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升降式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4642发布日期:2022-04-07 03:4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升降式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升降式阻尼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主要由带胶囊的泡沫液压力储罐与利用文丘里原理制成的phy型压力式比例混合器组成,当系统管网中的水流经比例混合器减压孔板时,在孔板的前后会形成压差。压高处的一部分水(3%或6%) 通过泡沫罐的进水管进入罐内,挤压胶囊,将胶囊中的泡沫液通过泡沫罐的出液管挤压至比例混合器低压处与水混合形成泡沫混合液,形成的泡沫混合液输出到泡沫产生设备(中、低、高倍数泡沫产生器,泡沫枪,泡沫炮等)与空气混合产生泡沫灭火。现有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中,由于泡沫液的注入压力不高于比例混合器低压处的水压,导致在灭火的过程中,有时候泡沫液不能正常供给,从而影响灭火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升降式阻尼器,以保证泡沫液的正常供给。
4.一种用于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升降式阻尼器,所述升降式阻尼器安装于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进水管中,包括嵌设有进水管内壁上的进水套管,以及设于所述进水套管中的挡水元件;
5.所述挡水元件中设有过水孔,所述进水套管的顶壁上穿设有行程套管,所述行程套管中滑动设有封堵元件,所述封堵元件的底部将所述过水孔密封,当进水管中的水压逐渐增大时,所述封堵元件在水压推动下进行上升,所述过水孔开启。
6.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式阻尼器,使得泡沫液的注入压力高于比例混合器低压处的水压,从而保证泡沫液的正常供给。
7.进一步地,所述封堵元件为t型结构,包括相连接的滑动杆和封堵端;
8.所述封堵端的底部设有进水压环,所述进水压环将所述过水孔密封;
9.所述滑动杆位于所述行程套管中。
10.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压环的外壁上套设有密封环。
11.进一步地,所述封堵元件的重量为0.5kg-0.8kg。
12.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杆上套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卡在所述行程套管的底部和所述封堵端的顶部之间。
13.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或弹片。
14.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杆与所述行程套管之间为液压滑动。
15.进一步地,所述挡水元件为横向设置的z字型结构,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挡板,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挡板两端的第二挡板,所述过水孔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上;
16.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套管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的端部连接。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用于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升降式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封堵元件的重量为0.576kg时,升降式阻尼器在不同工作压力或流量下的混合比;
20.图4为封堵元件的重量为1.133kg时,升降式阻尼器在不同工作压力或流量下的混合比;
21.图5为封堵元件的重量为2.285kg时,升降式阻尼器在不同工作压力或流量下的混合比。
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3][0024][002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7]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8]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升降式阻尼器,所述升降式阻尼器安装于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进水管中,包括
嵌设有进水管内壁上的进水套管10,以及设于所述进水套管10 中的挡水元件11;
[0030]
所述挡水元件11中设有过水孔111,所述进水套管10的顶壁上穿设有行程套管12,所述行程套管12中滑动设有封堵元件13,所述封堵元件13的底部将所述过水孔111密封,当进水管中的水压逐渐增大时,所述封堵元件13在水压推动下进行上升,所述过水孔111开启。
[0031]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升降式阻尼器来减缓进水速度,即减小进水水压,使得泡沫液的注入压力高于比例混合器低压处的水压,从而保证泡沫液的正常供给。且在初始状态,即没有水通过时,所述封堵元件1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盖住所述过水孔111,以达到密封效果。
[0032]
请参阅图2,所述封堵元件13为t型结构,包括相连接的滑动杆131和封堵端132;
[0033]
所述封堵端132的底部设有进水压环133,所述进水压环133将所述过水孔 111密封;
[0034]
所述滑动杆131位于所述行程套管12中,以便于在水压作用下,所述封堵元件13向上滑动,以及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所述封堵元件13向下滑动。
[0035]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压环133的外壁上套设有密封环,通过所述密封环增强密封效果。
[0036]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堵元件13(即阀瓣)的重量为 0.5kg-0.8kg。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封堵元件13的重量小于0.5kg时,容易被水压冲开,达不到密封效果;当所述封堵元件13的重量大于0.8kg时,不容易被水压冲开,所述过水孔111难以开启。
[0037]
具体的,采用重量分别为0.576kg,1.133kg以及2.285kg的阀瓣进行实验,扩大压力式的流量范围10.8-115.2m3/h,工作压力0.3-1.2map。
[0038]
表格1阀瓣重量为0.576kg
[0039]
工作压力总流量泡沫液流量混合比0.39.80.44.08%0.328.31.013.57%0.343.31.573.63%0.378.72.93.68%0.3109.84.063.70%0.810.20.383.73%0.892.43.423.70%0.898.43.633.69%0.8114.34.023.52%1.215.70.593.76%1.262.52.33.68%1.2116.44.133.55%
[0040]
表格2阀瓣重量为1.133kg
[0041]
[0042][0043]
表格3阀瓣重量为2.285kg
[0044]
工作压力总流量泡沫液流量混合比0.310.30.615.92%0.316.70.834.97%0.322.31.084.84%0.332.61.534.69%0.348.82.264.63%0.372.83.224.42%0.3101.34.844.78%0.31164.854.18%0.3135.55.634.15%0.89.60.555.73%0.816.80.875.18%0.825.41.14.33%0.834.91.383.95%0.8823.153.84%0.897.63.743.83%1.210.70.585.42%1.221.50.94.19%1.227.71.264.55%1.2612.874.70%1.299.14.64.64%1.2116.55.034.32%
[0045]
请参阅图3至图5,并结合表格1至表格3,根据数据分析可得,不同重量的阀瓣对水流形成的阻力也不同,通过不同重量的阀瓣进行试验,得到的数据对比和计算可得出0.5-0.8kg的阀瓣能达到本技术的要求。
[0046]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杆131上套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卡在所述行程套管12的底部和所述封堵端132的顶部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当设置弹性元件时,可以相对减轻所述封堵元件13的重量,通过所述封堵元件13的重量、弹性元件的重量、以及弹性元件的自身弹性作用力,三者相结合来达到密封效果。
[0047]
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或弹片。
[0048]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杆131与所述行程套管12之间为液压滑动。此时,可以相对减轻所述封堵元件13的重量,通过所述封堵元件 13的重量与液压,两者相结合来达到密封效果。
[0049]
请参阅图2,所述挡水元件11为横向设置的z字型结构,以便于焊接,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挡板112,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挡板112两端的第二挡板 113,所述过水孔111位于所述第一挡板112上;
[0050]
所述第二挡板113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套管10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112的端部连接。
[0051]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可以用注液泵或手工方式填充泡沫液,在填充前,应先打开放液阀、胶囊、罐壳排气阀,将胶囊内残液及罐壳内的水放尽。
[0052]
当进行手动填充时:
[0053]
依序打开加液阀、放水阀,往储罐和胶囊的夹层内充水,充水量为该装置的 1/4,冲水时应缓慢开启阀门,充水结束后关闭放水阀;
[0054]
从加液口缓慢地把泡沫液填入罐内,泡沫液达到3/4时,打开排水阀将储罐和胶囊夹层内的水放尽,当泡沫液从胶囊排气口溢出时,关闭胶囊排气阀、罐壳排气阀、加液阀和排水阀。
[0055]
当采用注液泵填充时:
[0056]
先把注液泵的出液管和泵注液接口连接,把注液泵吸液管末端插入泡沫筒底部;
[0057]
打开放水阀,往储罐和胶囊的夹层内充水,充水量为该装置的1/4,冲水时应缓慢开启阀门,充水结束后关闭放水阀;
[0058]
打开泵注液阀,开启注液泵,向罐内填充泡沫液,注意观察液位计,当泡沫液达到3/4时,打开排水阀将储罐和胶囊夹层内的水放尽,当泡沫液从胶囊排气口溢出时,先关闭注液泵,再关闭其它所有阀门。
[0059]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式阻尼器,使得泡沫液的注入压力高于比例混合器低压处的水压,从而保证泡沫液的正常供给。
[0060]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且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