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边作业用安全带挂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96989发布日期:2022-04-16 13:18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边作业用安全带挂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高层建筑安全施工设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工人安全带的锚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临边作业用安全带挂点装置。


背景技术:

2.工人在高层建筑上临边作业危险性非常大,必须要配带安全带。安全带的第一端系在工人身上,安全带的第二端要锚固在高层建筑非常可靠的地方。有时高层建筑上有可以借助的物品,比如立柱,再比如正好有一堆重量很重的沙袋,安全带的第二端可以锚固在这些物品上,工人即使坠落也不会直接掉在地面上,靠安全带悬挂在空中,有惊无险,不会有性命危险。然而,还有的时候高层建筑上没有可以借助的物品,只有光突突的墙面、未装饰过的地板和天花板,地板边缘的外侧就是没有任何承接物品的空间,工人临边作业时如果不采取安全措施,从这里坠落必然导致严重受伤甚至造成死亡。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研制一种操作简单、功能可靠、具有自动警示功能的临边作业用安全带挂点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功能可靠、具有自动警示功能、携带方便的临边作业用安全带挂点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临边作业用安全带挂点装置,包括底盘组件、底杆组件、调整杆、替换杆组、顶杆组件和顶盘组件;
6.底盘组件包括底盘和底球头;底球头固定联接在底盘上;
7.底杆组件包括底杆,底杆的下端设有底杆内球面,底杆内球面和底球头组成球面副,底杆可以绕底球头的球心朝任何方向摆动,摆动的角度有二十度;底杆还可以绕自身的轴心线旋转,或者还可以做复合运动,所述的复合运动是指底杆既可以绕底球头的球心摆动,又可以绕底杆自身的轴心线旋转;
8.底杆组件顶端和调整杆底端通过螺纹副相联,螺纹副旋合在不同的位置,使调整杆调整到不同的高度位置;
9.替换杆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替换杆组件;替换杆组件包括替换杆;两个替换杆组件一个在上另一个在下可拆卸固定联接在一起形成两节的替换杆组,按照这样的联接方式使多个替换杆组件可拆卸固定联接在一起形成多节的替换杆组;替换杆的长度不一定都相等,也可以长短相配合,以适应不同的天花板与地板间距;
10.调整杆的顶端和替换杆组的最下端的替换杆的底端可拆卸固定联接;
11.顶杆组件包括顶杆;顶杆下端与替换杆组最上端可拆卸固定联接在一起;
12.顶盘组件包括顶盘和顶球头;顶球头固定联接在顶盘上;
13.顶杆的上端设有顶杆内球面;顶杆内球面和顶球头组成球面副,顶杆可以绕顶球头的球心朝任何方向摆动,摆动的角度有二十度;顶杆还可以绕自身的轴心线旋转,或者还
可以做复合运动,所述的复合运动是指顶杆既可以绕顶球头的球心摆动,又可以绕顶杆自身的轴心线旋转。
14.在使用时,选择合适的替换杆组,把底盘组件、底杆组件、调整杆、替换杆组、顶杆组件和顶盘组件组合成为一体,使底盘下底面与顶盘上顶面之间的距离稍小于地板和天花板的距离,比如小10至40毫米;使底盘下底面与地板贴合,使底杆组件、调整杆、替换杆组和顶杆组件组成的长杆竖直放置,使底杆组件和调整杆的螺纹副相对旋转,使调整杆、替换杆组、顶杆组件和顶盘组件的组合向上升起,直到顶盘上顶面与天花板贴合,继续使底杆组件和调整杆相对旋转,则本发明就紧撑在地板和天花板之间,底盘压紧地板,顶盘压紧天花板,把安全带的第二端可以锚固在本发明上,安全带对其施加横向拉力时,本发明与地板和天花板之间就能产生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摩擦力,防止工人临边作业时坠落。
15.以上所述的临边作业用安全带挂点装置,安全带第二端可以环绕系在它外围;还可以设置耳环,耳环设置在底盘上、底杆上、顶盘上或者顶杆上,这样方便与安全带第二端的锚固。
16.工人的体重有轻重,当体重较重的工人使用本发明时,需要对地板和天花板施加更大的压紧力,这样才能产生更大的横向摩擦力,承受工人的体重;相反,当体重较轻的工人使用本发明时,不需要对地板和天花板施加太大的压紧力,能产生较小的横向摩擦力,就足以承受工人的体重;本发明还需要一套测量和计量压紧力的设备。
17.本发明底杆组件还包括底力传感器、三个发光二极管和电控系统;三个发光二极管是指底发光二极管一、底发光二极管二和底发光二极管三;底力传感器、三个发光二极管分别和电控系统电联接;底力传感器的外壳与底杆固定联接,底力传感器的测力杆竖直朝下,底力传感器的测力杆下末端压在底球头的球面上并可以在上面滑动;底杆组件对底球头的压力通过底力传感器的测力杆向下传递,底力传感器获取到底杆组件对底球头的压力数值,并传递给电控系统;电控系统根据压力数值的大小控制底发光二极管一、底发光二极管二、底发光二极管三的开启;当五十公斤的工人使用本发明时,则不需要太大的压紧力,对应的压紧力数值传递给电控系统后,电控系统仅开启底发光二极管一;当七十公斤的工人使用本发明时,则需要较大的压紧力,对应的压紧力数值传递给电控系统后,电控系统同时开启底发光二极管一和底发光二极管二;当九十公斤的工人使用本发明时,则需要非常大的压紧力,对应的压紧力数值传递给电控系统后,电控系统同时开启三个发光二极管;工人一边使底杆组件和调整杆相对旋转一边观察三个发光二极管的开启状况,达到与自己体重相匹配的状态时则停止旋转。
18.本发明也可以把力传感器和三个发光二极管安装在顶杆组件和顶盘组件之间,结构、使用方法和使用效果以以上所述相同,不再重复叙述。
19.所述的底杆组件、调整杆、替换杆组和顶杆组件组成的长杆竖直放置,人凭借肉眼很难判断准确竖直方向,如果长杆放置倾斜了,则其承受摩擦力的能力会大打折扣,严重的可能会滑脱,造成严重的坠落事故。在使用中,如果本发明有一端滑脱,本来竖直放置的长杆变倾斜,这时需要电控系统及时探测到危险状况并发出报警,提醒在场的其他工人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
20.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中底杆组件还包括底倾斜探测仪和底语音播报器;底倾斜探测仪包括密封壳体、水银、导电探针和中心探针;密封壳体内装有水银,密封壳体内
的水银不装满;多根导电探针和中心探针分别从上向下插入水银上表面,每一根导电探针通过水银与中心探针组成导电通路;多根导电探针围绕成圆形;当底杆组件倾斜到不同的角度时,有不同数量的导电探针的下端离开水银表面,则该导电探针通过水银与中心探针组成的导电通路断开,由电控系统检测并计算出断开的导电通路的总数量,向底语音播报器发送指令使其播报不同的危险状况;
21.比如多根导电探针设定为十六根;
22.当底杆组件轻微倾斜时,其中一至二根导电探针的下端离开水银表面,该导电探针通过水银与中心探针组成的导电通路断开,由电控系统检测到该信号并向底语音播报器发送指令使其播报:轻度危险;
23.当底杆组件中度倾斜时,其中三至四根导电探针的下端离开水银表面,该导电探针通过水银与中心探针组成的导电通路断开,由电控系统检测到该信号并向底语音播报器发送指令使其播报:中度危险;
24.当底杆组件严重倾斜时,其中五至六根导电探针的下端离开水银表面,该导电探针通过水银与中心探针组成的导电通路断开,由电控系统检测到该信号并向底语音播报器发送指令使其播报:非常危险;
25.现场的其他值守工人根据语音播报的内容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6.所述导电探针的数量设置得越多,则灵敏度越高,但是这样也导致电器元件太多,占用的空间较大,在底杆空腔这有限的空间内布置这么多电器元件比较困难。一般导电探针的数量设置为八至二十。
27.以上所述的导电探针通过水银与中心探针组成的导电通路,还包括电阻、电池和电压表,其中导电探针、水银、中心探针、电池和电阻首尾相联组成闭环电路,电压表和电阻并联;闭环电路内产生电流,则电压表能检测到电阻两端的电压;当导电探针的下端离开水银表面时,闭环电路断开,没有电流产生,则电压表检测到电阻两端的电压为零;电控系统获取电压表的读数,当电压表的读数为零时是断路,对十六路电路中处于断路状态的进行计数,根据计数的结果确定底语音播报器的播报内容。
28.本发明携带方便,可拆卸部位都拆解开,每一个组成部分的长度较小。
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功能可靠、具有自动警示功能、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图;
31.图2是底盘组件1和底杆组件2的组合的全剖视图;
32.图3是调整杆3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调整杆3、替换杆组件4和顶杆组件5的组合的全剖视图;
34.图5是两个替换杆组件4形成的替换杆组和顶杆组件5的组合的全剖视图;
35.图6是顶杆组件5和顶盘组件6的组合的全剖视图;
36.图7是底倾斜探测仪23的三维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37.图8是底倾斜探测仪23的电路联接示意图。
38.图中:
39.1-底盘组件;11-底盘;12-底球头;13-底盘耳环;
40.2-底杆组件;21-底杆;211-底杆内球面;212-底杆内螺纹;22-底力传感器;23-底倾斜探测仪;231-密封壳体;232-水银;233-导电探针;234-中心探针;235-电阻;236-电池;237-电压表;241-底发光二极管一;242-底发光二极管二;243-底发光二极管三;25-底语音播报器;26-底杆耳环;27-底杆电控装置;28-底杆扳孔;
41.3-调整杆;31-调整杆外螺纹;32-调整杆扳孔;33-调整杆内孔;34-调整杆销孔;
42.4-替换杆组件;41-替换杆固定销;42-替换杆弹簧;43-替换杆内孔;44-替换杆销孔;45-替换杆;
43.5-顶杆组件;51-顶杆;511-顶杆内球面;52-顶力传感器;53-顶倾斜探测仪;541-顶发光二极管一;542-顶发光二极管二;543-顶发光二极管三;55-顶语音播报器;56-顶杆耳环;57-顶杆电控装置;58-顶杆扳孔;591-顶杆固定销;592-顶杆弹簧;
44.6-顶盘组件;61-顶盘;62-顶球头;63-顶盘耳环。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6.实施例,一种临边作业用安全带挂点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底盘组件1、底杆组件2、调整杆3、替换杆组、顶杆组件5和顶盘组件6;
47.底盘组件1包括底盘11和底球头12;底球头12固定联接在底盘11上;
48.底杆组件2包括底杆21,底杆21的下端设有底杆内球面211,底杆内球面211和底球头12组成球面副,底杆21可以绕底球头12的球心朝任何方向摆动,摆动的角度有二十度;底杆21还可以绕自身的轴心线旋转,或者还可以做复合运动,所述的复合运动是指底杆21既可以绕底球头12的球心摆动,又可以绕底杆21自身的轴心线旋转;
49.底杆21顶端设有底杆内螺纹212,调整杆3底端设有调整杆外螺纹31,底杆内螺纹212和调整杆外螺纹31配合组成螺纹副,底杆内螺纹212和调整杆外螺纹31旋合在不同的位置,使调整杆3调整到不同的高度位置;
50.替换杆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替换杆组件4;替换杆组件4包括替换杆固定销41、替换杆弹簧42和替换杆45;替换杆45底端的侧面设有盲孔,盲孔内设置替换杆固定销41和替换杆弹簧42;替换杆45顶端设有替换杆内孔43;替换杆内孔43的侧壁上设有通透的替换杆销孔44;如图5所示,其中位于上部的替换杆组件4的替换杆45的底端与位于下部的替换杆组件4的替换杆45上端的替换杆内孔43活动配合,上部的替换杆组件4的替换杆弹簧42推动替换杆固定销41伸入到下部的替换杆组件4的替换杆45上端的替换杆销孔44内,使两个替换杆组件4可拆卸固定联接在一起形成两节的替换杆组,按照这样的联接方式使多个替换杆组件4可拆卸固定联接在一起形成多节的替换杆组;替换杆45的长度不一定都相等,也可以长短相配合,以适应不同的天花板与地板间距;
51.调整杆3的顶端设有调整杆内孔33;调整杆内孔33的侧壁上设有通透的调整杆销孔34;替换杆组的最下端的替换杆45的底端与调整杆内孔33活动配合,该替换杆45底端的替换杆弹簧42推动替换杆固定销41伸入到调整杆销孔34内,从而使调整杆3的顶端和替换
杆组的底端可拆卸固定联接在一起;
52.顶杆组件5包括顶杆51、顶杆固定销591和顶杆弹簧592;顶杆51底端的侧面设有盲孔,盲孔内设置顶杆固定销591和顶杆弹簧592;顶杆51下端与替换杆组最上端的替换杆45顶端的替换杆内孔43活动配合,顶杆弹簧592推动顶杆固定销591伸入到该替换杆45上端的替换杆销孔44内,使顶杆51下端与替换杆组最上端可拆卸固定联接在一起;
53.顶盘组件6包括顶盘61和顶球头62;顶球头62固定联接在顶盘61上;
54.顶杆51的上端设有顶杆内球面511;顶杆内球面511和顶球头62组成球面副,顶杆51可以绕顶球头62的球心朝任何方向摆动,摆动的角度有二十度;顶杆51还可以绕自身的轴心线旋转,或者还可以做复合运动,所述的复合运动是指顶杆51既可以绕顶球头62的球心摆动,又可以绕顶杆51自身的轴心线旋转。
55.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选择合适的替换杆组,把底盘组件1、底杆组件2、调整杆3、替换杆组、顶杆组件5和顶盘组件6组合成为一体,使底盘11下底面与顶盘61上顶面之间的距离稍小于地板和天花板的距离,比如小10至40毫米;使底盘11下底面与地板贴合,使底杆组件2、调整杆3、替换杆组和顶杆组件5组成的长杆竖直放置,使底杆组件2和调整杆3的螺纹副相对旋转,使调整杆3、替换杆组、顶杆组件5和顶盘组件6的组合向上升起,直到顶盘61上顶面与天花板贴合,继续使底杆组件2和调整杆3相对旋转,则本实施例就紧撑在地板和天花板之间,底盘11压紧地板,顶盘61压紧天花板,把安全带的第二端可以锚固在本实施例上,安全带对其施加横向拉力时,本实施例与地板和天花板之间就能产生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摩擦力,防止工人临边作业时坠落。
56.以上所述的临边作业用安全带挂点装置,安全带第二端可以环绕系在它外围;还可以设置耳环,耳环设置在底盘11上、底杆21上、顶盘61上或者顶杆51上,如图2和图6所示的底盘耳环13、底杆耳环26、顶盘耳环63和顶杆耳环,分别固定联接在底盘11、底杆21、顶盘61和顶杆51上,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同时设置多个,这样方便与安全带第二端的锚固。
57.工人的体重有轻重,当体重较重的工人使用本实施例时,需要对地板和天花板施加更大的压紧力,这样才能产生更大的横向摩擦力,承受工人的体重;相反,当体重较轻的工人使用本实施例时,不需要对地板和天花板施加太大的压紧力,能产生较小的横向摩擦力,就足以承受工人的体重;本实施例还需要一套测量和计量压紧力的设备。
5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底杆组件2还包括底力传感器22、三个发光二极管和电控系统;三个发光二极管是指底发光二极管一241、底发光二极管二242和底发光二极管三243;底力传感器22、三个发光二极管分别和电控系统电联接;底力传感器22的外壳与底杆21固定联接,底力传感器22的测力杆竖直朝下,底力传感器22的测力杆下末端压在底球头12的球面上;底杆组件2对底球头12的压力通过底力传感器22的测力杆向下传递,底力传感器22获取到底杆组件2对底球头12的压力数值,并传递给电控系统;电控系统根据压力数值的大小控制底发光二极管一241、底发光二极管二242、底发光二极管三243的开启;当五十公斤的工人使用本实施例时,则不需要太大的压紧力,对应的压紧力数值传递给电控系统后,电控系统仅开启底发光二极管一241;当七十公斤的工人使用本实施例时,则需要较大的压紧力,对应的压紧力数值传递给电控系统后,电控系统同时开启底发光二极管一241和底发光二极管二242;当九十公斤的工人使用本实施例时,则需要非常大的压紧力,对应的压紧力数值传递给电控系统后,电控系统同时开启三个发光二极管;工人一边使底杆组件2和调整
杆3相对旋转一边观察三个发光二极管的开启状况,达到与自己体重相匹配的状态时则停止旋转。
59.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也可以把力传感器和三个发光二极管安装在顶杆组件5和顶盘组件6之间,结构、使用方法和使用效果以以上所述相同,不再重复叙述。
60.所述的底杆组件2、调整杆3、替换杆组和顶杆组件5组成的长杆竖直放置,人凭借肉眼很难判断准确竖直方向,如果长杆放置倾斜了,则其承受摩擦力的能力会大打折扣,严重的可能会滑脱,造成严重的坠落事故。在使用中,如果本实施例有一端滑脱,本来竖直放置的长杆变倾斜,这时需要电控系统及时探测到危险状况并发出报警,提醒在场的其他工人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
61.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施例中底杆组件2还包括底倾斜探测仪23和底语音播报器25;如图7所示,底倾斜探测仪23包括密封壳体231、水银232、导电探针233和中心探针234;密封壳体231内装有水银232,密封壳体231内的水银232不装满;十六根导电探针233和中心探针234分别从上向下插入水银232上表面,每一根导电探针233通过水银232与中心探针234组成导电通路;十六根导电探针233围绕成圆形;
62.当底杆组件2轻微倾斜时,其中一至二根导电探针233的下端离开水银232表面,该导电探针233通过水银232与中心探针234组成的导电通路断开,由电控系统检测到该信号并向底语音播报器25发送指令使其播报:轻度危险;
63.当底杆组件2中度倾斜时,其中三至四根导电探针233的下端离开水银232表面,该导电探针233通过水银232与中心探针234组成的导电通路断开,由电控系统检测到该信号并向底语音播报器25发送指令使其播报:中度危险;
64.当底杆组件2严重倾斜时,其中五至六根导电探针233的下端离开水银232表面,该导电探针233通过水银232与中心探针234组成的导电通路断开,由电控系统检测到该信号并向底语音播报器25发送指令使其播报:非常危险;
65.现场的其他值守工人根据语音播报的内容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66.以上所述的导电探针233通过水银232与中心探针234组成的导电通路,还包括电阻235、电池236和电压表237,其中导电探针233、水银232、中心探针234、电池236和电阻235首尾相联组成闭环电路,电压表237和电阻235并联;闭环电路内产生电流,则电压表237能检测到电阻235两端的电压;当导电探针233的下端离开水银232表面时,闭环电路断开,没有电流产生,则电压表237检测到电阻235两端的电压为零;电控系统获取电压表237的读数,当电压表237的读数为零时是断路,对十六路电路中处于断路状态的进行计数,根据计数的结果确定底语音播报器25的播报内容。
67.以上所述的底倾斜探测仪23和底语音播报器25也可以安装在顶杆组件5内,如图6中所示的顶倾斜探测仪53和顶语音播报器55,其结构、功能和有益效果同以上所述,不再重复叙述。
68.所述的底杆21上还设有底杆扳孔28,所述的调整杆3上还设有调整杆扳孔32,在使底杆21和调整杆3相对绕转时,可以使用两杆橇杆分别插入底杆扳孔28和调整杆扳孔32,使和杠杆的原理减小人的操作力,操作更方便。
6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
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