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便携充气式紧急逃生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6257发布日期:2021-05-07 19:5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折叠便携充气式紧急逃生气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气囊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折叠便携充气式紧急逃生气囊。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和日趋密集,建筑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即使在发达国家的高楼遇有火灾、爆炸等事件时,由于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人员自救逃生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楼火灾的有效救援和应急逃生,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高层建筑一般功能较多,内部通道和外部环境情况复杂,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烟囱效应,火势和浓烟就会迅速扩大,很短时间内蔓延到内部楼梯和走廊,封锁正常的疏散通道,致使楼上被困人员无法逃生。所以逃生人员自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楼突然失火或其他灾难发生时,电梯不能用,楼梯阻塞,而一般地面救援装备的举高和投射能力又远远的落后于高层建筑的高度发展,而且装备体积庞大受道路交通,建筑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延误救援时机,所以高楼逃生装置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折叠便携充气式紧急逃生气囊,解决人员在高处及时逃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折叠便携充气式紧急逃生气囊,包括背垫,背垫一侧设有气瓶,气瓶与背垫固定连接,气瓶一侧设有气囊包,气囊包中的气囊为多层多仓室可折叠结构,气瓶与气囊之间通过多根气管连接,背垫另一侧通过固定带与人员连接。

优选方案中,所述背垫为柔性板,背垫抵靠在人员上的一侧上设有柔性材料。

优选方案中,所述固定带包括肩带和腰带,肩带固定在人员肩膀上,腰带固定在人员的腰间。

优选方案中,所述气瓶开口处设有压力表,压力表端部设有阀门,阀门端部设有泄压阀,阀门一侧设有开阀拉环,开阀拉环与拉绳连接;拉动拉绳打开阀门,释放气瓶内的压缩气体。

优选方案中,所述气瓶为复合压缩气瓶,气瓶的瓶体包括铜内壁层、合金加强层、隔热层、绝缘层以及防火防腐涂层。

优选方案中,所述气囊包中的垫板一侧与气瓶固定连接,垫板另一侧设有外罩,外罩与垫板之间设有气囊。

优选方案中,所述外罩为脆性材料,外罩上设有防水、防火以及防腐层。

优选方案中,所述气囊压缩折叠在气囊包内,气囊充气展开呈多层多仓室气囊,展开后的气囊包裹在人员周围。

优选方案中,所述气囊展开有三层,内层为环形条状或为长条状,起到保护作用,中层为蜂窝状排列支撑层,起到气囊整体形状加强作用,外层为三角形气囊排列,起到承受冲击时减压作用。

优选方案中,所述气囊的各层与各仓室均单独通过气管与气瓶连通,气囊的进气孔处设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折叠便携充气式紧急逃生气囊,人员将逃生气囊佩戴在身上通过固定带固定,通过拉绳打开气瓶阀门,将惰性气体通入气囊内,气囊冲破外罩弹出并包裹在人体周围,多层多仓室的气囊能有效的防护到人员,也有效避免气囊部分漏气影响整体使用,对人员起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作用,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瓶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囊包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气囊展开包裹人体侧面内部结构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气囊展开包裹人体俯视图结构图;

图中:气囊包1;垫板101;外罩102;气囊103;拉绳2;气瓶3;瓶体301;压力表302;阀门303;泄压阀304;开阀拉环305;气管4;背垫5;肩带6;腰带7;人员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折叠便携充气式紧急逃生气囊,包括背垫5,背垫5一侧设有气瓶3,气瓶3与背垫5固定连接,气瓶3一侧设有气囊包1,气囊包1中的气囊103为多层多仓室可折叠结构,气瓶3与气囊103之间通过多根气管4连接,背垫5另一侧通过固定带与人员8连接,由此结构,人员8通过固定带将背垫5佩戴在背后,手动拉动气瓶3上的拉绳2,让气瓶3内的压缩惰性气体通入气囊103,以使气囊103膨胀弹出,包裹在人员8周围,减少撞击与碰撞,保护人员8安全,及时从高处逃生。

优选方案中,所述背垫5为柔性板,背垫5抵靠在人员8上的一侧上设有柔性材料,由此结构,背垫5隔离气瓶3与人员8,避免人员8抵靠在气瓶3上造成伤害。

优选方案中,所述固定带包括肩带6和腰带7,肩带6固定在人员8肩膀上,腰带7固定在人员8的腰间,由此结构,连接牢靠,避免人员8逃生时气囊脱离,导致人员的伤害。

优选方案中,所述气瓶3开口处设有压力表302,压力表302端部设有阀门303,阀门303端部设有泄压阀304,阀门303一侧设有开阀拉环305,开阀拉环305与拉绳2连接;拉动拉绳2打开阀门303,释放气瓶3内的压缩气体,由此结构,人员8手动拉拽拉绳2将阀门303打开,气瓶3里的压缩惰性气体就会通过气管4通入气囊103内,以使气囊103膨胀弹开,保护人员8安全,压力表302可实时检测气瓶3内气压,查看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值,泄压阀304当气瓶3压力过大时启动,排出气体释放压力,避免气瓶3爆炸。

优选方案中,所述气瓶3为复合压缩气瓶,气瓶3的瓶体301包括铜内壁层、合金加强层、隔热层、绝缘层以及防火防腐涂层,由此结构,瓶体301具有防火、防爆、隔热、绝缘的功能,避免瓶体301在恶劣环境下爆炸对人员造成伤害,延长气瓶3的使用寿命。

优选方案中,所述气囊包1中的垫板101一侧与气瓶3固定连接,垫板101另一侧设有外罩102,外罩102与垫板101之间设有气囊103,由此结构,外罩102保护气囊103存放时能防水、防潮、防火以及防腐,保证气囊103的正常使用不受影响,大大延长存放使用寿命。

优选方案中,所述外罩102为脆性材料,外罩102上设有防水、防火以及防腐层,由此结构,外罩102保护气囊103存放时能防水、防潮、防火以及防腐,保证气囊103的正常使用不受影响,大大延长存放使用寿命,脆性材料可在气囊103充气膨胀时,能快速冲破外罩102,保证气囊103能正常弹出并展开,不会对气囊103造成损伤。

优选方案中,所述气囊103压缩折叠在气囊包1内,气囊103充气展开呈多层多仓室气囊,展开后的气囊103包裹在人员8周围,由此结构,多层多仓室气囊更能保护人员8,在人员8周围起到很好的减震,也避免部分气囊受损漏气时,还能最大限度起到保护人员8的作用。

优选方案中,所述气囊103展开有三层,内层为环形条状或为长条状,起到保护作用,中层为蜂窝状排列支撑层,起到气囊整体形状加强作用,外层为三角形气囊排列,起到承受冲击时减压作用,由此结构,多层气囊,减震效果更佳,可以更好的保护人员8安全。

优选方案中,所述气囊103的各层与各仓室均单独通过气管4与气瓶3连通,气囊103的进气孔处设有单向阀,由此结构,气囊103上的各层与各仓室单独充气,避免因部分受损时漏气影响整体气囊103的使用,单向阀保证气囊103充气后进行保压,发生冲撞时不会发生泄漏。

气瓶3为气囊103的充气装置,充气装置可为气体发生器,用于点火器引爆点火时,产生气体向气囊103,使气囊膨开,气体发生器是利用反应氮气而充入气囊,在点火器引爆点火剂的瞬间,点火剂会产生大量热量,叠氮化钠受热立即分解释放氮气,并从充气孔充入气囊103。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