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阻燃气体隔绝火灾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81203发布日期:2022-08-17 10:58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阻燃气体隔绝火灾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阻燃气体隔绝火灾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发生火灾时不能利用水对其进行扑救,需要利用液态二氧化碳进行扑救,由于发生火灾人们不能够及时对其进行灭火处理,故而需要使用防火防护装置,现有的防火防护装置不能够及时对火灾进行扑救,并且不能够对装置进行固定限位。
3.申请公开号为cn110478831a公布了锂离子电池防火装置,包括电池箱体、箱体安全阀以及箱体阻火结构,所述电池箱体包围形成一个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内放置有多个电池单体,所述电池箱体设置有箱体出气口,所述箱体安全阀设置于所述箱体出气口,所述箱体阻火结构具有箱体阻火结构入口,所述箱体阻火结构入口与所述箱体安全阀连接,用以阻止喷发物产生的火焰蔓延,所述箱体阻火结构包括箱体阻火外壳与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阻火板,使用时阻火件能够对锂离子电池进行防火,然而该装置不能够底座进行固定限位,从而不能够提高该装置稳定性。
4.因此,现研发一种能够对底座进行固定限位,从而能够提高装置稳定性的利用阻燃气体隔绝火灾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专利不能够对底座进行固定限位,从而不能够提高装置稳定性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底座进行固定限位,从而能够提高装置稳定性的利用阻燃气体隔绝火灾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护装置。
6.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阻燃气体隔绝火灾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护装置,包括有底座、钢瓶、第一导管、软管、喷头、控制阀、释放机构和固定机构,底座上侧安装有两个钢瓶,两个钢瓶呈左右对称设置,两个钢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导管,第一导管前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控制阀,第一导管上侧均连接有软管,两个软管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连接有喷头,底座上设有释放机构,底座上设有固定机构。
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释放机构包括有安装板、第一固定块、滑块、第一弹簧、第一连接板和玻璃管,底座中部上侧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下部前侧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块呈上下设置,安装板前侧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上侧与上侧的第一固定块下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控制阀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滑块后侧固接,下侧的第一固定块和滑块下侧之间连接有能够拆卸的玻璃管。
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空心筒、螺杆和挤压块,底座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两个第一空心筒,左侧的两个第一空心筒呈前后对称设置,右侧的两个第一空心筒也呈前后对称设置,第一空心筒上均转动式连接有螺杆,螺纹杆上均螺纹式连接有挤压块。
9.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防尘机构,防尘机构包括有固定板、第一转杆、转板、第一扭簧、连接套和插销,安装板下部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两个固定板,前侧的两个固定板呈左右对称设置,后侧的两个固定板也呈左右对称设置,左侧的两个固定板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杆,右侧的两个固定板之间也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上均连接有转板,左侧的转板与左侧的喷头固接,右侧的转板与右侧的喷头固接,转板前后两侧与相邻的两个固定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一扭簧,转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套,第一连接板下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插销。
10.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有第二连接板、滑动板和第二弹簧,转板下侧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板,第二连接板下侧与滑动板之间均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两个第二弹簧呈前后对称设置。
11.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警示机构,警示机构包括有第二导管、第二空心筒、固定架、扇叶、第二转杆、转动环和发声筒,两个第一导管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二导管,第二导管位于两个软管相互靠近的一侧,两个第二导管上侧之间连接有第二空心筒,第二空心筒内壁上部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转动式连接有扇叶,扇叶上连接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上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转动并滑动式连接有三个转动环,安装板内壁前上侧安装有发声筒。
12.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块、弧形板和第二扭簧,安装板下部前侧安装有两个第二固定块,两个第二固定块位于第一固定块左右两侧,两个第二固定块之间转动式连接有弧形板,弧形板下部左右两侧与第二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二扭簧。
13.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弧形板后侧开有凹槽。
14.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玻璃管爆破,会使得控制阀自动被打开,进而使得液态二氧化碳会自动流入到喷头上进行喷洒,如此能够对电站进行防火,同时还能够通过使得第一空心筒被挤压膨胀对本装置进行固定,如此能够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15.2、本发明通过转板,能够对喷头进行防尘,能够防止喷头在不使用时表面积灰,从而能够减小喷头的损坏率。
16.3、本发明通过液态二氧化碳流出至第二空心筒内,能够使得转动环进行摆动,进而能够敲击发声筒发出声响对人们进行警示,提醒人们该处发生火灾需要对其进行扑救。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释放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释放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释放机构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释放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26.图10为本发明防尘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本发明防尘机构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28.图12为本发明防尘机构的立体结构局部放大图。
29.图13为本发明缓冲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4为本发明缓冲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5为本发明警示机构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32.图16为本发明警示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剖视图。
33.图17为本发明防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8为本发明防护机构的立体结构局部放大图。
35.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底座,2:钢瓶,3:第一导管,31:软管,32:喷头,4:控制阀,5:释放机构,50:安装板,51:第一固定块,52:滑块,53:第一弹簧,54:第一连接板,55:玻璃管,6:固定机构,60:第一空心筒,61:螺杆,62:挤压块,7:防尘机构,70:固定板,71:第一转杆,72:转板,73:第一扭簧,74:连接套,75:插销,8:缓冲机构,80:第二连接板,81:滑动板,82:第二弹簧,9:警示机构,90:第二导管,91:第二空心筒,92:固定架,93:扇叶,94:第二转杆,95:转动环,96:发声筒,10:防护机构,101:第二固定块,102:弧形板,103:第二扭簧,10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一种利用阻燃气体隔绝火灾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护装置,如图1-图9所示,包括有底座1、钢瓶2、第一导管3、软管31、喷头32、控制阀4、释放机构5和固定机构6,底座1上侧焊接有两个钢瓶2,两个钢瓶2呈左右对称设置,钢瓶2能够用来盛装液态二氧化碳,两个钢瓶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一导管3,第一导管3能够对液态二氧化碳起到导向作用,第一导管3前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控制阀4,控制阀4能够控制液态二氧化碳是否流出,第一导管3上侧均连接有软管31,两个软管3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连接有喷头32,喷头32能够使得液态二氧化碳顺利喷出,从而达到防火的效果,底座1上设有释放机构5,释放机构5能够使得控制阀4自动被打开,底座1上设有固定机构6,固定机构6能够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38.如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释放机构5包括有安装板50、第一固定块51、滑块52、第一弹簧53、第一连接板54和玻璃管55,底座1中部上侧安装有安装板50,安装板50下部前侧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51,两个第一固定块51呈上下设置,安装板50前侧滑动式连接有滑块52,滑块52上侧与上侧的第一固定块51下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3,第一弹簧53能够使得滑块52移动复位,两个控制阀4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54,第一连接板54与滑块52后侧固接,下侧的第一固定块51和滑块52下侧之间连接有能够拆卸的玻璃管55,玻璃管55能够用来盛装没煤油。
39.如图1、图2、图8和图9所示,固定机构6包括有第一空心筒60、螺杆61和挤压块62,
底座1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两个第一空心筒60,左侧的两个第一空心筒60呈前后对称设置,右侧的两个第一空心筒60也呈前后对称设置,第一空心筒60上均转动式连接有螺杆61,螺纹杆上均螺纹式连接有挤压块62,第一空心筒60能够对挤压块62起到导向作用,挤压块62能够使得第一空心筒60展开,从而能够对底座1进行固定限位,能够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40.在起火时需要对电站进行防火防护,对电站进行防火防护可用本装置实现,初始时,玻璃管55内装有煤油,第一弹簧53处于被压缩状态,滑块52处于最上侧位置,首先,人们将本装置放置在电站仓库门口处,随后人们利用工具在地面上打孔,随后人们将第一空心管放入在孔内,接着人们转动螺杆61,螺杆61转动带动挤压块62向上侧移动,挤压块62向上侧移动会使得第一空心筒60被挤压膨胀,第一空心筒60被挤压膨胀能够对本装置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接着如果发生火灾,会使得仓库内温度升高,由于煤油会发生热胀冷缩,故而温度升高会使得煤油进行膨胀,进而会使得玻璃管55爆破,玻璃管55爆破使得滑块52被释放,接着滑块52在第一弹簧53作用下向下侧移动,滑块52向下侧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板54向下侧移动,第一连接板54向下侧移动会使得控制阀4进行转动打开,控制阀4转动打开使得第一导管3被释放,随后钢瓶2内被压缩过的液态二氧化碳会通过第一导管3流进软管31内,接着通过软管31进入到喷头32上,随后通过喷头32将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如此能够对电站周围进行灭火处理,从而能够达到防火效果,当人们将火灾扑灭完成后,人们将新的玻璃管55放置在滑块52和下侧的第一固定块51之间,玻璃管55放置过程中会使得滑块52向上侧移动,滑块52向上侧移动会使得第一连接板54向上侧移动,第一连接板54向上侧移动使得控制阀4反转,控制阀4反转使得第一导管3被关闭,接着人们反转螺杆61,螺杆61反转带动挤压块62向下侧移动,挤压块62向下侧移动使得第一空心筒60不被挤压膨胀,随后人们将本装置取走即可,重复以上操作能够便于人们对电站进行防火防护处理,发生火灾时能够自动将控制阀4打开,使得液态二氧化碳自动喷出进行灭火处理,如此能够减小电站的破坏率,并且还能够减小人们劳动力,提高灭火效率,同时还能够将底座1进行固定限位,从而能够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41.如图1、图2、图10、图11和图12所示,还包括有能够对喷头32进行防尘的防尘机构7,防尘机构7包括有固定板70、第一转杆71、转板72、第一扭簧73、连接套74和插销75,安装板50下部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两个固定板70,前侧的两个固定板70呈左右对称设置,后侧的两个固定板70也呈左右对称设置,左侧的两个固定板70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杆71,右侧的两个固定板70之间也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杆71,第一转杆71上均连接有转板72,左侧的转板72与左侧的喷头32固接,右侧的转板72与右侧的喷头32固接,转板72能够对喷头32起到防尘作用,转板72前后两侧与相邻的两个固定板70之间均连接有第一扭簧73,第一扭簧73能够使得转板72转动复位,转板72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套74,第一连接板54下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插销75,插销75能够对连接套74进行卡住限位。
42.当电站发生火灾需要进行防火时,初始时,第一弹簧53处于被压缩状态,滑块52处于最上侧位置,转板72处于与安装板50贴合状态,第一扭簧73处于被扭转状态,喷头32处于与底座1垂直状态,卡销处于将连接套74卡住状态,首先,玻璃管55在煤油的热胀冷缩作用下会发生爆破,进而使得滑块52在第一弹簧53作用下向下侧移动,滑块52向下侧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板54和插销75向下侧移动,当插销75向下侧移动与连接套74分离时,两个转板72均在第一扭簧73作用下向相互远离的一侧转动,转板72转动带动喷头32转动,随后能够进
行灭火处理,能够对电站进行防火防护,随后当人们将火扑灭后,人们手动将两个转板72向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转板72转动带动连接套74和喷头32转动,转板72能够对喷头32起到防护作用,接着人们将滑块52向上侧移动,滑块52向上侧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板54向上侧移动,第一连接板54向上侧移动带动插销75向上侧移动,随后插销75插进连接套74内,插销75能够对连接套74进行卡住限位,从而能够对转板72进行限位,随后人们将玻璃管55放置在滑块52和下侧的第一固定块51之间即可,重复以上操作能够对喷头32进行防护,从而能够减小喷头32的损坏率。
43.如图1、图2、图13和图14所示,还包括有能够对转板72起到缓冲作用的缓冲机构8,缓冲机构8包括有第二连接板80、滑动板81和第二弹簧82,转板72下侧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连接板80,第二连接板80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板81,滑动板81能够对转板72起到缓冲作用,第二连接板80下侧与滑动板81之间均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82,两个第二弹簧82呈前后对称设置,第二弹簧82能够对滑动板81起到缓冲复位作用。
44.当人们转动转板72使得喷头32展现出来时,转板72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板80、滑动板81和第二弹簧82转动,随后当滑动板81与底座1接触时,由于转板72转动有一定的冲力,故而底座1会使得滑动板81向上侧移动,使得第二弹簧82被压缩,如此能够对转板72进行缓冲,当火灾扑灭后,人们反向转动转板72,使得第二连接板80、滑动板81和第二弹簧82反转复位,接着当滑动板81与底座1分离时,滑动板81在第二弹簧82作用下向下侧移动复位,重复以上操作能够对转板72进行缓冲,从而能够减小装置的损坏率。
45.如图1、图15和图16所示,还包括有能够发出声响对人们进行警示的警示机构9,警示机构9包括有第二导管90、第二空心筒91、固定架92、扇叶93、第二转杆94、转动环95和发声筒96,两个第一导管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二导管90,第二导管90位于两个软管31相互靠近的一侧,两个第二导管90上侧之间连接有第二空心筒91,第二空心筒91内壁上部焊接有固定架92,固定架92上转动式连接有扇叶93,扇叶93上连接有第二转杆94,第二转杆94上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转动并滑动式连接有三个转动环95,安装板50内壁前上侧安装有发声筒96,转动环95敲击发声筒96能够发出声响,从而能够达到对人们警示的效果。
46.当本装置进行灭火时,当液态二氧化碳顺利被喷出时,此时第一导管3被打开,随后液态二氧化碳会通过第一导管3流进第二导管90内,接着通过第二导管90流入第二空心筒91内,由于液态二氧化碳时被压缩过的,故而会使得扇叶93进行转动,扇叶93转动带动第二转杆94转动,第二转杆94转动会带动转动环95进行摆动,转动环95摆动会敲击发声筒96发出声响,如此能够对人们进行警示,提醒人们该处发生火灾需要进行扑灭,当火灾扑灭完成后,人们将控制阀4关闭,使得第一导管3被堵住,随后液态二氧化碳停止流出,进而使得第二转杆94和扇叶93停止转动,然后使得转动环95停止摆动敲击发声筒96,重复以上操作能够对发声筒96进行敲击发出声响,从而能够对人们进行警示,提醒人们该处发生火灾需要进行扑灭。
47.如图1、图2、图17和图18所示,还包括有能够对玻璃管55进行防护的防护机构10,防护机构10包括有第二固定块101、弧形板102和第二扭簧103,安装板50下部前侧安装有两个第二固定块101,两个第二固定块101位于第一固定块51左右两侧,两个第二固定块101之间转动式连接有弧形板102,弧形板102能够对玻璃管55起到防护作用,弧形板102下部左右两侧与第二固定块101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二扭簧103,第二扭簧103能够使得
弧形板102转动复位。
48.如图18所示,弧形板102后侧开有凹槽104,凹槽104能够对玻璃板进行限位。
49.当发生火灾后,装有煤油的玻璃管55爆破后需要对其进行更换,首先,人们向下侧转动弧形板102,此时第二扭簧103被扭转,随后人们能够将装有煤油的玻璃管55放置在滑块52和下侧的第一固定块51之间,接着人们释放弧形板102,弧形板102在第二扭簧103作用下向上侧转动复位,弧形板102能够对玻璃管55进行防护,同时凹槽104与玻璃管55贴合,能够对玻璃管55进行限位,如此能够防止人们不小心碰到玻璃管55造成爆破,重复以上操作能够对玻璃管55进行防护限位,进而能够防止人们不小心碰到博囖管造成爆破。
50.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