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降噪的正压头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1561发布日期:2022-05-07 14:4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音降噪的正压头罩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头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静音降噪的正压头罩。


背景技术:

2.正压头罩全称是动力送风式正压生物防护头罩,是一种提供洁净呼吸空气并能保持内部气体压力高于环境气体压力的呼吸系统和头部防护装备,主要用于对接触或可能接触高致病性微生物的人员的头部高等级防护,相较于面屏、n95口罩和护目镜等医疗防护用品,正压头罩的防护等级更高。
3.现有的正压头罩大多不具有静音降噪的功能,由于正压头罩内部噪音大,医护人员在病房长时间佩戴时,内部的噪音容易使医护人员出现头晕、耳鸣目眩的情况。如何发明一种静音降噪的正压头罩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静音降噪的正压头罩,旨在改善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音降噪的正压头罩,包括头罩主体和隔音降噪组件。
6.所述头罩主体包括头罩本体、单向送风阀、单向呼气阀和披肩,所述单向送风阀连通设置于所述头罩本体顶部,所述单向送风阀底端连通设置有送风罩,所述送风罩外部罩设有消音罩,所述单向呼气阀嵌入设置于所述头罩本体前侧壁的下端,所述头罩本体两侧均设置有突出槽,所述披肩罩设于所述头罩本体的底部。
7.所述隔音降噪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突出槽内,所述隔音降噪组件包括螺杆、支撑板和隔音耳罩,所述螺杆贯穿螺接于所述突出槽外壁,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于所述螺杆一端,所述隔音耳罩通过缓冲支撑件与所述支撑板弹性连接,所述隔音耳罩内侧壁设置有传声耳塞。
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头罩本体全部罩住医护人员的头部并调整好位置,披肩顶部套设在头罩本体底部,转动螺杆并推动两个支撑板相对靠近移动,使得隔音耳罩罩住医护人员的耳部并使隔音棉层贴合耳部,缓冲支撑件对医护人员的耳朵能够得到有效保护,通过送风罩外部罩设的消音罩,能够消除送风罩一部分的进风噪音,通过隔音耳罩能够有效的对头罩本体的进风噪音和呼气噪音进行吸附隔音,从而减少了头罩本体内部噪音给医护人员带来的头晕、耳鸣目眩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对医护人员佩带的舒适度。
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送风过滤组件,所述送风过滤组件包括送风机、高效过滤器、送风管道和弧形固定板,所述送风机安装于所述弧形固定板外弧侧,所述高效过滤器连通设置于所述送风机的进风口,所述送风管道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送风机出风口和所述单向送风阀。
1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送风机安装在弧形固定板上,使得医护人员使用正压头罩时可以将送风过滤组件随身携带,提升了正压头罩使用的便捷性,高效过滤器的设置,能够
对进入送风机的空气进行过滤,通过送风管道和单向送风阀向头罩本体内部提供洁净呼吸空气并能保持其内部气体压力高于环境气体压力,有利于提高对医护人员的防护。
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送风机的出风口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头,所述送风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消音器和第二连接头,所述消音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头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单向送风阀可拆卸密封连接。
1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消音器能够减少送风机带来的噪音,通过消音器与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与单向送风阀的可拆卸密封连接,能够将头罩主体和送风过滤组件分开穿戴在医护人员身上后再进行连接,便于本装置的穿戴,同时便于将损坏的一部分拆下进行替换,未损坏的另一部分可以重复利用,从而减少浪费。
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弧形固定板两端均固定有腰带,两个所述腰带远离所述弧形固定板的一端通过魔术贴粘贴在一起,所述弧形固定板内弧侧固设有泡沫垫层。
1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弧形固定板贴于医护人员腰部,将腰带的两端通过魔术贴粘贴在一起,从而将弧形固定板及其上的送风机稳定的佩戴在医护人员腰部,泡沫垫层能够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缓冲支撑件包括滑杆、滑套、活动杆和缓冲弹簧,所述支撑板呈u型,所述滑杆固设于所述支撑板内,所述滑套对称滑动套设于所述滑杆两端,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滑杆外部,且所述缓冲弹簧固设于两个所述滑套之间,所述活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套和所述隔音耳罩之间。
1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滑杆、滑套、活动杆和缓冲弹簧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降低隔音耳罩与医护人员耳朵接触时的力度,避免医护人员的耳朵受力过大而造成伤害,对医护人员的耳朵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螺杆的伸出端固设有旋钮,所述支撑板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轴套与所述螺杆转动连接。
1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旋钮便于对螺杆进行旋转操作,轴套能够使支撑板不会跟随螺杆转动。
1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板一侧的上下两端水平对称固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突出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2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伸缩杆能够提高支撑板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便于调节其位置。
2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头罩本体底部的外周侧开有环形卡槽,所述披肩顶部通过收紧绷带卡设于所述环形卡槽内。
2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披肩顶部套设在头罩本体底部,再通过收紧绷带卡入环形卡槽内,从而将披肩罩设在头罩本体底部,使得头罩本体底部被收紧贴合于医护人员的脖子,有效地保障了佩带的密封性,同时使头罩本体的隔音效果更好。
2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头罩本体前侧壁开设有观察口,观察口嵌装有透明面罩。
2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透明面罩能够将头罩本体内部与外界隔绝,同时便于对外界进行观察。
2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消音罩四周的所述头罩本体内顶部设置有防磨软垫。
2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提高佩戴的舒适性,避免长时间佩戴对医护人员头部造成压伤。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静音降噪的正压头罩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头罩主体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头罩主体剖视图;
31.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隔音降噪组件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送风过滤组件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送风过滤组件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0-头罩主体;110-头罩本体;111-突出槽;112-环形卡槽;120-单向送风阀;121-送风罩;130-消音罩;140-单向呼气阀;150-披肩;160-收紧绷带;170-透明面罩;180-防磨软垫;20-隔音降噪组件;210-螺杆;211-旋钮;220-支撑板;221-轴套;230-缓冲支撑件;231-滑杆;232-滑套;233-活动杆;234-缓冲弹簧;240-隔音耳罩;250-传声耳塞;260-伸缩杆;30-送风过滤组件;310-送风机;311-第一连接头;320-高效过滤器;330-送风管道;331-消音器;332-第二连接头;340-弧形固定板;341-腰带;342-泡沫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6.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7.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静音降噪的正压头罩,包括头罩主体10和隔音降噪组件20。
38.请参阅图2和3,头罩主体10包括头罩本体110、单向送风阀120、单向呼气阀140和披肩150,单向送风阀120连通设置于头罩本体110顶部,单向送风阀120底端连通设置有送风罩121,单向送风阀120及送风罩121为头罩本体110内部提供呼吸需的气体,并使头罩本体110内部形成正压,送风罩121外部罩设有消音罩130,消音罩130为通气网孔罩,能够消除送风罩121一部分的进风噪音,单向呼气阀140嵌入设置于头罩本体110前侧壁的下端,利用单向呼气阀140将呼出的气体及时地排出,利用单向送风阀120输入洁净的空气,实现洁净空气的流通,使用户呼吸更顺畅,提高了洁净空气的利用率,头罩本体110两侧均设置有突
出槽111,披肩150罩设于头罩本体110的底部。
39.在本实施例中,头罩本体110底部的外周侧开有环形卡槽112,披肩150顶部通过收紧绷带160卡设于环形卡槽112内,披肩150顶部套设在头罩本体110底部,再通过收紧绷带160卡入环形卡槽112内,从而将披肩150罩设在头罩本体110底部,使得头罩本体110底部被收紧贴合于医护人员的脖子,有效地保障了佩带的密封性,同时使头罩本体110的隔音效果更好。
40.在具体设置时,头罩本体110前侧壁开设有观察口,观察口嵌装有透明面罩170,透明面罩170能够将头罩本体110内部与外界隔绝,同时便于对外界进行观察,消音罩130四周的头罩本体110内顶部设置有防磨软垫180,提高佩戴的舒适性,避免长时间佩戴对医护人员头部造成压伤。
41.请参阅图4,隔音降噪组件20对称设置于突出槽111内,隔音降噪组件20包括螺杆210、支撑板220和隔音耳罩240,螺杆210贯穿螺接于突出槽111外壁,螺杆210与突出槽111外壁之间套设有密封套,支撑板220转动连接于螺杆210一端,隔音耳罩240通过缓冲支撑件230与支撑板220弹性连接,隔音耳罩240内侧壁设置有传声耳塞250,传声耳塞250与头罩本体110外部的麦克风连接,能够正常接收外部声音,便于正常的谈话交流。
42.在具体设置时,缓冲支撑件230包括滑杆231、滑套232、活动杆233和缓冲弹簧234,支撑板220呈u型,滑杆231固设于支撑板220内,滑套232对称滑动套设于滑杆231两端,缓冲弹簧234套设于滑杆231外部,且缓冲弹簧234固设于两个滑套232之间,活动杆233转动连接于滑套232和隔音耳罩240之间,通过滑杆231、滑套232、活动杆233和缓冲弹簧234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降低隔音耳罩240与医护人员耳朵接触时的力度,避免医护人员的耳朵受力过大而造成伤害,对医护人员的耳朵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43.在其他一些实施方案中,螺杆210的伸出端固设有旋钮211,支撑板220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轴套221与螺杆210转动连接,旋钮211便于对螺杆210进行旋转操作,轴套221能够使支撑板220不会跟随螺杆210转动,支撑板220一侧的上下两端水平对称固设有伸缩杆260,伸缩杆260与突出槽111的内壁固定连接,伸缩杆260能够提高支撑板220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便于调节其位置。
44.请参阅图5和6,还包括送风过滤组件30,送风过滤组件30包括送风机310、高效过滤器320、送风管道330和弧形固定板340,送风机310安装于弧形固定板340外弧侧,高效过滤器320连通设置于送风机310的进风口,送风管道330两端分别连通于送风机310出风口和单向送风阀120,将送风机310安装在弧形固定板340上,使得医护人员使用正压头罩时可以将送风过滤组件30随身携带,提升了正压头罩使用的便捷性,高效过滤器320的设置,能够对进入送风机310的空气进行过滤,通过送风管道330和单向送风阀120向头罩本体110内部提供洁净呼吸空气并能保持其内部气体压力高于环境气体压力,有利于提高对医护人员的防护。
45.在具体设置时,送风机310的出风口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头311,送风管道330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消音器331和第二连接头332,消音器331与第一连接头311可拆卸密封连接,第二连接头332与单向送风阀120可拆卸密封连接,消音器331能够减少送风机310带来的噪音,通过消音器331与第一连接头311、第二连接头332与单向送风阀120的可拆卸密封连接,能够将头罩主体10和送风过滤组件30分开穿戴在医护人员身上后再进行连接,便于
本装置的穿戴,同时便于将损坏的一部分拆下进行替换,未损坏的另一部分可以重复利用,从而减少浪费。
46.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弧形固定板340两端均固定有腰带341,两个腰带341远离弧形固定板340的一端通过魔术贴粘贴在一起,弧形固定板340内弧侧固设有泡沫垫层342,将弧形固定板340贴于医护人员腰部,将腰带341的两端通过魔术贴粘贴在一起,从而将弧形固定板340及其上的送风机310稳定的佩戴在医护人员腰部,泡沫垫层342能够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47.该静音降噪的正压头罩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头罩本体110全部罩住医护人员的头部并调整好位置,披肩150顶部套设在头罩本体110底部,再通过收紧绷带160卡入环形卡槽112内,从而将披肩150罩设在头罩本体110底部,拧动旋钮211,转动螺杆210并推动两个支撑板220相对靠近移动,使得隔音耳罩240向医护人员的耳部靠近,直至罩住医护人员的耳部并使传声耳塞250贴合耳部,通过传声耳塞250能够正常接收外部声音,便于正常的谈话交流,缓冲支撑件230能够降低隔音耳罩240与医护人员耳朵接触时的力度,避免医护人员的耳朵受力过大而造成伤害,对医护人员的耳朵能够得到有效保护,通过送风机310吸取外界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320对进入送风机310的空气进行过滤,通过送风管道330和单向送风阀120向头罩本体110内部提供洁净呼吸空气并能保持其内部气体压力高于环境气体压力,通过送风罩121外部罩设的消音罩130,能够消除送风罩121一部分的进风噪音,通过隔音耳罩240能够有效的对头罩本体110的进风噪音和呼气噪音进行吸附隔音,从而减少了头罩本体110内部噪音给医护人员带来的头晕耳鸣目眩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对医护人员佩带的舒适度。
48.需要说明的是,送风机31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
49.送风机31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5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5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