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慌乱下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8095发布日期:2020-10-17 00:5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慌乱下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空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下降器。



背景技术:

下降器(descender),即用于运动(拓展训练、登山、极限、户外等)、救援中保护操作人员(有时需要保护被困人员)的保护器,也叫“下降保护器”。下降器通过增大对绳索(钢缆、轨道)的摩擦力来加强缓冲效果,从而达到“慢速下降”的目的。

目前的下降器有很多种,其下降速度一般靠使用者控制下降器一侧的手柄来控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使用者由于惊慌而难以按照预定的技术要求来控制手柄,从而使下降器的下降速度过快,失去了保护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技术人员开发了防慌乱下降器,例如说专利号为cn201621274062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防慌乱下降保护器,包括固定板、活动侧板、绳轮、绕绳座和控制把手;其中绳轮具有半圆轮面、直边制停面和进绳引导面,直边制停面具有第一制停部、和第二制停部,第一制停部在初始状态形成制停,第二制停部在控制把手摆动至全程时,形成制停保护,只有将控制把手摆动半程区间时,才实现缓速下降。但是上述下降器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其成本较高,使用时穿绳索的方式较为复杂、困难,难以普及使用;而且其内部使用了弹簧,弹簧长时间使用后弹力会出现衰减,降低了下降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的防慌乱下降器。

本实用新型的防慌乱下降器包括壳体和操作杆,所述壳体内设有供绳索穿过的通道,关键在于所述操作杆通过销轴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操作杆在销轴的两侧分别设有手柄和挂接部;所述操作杆设有伸入至通道内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的侧面设有两个制停面及位于两个制停面之间的下降面,所述操作杆与壳体的相对角度在预定范围内时,控制部的下降面与通道的侧壁间距最近,所述操作杆绕销轴转动而与壳体的相对角度超出预定范围时,控制部的制停面比下降面更接近通道的侧壁,当操作杆绕销轴转动至最大行程时,控制部的对应的制停面与通道的侧壁间距最近。

上述防慌乱下降器的使用原理如下:

首先将绳索穿过壳体内的通道,并将绳索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向下垂到地面;再利用挂接部将下降器与使用者连接在一起,使用者握持住手柄来控制下降速度。使用者用力向外掰开手柄,使操作杆绕销轴转动,直到操作杆与壳体的相对角度在预定范围内,此时控制部的下降面与通道的侧壁间距最近,通道的截面积最大,绳索受到控制部与通道侧壁的夹持力最小,绳索能够在通道内移动,实现下降。

不熟练的使用者在使用下降器时,容易因为慌乱而松开手柄、合紧手柄,或者持续将手柄向外掰开。

而当使用者松开手柄或者合紧手柄时,使用者的体重或合紧手柄的所用力就会带动操作杆绕销轴转动,操作杆的手柄端向壳体方向转动到操作杆的最大转动行程而停止(说明:停止时,手柄与壳体不接触,还有足够空隙,方便双手手指握住手柄和壳体,掰开手柄和壳体,可以缓速下降),在此过程中,控制部随操作杆同步转动,其下降面逐渐远离通道,而制停面逐渐接近通道的侧壁,使得通道的截面积逐渐减小,控制部与通道侧壁所施加给绳索的夹持力也就逐渐增大,从而逐渐降低绳索在通道内的行进速度(即下降速度),直到完全停止行进。

而当使用者由于慌乱而持续将手柄向外掰开时,操作杆会绕销轴持续转动,操作杆的挂接部向壳体方向转动到挂接部的最大转动行程而停止,在此过程中,控制部随操作杆同步转动,其下降面逐渐远离通道,而另一个制停面逐渐接近通道的侧壁,使得通道的截面积逐渐减小,控制部与通道侧壁所施加给绳索的夹持力也就逐渐增大,从而逐渐降低绳索在通道内的行进速度(即下降速度),直到完全停止行进。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由基板与盖板组成,所述基板上设有绳索槽,所述通道由绳索槽及盖板组成;所述盖板通过转轴与基板活动连接;所述基板与盖板设有相互配合以锁紧盖板的锁紧结构。在将绳索穿过通道时,可以先解锁锁紧结构,将盖板转动至一定角度而将基板上的绳索槽露出,然后将绳索压入到绳索槽内,最后再将盖板转回至原位,利用锁紧结构将盖板与基板相对固定。此种穿绳索的方式好处在于,无需将绳索的端部由通道的一端伸入到通道内,并从通道的另一端引出,而是直接将绳索的任何位置压入到绳索槽内即可,这在时间非常紧迫的逃生阶段是非常有利的。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结构由设置于基板上的弹性柱以及设置于盖板上的通孔组成,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弹性柱的位置。用手指按压弹性柱,即可使弹性柱低于盖板,从而使盖板可以绕转轴自由转动,而当盖板转动至基板上的预定位置时,弹性柱会自动向上弹起,穿过盖板上的通孔,将盖板的位置锁定。在使用下降器时,即使将手掌握持在盖板的通孔处,由于通孔的面积较小,手掌不会向基板方向穿过通孔而施加给弹性柱足够的压力,使弹性柱低于盖板,因此足够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设有凸柱,所述盖板在对应凸柱的位置设有朝向手柄方向开口的限位槽。上述凸柱与限位槽配合,使盖板只能向挂接部方向转动,以避免在特殊情况下盖板向手柄方向转动而导致盖板被使用者误当做手柄使用,或者盖板与手柄发生干涉等。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为所述销轴,且所述销轴位于壳体的端部。上述销轴同时用于盖板与基板的连接,以及操作杆与壳体的连接,以及充当盖板和操作杆的转轴,实现了一物多用,简化了整体结构,降低了硬件成本;而且销轴位于壳体的端部,这样在穿绳索时,可以很容易地露出基板的绳索槽,以方便将绳索压入到绳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为偏心于所述销轴的偏心轮结构,所述通道在对应控制部的位置为弧形结构。制停面及下降面均位于偏心轮结构的侧面,当控制部随操作杆转动时,由于制停面、下降面与销轴的距离不等,因此制停面、下降面相对通道侧壁的行进速度不同,这样通过转动控制部,可以有选择地使制停面或者下降面与通道侧壁的距离最近。另外,通道在对应控制部的位置为弧形结构,可以配合控制部将绳索夹于中间,并增加控制部侧面、通道侧壁与绳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下降速度的可控性。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为曲折状结构,绳索在通道内也会相应地弯折,与通道壁之间形成合适大小的摩擦力,该摩擦力可以避免下降速度过快。

进一步地,所述制停面设有连续的圆弧齿,以增加对绳索的咬合力,使制停效果更好,同时圆弧齿又不会破坏绳索而影响绳索的使用寿命。相应地,所述下降面设有连续的圆弧齿,这样在控制部转动而切换与绳索的接触面时(由下降面切换到制停面,或者由制停面切换到下降面),不会出现制停力的突然变化,进而保证了下降速度变化的平缓,减少导致使用者慌乱的因素。

进一步地,所述挂接部设有穿绳通孔,以方便利用绳索将下降器与使用者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防慌乱下降器仅由壳体及操作杆组成,结构简单可靠,可以有效降低成本,防慌乱下降器仅利用一个绕销轴转动的控制部,即可实现下降速度的控制,并可以在使用者慌乱(松开手柄、合紧手柄或者持续向外掰开手柄)时,逐渐降低下降速度直到停止下降,提高了安全性。另外,与传统的下降器相比,穿绳更加方便,非常适合于紧急情况下非熟练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操作杆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1的操作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的防慌乱下降器的正视图(未装配盖板)。

图7是实施例1的防慌乱下降器的正视图(装配盖板)。

图8是实施例1的防慌乱下降器的后视图(装配盖板)。

图9、10、11是实施例1的防慌乱下降器的使用原理图。

附图标示:1、基板;2、盖板;3、操作杆;4、绳索槽;5、销轴;6、弹性柱;7、通孔;8、手柄;9、挂接部;10、销轴孔;11、穿绳通孔;12、控制部;13、第一制停面;14、第二制停面;15、下降面;16、凸柱;17、限位槽;18、绳索;19、避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的防慌乱下降器。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慌乱下降器包括由基板1与盖板2组成的壳体,以及操作杆3,其中基板1上设有曲折结构的绳索槽4,盖板2利用设置于基板1端部的销轴5与基板1活动连接,基板1与盖板2设有相互配合以锁紧盖板2的锁紧结构。当盖板2盖合在基板1上时,绳索槽4与盖板2配合而形成了供绳索穿过的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锁紧结构由设置于基板1上的弹性柱6以及设置于盖板2上的通孔7组成,通孔7的位置对应弹性柱6的位置。通孔7的孔径略大于弹性柱6的外径。用手指按压弹性柱6,即可使弹性柱6低于盖板2,从而使盖板2可以绕销轴5自由转动,而当盖板2转动至基板1上的预定位置时,弹性柱6会自动向上弹起,穿过盖板2上的通孔7,将盖板2的位置锁定。

操作杆3是由两段呈钝角设置的杆体一体构成,操作杆3的两端分别为手柄8和挂接部9,操作杆3在两段杆体的连接位置处设有销轴孔10,操作杆3利用穿过销轴孔10的销轴5与壳体活动连接。如图4所示,挂接部9设有穿绳通孔11,以方便利用绳索将下降器与使用者连接。手柄8和挂接部9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平面上,在将操作杆3与壳体装配到一起后,挂接部9另一侧的控制部12由外部伸入到壳体内部的通道内(相应地,基板1的绳索槽4的侧壁在对应控制部12的位置设有缺口形式的避让部19,以便于控制部12伸入到绳索槽4内,这样控制部12可以形成为绳索槽4的活动侧壁,通过下降面或制停面控制绳索18,达到下降或制停目的),控制部12为偏心于所述销轴5的偏心轮结构,所述通道在对应控制部12的位置为弧形结构;控制部12的侧面设有第一制停面13、第二制停面14及位于两个制停面之间的下降面15,所述操作杆3与壳体的相对角度在预定范围内时,控制部12的下降面15与通道的侧壁间距最近,所述操作杆3绕销轴5转动而与壳体的相对角度超出预定范围时,控制部12的对应的制停面比下降面15更接近通道的侧壁,当操作杆3绕销轴5转动至最大行程时,控制部12的对应的制停面与通道的侧壁间距最近。

第一制停面13、第二制停面14及下降面15均设有连续的圆弧齿,以增加对绳索的咬合力,使制停效果更好,同时圆弧齿又不会破坏绳索而影响绳索的使用寿命;而且在控制部12转动而切换与绳索的接触面时(由下降面15切换到制停面,或者由制停面切换到下降面15),不会出现制停力的突然变化,进而保证了下降速度变化的平缓,减少导致使用者慌乱的因素。

基板1上设有一个凸柱16,盖板2在对应凸柱16的位置设有朝向手柄8方向开口的限位槽17。上述凸柱16与限位槽17配合,使盖板2只能向挂接部9方向转动,以避免在特殊情况下盖板2向手柄8方向转动而导致盖板2被使用者误当做手柄8使用,或者盖板2与手柄8发生干涉等。

上述防慌乱下降器的使用原理如下:

首先将绳索18穿过壳体内的通道,并将绳索18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向下垂到地面;再利用挂接部9将下降器与使用者连接在一起,使用者握持住手柄8来控制下降速度。使用者用力向外掰开手柄8,使操作杆3绕销轴5转动,直到操作杆3与壳体的相对角度在预定范围内(如图9所示),此时控制部12的下降面15与通道的侧壁间距最近,通道的截面积最大,绳索18受到控制部12与通道侧壁的夹持力最小,绳索18能够在通道内移动,实现下降。

不熟练的使用者在使用下降器时,容易因为紧张而双手松开手柄、合紧手柄或持续将手柄向外掰。

而当使用者松开手柄8或合紧手柄8时,使用者的体重或合紧手柄8的作用力就会带动操作杆3绕销轴5转动,直到操作杆3的手柄8端向壳体方向转动到操作杆3的最大转动行程而停止(如图11所示,图中箭头为操作杆3的转动方向),在此过程中,控制部12随操作杆3同步转动,其下降面15逐渐远离通道,而第二制停面14逐渐接近通道的侧壁,使得通道的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二制停面14与通道侧壁所施加给绳索18的夹持力也就逐渐增大,从而逐渐降低绳索18在通道内的行进速度(即下降速度),直到完全停止行进。

而当使用者由于慌乱而持续将手柄8向外掰时,操作杆3会绕销轴5持续转动,直到操作杆3的挂接部9向壳体方向转动到挂接部9的最大转动行程而停止(如图10所示,图中箭头为操作杆3的转动方向),在此过程中,控制部12随操作杆3同步转动,其下降面15逐渐远离通道,而第一制停面13逐渐接近通道的侧壁,使得通道的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一制停面13与通道侧壁所施加给绳索18的夹持力也就逐渐增大,从而逐渐降低绳索18在通道内的行进速度(即下降速度),直到完全停止行进。

在将绳索18穿过通道时,可以先解锁锁紧结构,将盖板2转动至一定角度而将基板1上的绳索槽4露出,然后将绳索18压入到绳索槽4内,最后再将盖板2转回至原位,利用锁紧结构将盖板2与基板1相对固定。此种穿绳索18的方式好处在于,无需将绳索18的端部由通道的一端伸入到通道内,并从通道的另一端引出,而是直接将绳索18的任何位置压入到绳索槽4内即可,这在时间非常紧迫的逃生阶段是非常有利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设计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