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站融合型变电站多功能消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35872发布日期:2021-07-06 18:4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站融合型变电站多功能消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站融合型变电站多功能消防设备。



背景技术:

多站融合型变电站是在新型变电站功能模块基础上将变电站、储能、数据中心、充电站、5g通讯、北斗基站等功能模块进行集成融合,在数据上按照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基本要求,通过系统集成优化,实现全站信息的统一接入、统一存储和统一展示,实现运行监视、综合信息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和辅助应用等功能。

通过“多站融合”建设与运营,可以盘活现有变电站站址、通讯、电力等优势资源,建立多站之间资源互为支撑体系,在实现站内低碳、绿色运行的同时,充分利用资源服务平台。因此,利用电力企业变电站资源,建设数据中心站、储能站、充电站等功能站,实现多站融合,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变电站是电力运输的枢纽,易发生火灾,多站融合型变电站集成融合了多个功能模块,一旦发生火灾,不仅随时巨大,也会对人民的正常生活带来更大范围的影响,因此多站融合型变电站的消防安全是重中之重。

在现有变电站的基础上进行多站融合建设,必然会涉及到原有消防设施的改造,若在原有消防设施的基础上做延续性改造,不仅改造费用高,而且改造之后的消防装置工作范围固定,适用范围小,同时其他基站的建设也会受到消防设备改造的制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站融合型变电站多功能消防设备,该装置应用灵活,可以根据消防点的分布进行合理布局,不需要对原有变电站的消防设施进行改造,降低工程造价,其他基站的建设也更加灵活。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站融合型变电站多功能消防设备,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导向座和支撑箱体,所述的导向座内设置有与所述的支撑箱体转动连接的转盘,所述的支撑箱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转盘转动的第一电机;

所述转盘的上方设置有可相对于所述导向座上下滑动的灭火装置,所述的灭火装置和转盘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

所述灭火装置包括与所述的导向座相配合的滑动筒,所述的滑动筒内设置有粉剂罐和气罐,所述的气罐通过管道与粉剂罐相连,且所述的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粉剂罐的出粉管穿过所述滑动筒的上侧壁延伸至所述滑动筒的上方,所述出粉管的上端密封连接的喷粉管;

所述的支撑箱体、导向座或滑动筒上设置有红外温度探头。

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剪叉升降架,所述剪叉升降架的上端通过滑板与所述的滑动筒滑动铰接,所述的转盘上位于所述剪叉升降架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撑轴,所述的支撑轴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内端与所述的支撑轴相铰接,所述支撑臂的外端分别与所述的剪叉升降架相铰接,所述的转盘上位于所述支撑轴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的滑块和对应的支撑臂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支撑臂绕支撑轴摆动的驱动臂,所述的滑块和转盘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的转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的主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块和转盘之间设置有定位销,且所述的转盘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的定位销相配合的第二销孔,所述定位销的上方设置有电磁铁,且所述的电磁铁通过安装支架与所述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电磁铁和定位销之间设置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的喷粉管和出粉管之间设置有连接软管,所述的滑动筒上设置有支撑架,且所述喷粉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的支撑架相铰接,所述的喷粉管上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下方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固定端与所述的滑动筒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的移动端与所述的滑套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动筒内设置有两个气罐,且两个所述的气罐对称设置于所述粉剂罐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筒的圆柱侧壁上设置有避让孔和用于封堵所述避让孔的第一封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座包括一开口朝向前侧的座体,所述座体的前侧设置有第二封板,所述第二封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座体内部的导向台,且所述的导向台和座体共同形成了与所述的滑动筒相配合的导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的隔板将所述支撑箱体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上下两部分,所述的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箱体的上部空间内,所述支撑箱体的下部空间放置有消防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动筒上设置有承托导向筒,所述的承托导向筒内设置有抽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设备本身结构轻便,方便移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易燃点进行合理布置规划,工作范围灵活可变,应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这样,在进行多站融合建设时,便不需要对原有变电站的消防设施进行改造,可以直接在新建的站点合理布置消防装置,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其他基站的建设也不会受到消防设备改造的制约,基站建设更加灵活。

2、通过设置控制器和红外温度探头,更容易发现火情,提高了火情的发现速度,能更早地进行灭火,灭火效果更好,能降低火情带来的损失。

3、该设备可以通过调整灭火装置的高度以及喷管的角度来改变灭火的范围,工作范围可变,可以有效保证灭火的效果。

4、该设备不仅能够实现自动的旋转喷洒灭火,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手动灭火,工作模式灵活多变,更能够适应火灾现场的复杂情况,提高灭火的效果。

5、该设备可以方便的对气罐和粉剂罐进行更换,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消防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消防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护罩处于半剖状态);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消防设备的主视图(支撑箱体和导向箱体均处于半剖状态);

图5为支撑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导向箱体的爆炸视图;

图7为灭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灭火装置内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限位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滑动筒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中的a-a剖视图;

图12为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去掉导向板后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转盘的俯视图;

图17为图16中的b-b剖视图。

图中:1-支撑箱体,11-门,12-凹槽,121-通孔,13-隔板,

2-导向座,21-座体,211-弧形面,212-定位孔,22-第二封板,221-导向台,2211-弧形槽,222-定位块,

3-转盘,31-托板,32-凸台,33-第二滑道,34-第二销孔,

4-第一电机,

51-滑动筒,511-避让孔,512-第一封板,513-连接板,52-粉剂罐,521-出粉管,522-喷粉管,523-连接软管,53-气罐,54-管道,541-手动控制阀门,542-电磁阀,55-支撑架,56-滑套,57-电动推杆,581-第一限位筒,582-第二限位筒,591-承托导向筒,592-抽屉,

61-剪叉升降架,611-滑板,62-导向板,621-第一滑道,63-支撑轴,64-支撑臂,641-第一耳板,65-滑块,651-上横板,652-下横板,653-连接块,654-第二耳板,655-第一销孔,66-驱动臂,67-第二电机,671-主动齿轮,672-齿条,68-限位机构,681-电磁铁,682-弹簧,683-定位销,684-安装架,685-导向环,

7-红外温度探头,

8-控制器,

9-消防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1所示,并以左右方向为横向,前后方向为纵向,上下方向为竖向。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多站融合型变电站多功能消防设备包括一前侧开口的支撑箱体1,所述的支撑箱体1呈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且所述支撑箱体1的前侧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门11。所述支撑箱体1的上方设置有一导向座2,所述的导向座2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导向座2的导向孔,且所述导向座2的下端与所述支撑箱体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导向座2的导向孔内设置有一转盘3,且所述的转盘3与所述支撑箱体1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的支撑箱体1内设置有第一电机4,且所述第一电机4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的转盘3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箱体1的上侧壁上设置有一呈圆形的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底面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支撑箱体1上侧壁的通孔121。如图4和图17所示,所述的转盘3包括一呈圆形的托板31,且所述托板31的直径与所述凹槽12的直径相等。所述托板31的下侧面上设置有一同轴布置的呈圆形的凸台32。所述的凸台32插入到所述的通孔121内,且与所述通孔121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电机4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的凸台32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托板31的上侧面与所述支撑箱体1的上侧壁的外侧面平齐,所述凸台32的下侧面与所述支撑箱体1的上侧壁的内侧面平齐。

如图4所示,所述转盘3的上方设置有可相对于所述导向座2上下滑动的灭火装置,且所述的灭火装置和转盘3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灭火装置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滑动筒51,且所述的滑动筒51与所述的导向座2相配合可相对于所述的导向座2上下滑动。所述的滑动筒51内固定设置有粉剂罐52和气罐53,所述的粉剂罐52内盛放有用于灭火的干粉,所述的气罐53内储存有高压气体,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气罐53内储存的气体为空气。所述气罐53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粉剂罐52的上侧面上设置有进气口,且所述气罐53上的出气口通过管道54与所述粉剂罐52上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的管道54上沿着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手动控制阀门541和电磁阀542。所述粉剂罐52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出粉口,所述的出粉口上密封连接有出粉管521,且所述出粉管521的上端穿过所述滑动筒51的上侧壁延伸至所述滑动筒51的上方。所述出粉管521的上端密封连接的喷粉管522,且所述喷粉管522的出口朝向外上方或水平朝向外侧(以沿径向远离滑动筒51的方向为外向)。

如图12和图14所示,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剪叉升降架61,所述的剪叉升降架61包括若干个剪叉架,所述的剪叉架包括中部相铰接的两个升降臂。相邻的两个剪叉架之间,位于上方剪叉架的两个升降臂的下端分别通过铰接轴与位于下方剪叉架的两个升降臂的上端相铰接。

位于最上方剪叉架的两个升降臂的上端均铰接有滑板611,且所述的滑板611与所述的灭火装置的滑动筒51的底面滑动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和图14所示,所述滑动筒51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板62,所述导向板62的下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滑板611相配合的呈t型的第一滑道621,且所述的第一滑道621沿所述导向板62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的导向板62。

所述转盘3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支撑轴63,且所述的支撑轴63与所述滑板611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的支撑轴63上设置有两个斜向外上方延伸的支撑臂64,两个所述支撑臂64的内端分别与所述的支撑轴63相铰接,两个所述支撑臂64的外端分别通过铰接轴与位于最下方剪叉架的两个升降臂的下端相铰接。

如图12和图14所示,所述的转盘3上位于所述支撑轴6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块65,所述的滑块65与所述的转盘3滑动连接,且所述的滑块65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的支撑轴63垂直。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盘3上位于所述支撑轴6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滑道33,且所述第二滑道33的截面呈倒置的t型结构。所述滑块65包括上横板651、下横板652和用于连接所述上横板651和下横板652的连接块653,所述的连接块653和下横板652共同形成了与所述的第二滑道33相配合的倒置的t型结构,所述的上横板651位于所述转盘3的上方。优选的,所述上横板651的下侧面与所述转盘3的上侧面贴合。

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的支撑臂64上设置有第一耳板641,且所述的第一耳板641通过螺钉或定位销683与所述的支撑臂64固定连接。所述的滑块65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耳板654。位于支撑轴63同一侧的第一耳板641和第二耳板654之间设置有驱动臂66,且所述驱动臂66的一端通过铰接轴与所述的第一耳板641相铰接,所述驱动臂66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所述的第二耳板654相铰接。

所述的滑块65和转盘3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滑块65相对于所述的转盘3滑动的驱动机构。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65上的第二电机67,且所述的第二电机67位于所述第二耳板654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67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671,所述的转盘3上设置有与所述的主动齿轮671相啮合的齿条672。

如图2所示,所述的支撑箱体1、导向座2或滑动筒5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外部温度的红外温度探头7。优选的,所述的红外温度探头7设置于所述的导向座2上。所述的支撑箱体1上设置有控制器8,优选的,所述的控制器8固定设置于所述门11的内侧面上。

工作时,当红外温度探头7感应到外部环境温度过高存在火情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8,控制器8根据红外温度探头7反馈的温度信号控制第二电机67启动,第二电机67驱动灭火装置向上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第二电机67停止动作。然后第一电机4动作,第一电机4带动灭火装置转动,与此同时,控制器8控制电磁阀542打开(手动控制处于常开状态),气罐53内的高压气体经过管道54进入到粉剂罐52内,吹动粉剂罐52内的干粉经过出粉管521从喷粉管522喷出。

进一步地,如图15、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的滑块65上位于所述第二耳板654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68。所述的限位机构68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电磁铁681、弹簧682和定位销683,所述的电磁铁681通过安装架684与所述滑块65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销683的下端插入到所述滑块65的上横板651内,所述的上横板651和下横板652上均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定位销683的第一销孔655。所述的转盘3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的定位销683相配合的第二销孔34,且多个所述的第二销孔34沿所述第二滑道33的延伸方向均匀布置。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架684包括一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设置有垂直与所述的第一安装板向下延伸的立板,所述立板的下端设置有垂直与所述立板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延伸的第二安装板,且所述的第二安装板通过螺钉与所述的滑块65固定连接,所述的电磁铁681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82的上端与所述的电磁铁68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82的下端与所述的定位销683固定连接。优选的,如图17所示,所述的定位销683呈台阶轴状,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且所述第一轴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轴段的直径,所述定位销683的第二轴段插入到所述的第一销孔655内,所述第一轴段的上端面与所述弹簧682的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5和图17所示,所述滑块65的上侧面上位于所述定位销683的外侧套设有导向环685,所述导向环685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滑块65固定连接,所述定位销683的第一轴段与所述的导向环685相配合,可相对于所述的导向环685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喷粉管522和出粉管521之间设置有连接软管523,所述连接软管523的一端与所述出粉管521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连接软管523的另一端与所述喷粉管522的进口密封连接。所述滑动筒51的上侧面上设置有一支撑架55,所述的支撑架55包括腹板和位于所述腹板两侧的翼板,且所述腹板和翼板共同形成了开口朝向上侧的u型结构。所述支撑架55的腹板通过螺钉与所述的滑动筒51固定连接,所述的喷粉管522位于两个所述的翼板之间,且所述的翼板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喷粉管522的进口端转动连接。所述喷粉管522的中部套设有可相对于所述喷粉管522轴向滑动的滑套56,所述滑套56的下方设置有可竖向伸缩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固定端与所述的滑动筒5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的移动端与所述的滑套56相铰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伸缩装置采用电动推杆57。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的滑动筒51内设置有两个气罐53,且两个所述的气罐53对称设置于所述粉剂罐52的两侧。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滑动筒51的底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气罐53和粉剂罐52的第一限位筒581和第二限位筒582,所述第一限位筒581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气罐53的截面形状相吻合,所述第二限位筒582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粉剂罐52的截面形状相吻合。所述的第一限位筒581限制了所述气罐53在滑动筒51底板上的水平移动,所述的第二限位筒582限制了所述粉剂罐52在滑动筒51底板上的水平移动。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气罐53和粉剂罐52的更换,如图7、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滑动筒51的圆柱侧壁上设置有避让孔511和用于封堵所述避让孔511的呈弧形的第一封板512,所述的第一封板512和滑动筒51的圆柱侧壁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圆柱筒状结构。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筒51的圆柱侧壁的内侧面上位于所述避让孔5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呈弧形的连接板513,所述的第一封板512通过螺钉与所述的连接板513固定连接。

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限位筒581和第二限位筒582上均设置有朝向避让孔511的第一避让缺口。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的导向座2包括一开口朝向前侧的座体21,所述座体21的内侧面的后端为弧形面211。所述座体21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座体21开口的第二封板22,所述第二封板2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座体21内部的导向台221,所述导向台22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弧形槽2211,且所述的弧形槽2211和所述座体21的弧形面211共同形成了与所述的滑动筒51相配合的导向孔。所述的第二封板22通过螺钉与所述座体21的前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封板22上位于所述导向台2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定位块222,所述座体2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定位块222相配合的定位孔212。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的支撑箱体1内设置有隔板13,所述的隔板13将所述支撑箱体1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上下两部分,其中所述的第一电机4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箱体1的上部空间内,所述支撑箱体1的下部空间放置有用于手动灭火的消防管道9。当需要手动灭火时,取出消防管道9连接到喷粉管522上,然后打开电磁阀542,对准火焰进行灭火。

优选的,所述支撑箱体1的前侧设置有两个门11,位于上方的门11用于封闭所述支撑箱体1的上部空间,位于下方的门11用于封闭所述支撑箱体1的下部空间。

进一步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的滑动筒51内设置有截面呈方形的承托导向筒591,且所述的承托导向筒591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承托导向筒591的封闭端位于所述滑动筒51内,所述承托导向筒591的的开口端穿过所述滑动筒51的圆柱侧壁延伸至所述滑动筒51的外部。所述的承托导向筒591与所述滑动筒5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承托导向筒591内设置有可相对于所述的承托导向筒591滑动的抽屉592。

实施例二

所述的转盘3包括一呈圆形的托板31,所述托板31的下侧面上同轴设置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穿过所述支撑箱体1的上侧壁延伸至所述支撑箱体1的内部,且所述的转轴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支撑箱体1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转轴通过推力球轴承与所述支撑箱体1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箱体1的上侧壁上设置有一呈圆形的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底面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支撑箱体1上侧壁的通孔121。所述转轴的下端穿过所述的通孔121延伸至所述支撑箱体1的内部。所述的推力球轴承套设与所述的转轴上,且所述推力球轴承的轴圈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所述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托板31的下侧面压紧在所述推流球轴承轴圈的上侧面上。所述推力球轴承的座圈的外侧圆柱面与所述的凹槽12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座圈的下侧面压紧在所述凹槽12的底面上。

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所述驱动臂66的内端直接通过铰接轴与所述的支撑臂64相铰接,且所述的支撑臂64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的铰接轴相配合的铰接孔,优选的,多个所述的铰接孔沿所述支撑臂64的长度方向均布。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所述的转盘3上位于所述支撑轴6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块,且所述的滑块通过直线导轨副与所述的转盘3滑动连接,所述滑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的支撑轴63垂直。所述的限位机构68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电磁铁681、弹簧682和定位销683,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滑块的第一销孔,所述的定位销683插入到所述的第一销孔内。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五

所述的伸缩装置采用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的滑动筒51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杆端与所述的滑套56相铰接,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