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96388发布日期:2021-11-15 22:5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杀菌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电子口罩或呼吸器,尤其是一种先杀菌再过滤的主动进气式呼吸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口罩或一般的携带式呼吸器或空气清净器只藉由滤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然而空气中的病菌仍能够通过滤芯。为增进过滤效果必需使用孔隙较小的滤芯,如此将造成使用者吸气的负担。同时前述的空气清净器大多也相当简易而效果不彰。
3.一般而言,现有的携带式呼吸器或空气清净器多配置在滤芯之后以对于过滤后的空气进行杀菌流程。然而杀菌后的空气没有进行过滤的流程,其仍可能存在杀菌过种中产生的残留物,故对于使用者仍存在风险。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先杀菌再过滤的主动进气式呼吸器。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杀菌呼吸器,其包括一面罩、一框架、一外盖、一风扇及一杀菌模块。面罩贯穿开设有一内进气口及一内排气口。框架设置在面罩的外侧,框架开设有连通面罩的一通口,且通口覆盖有一滤芯。外盖罩盖面罩的外侧而与面罩闭合且框架位于外盖与面罩之间,框架与外盖之间围设形成一杀菌室且杀菌室连接通口。风扇设置在框架且位于通口及面罩的内进气口之间。杀菌模块设置在杀菌室内。
7.本实用新型的杀菌呼吸器,其杀菌模块至少包含一银离子杀菌组件,离子杀菌组件包含一格栅,格栅的表面涂覆有银涂层且滤芯被格栅压制固定于框架格栅具有多个支脚,该些支脚支撑于滤芯使得格栅与滤芯之间具有间隙。
8.本实用新型的杀菌呼吸器,其杀菌模块包含至少一主动杀菌组件,主动杀菌组件为一紫外光源组件、一高压杀菌组件或一负离子杀菌组件。杀菌呼吸器更包含设置在框架的一控制模块以及一电池模块,且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主动杀菌组件以及电池模块。负离子杀菌组件包含一毛刷以及电性连接毛刷的一变压器,毛刷设置在杀菌室内。杀菌模块更包含一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且紫外光源组件的投射方向朝向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内配置。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的内壁面设有一光触媒纳米涂层。高压杀菌组件包含多个导电件,且各导电件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在杀菌室内。
9.本实用新型的杀菌呼吸器,其内排气口设置有一单向阀。单向阀包含一阀瓣,阀瓣的一部分固接面罩,且阀瓣覆盖于内排气口的外侧。
10.本实用新型的杀菌呼吸器,其外盖开设有一外排气口,框架与面罩之间围设形一排气道,排气道分别连通内排气口以及外排气口。
11.本实用新型的杀菌呼吸器,其框架设有一第一磁吸件,且外盖设有对应吸附件第
一磁吸件的一第二磁吸件。面罩的边缘设有一胶圈。
12.本实用新型的杀菌呼吸器将外部的空气先进行杀菌后再进行过滤,因此能够确保滤除杀菌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反应残留物,故能够提供净化及过滤过的干净空气给使用者。
1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的配戴状态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其杀菌模块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其外盖拆卸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的立体透示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的立体示意图。
20.图7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的各视角的剖示意图。
21.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的立体示意图。
22.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的立体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0:使用者
25.11:面部
26.100:面罩
27.101:内进气口
28.102:内排气口
29.110:单向阀
30.111:阀瓣
31.120:胶圈
32.130:束带
33.200:框架
34.201:杀菌室
35.202:排气道
36.203:通口
37.210:滤芯
38.220:第一磁吸件
39.300:外盖
40.301:外进气口
41.302:外排气口
42.320:第二磁吸件
43.400:风扇
44.500:杀菌模块
45.510: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
46.520:紫外光源组件
47.530:高压杀菌组件
48.531:本体
49.532:导电件
50.540:负离子杀菌组件
51.541:毛刷
52.542:变压器
53.550:银离子杀菌组件
54.551:格栅
55.552:支柱
56.600:控制模块
57.700:电池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5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59.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提供一种杀菌呼吸器,其包括一面罩100、一框架200、一外盖300、一风扇400、一杀菌模块500、一控制模块600以及一电池模块700。
60.参阅图1至图6,面罩100用于罩盖使用者10的面部11,其可以罩盖使用者10的整个面部11也可以只罩盖使用者10的口鼻。于本实施例中,面罩100较佳地为塑胶制成,面罩100概呈弧形罩体,面罩100贯穿开设有一内进气口101以将空气引入面罩100供使用者10吸入,面罩100并贯穿开设有一内排气口102以将使用者10呼出气体排出面罩100,且沿面罩100的边缘设有一胶圈120以供密合使用者10的面部11。再者,面罩100的边缘上设有至少一束带130以供束缚使用者10的头部。于本实施例中,内排气口102较佳地设置有一单向阀110以避免排出面罩100的气体回流。
61.参阅图1及图3至图5,具体而言,单向阀110包含一阀瓣111,阀瓣111的一部分固接面罩100且阀瓣111覆盖于内排气口102的外侧。使用者10呼出的气体能够将阀瓣111向外推离内排气口102而通过内排气口102排出;当使用者10吸气时,阀瓣111则受面罩100内负压驱使向内密合内排气口102。于本实施例中,阀瓣111较佳地为一硅胶制成的薄片,且阀瓣111的一侧边缘固接于面罩100,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
62.参阅图1及图3至图5,于本实施例中,框架200较佳地为塑胶制成的罩体,外盖300较佳地为塑胶制的弧形罩体,外盖300罩盖面罩100的外侧而与面罩100闭合,且框架200位于外盖300与面罩100之间围设的空间之内。
63.于本实施例中,框架200上较佳地设有一第一磁吸件220,外盖300上则设有对应吸附第一磁吸件220的一第二磁吸件320,藉由第一磁吸件220吸附第二磁吸件320而便于固定及卸下外盖300。第一磁吸件220及其对应磁吸的第二磁吸件320可以是一对异极性磁铁,也可以是一磁铁与一铁件。框架200与外盖300之间围设形成一杀菌室201且杀菌室201较佳地位于框架200的外侧面并且框架200设有一通口203而使杀菌室201连通框架200的内侧面,杀菌室201与框架200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一滤芯210。其滤芯210较佳地为片状布材或纸
材,且滤芯210覆盖于通口203。框架200设置在面罩100的外侧而使框架200与面罩100之间围设形成一排气道202,且排气道202的一端连通内排气口102。
64.于本实施例中,外盖300开设有外进气口301以及外排气口302。于本实施例中,外盖300左右侧相对侧上分别开设有一外排气口302,且外盖300的的底侧上开设有位于该对外排气口302之间的一外进气口301。排气道202的另一端则连通外排气口302。
65.参阅图1,杀菌模块500、控制模块600以及电池模块700设置在框架200,控制模块600较佳地布设在一电路板上,风扇400、杀菌模块500以及电池模块700分别电性连接控制模块600,控制模块600设有外露的控制键以供使用者操作,藉由控制模块600控制风扇400以及杀菌模块500的供电及运作。
66.参阅图1及图7至图10,风扇400设置在框架200的内侧面且被夹持在框架200及面罩100之间而位于杀菌室201及面罩100之间。风扇400的进气侧连通杀菌室201,且滤芯210阻隔在风扇400的进气侧与杀菌室201之间,风扇400的出风侧则连通面罩100的内进气口101。
67.参阅图1及图3至图10,杀菌模块500设置在框架200的外侧面而容置在杀菌室201之内,杀菌模块500至少包含一银离子杀菌组件550,银离子杀菌组件550为被动式的杀菌组件,杀菌模块500另可以依据使用需求的不同选择性地增设各种主动式的杀菌组件,主动式的杀菌组件电性连接控制模块600,并藉由控制模块600驱动而杀菌。
68.于本实施例中,杀菌模块500较佳地包含一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510、一紫外光源组件520、一高压杀菌组件530以及一负离子杀菌组件540以及一银离子杀菌组件550。
69.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510较佳地是以不锈钢金属片弯折卡接而构成的矩形盒体,紫外光源组件520电性连接控制模块600,且紫外光源组件520能够在杀菌室201内发射紫外光达杀菌之效。较佳地,紫外光源组件520向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510内照射紫外光,其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510能够避免紫外光损害塑胶部件。再者,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510的内壁面可以涂布设置有一光触媒纳米涂层,藉由紫外光照射光触媒纳米涂层以氧化存在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510内的有机物而达到杀菌的功效。于本实施例中,紫外光源组件520较佳地固定设置在框架200上,而且紫外光源组件520与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510为可分离,因此自框架200取下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510清洁时不需拆卸紫外光源组件520,藉此能够避免损伤紫外光源组件520与控制模块600之间的电路。
70.高压杀菌组件530包含一本体531,本体531上设置有电性连接控制模块600的多个导电件532,本体531设置在杀菌室201内,且各导电件532,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在杀菌室201内。于本实施例中本体531呈开放的盒体以供设容置导电件532,各导电件532较佳地为一金属制的导电片,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导电件532的边缘固定于本体531而使该些导电件532相邻间隔配置,而且各导电件532分别经控制模块600通以高电压,藉此消除通过外进气口301吸入杀菌室201的空气中的病菌。
71.负离子杀菌组件540包含一毛刷541以及一变压器542,变压器542分别电性连接毛刷541及控制模块600。于本实施例中,毛刷541设置在杀菌室内而变压器542则设置在框架200的内侧面。藉由控制模块600控制变压器542产直流高电压于毛刷541,当毛刷541接触空器时能够将空气电离而形成负离子,负离子与空气中的有机物反应而将其破坏以达杀菌之效。银离子杀菌组件550包含一格栅551,格栅551的表面涂覆有银涂层,当空气通过格栅551
时其银涂层所含银离子能够与空气中的有机物反应而将其破坏以达杀菌之效。滤芯210被银离子杀菌组件550压制固定于框架200,格栅551具有多个支脚552,支脚552支撑于滤芯210使得格栅551与滤芯210具有间隙以减少格栅551所产生的流场阻力。
72.参阅图5及图7,本实用新型的杀菌呼吸器使用时藉由风扇400驱动而通过外进气口301吸入外界空气至杀菌室201中。空气在杀菌室201中经杀菌模块500杀藉消毒后再通过滤芯210滤除尘粒以及杀菌残留物而后再经由风扇400通过面罩100内的内进气口101引入面罩100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杀菌呼吸器改善了一般吸器过滤效果不佳的缺点,再者更藉由风扇400克服滤芯210造成的气流阻力而减低使用者吸气的负担。
73.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杀菌呼吸器其外盖300藉由如图4所示的第一磁吸件220吸附第二磁吸件320而便于组卸,故更换滤芯210及清洁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510时不需使用额外的工具。
74.参阅图11,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提供的杀菌呼吸器,其构造大致如同前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杀菌模块500的配置。于本实施例中,杀菌模块500包含高压杀菌组件530、负离子杀菌组件540以及银离子杀菌组件550。其中高压杀菌组件530、负离子杀菌组件540以及银离子杀菌组件550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相同而不再赘述。
75.本实用新型的杀菌呼吸器使用时藉由风扇400驱动而通过外进气口301吸入外界空气至杀菌室201中。空气在杀菌室201中经杀菌模块500杀藉消毒后再通过滤芯210滤除尘粒以及杀菌残留物而后再经由风扇400通过面罩100内的内进气口101引入面罩100内。
76.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提供的杀菌呼吸器,其构造大致如同前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杀菌模块500的配置。于本实施例中,杀菌模块500包含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510及紫外光源组件520。其中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510及紫外光源组件520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相同而不再赘述。
77.本实用新型的杀菌呼吸器使用时藉由风扇400驱动而通过外进气口301吸入外界空气至杀菌室201中。空气在杀菌室201中经杀菌模块500杀藉消毒后再通过滤芯210滤除尘粒以及杀菌残留物而后再经由风扇400通过面罩100内的内进气口101引入面罩100内。
78.本实用新型的杀菌呼吸器将外部的空气先进行杀菌后再进行过滤,因此能够确保滤除杀菌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反应残留物,故能够提供净化及过滤过的干净空气给使用者。
79.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