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烟废气管道阻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95165发布日期:2022-10-01 04:5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烟废气管道阻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油烟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烟废气管道阻火装置。


背景技术:

2.定型机在定型过程中由于烘房温度通常控制在120~230℃范围内,织物携带的水分与溶剂、油脂和蜡质等一起受热挥发,会产生大量油烟,具有温度高、湿度高、油烟浓度高等特点,需要及时排出烘房,否则会对织物造成污染。
3.定型机一般采用蒸汽加热、导热油加热、天然气加热、电加热等加热方式,在长时间使用时,含高浓度油烟的废气排出管道会使油污沉降粘在管壁上,当产生明火时易造成整个排烟管道失火,虽然净化设备带有消防系统,当检测到着火时开启消防灭火装置,但是消防系统检测到着火点时有一定的响应时间,通常需要几秒或者更长的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易造成火势的加大,增加灭火难度,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述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消防系统响应时间内有效阻隔火势蔓延的油烟废气管道阻火装置。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烟废气管道阻火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底部的水箱以及设置于水箱上方的内筒,所述内筒固定于壳体内,所述壳体与内筒之间形成风道,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在所述内筒上设置连通风管,所述连通风管连接进风口与内筒,所述内筒底部为扩流口,所述扩流口呈喇叭状,在所述扩流口上均匀设置若干排气口,若干所述排气口将进入的火苗分割成若干份并从排气口排出,所述排气口对着所述水箱内的水面。
6.进一步具体的,若干所述排气口由若干小直径的不锈钢管道焊接而成。
7.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排气口距离水面的距离小于150mm。
8.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扩流口与竖直方向倾斜的角度为20-60
°
,所述不锈钢管道的直径为20-150mm,长度大于或者等于50mm。
9.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内筒内部设置有第一喷淋组,所述第一喷淋组包括第一主管道、连通第一主管道的若干第一支管道以及设置于第一支管道上的若干第一喷头,所述第一主管道连接外部供水。
10.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水箱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主管道。
11.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风道内部设置有第二喷淋组,所述第二喷淋组包括第二主管道、连通第二主管道的若干第二支管道以及设置于第二支管道上的若干第二喷头,所述第二主管道连接外部供水。
12.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水箱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主管道以及第二主管道。
13.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水箱的下部设置有排水口,在所述排水口上设置有排水阀,在所述水箱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口;在所述水箱旁设置用于对水箱液位检测的液位传感器。
14.进一步具体的,所述连通风管横向贯穿壳体并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所述进风口以及检修口。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扩流口能够降低火苗进入排气口的速度,之后通过若干不锈钢管道将大火苗分隔成若干小火苗,小火苗在不锈钢管道内火苗温度不断被吸收降低,之后再冲击水面,有效阻断了火苗向出风口传递,在消防系统响应时间内防止火苗向外蔓延,降低灭火难度以及降低经济损失;不仅仅可适用于定型机上,也可适用于其他油烟排出管道,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油烟废气管道阻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发明油烟废气管道阻火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2中a-a部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发明油烟废气管道阻火装置与过渡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与图6是本发明内筒、连通风管、第一喷淋组与第二喷淋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本发明油烟废气管道阻火装置中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壳体;2、水箱;21、排水口;22、溢流口;23、出水口;3、内筒;31、扩流口;4、支架;5、出风口;6、进风口;7、连通风管;8、不锈钢管道;9、第一喷淋组;91、第一主管道;92、第一支管道;10、第二喷淋组;101、第二主管道;102、第二支管道;11、连通水管;12、水泵;13、排水阀;14、检修口;15、锥面;16、过渡箱;161、挡板;162、第一腔室;163、第二腔室;164、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6.如图1-图4所示一种油烟废气管道阻火装置,用于定型机的排烟管道的末端,该装
置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底部的水箱2以及设置于水箱2上方的内筒3,所述壳体1以及内筒3均呈柱状,所述内筒3固定于壳体1上,使得所述壳体1与内筒3之间形成风道,该风道为环状,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出风口5,该出风口5位于壳体1上部,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6,在所述内筒3上设置连通风管7,所述连通风管7连接进风口6与内筒3,内筒3底部为扩流口31,所述扩流口31直接对着所述水箱2内的水面;所述定型机内排出的油烟经过排烟管道进入至进风口6,油烟顺着连通风管7进入内筒3,由于内筒3的扩流口31位于底部,油烟顺着内筒3向底部扩流口31运动,油烟的风速控制在10m/s以下,冲击所述水箱2内的水面降低风速并且能够去除部分杂质,之后油烟越过扩流口31进入风道内,并顺着风道向壳体1顶部运动,最后通过出风口5排出。
27.基于上述结构,为了能够实现阻火操作,故在所述扩流口31处设置有若干排气口,若干所述的排气口阵列设置,火苗从内筒3向下方进入若干排气口,若干所述排气口将火苗分割成若干小火苗,并冲击水面,能够实现阻火功能,从而为消防系统提供响应时间,防止火势蔓延以及增大。
28.所述排气口可以由一较厚的平板并在该平板上开设通孔形成,将该平板固定在扩流口31最底部即可,保证从扩流口31出来的气体以及火苗只能通过排气口排出;所述排气口也可以通过若干小直径的不锈钢管道8焊接或者其他方式并排固定而成,若干所述不锈钢管道8固定在扩流口31底部,也需保证气体以及火苗只能从排气口排出;其中,所述不锈钢管道8的直径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大小不一或者直径相同,当为大小不一时,位于所述扩流口31中间位置选取较小直径,位于扩流口31远离中间位置选取较大直径,这是因为靠近中间位置所述火苗密度较大,而在其他位置火苗密度较小,能够将密度较大的火苗分割为多个小火苗,有利于阻火;当为直径相同时,方便对不锈钢管道8进行排布,方便加工;其中,所述不锈钢管道8的直径可在20-150mm中进行选取,在本方案中优选为75mm;为了保证阻火效果显著,不锈钢管道8的长度优选控制在50mm以上,所述排气口距离水面的距离控制在150mm以下,也可以直接插入水面以下。
29.所述扩流口31呈圆形且其直径从远离水面至靠近水面逐渐变大,即扩流口31可以呈弧面或者锥面,其中,所述扩流口31与竖直方向倾斜的角度为30-50
°
,即锥面角度为20-60
°
,角度优选为40
°

30.如图5与图6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阻火效果,在所述内筒3内部设置有第一喷淋组9,所述第一喷淋组9位于排气口的上方,所述第一喷淋组9包括第一主管道91、连通第一主管道91上的若干第一支管道92以及设置于第一支管道92上的若干第一喷头,所述第一主管道91由外部供水;水通过第一主管道91进入第一支管道92,之后通过第一喷头喷出。
31.为了进一步消除排出气体内的烟尘,在所述风道内部设置有第二喷淋组10,所述第二喷淋组10位于风道的上部,所述第二喷淋组10包括第二主管道101、连通第二主管道101上的若干第二支管道102以及设置于第二支管道102上的若干第二喷头,所述第二主管道101由外部供水。
32.在所述第一主管道91与第二主管道101之间通过连通水管11将第一喷淋组9与第二喷淋组10进行连通,所述连通水管11需穿过内筒3,外部供水的管道通过进风口6连接至连通水管11中部,可实现同时对第一喷淋组9与第二喷淋组10进行供水操作。
33.水的主要目的是对粘在管壁的油污和杂质进行冲洗,也可以消除气体中的烟尘,
以及消除部分火苗、降温功能;可以采用高压水定时对管壁清洗,当发生火情时也可以开启喷淋功能进行灭火操作。
34.如图1-图4所示在所述水箱2上设置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主管道91以及第二主管道101,所述水泵12抽取水箱2内的水并通过第一喷淋组9与第二喷淋组10进行喷淋,之后水回到水箱2可继续循环使用,水箱2内的水进入水泵12之前可设置过滤组,所述过滤组可将水内的杂质过滤掉,保证在进入喷淋组时不会对第一喷头、第二喷头造成堵塞;所述过滤组可以由多个孔径大小不一的过滤网排列组成。
35.在所述水箱2的下部设置有排水口21,在所述排水口21上设置有排水阀13,当水箱2内部污水较浓时,可开启排水阀13将污水排出,之后更换新水;同时,为了保证水箱2内水面高度的恒定,故在水箱2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口22,超过溢流口22的水直接排出,此处,由于管壁上冲下来的油污会漂浮在水面上,可从溢流口22排出;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会对水进行消耗,需要在水箱2内补水,故在水箱2上设置进水口,可以通过进水口补充新水;也可以在水箱2上设置液位传感器164,当水面过低时可以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补水,也可以直接由控制中心控制进水口上的进水阀自动开启补水;如图4所示在本方案中,在水箱2下部开设一出水口23,并在出水口23处设置一过渡箱16,在所述过渡箱16内设置一挡板161,所述挡板161将过渡箱16分为第一腔室162与第二腔室163,第一腔室162与第二腔室163顶部、底部均连通,所述出水口23连接在第一腔室162上,所述水泵12抽取第一腔室162内的水,所述液位传感器164设置于第二腔室163内,由于水泵12抽取第一腔室162内的水,会使得从水箱2进入第一腔室162内的水流变大,通过所述挡板161的使用可平稳第二腔室163内的水面,从而保证液位传感器164稳定工作。
36.如图7所示在所述水箱2靠近水面的位置设置有支架4,所述支架4成镂空状且所述支架4略低于所述溢流口22,镂空的所述支架4可将水面分隔成若干小面积的水面,能够防止水面被气体吹动时晃动的范围过大,从而影响阻火效果。
37.所述连通风管7横向贯穿壳体1并在所述壳体1上形成所述进风口6以及检修口14,在使用中,检修口14被封闭且保持密封,保证油烟不会溢出;同时,内筒3固定于连通风管7上,连通风管7具有支撑内筒3的作用。
38.所述壳体1顶部呈锥面15,所述出风口5可设置于锥面15上,或者锥面15顶端,出风口5的位置可根据实际工况进行选择,该锥面15具有对气体导向的作用,方便烟气尽快从出风口5排出。
39.综上,通过扩流口31能够降低火苗进入排气口的速度,之后通过若干不锈钢管道8将大火苗分隔成若干小火苗,小火苗在不锈钢管道8内火苗温度不断被吸收降低,之后再冲击水面,有效阻断了火苗向出风口5传递,在消防系统响应时间内防止火苗向外蔓延,降低灭火难度以及降低经济损失;同时,通过第一喷淋组9与第二喷淋组10设置,可以定期对管壁上的油污进行高压冲洗,提高清洁程度,由于油污被清理,也能降低火苗在阻火装置内加大的风险,也可在发生火情的情况下,达到消防的目的;通过水泵12将水箱2内的水输送至第一喷淋组9与第二喷淋组10,能够循环使用,在水箱2上设置溢流口22用于保证水面高度恒定。
40.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