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突击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6119发布日期:2020-04-14 20:3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突击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救援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突击车。



背景技术: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成立后,消防救援队伍担负的职能不断拓宽,面临的抢险救援形势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重。其中,超长隧道救援、铁路机车事故救援等偶发性强,地点不确定,大型消防车无法近距离完成救援人员、装备器材投送和被困人员疏散。消防员动辄需要搬运几十公斤的救援器材徒步数公里进行灭火救援和疏散被困人员及物资,对消防员的体能消耗提出了极大的考验。且进入事故现场常需携带空气呼吸器,国内常用的9l消防员空气呼吸瓶只能维持40分钟的氧气供应,往往消防员还没到达事故点就要更换空气呼吸瓶,大大降低了消防员的作战效能,贻误最佳的救援时机。

针对隧道、铁路事故救援等现有消防车无法近距离灭火作战,投送救援人员和装备器材,疏散被困人员的难题,发明人进行了走访和调研,研发了一种适用于隧道、铁路等救援的消防突击车,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消防救援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提供了一种消防突击车,该消防突击车适用于隧道、铁路事故救援等场合,可调节车身宽度,进行双向驾驶,快速铺设水带,提供氧气和照明,能快速运送人员和物质,极大的提高隧道、铁路事故等的救援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消防突击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轮;及

车体,设置于所述车轮之上;

其中,所述车体设有横梁和车板,所述横梁包括至少两段相互滑动连接的梁杆;车板包括两块,分别安装于横梁两端的梁杆上;梁杆相互滑动带动车板相对移动,实现车体宽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车轮包括橡胶轮和钢轨轮,所述橡胶轮与钢轨轮同轴并排设置,且钢轨轮的半径小于橡胶轮的半径。使得消防突击车既可在正常路面行驶,也可在铁路轨道上行驶,适应于铁路、隧道救援场合。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为两段,其包括第一梁杆和第二梁杆,所述第一梁杆和第二梁杆之间设有相配合的滑动连接部,所述滑动连接部或第一梁杆或第二梁杆上设有第一锁定件。

进一步地,两块所述车板分别安装于第一梁杆和第二梁杆上,随第一梁杆和第二梁杆的滑动而相对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操控装置,所述操控装置包括操作杆,设置于操作杆上的速度控制手柄和刹车件;所述车板上设有固定筒,所述操作杆穿过固定筒与车板下方的转向机构连接,所述操作杆能前后方向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操控装置还包括座椅,座椅下方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下方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套接于所述固定筒外,套筒与固定筒之间设有第二锁定件。座椅与操作杆安装方向相适应,供驾驶人员乘坐,方便驾驶操作。

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池和电机,所述电机为轮毂电机,设置于车轮内。利用电能驱动,节能环保;轮毂电机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极大的简化了消防突击车的机械部分,使车辆结构更加简单。

进一步地,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设于操作杆上的第一照明灯和设于车板上的第二照明灯;所述第二照明灯经灯杆与车板转动连接,所述灯杆能伸缩和上下转动。隧道内通常光线较暗,照明装置提供必要的照明,第一照明灯位于操作杆前方,方便行车时照明;第二照明灯用于救援照明,可倒下和立起,可伸长和缩短,适用于各种高度的隧道使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供气系统,所述供气系统包括设于车板下的储气装置、高压软管和软管收卷装置。可为救援人员和被救人员提供更多的氧气供给。

进一步地,所述车板上设有电动水带收卷装置,用于铺设水带。能快速、长距离铺设水带,节省时间和人力,有效提高救援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消防突击车,可通过横梁的多段梁杆相互滑动,带动两块车板相对移动,使两块车板部分重叠或滑开,实现车体宽度的调节,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消防突击车可在不同宽度的隧道、铁路行驶,运输人员和物品,适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2、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由橡胶轮和钢轨轮组成,即可在正常路面行驶,又可在铁路轨道上行驶,使该消防突击车更加适用于隧道和铁路救援,适应性强。

3、本实用新型的消防突击车,其操控装置可前、后方向安装,实现前后方向的双向行驶操作,解决了在狭窄隧道和铁路上掉头困难的问题,增加了该消防突击车的实用性,使用操作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采用锂电池供电,轮毂电机驱动,结构简单,荷载量大,行驶距离长,且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5、本实用新型的消防突击车还配设有照明装置、供气系统和电动水带收卷装置等。能为行车和作战救援提供长时间的照明,方便救援工作的开展;能为救援人员提供更多的氧气供给;可快速铺设和收起水带,节约时间和人力,提高救援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消防突击车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消防突击车的下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防突击车的前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防突击车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消防突击车的操控装置反向与第二照明灯立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消防突击车中操控装置的局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车轮;110:橡胶轮;120:钢轨轮;200:底盘架;210:横梁;211:第一梁杆;212:第二梁杆;213:滑动连接部;214:第一锁定件;220:竖梁;300:车板;310:第一车板;320:第二车板;321:搭接部;330:护栏;400:操作杆;410:速度控制手柄;420:刹车件;430:座椅;431:支撑架;432:套筒;433:第二锁定件;440:第一照明灯;450:固定筒;500:电池;600:第二照明灯;610:灯杆;700:储气装置;710:软管收卷装置;800:电动水带收卷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当隧道发生车辆交通火灾事故时,会有大量车辆滞留,发生拥堵,此时消防车根本进去,消防员只能徒步人行道,携带装备救援;此外,地质灾害发生时,路上有滚石什么的障碍物,大型车辆也无法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消防突击车,可以抬着绕过障碍,继续行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防突击车,包括车轮100,设置于车轮100之上的车体,设置于车体下方与车轮100连接的驱动装置,以及操控装置。

车体包括底盘架200和车板300。底盘架200呈“井”字形结构,由多根横梁210和竖梁220组成,多根横梁210相互平行设置,竖梁220与横梁210相互垂直。横梁210包括第一梁杆211和第二梁杆212,第一梁杆211和第二梁杆212上设有相配合的滑动连接部213,滑动连接部213上设有第一锁定件214。第一梁杆211和第二梁杆212经滑动连接部213滑动配合连接,且经第一锁定件214定位固定,第一锁定件214为螺纹插销。竖梁220有两根,分别与横梁210的第一梁杆211和第二梁杆212固定连接。

车板300包括两块,分别是第一车板310和第二车板320,第一车板310安装于第一梁杆211上,第二车板320安装于第二梁杆212上,两块车板300随第一梁杆211和第二梁杆212的滑动而相对移动,实现车体宽度的调节。第二车板320上设有一搭接部321,第一车板310与第二车板320并排安装,第一车板310部分位于第二车板320的搭接部321下方,两块车板300相对移动时,第一车板310在第二车板320的搭接部321下方移动。设搭接部321使得车体宽度改变时,车板300不会出现缝隙影响承载。

显然,横梁210的结构还可以是其他形式,如,横梁210可以由三段梁杆组成,三段梁杆依次滑动连接,两端的梁杆均沿中部的梁杆滑动,实现横梁210的伸缩。相应的,车板300的结构也可以有其他形式,如车板300由三块组成,对应的,三块车板分别安装于三段梁杆上,三块车板并排设置,两侧的车板部分位于中间车板下方,调节车身宽度时,两侧车板在中间车板下方相向或相反平移。

车轮100设有4个,2个车轮100为一组,经车轴连接,车轴也分两段,相互滑动套接,套接部分设有第三锁定件,由第三锁定件进行定位和固定。每个车轮100均包括橡胶轮110和钢轨轮120,橡胶轮110与钢轨轮120同轴并排设置,钢轨轮20的半径小于橡胶轮110的半径。橡胶轮110用于正常路面行驶时使用,钢轨轮120用于铁路铁轨上行驶使用。2个车轮经车轴组成车轮组时,钢轨轮120位于外侧,橡胶轮110位于内侧。

本实施例的消防突击车设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为电力驱动装置,包括电池500和电机。电池500为充电锂电池,与电机连接,为电机提供电能;电机为轮毂电机,设置与车轮100内,驱动消防突击车行进。本实施例的消防突击车安装的锂电池和轮毂电机可荷载500kg,在标准工况下能行驶30km。

操控装置用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消防突击车进行操控,比如转向、加速、减速、停车制动等。其包括操作杆400、速度控制手柄410和刹车件420,所述速度控制手柄410和刹车件420设置于操作杆400上部。操作杆400穿过车板300上设置的固定筒450与车板300下部的转向机构连接。固定筒450固定设置于车板300上,上下贯穿,操作杆400由固定筒450内穿过,与固定筒450转动连接。转动速度控制手柄410可控制消防突击车的行进速度,捏紧刹车件420可使消防突击车减速或停止,转动操作杆400可使消防突击车转向。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杆400可正向安装,也可调转方向反向安装,用于双向向操控消防突击车行进。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消防突击车其操控装置还设有座椅430,座椅430下方设有支撑架431,支撑架431下方设有套筒432,套筒432套接于固定筒450外,套筒432与固定筒450之间设有第二锁定件433。套筒432可绕固定筒450旋转,并经第二锁定件433定位固定。转动套筒432即可调整座椅430的方向,使用时,座椅430方向应与操作杆400的安装方向相适应。

作为一种更优的实施例,本消防突击车除了上述所述的驱动装置、操作装置等外,还配设有供气系统、照明装置和水带铺设装置。

供气系统包括储气装置700、高压软管(图中未示出)和软管收卷装置710。储气装置700为移动气瓶组,储存有供消防员或被救人员呼吸的新鲜空气。储气装置700内的新鲜空气经高压软管输送给受供人员;高压软管未使用时经软管收卷装置710收卷保存。其中储气装置700和软管收卷装置710均设置于车板300下方。本实施例的供气系统可为2名消防人员提供至少2个小时的新鲜空气保障,和至少50米长的高压软管,有效延长了消防员的救援时间和扩大了消防员的救援活动范围。

照明装置包括第一照明灯440和第二照明灯600。第一照明灯400安装于操控装置的操作杆400上,其照射方向与座椅430和操作杆400的安装方向一致,即照向操控装置的前方,用于行车照明。第二照明灯600设有灯杆610,灯杆610下端与车板300转动连接,灯杆610上下转动可带动其顶端的第二照明灯600倒下或立起;灯杆610为伸缩杆可伸长和缩短。第二照明灯610不使用时,灯杆610倒于车板300上,使用时,灯杆610立起;灯杆610可根据隧道高度、照明范围需求等调节高度。第一种明灯440和第二照明灯600均与电池500连接,由电池500提供照明所需的电能,且第一种明灯440和第二照明灯600均采用led灯,能有效节约能源,延长照明时间。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使用方便,适用性强,可为救援人员提供长时间的照明。

水带铺设装置包括设置于车板300上方的电动水带收卷装置800。电动水带收卷装置800包括驱动装置、减速机构、水带翻转机构、限位机构和急停装置,驱动装置与电池500连接,由电池500提供电能驱动水带翻转机构转动,进行水带的快速铺设和收卷。可自动和快速的铺设水带、收卷水带,有效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车板300上还设有护栏330,护栏330设于车板300上的四周,可有效防止车上的人员和物品掉落,增加消防突击车的安全性。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的消防突击车适用于隧道火灾、铁路事故等大型消防车无法到达的场合。体积小,充电后可随消防车携带;可变更车体宽度,适应不同宽度的隧道和铁轨;操控装置可调转方向,实现反向驾驶,解决空间小转向困难的问题,能快速运输人员和物品。且可提供长时间的照明和一定的供氧,能快速铺设长距离的水带,提高救援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