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定位信息采集的消防检查装置及其信息采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253427发布日期:2022-11-19 02:4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定位信息采集的消防检查装置及其信息采集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消防检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定位信息采集的消防检查装置及其信息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2.高压消防带常用高强低伸型涤纶长丝为原料,用双梭圆织机织成管坯,内衬1~3mm厚的橡胶或将管坯内外涂一层较薄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使其具有能承受高压且不渗漏、耐腐蚀、耐磨、轻便等特点。
3.在实际使用时,则会影响救援使用水的碰触使用,所以在使用时需保证消防带保持正常无破损的状态才能投入救援使用,所以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具有定位信息采集的消防检查装置来检测消防带破损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定位信息采集的消防检查装置及其信息采集方法,通过将消防带放置进注满水的第二盛水盒内腔后,使消防带依次穿过第二检测机构的内部,观察消防带破损的部位发生漏气而在水中形成水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定位信息采集的消防检查装置,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检测机构。
6.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消防带安装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辅助固定机构。
7.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动泵。
8.更进一步地,所述气动泵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平衡架。
9.更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平衡架的内部呈贯穿状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驱使其进行旋转的电机,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滚轮和第一转动盘。
1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的外壁齿合有传动带。
12.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本发明通过将消防带放置进注满水的第二盛水盒内腔后,在消防带内腔充气,同时移动平衡架在消防带的外壁,使得消防带依次穿过第二检测机构的内部进行依次全方位检测,观察消防带破损的部位发生漏气而在水中形成水泡,从而来检测出消防带是否出现破损,从而提升对消防带的检测效果,更便于实际使用。
14.本发明通过建立压力传感器建立数据输出模型,该模型是基于现有压力传感器理
论,保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也保证了本发明所提检查装置在检测时的有效性和精度,该数学模型理解简单,能快速的对该装置在进行检测时提供可靠的压力监测,极大增加了该装置的可实现性,该压力传感器模型可以与本发明的装置一并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18.图4为本发明辅助固定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第一检测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20.图6为本发明图5的b部结构放大图。
21.图7为本发明图5的c部结构放大图。
22.图8为本发明图5的d部结构放大图。
23.图9为本发明第二检测机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24.图10为本发明图9的e部结构放大图。
25.附图标记为:1移动机构、101底座、102气动泵、103第一密封座、104平衡架、105握把、106第一转轴、107电机、108滚轮、109第一转动盘、110第二转轴、111第二转动盘、112传动带、113第一连杆、114第二连杆、115第三连杆、116平衡托架、2第一检测机构、21第一盛水盒、22第二盛水盒、23滤管、24单向阀、25通水管筒、26漏水板、27第二密封座、3第二检测机构、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33第一套筒、34气泡检测器、35摄影器、36衔接杆、37第二套筒、38压力传感器、39定位器、310距离传感器、311报警器、312显示屏、313储存器、4消防带安装机构、41第一托架、42转座、43限位杆、44消防带、5辅助固定机构、51衔接座、52第二托架、53第三密封座、54抬升杆、55距离传感器接收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参照说明书附图1-10,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定位信息采集的消防检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移动机构1,移动机构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检测机构2,第一检测机构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消防带安装机构4,移动机构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辅助固定机构5,在使用时,消防带安装机构4用于将消防用水带限位固定在消防带安装机构4与辅助固定机构5之间,并与移动机构1进行连接充气,同时,在第一检测机构2中注水浸泡消防用水带,以观察在水中是否出现气泡来判断消防用水带是否出现破损,避免影响实际使用。
28.结合图2所示,移动机构1包括底座101,底座1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动泵102,气动泵1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座103,其中,底座10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底座101的一侧设有平衡架104,结合图3所示,平衡架1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握把105,平衡架104的内部呈贯穿状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106和第二转轴110,第一转轴1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驱
使其进行旋转的电机107,第一转轴106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滚轮108和第一转动盘109,第二转轴11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盘111,第一转动盘109和第二转动盘111的外壁齿合有传动带112,当电机107运作带动第一转轴106旋转时,滚轮108带动平衡架104移动在地面,同时第一转动盘109随着第一转轴106进行同步旋转,结合传动带112可带动第二转动盘111和第二转轴110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将电机107打开,工作人员握持住握把105跟随平衡架104的移动而行走;
29.结合图3所示,第二转轴11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113,第一连杆11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14,第二连杆1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转轴106相连接的第三连杆115,第二连杆114与第三连杆115为铰接状态设置,且第三连杆115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106的外壁,当电机107运转时,带动握把105整体进行旋转,第一转轴106旋转过程中,带动第一转轴106外壁的第三连杆115进行摆动,以便拉动第二连杆114与平衡托架116,第二连杆1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平衡托架116,当第二转轴110发生转动时,可同时带动第一连杆113进行转动,同时带动第二连杆114使得平衡托架116摆动在平衡架104的一侧,当第二连杆114和平衡托架116的连接点随着转动的第二转轴110至平衡架104的顶部时,可带的平衡托架116离开地面,当第二连杆114和平衡托架116的连接点随着转动的第二转轴110至平衡架104的底部时,可逐渐使得平衡托架116与地面贴合,从而使得平衡托架116随着滚轮108的移动过程中,间隔性的对地面进行支撑,从而避免平衡架104出现晃动而倒掉,在平衡托架116随着滚轮108的移动过程中,平衡托架116与地面间隔性贴合地面,受第二连杆114与第三连杆115铰接影响,平衡托架116整体无法过度与地面接触,始终只能间接性与地面进行接触,在设备整体移动过程中,通过平衡托架116可随时对设备整体进行支撑固定,避免繁琐的固定过程,影响设备整体可移动性效率。
30.结合图5-6所示,第一检测机构2包括固定安装在平衡架104内部的第一盛水盒21,第一盛水盒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盛水盒22,在使用时,第二盛水盒22的内腔填充有水,第一盛水盒21和第二盛水盒22的两侧呈贯穿状开设有插槽,插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座27,同时,参照图7所示,消防带安装机构4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盛水盒21一侧的第一托架41,第一托架41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座42,转座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3,限位杆43的外壁绕结有穿透过第二密封座27的消防带44,且消防带4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密封座103上,在常态下时,消防带44处于收扁状态绕结在限位杆43的外壁,其中,消防带44的一端保持密封状态固定在限位杆43上,消防带44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盛水盒21和第二盛水盒22上所设置的第二密封座27与第一密封座103相连接,当气动泵102运作时,可对消防带44的内腔进行充气,使得固定在第二盛水盒22内部的消防带44保持充气状态,且随着滚轮108移动在地面上,可使得消防带44从限位杆43的外壁逐渐松卷,且逐渐使延展开的消防带44处于充气状态,其中,辅助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101顶部的衔接座51,衔接座5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托架52,第二托架5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套设在消防带44外壁的第三密封座53,用于对固定连接在第一密封座103上的消防带44的一端进行再次辅助限位,同时,在第二盛水盒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检测消防带44是否出现破损的第二检测机构3;
31.如图7所示,由于使消防带44移动在第一盛水盒21和第二盛水盒22内部所设置的第二密封座27处时,会将消防带44外壁粘附的水渗漏出第二盛水盒22,从而导致第二盛水盒22内腔的水分流失,影响检测消防带44使用,结合图6所示,第二盛水盒22的两侧固定安
装有与第一盛水盒21相连接的漏水板26,当消防带44移动在第二密封座27内部时,会将消防带44与第二密封座27缝隙间的水带出第二盛水盒22的内腔并经由漏水板26流动至第一盛水盒21的内腔,而避免第二盛水盒22内腔的水流到第一盛水盒21外部,第一盛水盒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二盛水盒22相连通的滤管23,且滤管23与第二盛水盒22的连通处固定安装有单向阀24,单向阀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通水管筒25,当需要将第一盛水盒21内腔的水抽取至第一盛水盒21内腔时,可通过将外置抽水管与通水管筒25相连接固定后,通过抽水的吸力带动单向阀24向上翻转打开第一盛水盒21和第二盛水盒22的连通口,最后将第一盛水盒21内腔的水再次抽取至第二盛水盒22的内腔,从而使得第二盛水盒22内腔的水可进行多次使用,节约资源。
32.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在使处于收扁状态的消防带44的一端保持密封状态固定在限位杆43上,并且绕结在限位杆43外壁,然后将消防带44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盛水盒21和第二盛水盒22上所设置的第二密封座27与第一密封座103相连接,之后在第二盛水盒22内腔注满水,直至浸泡过第二盛水盒22内腔的消防带44,然后打开气动泵102运作对消防带44内腔进行充气,同时打开电机107使得滚轮108发生转动而使平衡架104移动在地面上,使得消防带44随着移动的平衡架104带动消防带44逐渐在限位杆43的外壁松卷,从而使得第二检测机构3对依次进入第二盛水盒22内腔的消防带44进行检测,以观察处第二盛水盒22内腔的水在消防带44经过时,是否出现有气泡来判断消防带44上是否出现有破损情况。
33.进一步的,如图8-10所示,第二检测机构3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盛水盒22两侧顶部的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之间固定安装有衔接杆36,且衔接杆36的外壁固定安装有311,同时,第一支架3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套设在消防带44外壁的第一套筒33,第一套筒33的内壁上呈环形依次等距状态固定安装有与311相连接的气泡检测器34,且气泡检测器3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摄影器35,在使用时,消防带44移动在第一套筒33的内部,使得气泡检测器34对移动在其内部的消防带44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当气泡检测器34感应到从消防带44内喷射出气体而使第二盛水盒22内腔的水里产生气泡时,使得311发出警报而提示工作人员发生破损状况,同时将信息传输至摄影器35对破损区域的消防带44进行全方位拍摄。
34.参照图8所示,第二支架3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套设在消防带44外壁的第二套筒37,第二套筒37的内壁上呈环形依次等距状态固定安装有多个压力传感器38,且压力传感器3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定位器39,定位器3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距离传感器310,气泡检测器34的输出端与定位器39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套筒37套设在消防带44的外壁,并设置的第一套筒33的一侧,当经由第一套筒33处的消防带44被检测出油破损时,气泡检测器34会同时将破损信息发生至定位器39处,使得破损的消防带44在经过第二套筒37时,从消防带44内腔冲出的气体对水进行冲击,从而冲击到压力传感器38上,使得相应方位的压力传感器38感应到气泡冲击后,将方位信息发生至定位器39处,同时第二托架5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抬升杆54,抬升杆5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311相匹配的距离传感器接收板55,且距离传感器接收板55和距离传感器310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在使用时,通过距离传感器310发出信号至距离传感器接收板55处反射出,可得出消防带44破损处与距离传感器接收板55之间的距离,从而对消防带44的破碎位置进行定位,同时,第二盛水盒2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摄影器35相连接的显示屏312,显示屏312与摄影器35之间呈电连接状态设置,通过摄影器35将消
防带44的破碎部位进行拍摄时,通过储存器313可对破碎部位的具体形状和大小进行观看,从而便于后续修补,同时,在显示屏3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距离传感器310输出端相连接的储存器313,使得定位器39和距离传感器310对消防带44破碎部位的方位信息和位置信息进行储存,从而便于后续修补使用。
35.在消防检查装置使用过程中,对压力传感器运行过程中进行数据采集,
36.对所述压力传感器建立数据输出模型,表达式为:
37.q
z,1
=[q
z,1
(y1),q
z,1
(y2),

,q
z,1
(yn)]
[0038]qz,2
=[q
z,2
(y1),q
z,2
(y2),

,q
z,2
(yn)]
[0039]
式中:q代表外部压力数据;y1,y2,

,yn表示压力点在时间点n下的数据量;下标z代表精度系数,下标1与2分别代表内部压力值对应的压力采集点1与2。
[0040]
在压力传感器数据汇总过程中,为了保证每个传感器采集数据的精准度,避免数据受到扰动系数的逆流压力值影响,会对全部传感器进行一定量值误差的校对,其函数计算公式如下:
[0041][0042]
式中:qm代表传感器采集压力的相对较大系数;qv代表传感器采集压力的相对较小系数;h代表压力变化权值;j代表传感器分布系数;σ代表流体密度;g代表时间误差对应向量;b代表流速;f代表压力点作用半径。
[0043]
为了保证计算获得压力数据的时效性与连续性,根据不同传感器之间的数据量误差效对系特征,引入时间模量因子与时间变量因子,使压力系数变化与时间量建立联系,得到压力传感器输出数据实时解释模型,其数学形态表达式可以描述为:
[0044][0045]
式中:v1为时间模量因子,v2为时间变量因子,qm代表传感器采集压力的相对较大系数;qv代表传感器采集压力的相对较小系数;h代表压力变化权值;j代表传感器分布系数;σ代表流体密度;g代表时间误差对应向量;b代表流速;f代表压力点作用半径。
[0046]
根据模型输出的实时压力数据特征,结合压力信号的变化,对其进行压力输出数据时间变量下的非线性误差计算。通过对压力信号施加morlet小波,使信号网络结构转化为具有小波神经网络特征的压力拓扑结构网络。网络中相邻2个结构点的遗传变化,得到压力输出数据时间变量下的非线性误差。具体步骤如下:

对传感器模型数据进行拓扑网络构建,并将拓扑结构阈值与结构权值定义为动态系数。

根据拓扑网络结构阈值与结构权值,将网络中所有结构点集合定义为一个群体,并将其中的任意一个结构点定义为一个独立结构个体。

对网络结构群体进行对应时间关系量的非线性二维编码。

引入一组误差函数与其计算量构成适应函数。误差函数的定义期望值与实际计算获得的误差特征系数进行插值计算。
[0047]
[0048]
式中:gsfq代表morlet小波适应函数系数,g(c)代表期望值对应系数,表示实际误差量,r表示误差系数。

对网络拓扑结构群体中每一个个体对应适应量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顺序进行结构点排列,将时间变量交叉引入计算,根据不同误差值的适应度变化,得到时间的非线性误差遗传个体。
[0049]
通过对压力传感器建立数据输出模型,在消防检查装置使用过程中实时掌握压力的输出变化数值,保证每个传感器采集数据的精准度,使消防检查装置稳定运行。
[0050]
本发明通过建立压力传感器建立数据输出模型,该模型是基于现有压力传感器理论,保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也保证了本发明所提检查装置在检测时的有效性和精度,该数学模型理解简单,能快速的对该装置在进行检测时提供可靠的压力监测,极大增加了该装置的可实现性,该压力传感器模型可以与本发明的装置一并进行推广。
[0051]
一种具有定位信息采集的消防检查装置的信息采集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52]
第一步,首先将限位杆43的一端呈闭合状态固定安装在限位杆43上,然后将消防带44绕结在限位杆43上,并且将限位杆43的另一端穿透过第二密封座27与第一密封座103相连接;
[0053]
第二步,启动气动泵102使得消防带44内腔充气,并且在第二盛水盒22的内腔注水,直至漫过消防带44;
[0054]
第三步,握持扶稳握把105,启动电机107使得滚轮108带动平衡架104进行平移移动,使得在第二盛水盒22内腔的消防带44内腔保持充气状态,并随着平衡架104的移动带动第二检测机构3移动在消防带44的外壁,结合第二检测机构3观察浸泡在第二盛水盒22内腔水里的消防带44外周是否出现气泡;
[0055]
第四步,通过设置在消防带44外壁的气泡检测器34感应消防带44外壁的气泡信息并通过摄影器35对消防带44外壁情况进行拍摄采集,通过这种方式对消防带44破损部位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0056]
第五步,当发现消防带44外壁破损后,通过定位器39对气泡冲击方位进行监测,定位器39接收到消防带44破损部位冲击出的气泡打击到压力传感器38,相应位置的压力传感器38将相应的方位信息传输至定位器39,并且结合距离传感器310接收与距离传感器接收板55之间的距离信息,之后将方位信息和距离信息共同储存至储存器313内,从而进行数据采集。
[0057]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0058]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0059]
最后: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