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1165发布日期:2021-10-16 10:0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装备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在现有技术中,迄今为止,消火栓都是由火灾现场人员手持的消火栓,不仅没有见到与无人消火栓相关的任何报道,而且也没有见到与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相关的任何报道;虽然,在现有专利和技术论文等信息检索中,可以查阅到不少智能型消火栓项目,但是,实际上这些智能型消火栓项目的技术特征及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都集中在准工作状态下消火栓的日常智能巡查/日常智能管理或月度/季度/年度智能维护保养检测等技术服务/管理服务范畴;而在火灾现场,不需要人员手持的无人消火栓和/或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技术装备发明项目,迄今为止仍然是空白。国内外大量的火灾事故充分证明,在和平年代,消防指战员灭火作战是最危险的工作。为避免消防指战员的灭火作战减员,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尽快发明并推广应用包括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在内的高端机械装备水液压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为室内/外独立设置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以下简称,独立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包括一个增压器回路丁和n个无人消火栓装置,n为正整数;每个无人消火栓装置均包括喷枪、3号仪器设备、姿态回路、喷枪灭火回路和细水雾保护回路各一个,以及两个以上的驱动回路;喷枪包括1号、2号、3号和4号雾枪,水枪,拉杆和前、后法兰盘;四个雾枪和水枪之间采用同轴线叠加装配结构;增压器回路丁包括两个20号水液压泵、两个21号水液压泵、四个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以及37号单作用增压缸等六个单作用增压缸;来自20号水液压泵的中/低压水,经37号单作用增压缸等六个单作用增压缸连续增压为高压

超高压水或中压/中高压水,然后汇流入4号排水管;4号排水管依次经50

1号、50

2号和50

3号管,连接下游六个分支;六个分支及其作用分别是:其一,姿态回路的俯仰角分回路控制喷枪的俯仰角;其二,姿态回路的水平回转角分回路控制喷枪的水平回转角;其三,喷枪灭火回路的水枪分回路用于水枪灭火;其四,喷枪灭火回路的雾枪分回路用于雾枪灭火;其五,细水雾保护回路,用于独立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靠近火场的组件在灭火作战中的耐高温自保护;其六,驱动回路用于驱动移动载体行走机构的驱动轮;通过喷枪和水液压系统的多项创新技术,提高独立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耐高温自保护、续航、承载和灭火作战能力。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为和细水雾灭火回路合用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以下简称,合用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包括一个增压器回路丁、n个无人消火栓装置、n个细水雾灭火装置,n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每个无人
消火栓装置均包括喷枪、3号仪器设备、姿态回路、喷枪灭火回路和细水雾保护回路各一个,以及两个以上的驱动回路;每个细水雾灭火装置均包括细水雾灭火回路和4号仪器设备各一个;上述“和细水雾灭火回路合用”的意思就是,该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姿态回路、喷枪灭火回路、细水雾保护回路和驱动回路与细水雾灭火回路合用高压供水装置--增压器回路丁;喷枪包括1号、2号、3号和4号雾枪,水枪,拉杆和前、后法兰盘;四个雾枪和水枪之间采用同轴线叠加装配结构;增压器回路丁包括两个20号水液压泵、两个21号水液压泵、四个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以及37号单作用增压缸等六个单作用增压缸;来自20号水液压泵的中/低压水,经37号单作用增压缸等六个单作用增压缸连续增压为高压

超高压水或中压/中高压水,然后汇流入4号排水管;4号排水管依次经50

1号、50

2号和50

3号管,连接下游六个分支;六个分支及其作用分别是:其一,姿态回路的俯仰角分回路控制喷枪的俯仰角;其二,姿态回路的水平回转角分回路控制喷枪的水平回转角;其三,喷枪灭火回路的水枪分回路用于水枪灭火;其四,喷枪灭火回路的雾枪分回路用于雾枪灭火;其五,细水雾保护回路,用于合用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靠近火场的组件在灭火作战中的耐高温自保护;其六,驱动回路用于驱动移动载体行走机构的驱动轮;4号排水管依次经51号管、49号管连接细水雾灭火回路,细水雾灭火回路用于细水雾自动灭火;通过喷枪和水液压系统的多项创新技术,提高合用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耐高温自保护、续航、承载和灭火作战能力。
6.喷枪的四个雾枪和水枪之间,采用同轴线叠加装配结构;各雾枪流道布局顺序均为,喷嘴出口、圆锥形环缝、圆柱形环缝和水环,在各自的水环一侧均有各自的进水口;水枪的流道布局顺序为,水枪喷嘴出口、枪头圆柱孔、枪身圆锥孔、枪身圆柱孔和水枪灭火剂输入口;喷枪是由四个雾枪、水枪、前法兰盘、后法兰盘和拉杆组成的一个力的封闭系统,拉杆为纯拉伸的杆件,进而降低后座力的影响,从而促进喷枪的灭火作战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四个雾枪的流道结构、各个雾枪分回路及其工作压力和流量的数字控制,以及扩张管射流与收缩管射流碰撞,促进水雾化;通过四个雾枪的动作组合,进而可以喷射八种水雾;通过水枪/雾枪单独/组合喷射,具有实施十七种喷射工况的功能;
7.增压器回路丁包括20号和21号水液压泵各两个,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四个,以及单作用增压缸六个,其中备用泵和备用阀组各两个;右侧的两个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的2号水口均连接19号进水管,19号进水管上并联24号、27号和30号管,24号、27号和30号管分别经26号、27号和28号单向阀连接71号、73号和75号数字阀;71号、73号和75号数字阀分别连接72号、74号和76号数字阀;基于72号数字阀与37号、38号单作用增压缸之间的连接构造,基于74号数字阀与39号、40号单作用增压缸之间的连接构造,基于76号数字阀与41号、42号单作用增压缸之间的连接构造,基于37号单作用增压缸等六个单作用增压缸各自的活塞在活塞缸内的初始位置的尺寸的相关特征,从而通过72号、74号和76号数字阀在各自的右边与左边换向位置之间循环交替切换,保证各组的两个单作用增压缸分别能够同步反向运动,动作协调;保证增压器回路丁的六个单作用增压缸之间动作协调,运行平稳,且实现数字化控制连续增压节能;左侧的两个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的2号水口均连接20号进水管,20号进水管经4号吸水管,并联37号单作用增压缸等六个单作用增压缸的吸水流道,4号排水管并联37号单作用增压缸等六个单作用增压缸的排水流道;来自20号水液压泵的中/低压水,经上述37号单作用增压缸等六个单作用增压缸连续增压为
高压

超高压水或中压/中高压水,然后汇流入4号排水管,进而送进水液压系统下游的水液压执行元件。
8.所述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的结构、技术特征和工作机理,详见下述具体实施方式相关说明;上述驱动回路配置有数字控制双向安全阀组三甲,数字控制双向安全阀组三甲的结构、技术特征和工作机理,详见数字控制水液压典型系统回路(申请号201910055362.3/201920096332.2)的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同时可参阅下述具体实施方式相关说明;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两个方案及其实施例:独立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以及合用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有益效果,即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于,一是率先发明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并通过喷枪的配置和结构以及水液压系统的配置和构造等多项技术创新,保证无人消火栓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发明安装在移动载体的机架上的、不需要火灾现场人员手持的消火栓,从而实现无人消火栓零的突破;二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枪为四个雾枪和一个水枪同轴线叠加装配结构,且喷枪是由四个雾枪、水枪、前后法兰盘和拉杆等组成的一个力的封闭系统,拉杆为纯拉伸的杆件,降低后座力对相关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的影响,降低后座力对安装喷枪的移动载体的影响,因此促进喷枪灭火作战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四个雾枪的流道结构、各个雾枪分回路及其工作压力和流量的数字化控制,以及扩张管射流与收缩管射流碰撞,促进水雾化;四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雾枪的动作组合,进而可以喷射一层扩张/两层扩张/一层收缩/两层收缩/一层扩张一层收缩/一层扩张两层收缩/两层扩张一层收缩/两层扩张两层收缩共八种水雾,除一层扩张和一层收缩水雾两种水雾以外,其余六种水雾均为尚未见到任何报道的新型水雾;五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枪/雾枪单独/组合,具有实施以下十七种喷射工况的功能:第一种为水枪柱状单独喷射;第二种至第九种为水枪分别与上述八种水雾同时喷射;第十种至第十七种为上述八种水雾分别喷射;现有技术的喷枪仅有水枪柱状单独喷射和水枪雾状单独喷射两种喷射工况,本实用新型将喷射工况由两种推进至十七种;六是通过喷枪和水液压系统的多项创新技术,提高本实用新型两个实施例的耐高温自保护能力、续航能力、承载能力和灭火作战能力;七是两个实施例均采用水液压马达驱动的回路,且均配置细水雾保护回路和增压器回路丁,分别配置3号仪器设备/3号仪器设备与4号仪器设备,更加符合安全、节能、防爆和消防灭火作战的要求。
附图说明
10.图1为单作用增压缸的图形符号与尺寸标注示意图;
11.图2a和图2b分别为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的回路和动作示意图;
12.图3为数字控制双向安全阀组三甲的回路示意图;
13.图4a和图4b为分流套筒安装并定位在接头为内螺纹/外螺纹的进水管/回水管内孔的结构示意图;
14.图5a为增压器回路丁示意图;
15.图5b为采用简化画法的增压器回路丁示意图;
16.图6为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实施例1示意图;
17.图7为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实施例2示意图;
18.图8为两个实施例通用的喷枪灭火回路示意图;
19.图9为两个实施例通用的姿态回路示意图;
20.图10为两个实施例通用的细水雾保护回路示意图;
21.图11为实施例2的细水雾灭火回路示意图;
22.图12a为喷枪位于支座的上方安装,喷枪及其支座的结构与安装示意图;
23.图12b为图12a的俯视图;
24.图12c为实施例1的正立面布局示意图;
25.图12d为实施例1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26.图12e为实施例2的正立面布局示意图;
27.图12f为实施例2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28.图13a和图13b均为配置四个雾枪的喷枪及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3c为图13b的a

a、c

c或d

d的截面剖视图;
30.图13d为图13b的b

b截面剖视图;
31.图13e为配置两个雾枪的喷枪及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4为喷枪的力的封闭系统示意图;
33.图15为两个实施例通用的3号仪器设备的汇总示意图;
34.图16为实施例2的4号仪器设备的汇总示意图;
35.图17为两个实施例通用的移动载体行走机构的驱动回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在上述发明内容及下述各实施例中,为区别各实施例的同名组件零件部位或喷射工况起见,在相关同名组件零件部位或喷射工况的名称前/后,分别加上“左”或“右”或“前”或“后”、或“1号”、
……
、“100号”、“左侧”、“右侧”、“上侧”、“下侧”或“机能一”、
……
、“机能十一”或“甲”或“乙”或“丙”或“丁”或“第一种”、
……
、“第十七种”等字样,凡诸如此类的前缀和后缀,均无特别的顺序含义。
37.实施例1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实施例1示意图;图12c为实施例1的正立面布局示意图;图12d为实施例1的平面布局示意图(所述的“正立面”和“平面”,借鉴文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室内固定消防炮选用及安装08s208〔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17~22的相关视图表示法,下同);上述图6中的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增压器回路丁hlj

4的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驱动回路hl

qd和喷枪灭火回路hl

pq的雾枪分回路hl

sw,以及图12c实施例1的正立面布局示意图和图12d实施例1的平面布局示意图,均按照文献: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第1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2

27~2

43所摘编的gb/t16675.1

2012有关“图样画法的简化表示法”绘制;作为安装在移动载体的机架上的、不需要由火灾现场人员手持的消火栓,借鉴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a892.1

2010消防机器人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1~16所述的消防灭火功能的相关要求,如图6以及图12a、图12b和图12c、图12d所示,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实施例1,其特征在于,该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包括一个增压器回路丁hlj

4和n个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n为正整数;每个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均包括喷枪pq、3号仪器设备mk3、姿态回路hl

zt1、喷枪灭火回路hl

pq和细水雾保护
回路hl

xsw各一个,以及两个以上的驱动回路hl

qd;该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为室内/外独立设置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简称为独立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姿态回路hl

zt1的配置和构造如图9所示,且在姿态回路hl

zt1中有具体叙述;喷枪灭火回路hl

pq的配置和构造如图8所示,且在喷枪灭火回路hl

pq中有具体叙述;细水雾保护回路hl

xsw的配置和构造如图10所示,且在细水雾保护回路hl

xsw中有具体叙述;驱动回路hl

qd的配置和构造如图17所示,且在驱动回路hl

qd中有具体叙述;增压器回路丁hlj

4的配置和构造如图5a和图5b所示,且在增压器回路丁hlj

4中有具体叙述;喷枪pq的配置和构造如图12a、图12b、图13a、图13b、图13c、图13d、图13e和图14所示,且在喷枪pq中有具体叙述;喷枪pq安装在支座zz上,支座zz安装在移动载体yt(有关移动载体yt,详见喷枪pq中的具体叙述)的机架yt

2上;喷枪pq包括1号雾枪pq

1、2号雾枪pq

2、3号雾枪pq

3、4号雾枪pq

4、水枪pq

5、拉杆pq

6、加固环pq

7、前法兰盘pq

8、后法兰盘pq

9和紧固件pq

10;1号雾枪pq

1等四个雾枪和水枪pq

5之间,采用同轴线叠加装配结构;
38.增压器回路可以选择现有技术或产品或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器回路丁hlj

4,本实用新型优选增压器回路丁hlj

4;如图6所示,增压器回路丁hlj

4包括两个20号水液压泵b20、两个21号水液压泵b21、四个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以及六个单作用增压缸,六个单作用增压缸: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38号单作用增压缸g38、39号单作用增压缸g39、40号单作用增压缸g40、41号单作用增压缸g41和42号单作用增压缸g42;来自20号水液压泵b20的中/低压水,经20号进水管jg20,并由4号吸水管xg4分流送入上述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等六个单作用增压缸连续增压为高压

超高压水或中压/中高压水,然后汇流入4号排水管pg4; 4号排水管pg4并联多个50号管gg50;50号管gg50的数量与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的数量相等;50号管gg50包括三段,其中,第一段50

1号管gg50

1与4号排水管pg4连接,第三段50

3号管gg50

3安装在移动载体yt的机架yt

2上,第二段50

2号管gg50

2位于50

1号管gg50

1与50

3号管gg50

3之间,50

2号管gg50

2采用软管接头,最优选为锥密封钢丝编织软管总成;软管接头和锥密封钢丝编织软管总成均为现有技术,详见下述文献介绍;50

3号管gg50

3 的下游有六个分支;第一支经42号管gg42进入姿态回路hl

zt1的33号单向阀f33,连接俯仰角分回路;第二支经41号管gg41进入姿态回路hl

zt1的32号单向阀f32,连接水平回转角分回路;第三支经47号管gg47进入喷枪灭火回路hl

pq的35号单向阀f35,连接水枪分回路hl

sq;第四支经40号管gg40进入喷枪灭火回路hl

pq的31号单向阀f31,连接雾枪分回路hl

sw,40号管gg40的数量与雾枪分回路hl

sw的数量相等;第五支经44号管gg44连接细水雾保护回路hl

xsw的36号单向阀f36;第六支经43号管gg43连接驱动回路hl

qd的34号单向阀f34,43号管gg43的数量与驱动回路hl

qd的数量相等;按照下述四个标准文献,文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a892.1

2010消防机器人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1~16,文献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898

2013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1~36,文献三: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细水雾灭火系统选用与安装 12ss209〔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1~120,以及文献四: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消防专用水泵选用及安装 04s204〔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1~12等文献(以下简称,两部一院四个标准文献)规定,细水雾灭火系统和消火栓系统必须配置备用泵;据此,在增压器回路丁hlj

4中,在两个20号水液压泵b20中有一个作为备用泵,与该泵连接的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
2

3则为备用阀组;在两个21号水液压泵b21中也有一个作为备用泵,与该泵连接的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则为备用阀组;
39.在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中,姿态回路可以选择现有技术或产品或本实用新型的姿态回路hl

zt1,本实用新型优选姿态回路hl

zt1;如图6和图9所示,姿态回路hl

zt1包括俯仰角分回路和水平回转角分回路;俯仰角分回路和水平回转角分回路分别用于控制喷枪pq的俯仰角和水平回转角;俯仰角分回路的配置和构造是这样的:由50

3号管gg50

3引出的42号管gg42,先后经姿态回路hl

zt1的33号单向阀f33、90号数字阀f90和91号数字阀f91,连接92号数字阀f92的进水口,92号数字阀f92的左工作水口经54号左水管zg54,与 17号水液压马达md17的下侧水口连通,17号水液压马达md17的上侧水口经45号管gg45与16号水液压马达md16的上侧水口连通;16号水液压马达md16的下侧水口经54号右水管yg54,与92号数字阀f92右工作水口连通;92号数字阀f92的回水口经93号数字阀f93与23号回水管hg23连通;93号数字阀f93为背压阀,在93号数字阀f93的进水口外侧配置有33号压力传感器y33;在45号管gg45靠17号水液压马达m17的上侧水口的一端,在54号右水管yg54靠16号水液压马达md16的下侧水口的一端,分别配置25号压力传感器y25和26号压力传感器y26;16号水液压马达md16和17号水液压马达md17的输出轴,分别配置9号编码器bm9和7号编码器bm7;90号数字阀f90和93号数字阀f93均为二位二通常闭式水液压数字阀;91号数字阀f91为二位二通常开式水液压数字阀;92号数字阀f92为三位四通先导式水液压数字阀,其滑阀机能采用具有抗冲击和缓冲作用的机能一、机能五、机能八、机能九或机能十一中的一种,优选机能十一;90号数字阀f90、91号数字阀f91、92号数字阀f92和93号数字阀f93分别由90号控制电机m90、91号控制电机m91、92号控制电机m92和93号控制电机m93,按照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控制(控制电机为现有技术产品,在下面有叙述;下同);90号数字阀f90的出水口外侧有36号流量传感器ll36;91号数字阀f91出水口外侧有28号压力传感器y28;如图12a和图12b所示,16号水液压马达md16和17号水液压马达md17同步驱动两个9号蜗杆机构j9带动喷枪pq进行俯仰角φ的姿态调整;两个9号蜗杆机构j9均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且均具有自锁功能;在23号回水管hg23靠水箱一端的内孔,安装有带销钉的分流套筒xd,以促进执行机构平稳运行;水平回转角分回路的配置和构造是这样的:由50

3号管gg50

3引出的41号管gg41,先后经姿态回路hl

zt1的32号单向阀f32、86号数字阀f86和87号数字阀f87,连接88号数字阀f88的进水口,88号数字阀f88的左工作水口经50号左水管zg50,与 15号水液压马达md15的上侧水口连通;15号水液压马达md15的下侧水口经50号右水管yg50,与88号数字阀f88右工作水口连通;88号数字阀f88的回水口经89号数字阀f89与22号回水管hg22连通;89号数字阀f89为背压阀,在89号数字阀f89的进水口外侧配置有19号压力传感器y19;在50号左水管zg50靠15号水液压马达m15的上侧水口的一端,在50号右水管yg50靠15号水液压马达md15的下侧水口的一端,分别配置23号压力传感器y23和24号压力传感器y24;15号水液压马达md15的输出轴,配置8号编码器bm8;86号数字阀f86和89号数字阀f89均为二位二通常闭式水液压数字阀;87号数字阀f87为二位二通常开式水液压数字阀;88号数字阀f88为三位四通先导式水液压数字阀,其滑阀机能采用具有抗冲击和缓冲作用的机能一、机能五、机能八、机能九或机能十一中的一种,优选机能十一;86号数字阀f86、87号数字阀f87、88号数字阀f88和89号数字阀f89分别由86号控制电机m86、87号控制电机m87、88号控制电机m88和89号控制电机m89,按照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控制;86号数字阀f86的出水口外侧有
35号流量传感器ll35;87号数字阀f87出水口外侧有27号压力传感器y27;如图12a和图12b所示,15号水液压马达md15驱动10号蜗杆机构j10带动喷枪pq进行水平回转角β的姿态调整;10号蜗杆机构j10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且具有自锁功能;在22号回水管hg22靠水箱一端的内孔,安装有带销钉的分流套筒xd,以促进执行机构平稳运行;在姿态回路hl

zt1中,50号左水管zg50、50号右水管yg50、54号左水管zg 54和54号右水管yg54优选采用软管接头,且最优选为锥密封钢丝编织软管总成;软管接头和锥密封钢丝编织软管总成均为现有技术产品,详见下述相关文献介绍;
40.在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中,喷枪灭火回路可以选择现有技术或产品或本实用新型的喷枪灭火回路hl

pq,本实用新型优选喷枪灭火回路hl

pq;如图6和图8所示,喷枪灭火回路hl

pq包括水枪分回路hl

sq和雾枪分回路hl

sw;水枪分回路hl

sq和雾枪分回路hl

sw分别用于控制水枪和雾枪的灭火作业;水枪分回路hl

sq的配置和构造是这样的:由50

3号管gg50

3引出的47号管gg47,先后经喷枪灭火回路hl

pq的35号单向阀f35、81号数字阀f81和82号数字阀f82,以及46号管gg46和30号单向阀f30,与水枪管sqg连通,水枪管sqg连接水枪灭火剂输入口pq

5.5(参阅图13a和图13b);在81号数字阀f81出水口外侧有39号流量传感器ll39,在82号数字阀f82出水口外侧有21号压力传感器y21,在水枪灭火剂输入口pq

5.5外侧有38号流量传感器ll38和32号压力传感器y32;81号数字阀f81和82号数字阀f82均为二位二通常闭式水液压数字阀;81号数字阀f81和82号数字阀f82分别由81号控制电机m81和82号控制电机m82,按照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控制;雾枪的数量与雾枪分回路的数量相等;雾枪分回路hl

sw有四个;雾枪分回路hl

sw的配置和构造是这样的:由50

3号管gg50

3引出的40号管gg40,先后经喷枪灭火回路hl

pq的31号单向阀f31、 84号数字阀f84和85号数字阀f85以及29号单向阀f29,连接39号管gg39;39号管gg39的数量与雾枪分回路hl

sw的数量均为四个;参阅图13a和图13b,四个39号管gg39分别连接1号雾枪pq

1的1号进水口pq

1.4、2号雾枪pq

2的2号进水口pq

2.4、3号雾枪pq

3的3号进水口pq

3.4和4号雾枪pq

4的4号进水口pq

4.4;在84号数字阀f84出水口外侧有34号流量传感器ll34;在85号数字阀f85出水口外侧有22号压力传感器y22;在1号雾枪pq

1等四个雾枪各自的进水口外侧均有各自的38号流量传感器ll38和 32号压力传感器y32;84号数字阀f84和85号数字阀f85均为二位二通常闭式水液压数字阀;84号数字阀f84和85号数字阀f85分别由84号控制电机m84和85号控制电机m85,按照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控制;由于配置了四个雾枪,且有各自的雾枪分回路hl

sw,因此可以通过各自的84号数字阀f84的84号控制电机m84和85号数字阀f85的85号控制电机m85进行控制,选择四个/三个/两个雾枪动作组合,或者一个雾枪动作,进而可以进行八种水雾喷射(在前述有益效果和下述喷枪pq中均有具体叙述);
41.在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中,细水雾保护回路可以选择现有技术或产品或本实用新型的细水雾保护回路hl

xsw,本实用新型优选细水雾保护回路hl

xsw;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细水雾保护回路hl

xsw,用于独立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靠近火场的组件在灭火作战中的耐高温自保护;如图6和图10所示,细水雾保护回路hl

xsw的配置和构造是这样的:由50

3号管gg50

3引出的44号管gg44,连接细水雾保护回路hl

xsw的36号单向阀f36,36号单向阀f36的出水口连接79号数字阀f79的进水口,79号数字阀f79的出水口并联78号数字阀f78的进水口和80号数字阀f80的进水口;78号数字阀f78的出水口连接泄放管xfg,78号数字阀f78作为细水雾保护回路hl

xsw的泄放试验控制阀,在系统维护或试验时打开,亦可
用于排空管网;80号数字阀f80的出水口依次连接35号管gg35和 36号管gg36,36号管gg36上安装有多个开式喷头kp;79号数字阀f79出水口外侧配置有33号流量传感器ll33;80号数字阀f80出水口外侧配置有20号压力传感器y20;80号数字阀f80、79号数字阀f79和78号数字阀f78 均为二位二通常闭式水液压数字阀;80号数字阀f80、79号数字阀f79和78号数字阀f78分别由80号控制电机m80、79号控制电机m79和78号控制电机m78,按照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控制;在整个灭火作战过程中,由增压器回路丁hlj

4连续增压的工作压力高达16mpa或16mpa以上的中高压或高压水,进入各个开式喷头kp,并由各个开式喷头kp喷射细水雾,对独立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靠近火场的组件进行全面强制吸热冷却,全面强制阻隔火场的火焰对上述组件的热辐射,降低上述组件的工作温度,有效地保障上述组件的安全运行,满足上述组件在高温、强热辐射环境下实施作业的要求,进而提高独立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耐高温自保护、续航、承载和灭火作战能力;开式喷头kp和泄放管xfg均为现有技术产品,开式喷头kp和泄放管xfg的选用与安装,开式喷头kp的配置数量、型号和规格,可以参阅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898

2013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1~36,文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细水雾灭火系统选用与安装 12ss209〔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1~120等相关标准文献;
42.在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中,驱动回路可以选择现有技术或产品或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回路hl

qd,本实用新型优选驱动回路hl

qd;如图6、图12c、图12d和图17所示,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配置有两个以上的驱动回路hl

qd,且在驱动回路hl

qd的总数中应有四分之一以上(含四分之一)的回路作为备用回路,以提高移动载体yt及其搭载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靠近火场的组件的耐高温自保护、续航、承载和灭火作战能力;备用的驱动回路hl

qd至少两个;在现有技术中,尚未见到配置备用驱动回路的报道;根据的移动载体yt防倾覆自保护功能要求,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驱动回路hl

qd的优选配置数量为四个/六个/八个/十个/十二个/十六个;驱动回路hl

qd的配置和构造是这样的:由50

3号管gg50

3引出的43号管gg43,先后经驱动回路hl

qd的34号单向阀f34和94号数字阀f94,连接95号数字阀f95的进水口,95号数字阀f95的左工作水口经数字控制双向安全阀组三甲3

1的12号水口k12和10号水口k10、49号左水管zg49,与14号水液压马达md14的上侧水口连通;14号水液压马达md14的下侧水口经49号右水管yg49、数字控制双向安全阀组三甲3

1的11号水口k11和13号水口k13,与95号数字阀f95右工作水口连通;95号数字阀f95的回水口经96号数字阀f96与21号回水管hg21连通;96号数字阀f96为背压阀;在49号左水管zg49靠14号水液压马达md14的上侧水口的一端,在49号右水管yg49靠14号水液压马达md14的下侧水口的一端,分别配置29号压力传感器y29和30号压力传感器y30;每个14号水液压马达md14的输出轴独立驱动移动载体yt的行走机构yt

1的一个驱动轮,即移动载体yt的行走机构yt

1的每一个驱动轮,分别由一个14号水液压马达md14的输出轴独立驱动;移动载体yt的行走机构yt

1的每个驱动轮均配置有4号线速度传感器xsd4;14号水液压马达md14在额定转速范围内,可以无级调速;14号水液压马达md14可以双向转动;每个14号水液压马达md14的输出轴,均配置10号编码器bm10和4号扭矩传感器nj4;每个14号水液压马达md14的输出轴与各自连接的驱动轮轴之间均配置有1号离合器lh1,1号离合器lh1外侧配置有10号位移传感器wy10;通过1号离合器lh1控制各个驱动回路hl

qd的工作/备用状态,并由10号位移传感器检测反馈该信息;离合器和位移传感器均为现有技术,位移传感器详见下述文献介绍;95号
数字阀f95为三位四通先导式水液压数字阀,由95号控制电机m95按照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控制;95号数字阀f95的滑阀机能可以选择十一种滑阀机能中任意一种,优选具有抗冲击和缓冲作用的机能一、机能五、机能八、机能九和 /或机能十一中的一种,最优选为机能一;在同一台移动载体yt的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的驱动回路hl

qd中,所配置的95号数字阀f95的结构形状尺寸完全一样,所选滑阀机能一致,以保持同一台移动载体yt的行走机构yt

1的各驱动轮行走协调;94号数字阀f94和96号数字阀f96均为二位二通常闭式水液压数字阀;94号数字阀f94和96号数字阀f96分别由94号控制电机m94和96号控制电机m96,按照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控制;在94号数字阀f94出水口外侧有37号流量传感器ll37,在96号数字阀f96进水口外侧有31号压力传感器y31;在21号回水管hg21靠水箱一端的内孔,安装有带销钉的分流套筒xd,以促进执行机构平稳运行;为增强移动载体yt的行走机构yt

1的行走功能、防爆功能和自保护功能,如图6和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增压器回路丁hlj

4连续增压的工作压力高达16mpa以上的中高压水乃至21mpa以上高压水,经4号排水管pg4、50号管gg50和43号管gg43,进入驱动回路hl

qd实现连续增压节能,以降低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实施例1的水液压泵驱动电机的功率,并避免采用在火场中存在易燃易爆危险的燃油发动机,这一重要技术创新既能对移动载体yt及其搭载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靠近火场的组件进行切实可靠的自保护,又能提高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耐高温自保护、续航、承载和灭火作战能力;
43.在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中,如图6和图15所示,3号仪器设备mk3包括夜视仪cg1、倾斜相机cg2和/或高清摄像头cg3和/或摄像头传感器cg4、光线强度传感器cg5、火焰光谱/光电传感器cg6、红外热像仪cg7、烟雾传感器cg8、燃气浓度传感器cg9和/或气体分析仪cg10和/或复合式气体检测仪cg11、温/湿度传感器cg12、辐射热传感器cg13、风速/风向传感器cg14、红外线距离传感器cg15、mic传感器cg16、防爆传感器cg17、声光报警传感器cg18、导航传感器cg19和/或陀螺仪cg20和/或数字罗盘cg21、避障传感器cg22、磁场强度霍尔传感器cg25和/或rfid地标传感器cg26和/或寻迹传感器cg27;上述夜视仪cg1等25个组件均为现有技术,详见下述有关文献介绍;在现有技术中,各种功能的传感器等组件分别用于不同的消防装备中;像本实用新型这样将各种功能的传感器等组件全部集中用于同一个消防装备,尚未见报道;
44.如图6、图12c 和图12d所示,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的数量为n个,n为正整数;所述数量n参照文献一: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 13j811

1〔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177~181,文献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图示15s909〔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66~78,文献三: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图示12j814〔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61~65,以及文献四: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细水雾灭火系统选用与安装 12ss209〔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1~120(以下简称,四个标准设计图集)的相关规定实施;
45.有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独立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节能机理,可以参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相关叙述;
4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独立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通过喷枪和水液压系统的多项创新技术,保证无人消火栓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发明安装在移动载体的
机架上的、不需要火灾现场人员手持的消火栓,从而实现无人消火栓零的突破,填补无人消火栓的技术空白,并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耐高温自保护能力、续航能力、承载能力和灭火作战能力;且由于采用水液压马达驱动的回路,以及配置细水雾保护回路和增压器回路丁,配置3号仪器设备mk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更加符合安全、节能、防爆和消防灭火作战的要求;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47.适用配置独立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场所,一是如文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细水雾灭火系统选用与安装12ss209〔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30~120所述的对灭火要求迅速、水渍损失小的档案库、古建筑、电子设备厂房、超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大空间场所、包括烟草高架库在内的各种高架库、铁路及公路隧道、地铁站台等场所,二是如文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13j811

1〔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177~181和文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图示15s909〔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66~78,以及文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图示12j814〔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61~65所述的应该配置室内消火栓和/或室外消火栓的场所。
48.实施例2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实施例2示意图;图12e为实施例2的正立面布局示意图;图12f为实施例2的平面布局示意图;上述图7中的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细水雾灭火装置xswq、增压器回路丁hlj

4的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驱动回路hl

qd和喷枪灭火回路hl

pq的雾枪分回路hl

sw,以及图12e实施例2的正立面布局示意图和图12f实施例2的平面布局示意图,均按照文献: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第1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2

27~2

43所摘编的gb/t16675.1

2012有关“图样画法的简化表示法”绘制;作为安装在移动载体的机架上的、不需要由火灾现场人员手持的消火栓,借鉴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a892.1

2010消防机器人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1~16所述的消防灭火功能的相关要求,如图7、图12a、图12b和图12e、图12f所示,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实施例2,其特征在于,该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包括一个增压器回路丁hlj

4、n个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n个细水雾灭火装置xswq,n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每个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均包括喷枪pq、3号仪器设备mk3、姿态回路hl

zt1、喷枪灭火回路hl

pq和细水雾保护回路hl

xsw各一个,以及两个以上的驱动回路hl

qd;每个细水雾灭火装置xswq均包括细水雾灭火回路hl

xsw1和4号仪器设备mk4各一个;在该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中,姿态回路hl

zt1、喷枪灭火回路hl

pq、驱动回路hl

qd和细水雾保护回路hl

xsw与细水雾灭火回路hl

xsw1合用高压供水装置--增压器回路丁hlj

4(简称为合用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姿态回路hl

zt1的配置和构造如图9所示,且在姿态回路hl

zt1中有具体叙述;喷枪灭火回路hl

pq的配置和构造如图8所示,且在喷枪灭火回路hl

pq中有具体叙述;细水雾保护回路hl

xsw的配置和构造如图10所示,且在细水雾保护回路hl

xsw中有具体叙述;驱动回路hl

qd的配置和构造如图17所示,且在驱动回路hl

qd中有具体叙述;细水雾灭火回路hl

xsw1的配置和构造如图11所示,且在细水雾灭火回路hl

xsw1中有具体叙述;增压器回路丁hlj

4的配置和构造如图5a和图5b所示,且在增压器回路丁hlj

4中有具体叙述;喷枪pq的配置和构造如图12a、图12b、图13a、图13b、图13c、图13d、图13e和图14所示,且在喷枪pq中有具体叙述;喷枪pq安装在支座zz上,支座zz安装在移动载体yt(有关移动载体yt,详见喷枪pq中的具体叙述)的机
架yt

2上;喷枪pq包括1号雾枪pq

1、2号雾枪pq

2、3号雾枪pq

3、4号雾枪pq

4、水枪pq

5、拉杆pq

6、加固环pq

7、前法兰盘pq

8、后法兰盘pq

9和紧固件pq

10;1号雾枪pq

1等四个雾枪和水枪pq

5之间,采用同轴线叠加装配结构;
49.增压器回路可以选择现有技术或产品或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器回路丁hlj

4,本实用新型优选增压器回路丁hlj

4;如图7所示,增压器回路丁hlj

4包括两个20号水液压泵b20、两个21号水液压泵b21、四个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以及六个单作用增压缸,六个单作用增压缸: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38号单作用增压缸g38、39号单作用增压缸g39、40号单作用增压缸g40、41号单作用增压缸g41和42号单作用增压缸g42;来自20号水液压泵b20的中/低压水,经20号进水管jg20,并由4号吸水管xg4分流送入上述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等六个单作用增压缸连续增压为高压

超高压水或中压/中高压水,然后汇流入4号排水管pg4;4号排水管pg4并联多个50号管gg50;50号管gg50的数量与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的数量相等;50号管gg50包括三段,其中,第一段50

1号管gg50

1与4号排水管pg4连接,第三段50

3号管gg50

3安装在移动载体yt的机架yt

2上,第二段50

2号管gg50

2位于50

1号管gg50

1与50

3号管gg50

3之间,50

2号管gg50

2采用软管接头,最优选为锥密封钢丝编织软管总成;软管接头和锥密封钢丝编织软管总成均为现有技术,详见下述文献介绍;50

3号管gg50

3 的下游有六个分支;第一支经42号管gg42进入姿态回路hl

zt1的33号单向阀f33,连接俯仰角分回路;第二支经41号管gg41进入姿态回路hl

zt1的32号单向阀f32,连接水平回转角分回路;第三支经47号管gg47进入喷枪灭火回路hl

pq的35号单向阀f35,连接水枪分回路hl

sq;第四支经40号管gg40进入喷枪灭火回路hl

pq的31号单向阀f31,连接雾枪分回路hl

sw,40号管gg40的数量与雾枪分回路hl

sw的数量相等;第五支经44号管gg44连接细水雾保护回路hl

xsw的36号单向阀f36;第六支经43号管gg43连接驱动回路hl

qd的34号单向阀f34,43号管gg43的数量与驱动回路hl

qd的数量相等; 4号排水管pg4并联多个51号管gg51;51号管gg51的数量与细水雾灭火装置xswq的数量相等;51号管经49号管gg49连接细水雾灭火回路hl

xsw1的38号单向阀f38;有关备用泵和备用阀组,详见实施例1所述的按照两部一院四个标准文献规定,这里恕不一一赘述;
50.在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中,参阅图6,且如图7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实施例2的姿态回路hl

zt1的配置和构造,与实施例1的姿态回路hl

zt1相同,即两个实施例的姿态回路hl

zt1通用,这里恕不一一赘述;
51.在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中,参阅图6,且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实施例2的喷枪灭火回路hl

pq的配置和构造,与实施例1的喷枪灭火回路hl

pq相同,即两个实施例的喷枪灭火回路hl

pq通用,这里恕不一一赘述;
52.在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中,参阅图6,且如图7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实施例2的细水雾保护回路hl

xsw的配置和构造,与实施例1的细水雾保护回路hl

xsw相同,即两个实施例的细水雾保护回路hl

xsw通用,这里恕不一一赘述;
53.在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中,参阅图6,且如图7和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实施例2的驱动回路hl

qd的配置和构造,与实施例1的驱动回路hl

qd相同,即两个实施例的驱动回路hl

qd通用,这里恕不一一赘述;
54.在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中,参阅图6,且如图7和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实施例2的3号仪器设备mk3,与实施例1的3号仪器设备mk3相同,即两个实施
例的3号仪器设备mk3通用,这里恕不一一赘述;
55.在细水雾灭火装置xswq中,细水雾灭火回路可以选择现有技术或产品或本实用新型的细水雾灭火回路hl

xsw1,本实用新型优选细水雾灭火回路hl

xsw1;如图7和图11所示,细水雾灭火回路hl

xsw1为细水雾自动灭火回路;细水雾灭火回路hl

xsw1的配置和构造是这样的:4号排水管pg4依次经51号管gg51和49号管gg49,连接细水雾灭火回路hl

xsw1的38号单向阀f38,38号单向阀f38的出水口连接97号数字阀f97的进水口,97号数字阀f97的出水口并联98号数字阀f98的进水口和99号数字阀f99的进水口;98号数字阀f98的出水口连接泄放管xfg,98号数字阀f98作为细水雾灭火回路hl

xsw1的泄放试验控制阀,在系统维护或试验时打开,亦可用于排空管网;99号数字阀f99的出水口依次连接33号管gg33和 34号管gg34,34号管gg34上安装有多个开式喷头kp;97号数字阀f97出水口外侧配置有40号流量传感器ll40;99号数字阀f99出水口外侧配置有34号压力传感器y34;99号数字阀f99、98号数字阀f98和97号数字阀f97均为二位二通常闭式水液压数字阀;99号数字阀f99、98号数字阀f98和97号数字阀f97分别由99号控制电机m99、98号控制电机m98和97号控制电机m97,按照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控制;在整个灭火作战过程中,由增压器回路丁hlj

4连续增压的工作压力高达16mpa或16mpa以上的中高压或高压水,进入各个开式喷头kp,并由各个开式喷头kp喷射细水雾,对防护区的火灾进行扑救;开式喷头kp和泄放管xfg均为现有技术产品,开式喷头kp和泄放管xfg的选用与安装,开式喷头kp的配置数量、型号和规格,可以参阅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898

2013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1~36,文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细水雾灭火系统选用与安装 12ss209〔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1~120;
56.在细水雾灭火装置xswq中,如图7和图16所示,4号仪器设备mk4包括夜视仪cg1、倾斜相机cg2和/或高清摄像头cg3和/或摄像头传感器cg4、光线强度传感器cg5、火焰光谱/光电传感器cg6、红外热像仪cg7、烟雾传感器cg8、燃气浓度传感器cg9和/或气体分析仪cg10和/或复合式气体检测仪cg11、温/湿度传感器cg12、辐射热传感器cg13、风速/风向传感器cg14、红外线距离传感器cg15、mic传感器cg16、防爆传感器cg17和声光报警传感器cg18;上述夜视仪cg1等18个组件均为现有技术,详见下述有关文献介绍;在现有技术中,各种功能的传感器等组件分别用于不同的消防装备中;像本实用新型这样将各种功能的传感器等组件全部集中用于同一个消防装备,尚未见报道;
57.如图7、图12e和图12f所示,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的数量为n个,细水雾灭火装置xswq的数量为n个,n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数量n和n均参照四个标准设计图集的相关规定实施;
58.以细水雾灭火回路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实施例2的节能机理概述如下;根据文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细水雾灭火系统选用与安装 12ss209〔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1~120介绍,在现有技术中,有些型号的细水雾灭火系统,泵组总功率即工作泵总功率(不包括备用泵功率,下同)均高达210 kw,据此,当该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泵组出水口与各个防护区进水口之间管道的压力和流量损失忽略不计时,则该细水雾灭火系统向各防护区输出的总功率为210 kw;如图7所示,当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实施例2的细水雾灭火回路所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各开式喷头均处于灭火作战态势时,经增压器回路丁hlj

4的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等六个单作用增压缸的增压并由
4号排水管pg4输出的总功率为210 kw;且在增压器回路丁hlj

4中,当21号水液压泵b21的工作压力为3.5 mpa,又当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38号单作用增压缸g38、39号单作用增压缸g39、40号单作用增压缸g40、41号单作用增压缸g41和42号单作用增压缸g42的增压比i均为4.58,来自20号水液压泵b20的低压水,经上述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等六个单作用增压缸连续增压后的中高压水的工作压力为16mpa;当连续增压后中高压水在输送管路的压力损失忽略不计时,则开式喷头kp的工作压力仍为16mpa;当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实施例2的细水雾灭火回路所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各开式喷头均处于灭火作战态势时,全部开式喷头kp输出的灭火总功率为210 kw,上述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等六个单作用增压缸的增压比i均为4.58时,一个工作泵20号水液压泵b20的输入功率为55kw,另一个工作泵21号水液压泵b21的输入功率为11kw,一个工作泵20号水液压泵b20的输入功率与另一个工作泵21号水液压泵b21的输入功率之和为66kw,节能68.57%;以上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合用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中的细水雾灭火回路的节能机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合用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节能机理,以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独立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节能机理,以此类推,这里恕不一一赘述;因此,在同等的耐高温自保护能力、续航能力、承载能力和灭火作战能力的前提下,采用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更加节能,而在水液压泵驱动电机同等功率的前提下,采用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具有更高的耐高温自保护能力、续航能力、承载能力和灭火作战能力;
5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合用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通过喷枪和水液压系统的多项创新技术,保证无人消火栓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发明安装在移动载体的机架上的、不需要火灾现场人员手持的消火栓,从而实现无人消火栓零的突破,填补无人消火栓的技术空白,并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耐高温自保护能力、续航能力、承载能力和灭火作战能力;且由于采用水液压马达驱动的回路,以及配置细水雾保护回路和增压器回路丁,配置3号仪器设备mk3和4号仪器设备mk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更加符合安全、节能、防爆和消防灭火作战的要求;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60.该合用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适用范围:其一,该合用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细水雾灭火装置xswq和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均用于文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细水雾灭火系统选用与安装 12ss209〔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1~120所述的细水雾防护区;其二,该合用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中的细水雾灭火装置xswq用于细水雾防护区,而其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用于该细水雾防护区所在建筑物/构筑物的、按照相关标准规定应该配置室内消火栓和/或室外消火栓的场所;所述细水雾防护区,不仅有文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细水雾灭火系统选用与安装 12ss209〔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1~120所述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细水雾防护区,而且有文献:郭志恒.密闭空间细水雾灭火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1~53所述的军用/民用装备密闭空间的细水雾防护区。
61.喷枪可以选择现有技术或产品或本实用新型的喷枪pq,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两个实施例均优选配置本实用新型的喷枪pq;对本实用新型的喷枪pq内部的配置、结构和工作机理进一步分述如下:
62.图12a为喷枪位于支座的上方安装,喷枪及其支座的结构与安装示意图;图12b为图12a的俯视图;在图12a和图12b中,喷枪pq的内部结构均采用局部剖视绘制;如图12a和图
12b所示,喷枪pq位于支座zz的上方安装,喷枪pq的最大仰角φ90
°
,最大仰角φ优选80
°
;最大俯角φ60
°
,最大俯角φ优选50
°
;最大水平回转角β360
°
,最大水平回转角β优选220
°
;以上有关喷枪pq的俯仰角和水平回转角的角度设定范围均借鉴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338

2003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1~19,图12a和图12b有关俯仰角和水平回转角的角度标注均借鉴文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室内固定消防炮选用及安装 08s208〔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1~56;上述俯角仰角又称俯仰角或垂直旋转角度,上述水平回转角又称水平旋转角度,有关上述角度的技术要求,参阅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338

2003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1~19,以及文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室内固定消防炮选用及安装 08s208〔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1~56;参照上述两个标准文献,本实用新型设定的喷枪pq俯仰角度的数值和水平回转角度的数值为:喷枪pq位于支座zz的上方安装,喷枪pq的最大仰角φ90
°
,最大俯角φ60
°
,最大水平回转角β360
°
,且可以在上述最大角度范围内,优选喷枪pq的姿态;如图12a、图12b、图12c、图12d、图12e和图12f所示,支座zz包括底盘zz

1、水平回转盘zz

2和支架zz

3;底盘zz

1安装在移动载体yt的机架yt

2上;该移动载体yt的行走机构yt

1和机架yt

2参照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a892.1

2010消防机器人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1~16所介绍的现有技术配置,该移动载体yt的传动机构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组件--驱动回路hl

qd;该移动载体yt的动力源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组件--增压器回路丁hlj

4;在该移动载体yt的机架yt

2上,配置有喷枪pq的俯角的限位传感器xw1、仰角的限位传感器xw2、两个水平回转角的限位传感器xw3和xw4以及1号姿态传感器zt1和2号姿态传感器zt2;10号蜗杆机构j10安装在底盘zz

1上并连接水平回转盘zz

2;10号蜗杆机构j10由姿态回路hl

zt1的15号水液压马达md15驱动;支架zz

3安装在水平回转盘zz

2上;在水平回转盘zz

2的两侧,两个支架zz

3上各安装一个9号蜗杆机构j9,两个9号蜗杆机构j9的输出轴j9

1对称安装在喷枪pq的加固环pq

7的两侧,并与该加固环pq

7紧固连接,且两个9号蜗杆机构j9的输出轴j9

1的公共轴线与喷枪pq的轴线及加固环pq

7的轴线垂直;两个9号蜗杆机构j9由姿态回路hl

zt1的16号水液压马达md16和17号水液压马达md17同步驱动;如图13a和图13b所示,喷枪pq包括1号雾枪pq

1、2号雾枪pq

2、3号雾枪pq

3、4号雾枪pq

4、水枪pq

5、拉杆pq

6、加固环pq

7、前法兰盘pq

8、后法兰盘pq

9和紧固件pq

10;1号雾枪pq

1等四个雾枪和水枪pq

5之间,采用同轴线叠加装配结构;在保证各流道畅通且不出现灭火剂泄漏现象的前提下,1号雾枪pq

1等四个雾枪以及水枪pq

5的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铸造结构/焊接结构/装配结构/3d打印结构中的任何一种结构;在水枪pq

5的外侧和后法兰盘pq

9的前面依次叠加4号雾枪pq

4、3号雾枪pq

3、2号雾枪pq

2、1号雾枪pq

1和前法兰盘pq

8;在1号雾枪pq

1等四个雾枪和水枪pq

5的同轴线叠加装配结构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法兰盘pq

8和后法兰盘pq

9,然后通过四条拉杆pq

6和四组紧固件pq

10,将1号雾枪pq

1等四个雾枪,水枪pq

5以及前法兰盘pq

8和后法兰盘pq

9紧固在一起,从而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喷枪pq是由1号雾枪pq

1等四个雾枪、水枪pq

5、前法兰盘pq

8、后法兰盘pq

9、拉杆pq

6和紧固件pq

10组成的一个力的封闭系统;1号雾枪pq

1等四个雾枪和水枪pq

5在灭火剂喷射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后座力,全部通过前法兰盘pq

8和后法兰盘pq

9传递给四条拉杆pq

6和四组紧固件pq

10,拉杆pq

6为纯拉伸的杆件,进而降低后座力对上述相关零
部件强度和刚度的影响,降低后座力对安装喷枪pq的移动载体yt的影响,因而促进喷枪pq的工作压力、流量和射程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喷枪pq的灭火作战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上述有关力的封闭系统以及拉杆受力分析可以参阅文献:北京化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塑料机械设计〔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8:411~472;如图13a和图13b所示,从各雾枪和水枪的喷嘴出口往各自的灭火剂输入口方向,各雾枪和水枪的流道布局分别依次如下:1号雾枪pq

1的顺序为,1号喷嘴出口pq

1.1、1号圆锥形环缝pq

1.2、1号圆柱形环缝pq

1.3和1号水环pq

1.5,在1号水环pq

1.5一侧有1号进水口pq

1.4;2号雾枪pq

2的顺序为,2号喷嘴出口pq

2.1、2号圆锥形环缝pq

2.2、2号圆柱形环缝pq

2.3和2号水环pq

2.5,在2号水环pq

2.5一侧有2号进水口pq

2.4;3号雾枪pq

3的顺序为,3号喷嘴出口pq

3.1、3号圆锥形环缝pq

3.2、3号圆柱形环缝pq

3.3和3号水环pq

3.5,在3号水环pq

3.5一侧有3号进水口pq

3.4;4号雾枪pq

4的顺序为,4号喷嘴出口pq

4.1、4号圆锥形环缝pq

4.2、4号圆柱形环缝pq

4.3和4号水环pq

4.5,在4号水环pq

4.5一侧有4号进水口pq

4.4;水枪pq

5的顺序为,水枪喷嘴出口pq

5.1、枪头圆柱孔pq

5.2、枪身圆锥孔pq

5.3、枪身圆柱孔pq

5.4和水枪灭火剂输入口pq

5.5;枪身圆锥孔pq

5.3是收缩角为α的收缩管;如图13e所示,在每个喷枪pq中,雾枪至少配置两个,其中一个雾枪的圆锥形环缝是收缩管,另一个雾枪的圆锥形环缝是扩张管;优选3号圆锥形环缝pq

3.2是收缩角为α的收缩管,4号圆锥形环缝pq

4.2是扩张角为θ的扩张管;如图13a和图13b所示,雾枪的优选数量为四个;在四个雾枪中,两个雾枪的圆锥形环缝是收缩角为α的收缩管,另两个雾枪的圆锥形环缝是扩张角为θ的扩张管;优选1号圆锥形环缝pq

1.2和3号圆锥形环缝pq

3.2是收缩角均为α的收缩管;优选2号圆锥形环缝pq

2.2和4号圆锥形环缝pq

4.2是扩张角均为θ的扩张管;收缩角和扩张角以及收缩管和扩张管均属于现有技术,可以分别参阅文献一: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室内消火栓安装 15s202〔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1~65,文献二:中国消防协会.2018年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8:247~256,文献三:施哲夫.远射程消防水炮喷嘴设计及内部流道优化〔d〕.镇江:江苏大学,2016:1~42等相关文献;如图13a和图13b所示,并参阅图8,1号进水口pq

1.4、 2号进水口pq

2.4、3号进水口pq

3.4和4号进水口pq

4.4均采用55
°
密封管螺纹连接,1号进水口pq

1.4、 2号进水口pq

2.4、3号进水口pq

3.4和4号进水口pq

4.4与各自上游连接的39号管gg39优选采用软管接头,且最优选为锥密封钢丝编织软管总成;如图13b所示,并参阅图8,水枪灭火剂输入口pq

5.5可以采用55
°
密封管螺纹连接,水枪灭火剂输入口pq

5.5与上游连接的水枪管sqg优选采用软管接头,且最优选为锥密封钢丝编织软管总成;如图13a所示,并参阅图8,水枪灭火剂输入口pq

5.5也可以采用旋转接头法兰与上游连接;当采用旋转接头法兰连接时,在后法兰盘pq

9的端面密封面,应安装带骨架橡胶/塑料o形密封圈pq

12和带骨架超强吸水剂o形密封圈pq

11各一个;在后法兰盘pq

9的内孔密封面的位于水枪的枪身右端外圆一侧,也应安装带骨架橡胶/塑料o形密封圈pq

12和带骨架超强吸水剂o形密封圈pq

11各一个;上述55
°
密封管螺纹、软管接头和锥密封钢丝编织软管总成以及旋转接头均为现有技术产品;55
°
密封管螺纹参阅文献: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第2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6

37~6

39;软管接头和锥密封钢丝编织软管总成以及旋转接头参阅文献: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第5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21

591~21

681;带骨架橡胶/塑料o形密封圈pq

12和带骨架超强吸水剂o形密封圈pq

11均为本发明人发明的推力水液压缸等多项水液压元件配
套的密封件,上述两种o形密封圈的选用和安装技术参阅推力水液压缸(申请号201810287328.4/201820457675.2)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13c所示,2号进水口pq

2.4的内螺纹底孔与2号水环pq

2.5的内孔相切,3号进水口pq

3.4的内螺纹底孔与3号水环pq

3.5的内孔相切,4号进水口pq

4.4的内螺纹底孔与4号水环pq

4.5的内孔相切;如图13d所示,1号进水口pq

1.4的内螺纹底孔与1号水环pq

1.5的内孔相切,且在1号水环pq

1.5的外侧安装有加固环pq

7;如图13c和图13d所示,各雾枪的进水口的内螺纹底孔与各自的水环的内孔相切,各个相切部位呈离心结构;根据文献:中国消防协会.2018年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8:247~256介绍:符合形成水雾化的九个条件之一,即可以实现水雾喷射或细水雾喷射;在九个条件中有三个条件是这样的:一是“水在较高的水压下通过喷头内部的离心旋转形成水雾喷射出来”;二是“液体以很快的速度被释放出来,由于液体与周围空气的速度差而被撕碎成细水雾”;三是“两股成分类似的液体射流相互碰撞,将液体射流打散成细水雾”;将上述三个条件与本实用新型的四个雾枪及其灭火剂喷射过程对照,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四个雾枪灭火剂喷射过程,具有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特征:一是各雾枪的进水口的内螺纹底孔与各自的水环的内孔相切部位呈离心结构;二是在各雾枪的流道中,各股水灭火剂的工作压力和流量,均分别由各自的雾枪分回路hl

sw进行数字化控制,各股水灭火剂从各自的进水口进入截面积较大的水环,然后依次往截面积很小的圆柱形环缝和圆锥形环缝流动,接着通过喷嘴出口(这个“喷嘴出口”就是上述文献:中国消防协会.2018年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8:247~256所述的“喷头”)喷射,液体以很快的速度被释放出来,由于液体与周围空气的速度差而被撕碎成细水雾/水雾;三是一股/两股来自扩张管的液体射流与另一股/两股来自收缩管的液体射流相互碰撞,将液体射流打散成细水雾;因此本实用新型四个雾枪的流道结构、各个雾枪分回路hl

sw及其工作压力和流量的数字控制,以及扩张管射流与收缩管射流碰撞,促进水雾化;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雾枪的动作组合,进而可以喷射一层扩张/两层扩张/一层收缩/两层收缩/一层扩张一层收缩/一层扩张两层收缩/两层扩张一层收缩/两层扩张两层收缩共八种水雾,除一层扩张和一层收缩水雾两种水雾以外,其余六种水雾均为尚未见到任何报道的新型水雾;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枪/雾枪单独/组合,具有实施以下十七种喷射工况的功能:第一种为水枪柱状单独喷射;第二种至第九种为水枪分别与上述八种水雾同时喷射;第十种至第十七种为上述八种水雾分别喷射;现有技术的喷枪仅有水枪柱状单独喷射和水枪雾状单独喷射两种喷射工况,本实用新型将喷射工况由两种推进至十七种;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两个实施例及其所采用的喷枪pq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63.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两个实施例均配置增压器回路丁hlj

4;对增压器回路丁hlj

4的连接构造和工作机理进一步分述如下:
64.如图5a所示,增压器回路丁hlj

4包括两个20号水液压泵b20、两个21号水液压泵b21、四个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以及六个单作用增压缸;所述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或产品(申请号为201910055362.3/201920096332.2的数字控制水液压典型系统回路和申请号为201910054718.1/201920095480.2的数字化控制水液压典型系统回路的实施例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案: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甲2

1和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乙2

2)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本
实用新型优选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所述六个单作用增压缸为六个结构形状尺寸完全一样的单作用增压缸(单作用增压缸为现有技术产品,具体见下述):即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38号单作用增压缸g38、39号单作用增压缸g39、40号单作用增压缸g40、41号单作用增压缸g41和42号单作用增压缸g42;有关备用泵和备用阀组,详见实施例1所述的按照两部一院四个标准文献规定,这里恕不一一赘述;右侧的两个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的1号水口k1各连接一个21号水液压泵b21,两个21号水液压泵b21的空载启动、流量和压力分别由各自所连接的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控制;右侧的两个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的2号水口k2均连接19号进水管jg19,19号进水管jg19上并联24号管gg24、27号管gg27和30号管gg30,24号管gg24、27号管gg27和30号管gg30分别经26号单向阀f26、27号单向阀f27和28号单向阀f28连接71号数字阀f71、73号数字阀f73和75号数字阀f75的进水口;71号数字阀f71、73号数字阀f73和75号数字阀f75的出水口分别连接72号数字阀f72、74号数字阀f74和76号数字阀f76的进水口;上述71号数字阀f71、73号数字阀f73和75号数字阀f75均为二位二通常闭式水液压数字阀,且其结构形状尺寸完全一样;上述72号数字阀f72、74号数字阀f74和76号数字阀f76均为三位四通先导式水液压数字阀,且其结构形状尺寸完全一样,所选滑阀机能都一致,均为滑阀机能一;在增压器回路丁hlj

4中,72号数字阀f72、74号数字阀f74和76号数字阀f76均由三位四通先导式水液压数字阀改为二位四通先导式水液压数字阀使用(详见下述相关文献介绍);所述71号数字阀f71、72号数字阀f72、73号数字阀f73、74号数字阀f74、75号数字阀f75和76号数字阀f76,分别由71号控制电机m71、72号控制电机m72、73号控制电机m73、74号控制电机m74、75号控制电机m75和76号控制电机m76按照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控制;72号数字阀f72的左工作水口经51号左水管zg51以及25号管gg25中部,由25号管gg25两端分别与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的活塞缸的有杆腔及38号单作用增压缸g38的活塞缸的无杆腔连通;72号数字阀f72的右工作水口经51号右水管yg51以及26号管gg26中部,由26号管gg26两端分别与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的活塞缸的无杆腔及38号单作用增压缸g38的活塞缸的有杆腔连通;74号数字阀f74的左工作水口经52号左水管zg52以及28号管gg28中部,由28号管gg28两端分别与39号单作用增压缸g39的活塞缸的有杆腔及40号单作用增压缸g40的活塞缸的无杆腔连通;74号数字阀f74的右工作水口经52号右水管yg52以及29号管gg29中部,由29号管gg29两端分别与39号单作用增压缸g39的活塞缸的无杆腔及40号单作用增压缸g40的活塞缸的有杆腔连通;76号数字阀f76的左工作水口经53号左水管zg53以及31号管gg31中部,由31号管gg31两端分别与41号单作用增压缸g41的活塞缸的有杆腔及42号单作用增压缸g42的活塞缸的无杆腔连通;76号数字阀f76的右工作水口经53号右水管yg53以及32号管gg32中部,由32号管gg32两端分别与41号单作用增压缸g41的活塞缸的无杆腔及42号单作用增压缸g42的活塞缸的有杆腔连通;72号数字阀f72、74号数字阀f74和76号数字阀f76的回水口均与11号回水管hg11连通;上述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等六个单作用增压缸分为三组: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和38号单作用增压缸g38为第一组;39号单作用增压缸g39和40号单作用增压缸g40为第二组;41号单作用增压缸g41和42号单作用增压缸g42为第三组;在上述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38号单作用增压缸g38、39号单作用增压缸g39、40号单作用增压缸g40、41号单作用增压缸g41和42号单作用增压缸g42中,各个单作用增压缸的活塞在活塞缸内的初始位置的尺寸有以下四个特征:其一,在第一组中位于左侧的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的活塞右端面与其
活塞缸右工作接口的距离为v

,且该活塞左端面与其活塞缸左工作接口的距离为v

,在第二组中位于左侧的39号单作用增压缸g39的活塞右端面与其活塞缸右工作接口的距离为v

+d,在第三组中位于左侧的41号单作用增压缸g41的活塞右端面与其活塞缸右工作接口的距离为v

+2d,即在各组中位于左侧的单作用增压缸的活塞在活塞缸内的初始位置的尺寸之间,呈现从左向右的顺序递增的特征;其二,在第一组中位于右侧的38号单作用增压缸g38的活塞右端面与其活塞缸右工作接口的距离为v

+6d,在第二组中位于右侧的40号单作用增压缸g40的活塞右端面与其活塞缸右工作接口的距离为v

+5d,在第三组中位于右侧的42号单作用增压缸g42的活塞右端面与其活塞缸右工作接口的距离为v

+4d,即在各组中位于右侧的单作用增压缸的活塞在活塞缸内的初始位置的尺寸之间,呈现从左向右的顺序递减的特征;其三,第一组的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38号单作用增压缸g38各自的活塞右端面与其活塞缸右工作接口的距离之和是2 v

+6 d,第二组的39号单作用增压缸g39、40号单作用增压缸g40各自的活塞右端面与其活塞缸右工作接口的距离之和也是2 v

+6 d,第三组的41号单作用增压缸g41、42号单作用增压缸g42各自的活塞右端面与其活塞缸右工作接口的距离之和仍然是2 v

+6 d,即各组内的两个单作用增压缸各自的活塞右端面与其活塞缸右工作接口的距离之和均为2 v

+6 d,呈现数值相等的特征;其四,在上述相关尺寸中,v

>0,v

>0,d>0,即在任何时候,各单作用增压缸的左工作接口和右工作接口均呈现不被活塞封闭的特征;基于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38号单作用增压缸g38、39号单作用增压缸g39、40号单作用增压缸g40、41号单作用增压缸g41和42号单作用增压缸g42各自的活塞在活塞缸内的初始位置的尺寸的上述四个特征,基于72号数字阀f72与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和38号单作用增压缸g38之间的连接构造,基于74号数字阀f74与39号单作用增压缸g39和40号单作用增压缸g40之间的连接构造,基于76号数字阀f76与41号单作用增压缸g41和42号单作用增压缸g42之间的连接构造,从而通过72号数字阀f72、74号数字阀f74和76号数字阀f76分别在各自的右边换向位置与左边换向位置之间循环交替切换,保证第一组的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和38号单作用增压缸g38能够同步反向运动,动作协调;保证第二组的39号单作用增压缸g39和40号单作用增压缸g40能够同步反向运动,动作协调;保证第三组的41号单作用增压缸g41和42号单作用增压缸g42能够同步反向运动,动作协调;保证增压器回路丁hlj

4的六个单作用增压缸之间动作协调,运行平稳,且实现数字化控制连续增压节能;在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38号单作用增压缸g38、39号单作用增压缸g39、40号单作用增压缸g40、41号单作用增压缸g41和42号单作用增压缸g42各自的排水单向阀或排水单向阀块与下游连接处的管路一端外侧,分别配置24号流量传感器ll24、25号流量传感器ll25、27号流量传感器ll27、28号流量传感器ll28、30号流量传感器ll30和31号流量传感器ll31;在71号数字阀f71、73号数字阀f73和75号数字阀f75的出水口外侧,分别配置有26号流量传感器ll26、29号流量传感器ll29和32号流量传感器ll32;左侧的两个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的1号水口k1各连接一个20号水液压泵b20,两个20号水液压泵b20的空载启动、流量和压力分别由各自所连接的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控制;左侧的两个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的2号水口k2均连接20号进水管jg20,20号进水管jg20经4号吸水管xg4,并联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38号单作用增压缸g38、39号单作用增压缸g39、40号单作用增压缸g40、41号单作用增压缸g41和42号单作用增压缸g42的吸水流道,4号排水管pg4并联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38号单作用增压缸g38、39号单作用增压缸g39、40
号单作用增压缸g40、41号单作用增压缸g41和42号单作用增压缸g42的排水流道;来自20号水液压泵b20的中/低压水,经20号进水管jg20,并由4号吸水管xg4分流送入上述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等六个单作用增压缸连续增压为高压

超高压水或中压/中高压水,然后汇流入4号排水管pg4;4号排水管pg4用于连通水液压系统下游的水液压控制元件,并将经上述37号单作用增压缸g37等六个单作用增压缸连续增压的高压

超高压水或中压/中高压水送进水液压系统下游的水液压执行元件;在11号回水管hg11靠水箱一端的内孔,在19号进水管jg19和20号进水管jg20靠各自所连接的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一端的内孔,均安装有带销钉的分流套筒xd,以促进执行机构平稳运行;水箱配置有液位传感器yw;过滤器glq依次经37号管gg37 、37号单向阀f37、83号数字阀f83和38号管gg38连接水箱;83号数字阀f83为二位二通常闭式水液压数字阀,由83号控制电机m83按照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控制,进而根据液位传感器yw的检测和反馈信号,及时自动打开83号数字阀f83,过滤器glq上游的供水水源依次经过滤器glq、37号管gg37、37号单向阀f37、83号数字阀f83和38号管gg38,向水箱供水;过滤器glq属于现有技术,其选用和安装参阅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898

2013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1~36,以及文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细水雾灭火系统选用与安装 12ss209〔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1~120等文献;按照文献: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第1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2

27~2

43所摘编的gb/t16675.1

2012有关“图样画法的简化表示法”,将图5a中的四个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进行简化,即有如图5b所示的增压器回路丁hlj

4示意图;图6中的增压器回路丁hlj

4,以及图7中的增压器回路丁hlj

4,均按照图5b的简化画法;
65.上述增压器回路丁hlj

4配置的单作用增压缸是如图1所示的单作用增压缸,该单作用增压缸为推力水液压缸(申请号201810287328.4/201820457675.2)实施例1带柱塞缸组件的单作用推力水液压缸(又称:单作用增压缸或单作用增压器);图1为该单作用增压缸的图形符号与尺寸标注示意图;在图1标注的尺寸中,d'为活塞的直径,d'为柱塞的直径,活塞的面积与柱塞的面积之比就是增压器的增压比i;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在借鉴现有的油液压技术的增压缸增压节能机理基础上创造性地率先在水液压领域发明了上述增压器回路丁hlj

4;本发明人2020年4月17日申请的发明/实用新型水液压数字化控制典型系统回路(申请号:202010302381.4/202020569404.3),在所采用的增压器回路甲hlj

1、增压器回路乙hlj

2和增压器回路丙hlj

3中,配置的单作用增压缸的数量均为质数,即分别配置七个、五个和三个单作用增压缸,并采取与此相应的连接构造;增压器回路丁hlj

4所配置的单作用增压缸的数量为合数,即配置六个单作用增压缸,并采取与此相应的连接构造;增压器回路丁hlj

4将六个单作用增压缸分为三组,每组两个单作用增压缸,组的数量“3”和各组内单作用增压缸的数量“2”均为质数,由此将一个合数“6”变为两个质数“3”和“2”,从而各个单作用增压缸的活塞在活塞缸内的初始位置的尺寸有前述四个特征(详见上述介绍,这里恕不一一赘述);虽然增压器回路丁hlj

4的上述四个特征中的第四个特征,与增压器回路甲hlj

1、增压器回路乙hlj

2和增压器回路丙hlj

3略有相同,但是增压器回路丁hlj

4的上述四个特征中的前三个特征,与增压器回路甲hlj

1、增压器回路乙hlj

2和增压器回路丙hlj

3则完全不同;基于增压器回路丁hlj

4的上述四个特征,进而保证增压器回路丁hlj

4的六个单作用增压缸之间动作协调,运行平稳,且实现数字化控制连
续增压节能;增压器回路丁hlj

4与增压器回路甲hlj

1、增压器回路乙hlj

2和增压器回路丙hlj

3的区别还在于:前者配置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而后者则配置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甲2

1;前者用于消防装备需配置备用泵及其备用阀组,后者用于非消防装备则没有这个配置;上述情况表明,在配置、构造和工作机理上,增压器回路丁hlj

4与增压器回路甲hlj

1、增压器回路乙hlj

2和增压器回路丙hlj

3,都是具有各自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增压器回路;在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所配置的三位四通先导式水液压数字阀的滑阀机能的编号详见水液压数字阀(申请号201810656121.x/201820972345.7)的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有关滑阀机能切换与执行机构运行效果的关系,可参阅文献,陈愈,沈关耿,徐国俊,黄人豪,赵振厚. 液压阀〔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2:43~53;在增压器回路丁hlj

4中,分别将72号数字阀f72、74号数字阀f74和76号数字阀f76,由三位四通先导式水液压数字阀改为二位四通先导式水液压数字阀使用;该技术使阀芯在右边换向位置和左边换向位置上工作,不使阀芯在中间位置停留,中间位置的机能仅仅是在阀芯由左向右换向/由右向左换向时的瞬间过渡机能;该技术及其在图5a、图5b、图6和图7中的图形符号均借鉴文献,陈愈,沈关耿,徐国俊,黄人豪,赵振厚. 液压阀〔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2:37~38和83~89所介绍的油液压相关技术;所述分流套筒xd, 为带柱塞缸组件的推力水液压缸的一个组件,该分流套筒xd有净化、低温、稳压和匀速作用;有关该分流套筒xd的净化、低温、稳压和匀速作用机理,可参阅所述推力水液压缸(申请号201810287328.4/201820457675.2)的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该分流套筒xd安装并定位在接头为内螺纹/外螺纹的进水管/回水管内孔的一端,其内部结构分别如图4a和图4b所示,该示意图均引用数字控制水液压典型系统回路(申请号201910055362.3/201920096332.2)的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电机均为现有技术的步进电机或直线电机,其工作原理可参阅资料,文献一: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第4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18

195~18

201;文献二:孙辉.直控式水压数字节流阀的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学院,2007:42~57;文献三:邹建.数字式水压溢流阀的性能分析及结构设计〔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0:62~68;上述限位传感器、姿态传感器、编码器、扭矩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线速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均为现有技术,其选用及安装参阅文献一: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第4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18

245~18

273;文献二:黄志坚.智能液压气动元件及控制系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109~144;上述夜视仪、倾斜相机、高清摄像头、摄像头传感器、光线强度传感器、火焰光谱/光电传感器、红外热像仪、烟雾传感器、燃气浓度传感器、气体分析仪、复合式气体检测仪、温/湿度传感器、辐射热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红外线距离传感器、mic传感器、防爆传感器、声光报警传感器、导航传感器、陀螺仪、数字罗盘、避障传感器、磁场强度霍尔传感器、rfid地标传感器和寻迹传感器均为现有技术,其配置、选用和安装,可以参阅文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a892.1

2010消防机器人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1~16,文献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细水雾灭火系统选用与安装 12ss209〔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1~113;文献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338

2003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1~19,以及文献四: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室内固定消防炮选用及安装 08s208〔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1~56,文献五:南江林.消防无人机研究与应用前景分析
〔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8):1105~1112,文献六:刘志勇.智能巡检灭火机器人的设计〔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7:9~66等文献;上述3号仪器设备mk3和4号仪器设备mk4的布局,同时参阅图12c、图12d、图12e和图12f 所示,3号仪器设备mk3的传感器等组件,分别安装在移动载体yt的机架yt

2上和无人消火栓装置wrsq的防护区内;4号仪器设备mk4的传感器等组件,安装在细水雾灭火装置xswq的防护区内;
66.对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和数字控制双向安全阀组三甲3

1,分别介绍如下:
67.如图2a和图2b所示,水液压泵数字控制功能阀组二丙2

3,包括泵控阀块bk、8号数字阀f8、9号数字阀f9、100号数字阀f100和77号数字阀f77;泵控阀块bk进水流道与上游水液压泵连接的一端有1号水口k1,泵控阀块bk进水流道通往下游的一端有2号水口k2;自1号水口k1往2号水口k2方向,在进水流道上,依次安装有,2号单向阀f2、77号数字阀f77、13号单向阀f13、9号数字阀f9和3号单向阀f3;2号单向阀f2与77号数字阀f77进水口之间的流道,有与100号数字阀f100进水口连接的接口,以及与水压力表b1的进水流道连接的接口;77号数字阀f77出水口与9号数字阀f9进水口之间流道,依次有13号单向阀f13和与8号数字阀f8进水口连接的接口;泵控阀块bk的3号水口k3和4号水口k4均可与水箱连接,其中100号数字阀f100的出水口经14号单向阀f14与3号水口k3连接,8号数字阀f8的出水口经15号单向阀f15与4号水口k4连接;100号数字阀f100为二位二通常开式水液压数字阀,由100号控制电机m100按照输入的脉冲信号控制,用于空载启动;77号数字阀f77为二位二通常闭式水液压数字阀,由77号控制电机m77按照输入的脉冲信号控制,作为进水流道的数字控制的开关阀;77号数字阀f77打开,能使来自上游水液压泵的压力水,经泵控阀块bk的1号水口k1、2号单向阀f2、77号数字阀f77、13号单向阀f13、9号数字阀f9、3号单向阀f3和2号水口k2,继续朝下游的水液压缸和/或水液压马达的方向流动;77号数字阀f77关闭,能使来自上游水液压泵的压力水,经泵控阀块bk的1号水口k1、2号单向阀f2、100号数字阀f100、14号单向阀f14和3号水口k3,流入水箱卸荷;8号数字阀f8为二位二通常开式水液压数字阀,由8号控制电机m8控制,按照输入的脉冲信号控制水液压泵的工作压力;9号数字阀f9为二位二通常开式水液压数字阀,由9号控制电机m9控制,按照输入的脉冲信号控制水液压泵的流量;100号控制电机m100、77号控制电机m77、8号控制电机m8和9号控制电机m9均无脉冲信号,水液压泵空载启动; 100号控制电机m100、77号控制电机m77、8号控制电机m8和9号控制电机m9均有脉冲信号,水液压泵分别按照9号控制电机m9输入的脉冲信号和8号控制电机m8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流量和压力控制;水压力表b1跟踪显示水液压泵工作压力;
68.图3为数字控制双向安全阀组三甲3

1的回路示意图,该示意图引用数字控制水液压典型系统回路(申请号201910055362.3/201920096332.2) 的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数字控制双向安全阀组三甲3

1,包括安全阀块y、10号数字阀f10和11号数字阀f11;安全阀块y有左侧的10号水口k10、12号水口k12和右侧的11号水口k11、13号水口k13,左侧的10号水口k10、12号水口k12内侧有贯通安全阀块y两端的左流道,右侧的11号水口k11、13号水口k13内侧有贯通安全阀块y两端的右流道;在安全阀块y的上侧流道,10号数字阀f10的进水口与左流道连接,10号数字阀f10的出水口,经5号单向阀f5与右流道连接;在安全阀块y的下侧流道,11号数字阀f11的进水口与右流道连接,11号数字阀f11的出水口,经4号单向阀f4与左流道连接;所述10号数字阀f10和11号数字阀f11分别为10号控制电
机m10和11号控制电机m11操纵的二位二通常闭式水液压数字阀;在左流道处于进水、右流道处于回水工序时,当水液压系统在工作中碰到障碍或超载时,水压升高,当超过数字控制双向安全阀组三甲3

1设定压力pa1时,则10号控制电机m10按照输入的脉冲信号,打开10号数字阀f10,使进水侧与回水侧连通,进而使超过数字控制双向安全阀组三甲3

1设定压力pa1的压力水,减压为低于设定压力pa1且为安全回水压力pa2的压力水,并经10号数字阀f10和5号单向阀f5,进入右流道回水,从而,该阀组三甲3

1所控制的执行机构实现缓冲和平衡,减少乃至避免偏载与倾覆,减少震动,减少或防止液压冲击,进而平稳运行的有益效果;同理,在右流道处于进水、左流道处于回水工序时,虽然水流方向不同,所经过的流道和水液压控制元件不同,但是机理相同,效果一样;所述数字控制双向安全阀组三甲3

1作为通用的水液压功能阀组,其设定压力pa1/pb1的数值,应根据配置该阀组的军用/民用装备各自的操作方法/工艺条件确定,一般为7mpa~100 mpa,优选为7mpa~63mpa;而其安全回水压力pa2/pb2的数值,也应根据配置该阀组的军用/民用装备各自的操作方法/工艺条件确定,一般为0.1mpa~1.0mpa,优选为0.1mpa~0.63mpa;
69.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相关数字控制功能阀组和水液压元件可选择现有技术或产品,优先采用本发明人已经申请的发明/实用新型及其申请号,具体为:斜盘滑靴式轴向柱塞水液压泵或马达为201810287197.x/201820460640.4,多作用轴向球塞式水液压马达或泵为201810287145.2/201820458479.7,推力水液压缸为201810287328.4/201820457675.2,水液压数字阀为201810656121.x/201820972345.7,数字控制水液压典型系统回路为201910055362.3/201920096332.2;具体地说,优先采用上述发明的相关数字控制功能阀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数字控制双向安全阀组为数字控制水液压典型系统回路(申请号201910055362.3/201920096332.2)的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优先采用上述发明/实用新型的相关水液压元件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水液压泵均为上述斜盘滑靴式轴向柱塞水液压泵或马达(申请号201810287197.x/201820460640.4)和多作用轴向球塞式水液压马达或泵(申请号201810287145.2/201820458479.7)的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中的水液压马达均为上述斜盘滑靴式轴向柱塞水液压泵或马达(申请号201810287197.x/201820460640.4)和多作用轴向球塞式水液压马达或泵(申请号201810287145.2/201820458479.7)的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中的三位四通先导式水液压数字阀,上述实施例中的二位二通常闭式水液压数字阀和二位二通常开式水液压数字阀均为上述水液压数字阀(申请号201810656121.x/201820972345.7)的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控制电机为上述水液压数字阀(申请号201810656121.x/201820972345.7)中的步进电机或直线电机;上述实施例中的单作用增压缸为推力水液压缸(申请号201810287328.4/201820457675.2)的实施例1公开的技术方案;单向阀可选择上述推力水液压缸(申请号201810287328.4/201820457675.2)所公开的单向吸水阀或单向排水阀或单向吸水阀块或单向排水阀块;带销钉的分流套筒xd为上述推力水液压缸(申请号201810287328.4/201820457675.2)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述的带柱塞缸组件的推力水液压缸的一个组件;众所周知,水液压元件包括水液压泵、水液压阀、水液压缸和水液压马达等;水液压元件是通用配件,与同步带、滚子链和轴承等通用配件一样,可以在各种装备中配置使用;水液压阀组包括两个以上(含两个)的水液压阀和安装该水液压阀的阀块;水液压阀组以及分流套筒都是通用配件,与密封圈、电机和减速箱等通用配件一样,也可以在各种装备中配置使
用;虽然上述两个实施例分别配置了本发明人已经申请的发明/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的通用配件--部分水液压元件和部分水液压阀组以及分流套筒,但是,本实用新型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于,一是率先发明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并通过喷枪的配置和结构以及水液压系统的配置和构造等多项技术创新,保证无人消火栓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发明安装在移动载体的机架上的、不需要火灾现场人员手持的消火栓,从而实现无人消火栓零的突破;二是喷枪是一个力的封闭系统,拉杆为纯拉伸的杆件;三是四个雾枪的流道结构、各雾枪分回路及其压力和流量的数字化控制,以及扩张管射流与收缩管射流碰撞,促进水雾化;四是四个雾枪可以喷射八种水雾;五是通过水枪/雾枪单独/组合,喷枪具有实施十七种喷射工况的功能;六是通过多项技术创新,提高独立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以及合用的无人消火栓水液压系统的耐高温自保护能力、续航能力、承载能力和灭火作战能力;七是采用水液压马达驱动的回路,且配置细水雾保护回路和增压器回路丁,配置3号仪器设备/3号仪器设备和4号仪器设备,更加符合安全、节能、防爆和消防灭火作战的要求(详见前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这里恕不一一赘述)。
7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旨在说明具体实施方案的实现方式,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