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站消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06442发布日期:2022-03-26 10:4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站消防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站消防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大多数变电站均部署了火灾报警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对变电站火灾事故起到了一定的告警作用。火灾报警系统主要有感烟式探头等传感器及火灾报警主机组成,在实际运行中火灾探测点位覆盖程度不一。对于户外运行设备,无法通过传统火灾探测器进行监测,存在监测盲区,对于不易起烟甚至无烟的火灾类型,传统感烟探测器很难发现火灾隐患。而且现有技术中,在发现火灾以后不能及时的灭绝火源,有时还会出现大面积的喷洒灭火粉末,造成毁灭所有高精密器件的问题。
3.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准确判断灭火位置,并针对灭火位置进行自动精准灭火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站消防系统,通过三种检测模块准确判断灭火的位置,发现火情以后根据准确的位置信息打开对应位置的喷嘴,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及时灭绝火源以及灭火失当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6.一种电站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感知单元和灭火控制单元;
7.所述消防感知单元包括设备温度感知模块、环境探测模块、视频识别模块以及信息处理模块;
8.所述设备温度感知模块用于测量电站内部设备的温度;所述环境探测模块用于对其覆盖的区域进行火灾检测;所述视频识别模块用于对变电站内部设定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并在火灾发生时获取发生火灾的位置信息;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温度感知模块、所述环境探测模块和所述视频识别模块获取的信息判断火灾的发生并确定火灾的发生位置;
9.所述灭火控制单元包括气体灭火装置、气体管道以及喷嘴;
10.所述气体管道包括输送管道和喷洒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与所述气体灭火装置的输出口连接并向下延伸至电站的站房底面,沿所述站房底面设置;所述喷洒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输送管道连接,输出端与喷嘴连接;所述喷嘴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喷嘴设置于电站内部的各个区域;
11.当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获取到火灾的发生位置后,将火灾的发生位置发送至所述灭火控制单元,所述灭火控制单元接收到火灾的发生位置后开启所述气体灭火装置,并根据所述火灾的发生位置控制对应位置的喷嘴打开。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温度感知模块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和光纤测温传感器;
122,喷洒管道-124,喷嘴-130。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站消防系统,通过三种检测模块准确判断灭火的位置,发现火情以后根据准确的位置信息打开对应位置的喷嘴,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及时灭绝火源以及灭火失当的问题。
33.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4.实施例一:
3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站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感知单元和灭火控制单元;
36.请参阅图1,所述消防感知单元包括设备温度感知模块101、环境探测模块102、视频识别模块103以及信息处理模块104。
37.所述设备温度感知模块101用于测量电站内部设备的温度;所述环境探测模块102用于对其覆盖的区域进行火灾检测;所述视频识别模块103用于对变电站内部设定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并在火灾发生时获取发生火灾的位置信息;所述信息处理模块104用于根据所述设备温度感知模块101、所述环境探测模块102和所述视频识别模块103获取的信息判断火灾的发生并确定火灾的发生位置。
38.请参阅图2,所述灭火控制单元包括气体灭火装置110、气体管道以及喷嘴130。
39.所述气体管道包括输送管道122和喷洒管道124;所述输送管道122与所述气体灭火装置110的输出口连接并向下延伸至电站的站房底面,沿所述站房底面设置;所述喷洒管道124的输入端与所述输送管道122连接,输出端与喷嘴130连接;所述喷嘴130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喷嘴130设置于电站内部的各个区域。
40.当所述信息处理模块104获取到火灾的发生位置后,将火灾的发生位置发送至所述灭火控制单元,所述灭火控制单元接收到火灾的发生位置后开启所述气体灭火装置110,并根据所述火灾的发生位置控制对应位置的喷嘴130打开。
41.在本实施例中,气体灭火装置110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七氟丙烷是一种安全、洁净的气态化学灭火剂,在气体灭火装置110喷出后可以迅速在空间内淹没着火区,阻止电池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对电器器件产生任何污染。具体地,气体灭火装置110采用落地式落地安装,并设置于电站的端门处。气体灭火装置110为柜式,包括灭火剂瓶112和启动装置114,还包括瓶箍116。灭火剂瓶112通过瓶箍116固定在柜体上。启动装置114设置于灭火剂瓶112的输出口处,用于控制气体灭火装置110的开启和关闭。气体管道包括输送管道122和喷洒管道124。其中,输送管道122与灭火剂瓶112连接并向下延伸至电站的站房底面后沿站房底面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管道122沿站房底面设置的部分是设置于储能电站的地板下面。将输送管道122设置于储能电站的中间通道区域的地板下面,可以避免安装在天花
板上时因重量太重而脱落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能。喷洒管道124则与输送管道122连接,并向上延伸后与喷嘴130连接。具体地,喷洒管道124向上延伸至天花板下沿槽钢安装。喷嘴130设置有三个,分别位于储能电站的两端以及中间位置处(即位于中间通道的两端以及中间位置处)。通过在整个储能电站空间布3个喷嘴可以实现对整个储能电站的全面覆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喷嘴130的个数可以根据单个喷嘴喷洒的覆盖面积以及储能电站中的消防防护区域的大小来进行确定。
42.本实施例中,设备温度感知模块101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和光纤测温传感器;
43.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用于测量电站的高压室开关柜内的温度,并在温度异常时将异常温度上报至信息处理模块104;所述光纤测温传感器用于对电缆夹层内的线缆进行测温,当线缆温度异常时将异常温度上报至信息处理模块104。异常温度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设置为当超过60℃时上报异常。
44.本实施例中,环境探测模块102包括:烟雾探测器和温度探测器;
45.所述烟雾探测器用于探测电站内是否有烟雾,并在探测到烟雾后将烟雾信息和烟雾发生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模块104。本实施中分别在电站的中部和两端位置设置有三个烟雾探测器,每个烟雾探测器都有自己的编号,每个烟雾探测器实时探测所负责的区域内的烟雾信息,当某个区域内有烟雾产生时,对应的烟雾探测器将烟雾信息和自己的编号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模块104。信息处理模块104根据编号信息确定火灾发生的区域,然后将该区域信息发送至灭火控制单元,由灭火控制单元打开气体灭火装置110,并根据该区域信息打开对应区域的喷嘴130。
46.所述温度探测器用于探测电站内的温度变化,并在温度变化达到预设上限后,将温度变化信息和温度变化发生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模块。本实施中分别在电站的中部和两端位置设置有三个温度探测器,每个温度探测器都有自己的编号,每个温度探测器实时探测所负责的区域内的温度信息,当某个区域内的温度超过55℃时,对应的温度探测器将温度信息和自己的编号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模块104。信息处理模块104根据编号信息确定火灾发生的区域,然后将该区域信息发送至灭火控制单元,由灭火控制单元打开气体灭火装置110,并根据该区域信息打开对应区域的喷嘴130。
47.本实施例中视频识别模块103能够实时获取电站内的颜色变换信息,并在颜色变换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将颜色变换信息和颜色变换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模块104。信息处理模块104接收到颜色变换信息和颜色变换的位置信息后,判断火灾的发生,并将具体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灭火控制单元,灭火控制单元接收到火灾的发生位置后开启气体灭火装置110,并根据火灾的发生位置控制对应位置的喷嘴130打开。
4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灭火控制单元还包括:手动控制模块;所述手动控制模块用于手动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灭火控制单元。
49.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所述灭火控制单元接收到火灾的发生位置信息后,经过预设时长的延时后,再开启所述气体灭火装置110,并根据所述火灾的发生位置信息控制对应位置的喷嘴130打开。并且灭火控制单元在开启所述气体灭火装置110的同时,发出放气报警信号,并在接收到火灾的发生位置信息后,关闭所述电站内的空调、送排风装置;同时关闭防火门、防火阀和防火卷帘,使者三者配合控制火势的蔓延。
50.本发明提供的电站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感知单元和灭火控制单元,消防感知单元
包括设备温度感知模块、环境探测模块、视频识别模块以及信息处理模块,通过三种检测模块准确的判断火灾的发生以及位置信息。灭火控制单元包括气体灭火装置、气体管道以及设置于电站内部的各个区域的若干个喷嘴,信息处理模块获取到火灾的发生位置后,灭火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火灾的发生位置控制对应位置的喷嘴打开,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灭火,避免灭火失当的问题。
51.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