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避免二次伤害的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33525发布日期:2022-05-07 13:1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避免二次伤害的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灭火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避免二次伤害的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采用热气溶胶灭火技术的灭火装置,是将固体燃料混合剂通过自身燃烧反应,产生足够浓度的悬浮固体颗粒和惰性气体,释放于着火空间,抑制火焰燃烧,并且使火焰熄灭。其中,烟雾灭火技术就属于热气溶胶技术范畴。
3.但是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4.1、由于热气溶胶是靠自身燃烧才能释放出钾离子来抑制火焰燃烧,核心部位燃烧温度超过1000℃,即使通过结构优化或使用降温材料(如碳酸镁等)阻隔,其喷口温度也是居高不下,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而使用降温材料会弱化灭火效果。
5.2、在燃烧喷射过程中,其自身产生的残留物(包括树脂和残碳化物等),会经过喷口一并喷出,喷出来的残留物会污染周边环境,难以清理,甚至带着未燃尽的火花,容易造成意外二次引燃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避免二次伤害的灭火装置,其可降低喷出气体的温度,残留物留在储液容器体内不喷出,避免二次伤害。
7.上述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8.一种可避免二次伤害的灭火装置,包括外壳、储液容器、灭火芯舱体、灭火芯组和喷管,其中所述储液容器采用封闭式结构且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用于存储冷却液,所述灭火芯舱体采用封闭式结构且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内,所述灭火芯组设置于所述灭火芯舱体内,所述喷管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内并且所述喷管一端和所述灭火芯舱体相连通,在所述储液容器上设置有气体溢出孔,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气体逃逸孔,所述灭火芯组燃烧产生的包括钾离子气雾的灭火气体从燃烧室经所述喷管进入到储液容器内,直接接触冷却液降温后,反向涌出液面,经所述气体溢出孔和所述气体逃逸孔往外喷出。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灭火芯舱体上设置有燃烧喷出孔,所述喷管一端和所述燃烧喷出孔相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至所述储液容器内。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液的液面与储液容器顶部留有一定比例空隙,用于气体溢出和液面波动,液面最高可浸没一半喷管出口端,液面最低也可不触及喷管出口端,所述灭火芯舱体的中下部处于冷却液浸泡中。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灭火芯组设置于所述灭火芯舱体内一侧,在所述灭火芯舱体内另一侧形成燃烧室,所述燃烧喷出孔设置于所述燃烧室接近其顶部的位置处。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灭火芯组的燃烧面向着所述燃烧室。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储液容器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气体溢出孔设置于所
述盖板上。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体逃逸孔包括多个均布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或上部四周。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储液容器和所述外壳之间留有间隙。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灭火芯组的燃烧面上设有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用于与线路板电连接,通过线路板控制所述发热元件通电发热以引燃所述灭火芯组。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气体溢出孔上表面粘贴一防水薄膜。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喷出孔内表面粘贴一防水薄膜。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避免二次伤害的灭火装置,其可降低喷出气体的温度,阻隔残留物溢出,让喷出气体与残留物相分割,喷出纯净的低温气体,解决二次伤害的危险。同时为灭火芯舱体燃烧后产生内部高温进行快速降温。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灭火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灭火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25.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避免二次伤害的灭火装置,包括外壳1、储液容器2、灭火芯舱体3、灭火芯组4和喷管5,其中所述储液容器2采用封闭式结构且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用于存储冷却液,所述灭火芯舱体3采用封闭式结构且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2内,所述灭火芯组4设置于所述灭火芯舱体3内,所述喷管5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2内并且所述喷管5一端和所述灭火芯舱体3相连通,在所述储液容器2上设置有气体溢出孔200,在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气体逃逸孔100,所述灭火芯组4燃烧产生的灭火气体经所述喷管5进入到储液容器2内降温后经所述气体溢出孔200和所述气体逃逸孔100往外喷出,灭火气体的运动方向如图3中箭头所示。本实施例中,由于灭火芯组4燃烧产生的灭火气体不溶于水或液体,灭火气体经过冷却液时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只会被冷却液降温,灭火气体溢出后不带上水分子,不影响灭火基础原理。
26.本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可避免二次伤害的灭火装置,其可降低喷出气体的温度,阻隔残留物溢出,让喷出气体与残留物相分割,喷出纯净的低温气体,解决二次伤害的危险。
27.具体的,通过水冷或者液冷方式,让灭火芯组4燃烧产生的高温灭火气体快速进行热交换,使得喷出的灭火气体温度降低,不会造成二次伤害。本实施例采用水冷或者液冷方式使得热交换更为直接,快速降低灭火气体的温度,并且使得从灭火装置喷出的灭火气体温度更为可控,避免二次高温对周边的伤害。
28.其次,在高温灭火气体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灭火气体的残留物喷入冷
却液里,沉入储液容器底部,无法随灭火气体喷出外面,实现零残留。
29.在本实施例中,将灭火芯舱体3置于储液容器2内部并进行密封处理,让储液容器2里的冷却液可以接触到灭火芯舱体3,可在灭火芯组4的燃烧阶段和后续阶段对灭火芯舱体3进行持续吸热降温。优选的,将灭火芯舱体3部分或者全部置于冷却液中,以此可使冷却液可以充分吸收灭火芯舱体3的热量以达到对灭火芯舱体3进行降温之目的。
30.此外,在灭火芯舱体3的喷射结束后,灭火芯舱体3内的高温可以通过灭火芯舱体3的金属片与冷却液接触实现快速热交换,让冷却液吸收大部分热量,并以蒸汽形式排出外壳1外,并且使外壳1的温度低于100℃,优于国家标准。
31.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灭火芯舱体3上设置有燃烧喷出孔300,所述喷管5一端和所述燃烧喷出孔300相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至冷却液面以下,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通过设置的喷管5可将灭火气体引导至冷却液体内进行冷却、过滤,保证冷却、过滤效果,有效避免灭火气体直接溢出至外壳1外。此外,通过上述设计,可使灭火芯舱体3的所有喷出物直接喷入冷却液中,喷出物喷入冷却液后不能溢出冷却液中面,只能沉入储液容器2底部。
32.或者,所述喷管5另一端向下延伸至所述储液容器2内,经喷管5喷出的灭火气体高于并于液体表面接触反弹转向再溢出外壳1外,同样可实现对灭火气体进行降温且将残留物喷到液体里面。
33.优选的,所述灭火芯组4设置于所述灭火芯舱体3内一侧,在所述灭火芯舱体3内另一侧形成燃烧室301,所述燃烧喷出孔300设置于所述燃烧室301接近其顶部的位置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可使灭火芯组4燃烧产生的灭火气体经燃烧室301后进入到喷管5内,避免损耗。
34.进一步的,所述灭火芯组4的燃烧面向着所述燃烧室301,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可使灭火芯组4燃烧产生的灭火气体直接进入到燃烧室301内,避免损耗。
35.在本实施例中,灭火芯组4包括多个灭火芯,其中3颗灭火芯串接在一起形成一组,多组灭火芯沿竖向布局形成所述灭火芯组4,灭火芯组数量取决于需要实施保护空间的大小灵活组合,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可使灭火装置的内部结构更为紧凑,并且可有效提高灭火装置的灭火性能。
36.优选的,在所述储液容器2顶部设置有盖板6,所述盖板6与所述灭火芯舱体3固定连接,所述气体溢出孔200设置于所述盖板6上,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可保证经冷却液冷却、过滤的灭火气体经气体溢出孔200后再经气体逃逸孔100往外喷出。
37.在本实施例中,在冷却液面之上留有空隙,让灭火气体溢出冷却液面后通过气体溢出孔200、气体逃逸孔100往外喷出。
38.进一步的,所述气体逃逸孔100包括多个均布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或上部四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可确保灭火气体的喷出效率,以确保灭火装置的灭火性能。
39.优选的,在所述储液容器2和所述外壳1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可形成隔温层,避免储液容器2的热量直接传导至外壳1上,即可避免外壳1的温度升高,以提高灭火装置的安全性。当然,可在隔温层内装载冷却液,以此避免储液容器2的热量传导至外壳1上。
40.进一步的,在所述灭火芯组4的燃烧面上设有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用于与线路板7电连接,通过线路板7控制所述发热元件通电发热以引燃所述灭火芯组4,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通过线路板7即可控制灭火装置的启动,以此可提高灭火装置使用的便捷
性。
41.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储液容器2内可填充其他降温材料,如碳酸镁等,只要可达到对灭火气体进行降温、过滤的同样效果即可。
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溢出孔200上表面粘贴一防水薄膜,让储液容器2与外界空气不流通,防止长时间水分散失。当灭火气体喷射溢出时,强大的气压可以冲破该防水薄膜。
43.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喷出孔300内表面粘贴一防水薄膜,让储液容器2内的水汽不能进入灭火芯舱体3。当灭火气体喷射溢出时,高温和强大的气压可以冲破该防水薄膜。
44.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采用实施例所述灭火装置而实现的低温钾离子气雾灭火方法:
45.通过传感器检测环境温度,传感器将检测所得的环境温度发送至线路板;
46.当线路板判断环境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则控制发热元件通电发热以引燃所述灭火芯组4。
47.灭火芯组4被引燃后持续燃烧产生包括钾离子气雾的灭火气体从燃烧室301经所述喷管5进入到储液容器2内,直接接触冷却液降温后,反向涌出液面,经气体溢出孔200和气体逃逸孔100往外喷出。
4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