控打开右侧的两个控制阀,使储气罐继续为右侧的两个气缸提供压缩气体,右侧的两个气缸的活塞推杆在压缩气体的作用下同步继续向上伸出,使滑轨板的右侧部高于滑轨板的左侧部,滑轨板呈左低右高倾斜状态,则工字型滑轨在自身重力及逃生人员和圆形平台的重力下在t型槽滑道内向左滑动,工字型滑轨的左端伸出窗口,由于工字型滑轨的上侧部右端设置有限位块,t型槽滑道的内侧左端和右端均设有与限位块匹配卡接的台阶,如此,工字型滑轨的右端滑动至t型槽滑道的左端时,工字型滑轨停止向左滑动,工字型滑轨形成悬臂梁,同时伸缩杆拉动滑扣沿工字型滑轨向左滑动,则保护囊随伸缩杆和滑扣一起向左滑动,并从工字型滑轨的左端滑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为:保护囊随伸缩杆和滑扣一起从工字型滑轨的左端滑落后,和滑扣固定连接的绳索绷紧,逃生人员、圆形平台和保护囊在重力作用下垂直加速下落,则滑扣拉动绳索下落,绳索套在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上,实现绳索的转向,由于绳索缠绕在套筒上,套筒同轴转动套装在中心轴的外部,如此,绳索便会带动套筒转动,套筒通过内齿圈、两个行星齿轮和外齿轮传动中心轴转动,中心轴带动转盘高速旋转运动,各块摩擦块在各根连接柱的带动下旋转并产生离心作用,当各块摩擦块的离心力大于各根第二拉伸弹簧的拉力时,各块摩擦块沿各根连接柱向外滑动并与套筒左侧部内圆周上的摩擦环内壁接触,形成滑动摩擦,产生较大摩擦力,从而阻碍套筒的旋转运动,降低逃生人员的下降速度;当摩擦力与逃生人员和安全囊装置的重力平衡时,实现逃生人员和安全囊装置的匀速下降,通过改变第二拉伸弹簧的弹性系数和可伸缩程度,进而调节第二拉伸弹簧的最大拉力,从而改变最大离心力,对应调节匀速下落速度,使匀速下落速度调至逃生人员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确保逃生人员安全落到地面上。


技术总结
新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包括安全囊装置、工字型滑轨、滑轨板、气动装置、减速装置和上侧敞口的支撑箱体,安全囊装置滑动连接在工字型滑轨上,工字型滑轨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滑轨板的下表面中部,滑轨板的下表面四周与气动装置的上端连接,气动装置和减速装置均固定安装在支撑箱体中,减速装置与安全囊装置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本发明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便于移动,操作简单,设计科学,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禹建功;白博贤;魏录申;赵亚冬;赵涛锋;袁水鑫;黄婕;李海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