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微喷雾消防水枪枪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5742发布日期:2020-10-13 07:5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混合微喷雾消防水枪枪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微喷雾消防水枪枪头,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将灭火用水以微喷雾或喷射方式选择性排出或以微喷雾以及直射混合方式排出的混合微喷雾消防水枪枪头。

此外,本发明为了在低压下对水进行微喷雾,能够使通过微喷雾喷嘴喷射的第1次微喷雾水与通过相邻的孔口喷射的微喷雾水发生碰撞而形成第2次微喷雾水,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喷射密度。

此外,本发明不仅能够利用过滤器对包含于灭火用水中的异物进行过滤而防止微喷雾喷嘴发生堵塞,还能够在通过直射型喷射喷嘴进行放射时使得蓄积在过滤器中的蓄积物自动排出到外部而实现冲洗(清洁)效果,因此不需要为了清洁过滤器而对水枪枪头进行分离,从而能够持续性地维持微喷雾的性能。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消防用喷嘴是指用于向火灾现场喷射消防用水的工具,作为如上所述的消防用喷嘴的实例,包括结合到与安装在天花板上的灭火管道中的分支管垂直连接的垂直管道中进行使用的喷淋器以及连接到配备于消防车或消防栓等处的消防水带中的水枪枪头。

作为与后者所对应的水枪枪头(以下称之为消防用喷嘴)相关的代表性的技术,包括大韩民国专利厅注册实用新型公报注册编号第0026925号(名称:消防喷嘴)。

但是,在上述公报中公开的水枪枪头只能以水柱形态喷射出消防用水,因此具有无法在油类火灾发生地区使用的问题。因此,当发生油类火灾时将使用卤代烷或二氧化碳进行灭火而不使用水,但是上述卤代烷或二氧化碳不仅会对人体造成致命性伤害,还会因为对环境的严重危害而造成致命性的不良影响,从而会在扑灭火灾之后导致二次污染。

此外,作为用于解决上述现有问题的先行技术的实例,包括大韩民国专利厅公开专利公报公开编号第10-2007-0103795号(以下称之为先行技术)。

上述先行技术的要旨在于,包括:把手;分配管,结合到上述把手的前端;喷射流路以及第1、2微喷雾流路,形成于上述分配管内,与上述消防用水供应管路连通;旋转轴,以可旋转的方式结合到上述分配管,通过贯通上述喷射流路以及第1、2微喷雾流路而对喷射流路以及第1、2微喷雾流路进行关闭;微喷雾连接流路以及第1、2微喷雾连接流路,在上述旋转轴上以一定的间隔贯通形成,根据旋转轴的旋转动作选择性地与关闭的喷射流路以及第1、2微喷雾流路连通;微喷雾管,结合到上述分配管的前端,可供经由上述第1、2微喷雾流路流入的消防用水通过;喷射管,安装于上述微喷雾管内,可供经由上述喷射流路流入的消防用水通过;微喷雾口,结合到上述微喷雾管的前端,将通过上述微喷雾管的消防用水以微喷雾形态吐出;以及,喷头,将通过上述喷射管的消防用水以喷射形态吐出。

但是,在上述公报中公开的水枪枪头为了形成微喷雾而必须使用80bar以上的高压,因此需要配备由单独的高压泵以及管道构成的系统,从而会在使用上述水枪枪头时导致过多的费用负担。

此外,因为其喷射流量有限,因此在扩散成大型火灾时无法做出有效应对。

因为在扑灭火灾时所使用的灭火用水并不是人类可以直接饮用的饮用水,因此不会经过单独的净化处理而直接通过水枪枪头喷射到发生火灾的地区,从而会因为混杂在灭火用水中的异物堵塞微喷雾口而导致无法充分实现喷雾功能的问题。

现有的灭火专用消防水枪枪头采用通过调节一个中央管路的反射板而对放射量以及放射角度进行调节的形态,其放射模式较为单调,因此很难根据火灾的大小以及形态以适当的形态进行喷射,而且一旦开始放射就会放射出大量的灭火水,从而会因为火灾的扑灭而导致严重的二次损害。

因为如上所述的原因,对于如半导体工厂或通信设备室等配备有高价装备的场所,可能会因为在初期火灾中的火灾扑灭而造成二次损害,因此实际上并不能使用现有的消火栓水枪枪头,而且当在汽车钣金喷漆以及油类处理场所使用现有的消火栓水枪枪头时,可能会因为担心火灾发生扩散而无法有效地对初期火灾进行扑灭并因此造成火灾的逐渐蔓延以及火灾扑灭黄金时间的错失,从而会导致人命事故与财产损失的增加。

所以,目前急需一种在具有现有消火栓水枪枪头的放射量以及功能的同时还能够在低压状态下实现微喷雾的微喷雾灭火专用水枪枪头。

此外,在现有的消火栓水枪枪头中用于执行灭火用水的供应以及阻隔的主体的阀门结构为球阀方式,而如上所述的方式在旋转球阀的过程中会因为高压的灭火用水瞬间通过上述球阀的连接孔而导致冲击的发生,此时上述冲击会被传递到手握水枪枪头的使用者手中,从而会导致水枪枪头剧烈晃动或摇摆的问题。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文献1:大韩民国专利厅注册实用新型公报注册编号第0226925号

(专利文献2)文献2:大韩民国专利厅公开专利公报公开编号第10-2007-0103795号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将灭火用水以微喷雾或喷射方式选择性排出或以微喷雾以及直射混合方式排出的混合微喷雾消防水枪枪头。

本发明要达成的另一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利用过滤器对包含于灭火用水中的异物进行过滤而防止微喷雾喷嘴发生堵塞,还能够在通过直射型喷射喷嘴进行放射时使得蓄积在过滤器中的蓄积物自动排出到外部而实现冲洗(清洁)效果,因此不需要为了清洁过滤器而对水枪枪头进行分离,从而能够持续性地维持微喷雾的性能的混合微喷雾消防水枪枪头。

本发明要达成的又一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改善对灭火用水枪枪头主体的内部流路进行开闭的方式而将传递到灭火用水枪枪头的冲击最小化的混合微喷雾消防水枪枪头。

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具有微喷雾以及喷射功能的灭火用水枪枪头中,包括:水枪枪头主体;固定管,固定安装到上述水枪枪头主体的前端,在前方部外径贯通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一微喷雾孔,在后方部外径贯通形成第一导向长孔;旋转管,嵌入到上述固定管的后方部外径;模式调节管,安装在上述固定管的内部空间,借助于通过上述第一导向长孔的销连接到上述旋转管,根据上述旋转管的旋转动作在上述固定管的内部空间进行正反方向的旋转;流路,在上述模式调节管的内部贯通形成,可供从上述水枪枪头主体供应的灭火用水通过;第一微喷雾孔,形成于上述模式调节管的前端外径,根据上述旋转管的旋转动作选择性地连接到上述固定管的第二微喷雾孔,可供通过上述流路的灭火用水通过;喷头,以螺纹方式结合到上述固定管的外径,以可借助于旋转动作沿着上述固定管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内部形成用于对通过上述微喷雾孔的灭火用水进行储藏的腔室;微喷雾喷嘴,沿着配备于上述喷头正面的盖子的外壳周面安装至少一个以上,用于将储藏于上述腔室的灭火用水以微喷雾形态喷射;头连接器,贯通安装于上述盖子的中央,形成用于接收通过上述模式调节管的流路的灭火用水供应的空间;以及,导流器,以嵌入到形成于上述头连接器前端的小孔中的状态固定安装到上述固定管的前端,在上述头连接器在上述喷头的动作影响下向后方移动的过程中在上述小孔之间形成缝隙,从而将灭火用水以直射状态喷射。

在上述水枪枪头主体的内部空间,安装根据铰链结合到外部的控制杆的动作对上述水枪枪头主体的流路进行打开或关闭的开闭部为宜。

上述开闭部,采用安装于上述水枪枪头主体的内部空间并通过销结合到上述控制杆上的构成,包括:滑动管,借助于上述控制杆的动作进行前后滑动动作,在内部形成可供灭火用水通过的流路;以及,气密片,以位于上述滑动管前方的状态固定安装到上述水枪枪头主体的内部空间,根据上述滑动管的移动动作与上述滑动管的正面接触或解除接触为宜。

在上述模式调节管的流路上,安装用于对通过上述第二微喷雾孔的灭火用水中所包含的异物进行过滤的过滤器部件为宜。

上述微喷雾喷嘴,包括:外侧微喷雾喷嘴,沿着上述盖子的外侧周面安装;以及,内侧微喷雾喷嘴,沿着上述盖子的内侧周面安装;其中,上述内外侧微喷雾喷嘴以不同的角度安装为宜。

本发明能够通过在模式调节管的直射流路内侧面安装圆筒形的过滤器而对供应到微喷雾喷嘴的消防用水中所包含的异物进行过滤并借此解决如微喷雾喷嘴的堵塞等问题,尤其是能够通过利用供应到喷嘴的消防用水的水压对蓄积在过滤器上的蓄积物进行自动清洗去除而延长过滤器的使用寿命,还能够解决如更换过滤器等维护保养繁琐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能够选择性地或同时执行微喷雾以及直射喷射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对适用本发明的消防水枪枪头进行图示的结合截面图。

图2是对适用本发明的消防水枪枪头的分解状态进行图示的截面图。

图3是对适用本发明的消防水枪枪头进行图示的正向截面图。

图4是对适用本发明的消防水枪枪头的主要构成进行图示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对适用本发明的开闭部的动作状态进行图示的状态图。

图6是对适用本发明的消防水枪枪头的微喷雾状态进行图示的状态图。

图7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直射状态进行图示的状态图。

图8是对适用本发明的微喷雾以及直射的混合状态进行图示的状态图。

图9是对适用本发明的微喷雾喷嘴进行图示的斜视图。

图10是对适用本发明的微喷雾喷嘴进行图示的侧向截面图。

图11是对适用本发明的微喷雾喷嘴进行图示的水平截面图。

图12是对适用本发明的微喷雾喷嘴配置结构进行图示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水枪枪头主体

16:控制杆

24:滑动杆

26:气密片

30:固定管

36:第一导向长孔

38:第一微喷雾孔

40:喷头

44:腔室

46:盖子

50:模式调节管

52:直射流路

56:第二微喷雾孔

58:过滤器部件

60:头连接器

62:空间

64:小孔

66:导流器

68:导流器轴

80:旋转管

82:销

200:微喷雾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结合附图对适用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在后续的详细说明内容中,将对用于达成如上所述的技术课题的适用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例进行公开。此外,能够通过本发明公开的其他实施例将利用对本发明之构成的说明进行替代。

图1是对适用本发明的消防水枪枪头进行图示的结合截面图,图2是对适用本发明的消防水枪枪头的分解状态进行图示的截面图,图3是对适用本发明的消防水枪枪头进行图示的正向截面图,图4是对适用本发明的消防水枪枪头的主要构成进行图示的分解斜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适用本发明的混合微喷雾消防水枪枪头100,大体上包括:微喷雾以及喷射部,由水枪枪头主体10、固定管30、旋转管80、喷头40以及模式调节管50构成。

上述水枪枪头主体10用于构成具有微喷雾以及喷射功能的灭火用水枪枪头的外形,在后方连接用于供应灭火用水的管道,而在前方安装用于将从上述管道供应过来的灭火用水以直射状态进行喷射或以喷雾形态进行微喷雾的微喷雾以及喷射部。

在上述水枪枪头主体10的内部空间120,安装用于将灭火用水供应到前方的微喷雾以及喷射部或对其进行阻隔的开闭部14。

上述开闭部14是能够起到用于将从管道供应过来的灭火用水通过水枪枪头主体10供应到前方的微喷雾以及喷射部或对其进行阻隔的阀门作用的部件,包括:支撑盘28,安装在上述水枪枪头主体10的内部空间12;气密片26,固定到上述支撑盘28;以及,滑动管24,通过与上述气密片26接触或分离而供灭火用水通过或对其进行阻隔。

上述滑动管24在位于上述水枪枪头主体10的内部空间12的状态下以如图2所示的方式借助于销22连接到通过铰链18结合于上述水枪枪头主体10外部的控制杆16上,从而根据上述控制杆16的摆动动作沿着上述水枪枪头主体10的内部空间进行前后往返移动并借此执行与上述气密片26的外侧面接触或分离的动作。

在上述滑动管24的内部贯通形成流路25,上述流路25可供从管道供应过来的灭火用水通过。即,灭火用水将在通过上述滑动管24的流路之后再通过在上述滑动管24与气密片26之间相隔形成的缝隙,接下来再经由沿着支撑盘28的外壳面形成的小孔28排出到前方的微喷雾以及喷射部。

上述滑动管24如上所述,能够根据控制杆16的摆动动作进行前后往返移动并借此与气密片26接触或分离,其连接结构为,在上述水枪枪头主体10中配备第二导向长孔20,并在上述第二导向长孔20中结合用于对上述控制杆16以及上述滑动管24进行连接的销22,从而在上述控制杆以上述水枪枪头主体10的铰链18为基准点进行摆动旋转的过程中,使得结合到上述销22中的滑动管24执行前后往返移动动作。

即,如上所述的利用滑动管24的灭火用管体开闭方式,是在滑动管24从气密片26分离时使得灭火用水从上述缝隙整体通过,因此与现有的利用球阀的开闭方式相比,能够解决如灭火用水的水压集中在一侧等问题,从而有效地抵消因为水压而造成的冲击,并借此防止在扑灭火灾时发生如水枪枪头从手中跌落等事故发生的危险。

上述微喷雾以及喷射部能够根据如上所述的开闭部14的动作,在将所流入的灭火用水以微喷雾或直射形态放射到火灾位置时,借助于导流器的前后移动间隔对其放射角度进行调节。此外,作为以微喷雾以及直射混合形态喷射而对火灾进行扑灭的手段,包括固定管30、旋转管80、喷头40以及模式调节管50。

上述固定管30是以螺纹方式结合固定到上述水枪枪头主体10的前方的管,在上述固定管30的内部贯通形成空间32,模式调节管50以可进行正反方向的旋转的方式安装到上述空间32中。

在上述固定管30的中央部外径形成公螺纹34,而在喷头40的内部形成的母螺纹44将被螺纹结合到上述公螺纹34,从而将上述喷头40以可进行前后旋转移动的方式连接到上述固定管30的外径。

在上述固定管30的后方部外径配备第一导向长孔36,而用于对被嵌入到上述固定管30的外径的旋转管80以及被嵌入到上述固定管30的内部空间32的模式调节管50进行相互连接的销82以可滑动移动的方式嵌入到上述第一导向长孔36。

在上述固定管30的前方部外径贯通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一微喷雾孔38。上述第一微喷雾孔38能够根据嵌入到上述固定管30的内部空间的模式调节管50的旋转动作与配备于上述模式调节管50的前方部外径的第二微喷雾孔56选择性地连通,从而使灭火用水通过。上述固定管30的第二微喷雾孔56分别沿着外周方向维持45°贯通形成,上述模式调节管50的微喷雾孔同样分别沿着外轴方向维持45°贯通形成,从而使得模式调节管50在每次旋转45°时相互连通为宜。

上述旋转管80以嵌入到上述固定管30的后方部外径的状态通过销82与插入到上述固定管30的内部空间32的模式调节管50连接,从而能够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即,用手握住并旋转的动作)在上述固定管30的外径上向正反方向旋转并借此使模式调节管50进行旋转动作。

上述喷头40以嵌入到上述固定管30的外径的状态通过公母螺纹34、44以螺纹方式结合到上述固定管30,在上述喷头40的内部形成腔室42,上述腔室42用于对通过如上所述的固定管30的第一微喷雾孔38吐出的灭火用水进行储藏。

上述喷头40在前方被打开的状态下可供盖子46嵌入。上述盖子46的外径周面与至少一个以上的微喷雾喷嘴200分别结合。此时,上述微喷雾喷嘴200,包括:外侧微喷雾喷嘴200a,沿着盖子46的外壳周面形成;以及,内侧微喷雾喷嘴200b,在上述外侧微喷雾喷嘴200a的内侧沿着盖子的周面形成;为宜。

上述微喷雾喷嘴200能够将储藏于上述喷头40的腔室44中的灭火用水以微喷雾形态(喷雾)喷射到火灾发生地区。

构成上述微喷雾喷嘴200的内外侧微喷雾喷嘴200a、200b以不同的角度进行配置,较佳地,将上述外侧微喷雾喷嘴200a以从喷头40的中央水平线上向外侧方向倾斜40°的角度配置并将上述内侧微喷雾喷嘴200b以从喷头40的中央水平线上向外侧方向倾斜20°的角度配置为宜,这是为了能够在通过上述内外侧微喷雾喷嘴200a、200b以微喷雾形态进行喷射的过程中人为地使相邻微喷雾水之间的冲突变得更多并借此在喷射方向上形成更加均匀的微喷雾喷射效果而提升火灾的扑灭效率。

在上述盖子46的中央贯通形成小孔48,上述小孔与头连接器60结合。

上述头连接器60在内部形成空间62并在其前端贯通形成与上述空间62连通的小孔64,而作为阻挡部的导流器66将被嵌入到上述小孔64中。上述头连接器60的末端在嵌入到如上所述的固定管30的外径的状态下根据喷头40的前后移动动作与盖子46一起沿着前后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将从模式调节管50的直射流路52排出的灭火用水以直射形态进行喷射。

上述导流器66是被嵌入到上述头连接器60的小孔64中的阻挡部件,上述导流器66与导流器轴68结合,在上述导流器轴68的末端外径中安装有叶片,上述叶片70被配备于固定管30的前端内径的阻挡坎阻挡,从而以阻挡上述头连接器60的小孔64前端的状态对上述导流器66进行支撑以及固定。

上述头连接器60的小孔64如上所述,用于将从模式调节管50的直射流路52排出的灭火用水以直射形态喷射到火灾发生地区,此时在从原来的导流器66堵塞上述头连接器60的小孔64的状态下,为了以直射形态向火灾地区喷射灭火用水而旋转喷头40使其向后方移动时,在上述头连接器60随之向后方移动的过程中上述头连接器60的小孔64内周面与上述导流器66之间将形成缝隙并借助于上述缝隙以直射形态喷射灭火用水。

上述模式调节管50安装于固定管30的内部空间,是用于将灭火用水选择性地或同时通过上述固定管30的第一微喷雾孔38进行排出或通过在内部贯通形成的直射流路52供应到喷头40的头连接器60小孔64中的管。

上述模式调节管50采用圆筒形的管状形态,在中央贯通形成直射流路52,并且在其前端外径上贯通形成与上述直射流路52连通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微喷雾孔56。

此外,在上述模式调节管50的后方部末端配备结合槽54,而上述结合槽54与上述说明的结合到旋转管80中的销82结合。即,上述模式调节管50通过上述销82与上述旋转管80的动作连动,从而在上述固定管30的内部空间32上执行旋转动作。

在上述模式调节管50借助于旋转管80的动作进行正反向旋转的过程中,配备于模式调节管50前端的第二微喷雾孔56将与形成于上述固定管30前端外径上的第一微喷雾孔38相互连接,此时流入到上述模式调节管50的直射流路52的灭火用水将在通过上述模式调节管50以及固定管30的第二微喷雾孔56和第一微喷雾孔38之后暂时储藏在喷头40的腔室44中,接下来再通过安装在上述喷头40的盖子46外壳周面上的微喷雾喷嘴200以微喷雾形态喷射到火灾发生位置而对火灾进行扑灭。

此外,在通过再次旋转上述模式调节管50而解除上述模式调节管50以及固定管30的第一微喷雾孔38和第二微喷雾孔56之间的连接之后,当通过对喷头40进行操作而在导流器66与头连接器60的小孔64之间形成缝隙时,流入到模式调节管50的直射流路52中的灭火用水将经由固定管30的前端流入到头连接器60的内部空间62并通过上述导流器66与头连接器60的小孔64之间的缝隙以直射形态喷射到火灾发生位置而对火灾进行扑灭,如上所述的动作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此外,圆筒形的过滤器部件58将被嵌入到上述模式调节管50的直射流路52内部。上述过滤器部件58贴紧于上述模式调节管50的直射流路52内侧面,是用于对以流入到上述模式调节管50的直射流路52的状态通过上述模式调节管50的微喷雾流路56供应到喷头40的腔室44内部的消防用水中所包含的各种异物进行过滤,从而防止因为微喷雾喷嘴200被异物堵塞而导致的使用受阻的现象。

尤其是,本发明采用在将上述过滤器部件58制作成圆筒形态的状态下贴紧于上述模式调节管50的直射流路52内侧面的构成,因此不仅能够实现消防水用的过滤功能,还能够利用通过上述直射流路52的消防用水的水压自动地对在过滤过程中逐渐蓄积的蓄积物进行清洗并借此清除蓄积在过滤器部件58上的蓄积物,从而不需要执行如过滤器更换等繁重的作业并提升过滤器部件58的使用寿命。

图5是对适用本发明的开闭部14的动作状态进行图示的状态图,图6是对适用本发明的消防水枪枪头的微喷雾状态进行图示的状态图,图7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直射状态进行图示的状态图,图8是对适用本发明的微喷雾以及直射的混合状态进行图示的状态图。

接下来,将参阅图5至图8对通过适用本发明的混合微喷雾消防水枪枪头将消防用水以喷雾形态进行微喷雾或以直射形态进行喷射或以喷雾以及直射形态同时进行喷射的动作进行说明。

参阅图5以及图6,当需要利用适用本发明的水枪枪头将消防用水以喷雾形态进行微喷雾时,握住旋转管向一侧方向进行旋转,此时通过销82与上述旋转管80连接的模式调节管50将在固定管30的内部空间随之一起旋转。

接下来,当上述模式调节管50旋转45°时,形成于上述模式调节管50的前端外径的第二微喷雾孔56与形成于上述固定管30的前端外径的第一微喷雾孔38将相互对接,借此,流入到模式调节管50的内部直射流路52中的灭火用水将通过上述模式调节管50以及固定管30的第一微喷雾孔38和第二微喷雾孔56流入到喷头40的腔室44中。

接下来,流入到上述喷头40的腔室44中的灭火用水将被供应到安装于上述喷头40正面的盖子46上的微喷雾喷嘴200,然后在通过上述微喷雾喷嘴200的过程中以喷雾形态进行微喷雾并对借此火灾进行扑灭。

参阅图6,当需要将消防用水以直射形态进行喷射时,握住旋转管80反向旋转45°,此时模式调节管50以及固定管30的第一微喷雾孔38和第二微喷雾孔56将进入相互错位的状态,从而阻隔灭火用水被供应到喷头40的腔室44中。

接下来,当握住喷头40向一侧方向旋转时上述喷头40将沿着固定管30向后方移动,与此同时,结合到上述喷头40的盖子46上的头连接器60也将向后方移动。

此时,因为用于堵塞上述头连接器60的小孔64的导流器66处于被阻挡固定于固定管30前端的导流器轴68固定的状态,因此将在上述小孔46以及上述导流器66之间形成缝隙,借此,流入到模式调节管50的直射流路52中的灭火用水将在流入到头连接器60的内部空间62之后通过上述头连接器60的小孔64以及导流器66之间的缝隙,从而以直射形态进行喷射并借此对火灾进行扑灭。

参阅图8,当需要将消防用水同时以喷雾以及直射形态进行喷射时,通过对旋转管80以及喷头40同时进行旋转,在使得模式调节管50以及固定管30的微喷雾流路38、56相互连通的同时在导流器66以及头连接器60的小孔64之间形成缝隙,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当灭火用水被供应到上述模式调节管50的直射流路52中时,所供应的灭火用水将通过喷头40的微喷雾喷嘴200以及上述头连接器60的小孔64缝隙同时喷出,从而以微喷雾以及直射形态进行喷射并借此对火灾进行扑灭。

图9是对适用本发明的微喷雾喷嘴200进行图示的斜视图,图10是对适用本发明的微喷雾喷嘴200进行图示的侧向截面图,图11是对适用本发明的微喷雾喷嘴200进行图示的水平截面图。

参阅图9至图11,灭火用水枪枪头的微喷雾喷嘴200,包括:主体210,采用圆筒形态;多个通过槽220,在上述主体210外壳面两侧沿着上述主体210的长度方向分别贯通形成;以及,锥形部230,在上述主体210的正面部中央凸出形成。

上述通过槽220,包括:直线区间,与上述通过槽的入口连接;以及,倾斜区间,在上述直线区间结束的位置倾斜一定角度形成,与上述通过槽的出口连接。

上述通过槽220的直线区间222是指在主体210的外壳面上以主线形态贯通形成的区间,上述通过槽220的直线区间222采用其宽度从上述通过槽220的入口220a向上述倾斜区间224开始的位置逐渐减小的构成为宜,这是为了使得流入到上述通过槽220中的灭火用水在通过上述直线区间222的过程中能够借助于逐渐减小的宽度实现流速的相对增加,从而使得灭火用水在经过上述倾斜区间224并从通过槽220的出口排出时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与主体210的锥形部230发生碰撞并借此形成涡流。

上述通过槽220的倾斜区间224是指从上述通过槽220的直线区间222结束的位置到上述通过槽220的出口220b以向一侧方向倾斜一定角度的方式贯通形成的区间,形成上述通过槽220的倾斜区间224的目的在于,使得灭火用水在经过上述通过槽220的直线区间222并进入到上述倾斜区间224时,诱导其以急剧的角度发生转向并经由通过槽220的出口220b与主体210的锥形部230发生碰撞,从而借助于在转向时发生的冲击而使灭火用水形成更加强烈的涡流。

上述锥形部230在主体210的正面部中央凸出形成。上水锥形部230采用圆锥形状,通过使从形成于上述主体210的外壳面两侧的通过槽220的出口220b排出的灭火用水与上述锥形部230发生碰撞,能够使灭火用水在安装有微喷雾喷嘴200的盖子46的腔室47中形成更强烈的涡流,从而在通过盖子46的喷射口46a向火灾地区进行喷射时能够以更加扩散的微喷雾形态进行喷射。此时,通过将上述通过槽220的出口220b朝向上述锥形部230,能够使得从上述出口220b排出的灭火用水与上述锥形部230直接发生碰撞。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微喷雾喷嘴200被安装到形成于喷头40的盖子46上的腔室47中的状态下,当通过旋转管80的动作将灭火用水供应到形成于喷头40的盖子46上的腔室47中时,灭火用水将通过在安装于上述腔室47中的微喷雾喷嘴200的主体210外壳面两侧上形成的通过槽220,此时灭火用水将在经过上述通过槽220的直线区间222的过程中借助于上述直线区间222的逐渐变小的宽度以流速增加的状态通过直线区间,接下来在灭火用水经过直线区间222并经过通过槽220的倾斜区间224的过程中,会因为上述倾斜区间224的倾斜角度而发生急剧的转向并借此第一次形成涡流。此外,形成涡流的灭火用水在经过倾斜区间224并从通过槽220的出口220b喷出的同时将与在主体210的正面部中央凸出形成的锥形部230发生碰撞并借此在盖子46的腔室47中形成更强烈的涡流,通过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以微喷雾形态从盖子46的喷射口46a进行喷射,能够进一步提升微喷雾的扩散效果以及喷雾密度并借此有效地对火灾进行扑灭。

图12是对适用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的微喷雾喷嘴200的配置结构进行图示的截面图。在上述图12中所图示的微喷雾喷嘴200的配置结构,能够与如上所述的图9至图11中所图示的微喷雾喷嘴200的结构不同。

参阅图12,微喷雾喷嘴200能够成对构成,而且为了使一对微喷雾喷嘴200所喷射出的消防用水在外部发生碰撞而相互构成锐角。

具体来讲,如果说图9至图11所图示的微喷雾喷嘴200是通过使消防用水以旋回运动发生旋转碰撞并借此提升喷雾宽度以及喷射密度的方式,那么图12所图示的微喷雾喷嘴200是借助于如上所述的配置结构在没有消防用水的旋回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使不同喷射角度的一对消防用水的水柱在外部发生碰撞而形成微喷雾。

例如,当微喷雾喷嘴200由外侧微喷雾喷嘴200a或内侧微喷雾喷嘴200b构成时,在如图12所图示的实施例中,上述外侧微喷雾喷嘴200a能够采用相互形成锐角且在对上述微喷雾水进行喷射时可在外部发生碰撞的成对构成,而对于内侧微喷雾喷嘴200b也能够适用相同的结构。

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成对构成的外侧微喷雾喷嘴200a喷射出的消防用水发生碰撞的线,能够与通过上述成对构成的内侧微喷雾喷嘴200b喷射出的消防用水发生碰撞的线在外部形成交叉。

如上所述的方式能够使得消防用水在外部发生碰撞,因此消防用水将会在全新方向上形成不规则且复杂的乱流,借此能够提升喷雾宽度并利用微喷雾功能提升火灾扑灭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