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动车驾驶员的智能防雾霾头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4206发布日期:2020-07-14 17:2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机动车驾驶员的智能防雾霾头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防雾霾头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机动车、摩托车驾驶员的智能防雾霾头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已标明用于防pm2.5的口罩种类繁多。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库统计,全国批准生产“一次性使用口罩”生产厂家为128家,网络上在售口罩品种不下1000种。因为缺乏必要的市场监管,导致行业的标准不一,所标注的执行标准也是多种多样。根据国家权威检测机构对2019年防pm2.5口罩质量安全风险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市场在售的防pm2.5口罩整体防护水平较低,从口罩滤材方面看,过滤效率超过90%的刚过半,且主要是使用熔喷无纺布材质,16.7%的口罩产品过滤效率低于40%;从泄漏率方面看,产品泄漏率测试结果低于12%的仅占总产品43.3%,有36.7%的口罩泄漏率超过37.5%,无法让使用者在雾霾天气下得到有效防护。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防护水平合格的仅为24.3%,过滤效率低。

过滤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产品单一的采用纱布、棉布以及部分功能性材料作为滤材。因这些材料孔径较大,无法有效过滤微米级以下的细小颗粒,所以很难有效防护细颗粒物。泄漏率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产品的款式结构不尽合理,在佩戴状态下,口罩与佩戴者面部之间密合性(决定泄漏量)不好。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气流首先流向阻力小处,口罩与面部密合不好,气流则直接穿过这些缝隙而不通过滤材,导致pm2.5颗粒物漏入或被吸入,即使滤材的过滤效率再高,口罩产品的整体防护水平依然是很低的。

对于机动车、摩托车等这类户外骑行的驾驶员使用现有的上述防pm2.5口罩就存在更大的问题:1.骑行速度快,呼入的气流流速快,更加增加了上述防pm2.5口罩的泄漏量;2.现有的防pm2.5装备结构可能与头盔及眼罩结构产生干涉;3.骑行速度快,面部防护不严或太严都会造成相应的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机动车、摩托车驾驶员的智能防雾霾头盔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机动车、摩托车等户外骑行者没有合适的防pm2.5和防风、防尘、保安全的一体化防护装置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驾驶员的智能防雾霾头盔系统,包括头盔本体、空气净化装置、锂电池电源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头盔本体的前端下部设置进气口,进气口上设置气流罩,气流罩通过硅胶管与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出口连通,头盔本体两侧设置两个或多个排气口,用于排出人呼出的气体,头盔本体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小风扇;

锂电池电源系统用于给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小风扇供电;

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锂电池充电保护电路、稳压电路、锂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和对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小风扇的控制电路,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反馈头盔本体内部的温湿度指标,控制小风扇的开关和状态调节;也用于控制锂电池的智能充放电。

进一步的,头盔本体包括内曲面和外曲面双层架构,外曲面采用高强度pc+abs合金,内曲面选择纯导热性能仅次于银而又十分轻盈的网状铝合金制作。

进一步的,外曲面和内曲面之间设置支撑架,支撑架为绝缘材料制作。

进一步的,头盔本体内部设置小风扇容置槽,还设置与小风扇容置槽贯通的气流通道,优选的小风扇容置槽置于头盔本体顶部,气流通道分布于头盔本体的顶部或整个头盔本体的内曲面与外曲面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防雾霾头盔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防雾霾结构与防护头盔结构集成一体化设计,同时具备换气、控温、空气净化和安全防护功能,并能根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的智能反馈进行换气、温控、空气净化功能的智能调控,为佩戴者创造了一个空气清新的微环境,营造了舒适的穿戴体验。相比于传统的防雾霾口罩,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盔可以被重复使用,更加经济与环保,填补了目前针对机动车、摩托车等户外骑行者防雾霾装备市场的空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头盔本体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空气净化装置的电子连接示意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其中,1-头盔本体,2-进气口,3-气流罩,4-硅胶管,5-排气口,6-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小风扇,9-内曲面,10-外曲面,11-支撑架,12-太阳能板,13-气流通道,14-小风扇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用于机动车驾驶员的智能防雾霾头盔系统,包括头盔本体1、空气净化装置、锂电池电源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为头盔本体1的结构示意图,头盔本体1的前端下部设置进气口2,进气口2上设置气流罩3,气流罩3通过硅胶管4与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出口连通,头盔本体1两侧设置两个排气口5,用于排出人呼出的气体。头盔本体1包括内曲面9和外曲面10双层架构,外曲面10采用高强度pc+abs合金,提高头盔的强度和韧性,在受到撞击时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冲击力度;内曲面9考虑到导热和重量因素,选择纯导热性能仅次于银而又十分轻盈的网状铝合金制作,一方面质轻,减轻头盔对佩戴者的重力压迫感,同时最大限度的加快头盔本体内部的热量散发,提高佩戴者的使用舒适度。外曲面10和内曲面9之间设置支撑架11,支撑架11为绝缘材料制作,对外曲面10和内曲面9之间进行有效隔热,阻断外曲面10与内曲面9的热传导,使在炎热环境下保障头盔本体内部环境的清凉和在寒冷的外部环境下保障头盔本体内部环境的温暖舒适。

头盔本体1内设置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用以实时检测头盔本体1内的温度和湿度。头盔本体1顶部内曲面9与外曲面10之间还设置小风扇容置槽14,小风扇容置槽14内设置小风扇8,小风扇容置槽14连通在头盔本体1内分布贯通的气流通道13,用以扩散头盔本体1内的空气流动,保障整个头盔本体1内的空气流通和舒适环境。本实施例的头盔本体内部还可以设置太阳能板12,用于太阳能发电。

如图2所示,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过滤膜系统、电池、电源变换电路、控制电路、电源开关和充电口,电池为至少两块的可充电电池,电池的输出端直接与充电口相连,外壳上设置电量显示和电源开关,电量显示与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电源开关与电池的输出端相连,由于机动车骑行距离可以较远,所以至少两块充电电池及相应电源变换电路的供电切换,使得本实用新型头盔的净化过滤系统可以长时间带电,长时间进行过滤工作。如图3所示,过滤膜系统用于过滤进入头盔本体的进气口的空气,过滤膜系统具体包括一级过滤膜和二级过滤膜,一级过滤膜和二级过滤膜之间安装阴阳离子发生器,阴阳离子发生器上设置阳离子发生端和阴离子发生端,用于对进入的空气进行两级物理过滤和一级化学过滤,更加科学精细的过滤方式,保证被使用者呼入的空气达到较高洁净指标。阴阳离子发生器的输入端与电源变换电路输出端相连,控制电路对供电电源的切换,保障阴阳离子发生器的长时间工作。空气净化装置内设置空气泵,空气泵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保证对供电电源的切换,保障空气泵的长时间工作;经过过滤膜系统过滤净化的空气进入空气泵的空气入口,经空气泵加压从空气出口输出。

锂电池电源系统用于给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7和小风扇8供电;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锂电池充电保护电路、稳压电路、锂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和对温度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7、小风扇8的控制电路,通过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反馈头盔本体1内部的温湿度指标,控制小风扇8的开关和状态调节;也用于控制锂电池的智能充放电。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7的智能反馈进行换气、温控、空气净化功能的智能调控,为佩戴者创造了一个空气清新的微环境,营造了舒适的穿戴体验。相比于传统的防雾霾口罩,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盔可以被重复使用,更加经济与环保,填补了目前针对机动车、摩托车等户外骑行者防雾霾装备市场的空白。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文讨论的实施方式。以上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旨在于为了描述和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基于本实用新型启示的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也应当被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法,以使得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方式以及多种替代方式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