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消防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2123发布日期:2021-06-22 15:2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无人驾驶消防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无人驾驶消防车。



背景技术:

消防车,又称为救火车,是指根据需要,设计制造成适宜消防队员乘用、装备各类消防器材或灭火剂,供消防部队用于灭火、辅助灭火或消防救援的车辆,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消防部门也会将其用于其他紧急抢救用途,消防车可以运送消防员抵达灾害现场,并为其执行救灾任务提供多种工具,但是,现有技术中消防车设备由于自身结构限制,同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驾驶操作,进而使现有消防车设备无法较为深入的进入火灾现场,使实际火灾现场多只能通过消防员人为进行物资和受害群众的转移,使实际救灾难度增大,使实际救灾效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无人驾驶消防车,使用后可以使设备有效深入火灾区域,同时能够有效进行救灾物资和群众的高效转移,提高实际救灾效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无人驾驶消防车,包括无人驾驶车本体,所述无人驾驶车本体底部靠近前侧两个拐角处均设置有驱动轮,所述无人驾驶车本体底部靠近后侧边缘中心处设置有转向轮,所述无人驾驶车本体底部靠近前侧边缘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一侧内表壁中心处设置有监控设备本体,所述无人驾驶车本体底部中心处贯穿有导水盘,所述导水盘底部沿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口,所述无人驾驶车本体底部位于每个驱动轮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水框,每个所述第一导水框后表面中心处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口,每个所述第一导水框底部中心处均连通设置有喷雾头,所述无人驾驶车本体底部位于转向轮前侧也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水框,并且第一导水框前表面中心处也设置有第二连接口,并且第一导水框底部中心处也连通设置有喷雾头,所述无人驾驶车本体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开设有定位槽,并且每个定位槽内部均滑动嵌设有定位条,两个所述定位条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架,所述无人驾驶车本体后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滑动嵌设有加压蓄水框,所述加压蓄水框顶部靠近后侧一个拐角处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无人驾驶车本体两侧相对内表壁靠近前侧边缘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水框,每个所述第二导水框后表面中心处均也连通设置有第二连接口,每个所述第二导水框一侧外表面中心处均也连通设置有喷雾头,所述无人驾驶车本体两侧相对内表壁靠近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复位槽,并且每个复位槽内部底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外表面均滑动套设有支撑弹簧,每个所述限位杆外表面位于对应限位杆上方均滑动套设有压块,四个所述压块底部之间且位于无人驾驶车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垫板。

为了能够有效减小底面颠簸对无人驾驶车本体内部的影响,作为本实用新型无人驾驶消防车,每个所述支撑弹簧底端和对应复位槽内部底面贴合,每个所述支撑弹簧顶端和对应压块底部均贴合。

为了能够有效减小底面颠簸对无人驾驶车本体内部的影响,作为本实用新型无人驾驶消防车,所述垫板两侧外表面和无人驾驶车本体两侧内表壁分别贴合,所述垫板前表面和无人驾驶车本体前表壁贴合。

为了使加压蓄水框内部水资源能够有效注入导水盘内部,作为本实用新型无人驾驶消防车,所述导水盘顶端延伸至加压蓄水框内部,且导水盘内部和加压蓄水框内部连通。

为了防止受灾群众和消防员意外掉落,作为本实用新型无人驾驶消防车,所述无人驾驶车本体两侧内表壁位于对应第二导水框一侧均固定连接握把。

为了方便设备在环境状况较差的地点作业,作为本实用新型无人驾驶消防车,所述无人驾驶车本体底部位于安装槽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且每个安装孔内部均设置有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无人驾驶消防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无人驾驶消防车,使用时,通过监控设备本体能够使专业人员能够有效操控无人驾驶车本体,进而使无人驾驶车本体能够有效跟随消防人员一同深入火灾深处,同时能够便于进行救灾物资和受灾物资的快速转移,提高实际救灾效果,同时能够使受灾群众能够有效平躺在无人驾驶车本体内部垫板上,进而使设备能够安全快速将受灾群众转移至安全区域,同理可将消防员快速移送至指定救援位置,同时在转移受灾群众和消防员的过程中,可通过注水口向加压蓄水框内部注入适量水资源,进而当设备进入火灾现场时,能够使加压蓄水框内部水资源通过导水盘、第一连接口、现有管道设备和第二连接口输送至第一导水框和第二导水框内部,进而通过喷雾头能够有效进行驱动轮、转向轮和人体的有效降温处理,进而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同时防止受灾人群和消防员在移动转移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使设备能够高效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剖视展开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部分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部分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c部分放大图。

图中:1、无人驾驶车本体;2、加压蓄水框;3、导水盘;4、第一连接口;5、第一导水框;6、第二连接口;7、喷雾头;8、监控设备本体;9、定位槽;10、定位条;11、防护架;12、限位杆;13、支撑弹簧;14、压块;15、垫板;16、第二导水框;17、注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无人驾驶消防车,包括无人驾驶车本体1,无人驾驶车本体1底部靠近前侧两个拐角处均设置有驱动轮,无人驾驶车本体1底部靠近后侧边缘中心处设置有转向轮,无人驾驶车本体1底部靠近前侧边缘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一侧内表壁中心处设置有监控设备本体8,无人驾驶车本体1底部中心处贯穿有导水盘3,导水盘3底部沿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口4,无人驾驶车本体1底部位于每个驱动轮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水框5,每个第一导水框5后表面中心处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口6,每个第一导水框5底部中心处均连通设置有喷雾头7,无人驾驶车本体1底部位于转向轮前侧也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水框5,并且第一导水框5前表面中心处也设置有第二连接口6,并且第一导水框5底部中心处也连通设置有喷雾头7,无人驾驶车本体1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开设有定位槽9,并且每个定位槽9内部均滑动嵌设有定位条10,两个定位条10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架11,无人驾驶车本体1后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滑动嵌设有加压蓄水框2,加压蓄水框2顶部靠近后侧一个拐角处设置有注水口17,无人驾驶车本体1两侧相对内表壁靠近前侧边缘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水框16,每个第二导水框16后表面中心处均也连通设置有第二连接口6,每个第二导水框16一侧外表面中心处均也连通设置有喷雾头7,无人驾驶车本体1两侧相对内表壁靠近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复位槽,并且每个复位槽内部底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2,每个限位杆12外表面均滑动套设有支撑弹簧13,每个限位杆12外表面位于对应限位杆12上方均滑动套设有压块14,四个压块14底部之间且位于无人驾驶车本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垫板15。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无人驾驶车本体1的设立提供设备其他功能部件设置的安装基础,通过驱动轮的设立配合转向轮使设备能够正常进行行驶运行,通过监控设备本体8的设立使操作人员能够有效进行设备周边环境的有效观察,通过导水盘3的设立方便进行第一连接口4的安装设置,通过第一导水框5的设立配合第二连接口6和喷雾头7能够有效将水资源喷洒至驱动轮和转向轮表面,进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定位槽9的设立配合定位条10能够有效进行防护架11稳固设置,通过防护架11的设立能够有效为无人驾驶车本体1内部人员和物品提供有效安全防护,通过加压蓄水框2的设立能够有效进行水资源的储存,通过注水口17的设立方便向加压蓄水框2内部注入适量水资源,通过第二导水框16的设立配合第二连接口6和喷雾头7能够有效进行承载人员周边温度的降低,使设备能够高效安全进行人员的移动转移,通过复位槽的设立方便进行限位杆12的安装设置,通过限位杆12的设立方便进行支撑弹簧13和压块14的安装设置,通过支撑弹簧13和压块14的设立能够减小垫板15受到的震动影响。

具体的,每个支撑弹簧13底端和对应复位槽内部底面贴合,每个支撑弹簧13顶端和对应压块14底部均贴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立使支撑弹簧13能够有效进行压块14的稳固支撑。

具体的,垫板15两侧外表面和无人驾驶车本体1两侧内表壁分别贴合,垫板15前表面和无人驾驶车本体1前表壁贴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这种结构的使垫板15能够稳固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

具体的,导水盘3顶端延伸至加压蓄水框2内部,且导水盘3内部和加压蓄水框2内部连通。

本实施例中:通过这种结构的使加压蓄水框2内部水资源能够有效注入导水盘3内部。

具体的,无人驾驶车本体1两侧内表壁位于对应第二导水框16一侧均固定连接握把。

本实施例中:通过握把的设立使承载人员能够有效稳固身形。

具体的,无人驾驶车本体1底部位于安装槽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且每个安装孔内部均设置有照明灯。

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孔的设立方便进行照明灯的安装设置,通过照明灯的设立使操控设备人员观察到周边较暗的作业环境,使设备能够高效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

使用时,通过监控设备本体8能够使专业人员能够有效操控无人驾驶车本体1,进而使无人驾驶车本体1能够有效跟随消防人员一同深入火灾深处,同时能够便于进行救灾物资和受灾物资的快速转移,提高实际救灾效果,同时能够使受灾群众能够有效平躺在无人驾驶车本体1内部垫板15上,进而使设备能够安全快速将受灾群众转移至安全区域,同理可将消防员快速移送至指定救援位置,同时在转移受灾群众和消防员的过程中,可通过注水口17向加压蓄水框2内部注入适量水资源,进而当设备进入火灾现场时,能够使加压蓄水框2内部水资源通过导水盘3、第一连接口4、现有管道设备和第二连接口6输送至第一导水框5和第二导水框16内部,进而通过喷雾头7能够有效进行驱动轮、转向轮和人体的有效降温处理,进而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同时防止受灾人群和消防员在移动转移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使设备能够高效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