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粉灭火抑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31662发布日期:2022-07-05 19:48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粉灭火抑爆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抑爆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粉灭火抑爆器。


背景技术:

2.抑爆器,是一种通过膜片封装有抑爆剂的装置,可以通过内部压力作用破开其内的膜片,从而将抑爆剂释放,进而喷洒至工作面内进行灭火、抑爆,通常,在内部产生压力的手段是采用气体发生器,由于短时间内产生的气体的喷射、流动毫无规律,导致其破开膜片的位置不确定,导致携带抑爆剂的紊乱气体在冲开膜片后的喷射不均匀使得抑爆剂的喷散效果不佳,导致抑爆、灭火能力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粉灭火抑爆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抑爆器中产生的气体在冲破膜片后的流动紊乱的问题。
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干粉灭火抑爆器,包括筒体、气体发生器、膜片以及整流管,其中,
6.筒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具有开口;
7.气体发生器设置在筒体内,气体发生器靠近筒体的封闭端;
8.膜片设置在筒体的开口端,以封闭筒体的开口端;
9.筒体内填充干粉抑爆剂;
10.整流管设置在筒体的开口端,整流管为截面直径沿其轴线方向收缩的漏斗状,整流管的大径端与筒体的开口端连接。
11.可选的,整流管内设置多个旋流叶片,多个旋流叶片绕整流管的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
12.可选的,气体发生器为筒型,气体发生器与筒体同轴,气体发生器的点火端靠近筒体的封闭端,气体发生器的出气端远离筒体的封闭端。
13.可选的,气体发生器的出气端的管壁上开设多个绕气体发生器周向均布的出气孔。
14.可选的,筒体的开口端与整流管的大径端的连接处套设法兰组件。
15.可选的,干粉灭火抑爆器还包括喷射组件,喷射组件包括喷头,喷头连接在整流管的小径端,喷头上开设多个喷射孔,多个喷射孔在喷头上均布。
16.可选的,喷射组件还包括弯管,喷头通过弯管与整流管连接,弯管的一端与整流管的小径端连接,弯管的另一端与喷头连接。
17.可选的,弯管的弯曲角度为90度。
18.可选的,喷射组件还包括第一直管,整流管通过第一直管与弯管连接,第一直管的一端与整流管的小径端连接,第一直管的另一端与弯管的一端连接。
19.可选的,喷射组件还包括第二直管,弯管通过第二直管与喷头连接,第二直管的一
端与弯管的一端连接,第二直管的另一端与喷头连接。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1.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干粉灭火抑爆器,通过设置筒体作为干粉抑爆剂的容置装置,其一端封闭,另一端具有开口,且开口端通过膜片封闭,筒体内设置气体发生器作为抑爆剂驱动力来源,气体发生器触发启动,短时间内在筒体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在冲破膜片后,经由漏斗状的整流管汇集收缩,一方面整流管能够将紊乱的气流逐渐收束汇集,使其在通过整流管小径端时的气流变得稳定,另一方面由于整流管对管道进行收束而使气体流速增加,抑爆的响应时间缩短,抑爆效果提升。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干粉灭火抑爆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干粉灭火抑爆器中整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干粉灭火抑爆器中整流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干粉灭火抑爆器中喷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中标号说明:
27.10-气体发生器,101-出气孔,11-筒体,12-膜片,13-整流管,131-旋流叶片,14-喷射组件,141-第一直管,142-弯管,143-第二直管,144-喷头,1441-喷射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1.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2.参照附图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粉灭火抑爆器,包括筒体11、气体发生
器10、膜片12以及整流管13,筒体11的一端封闭作为其封闭端,另一端具有开口作为其开口端;气体发生器10设置在筒体11内,气体发生器10靠近筒体11的封闭端;膜片12设置在筒体11的开口端,以使筒体11的开口端封闭;筒体11内填充干粉抑爆剂;整流管13设置在筒体11的开口端,整流管13为截面直径沿其轴线方向收缩的漏斗状,整流管13的大径端与筒体11的开口端连接。
33.在本实施例中,气体发生器10作为一种常用的抑爆驱动方式,其一般包括有点火端部、引火药以及产气药,点火端部用于引燃引火药,引火药是一种感度较高,燃速较慢的火药,被点燃后进而引燃产气药,产气药是一种感度较低,燃速较快的火药,被引燃后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从而驱使抑爆剂喷洒而出,气体发生器10在实际使用时需要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对接收的火花探测器、气味探测器等的相关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这些信号确定现场的情况是否需要启动抑爆器,需要启动时,气体发生器10通过点火端部触发,快速由其出气端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推动筒体11内的干粉抑爆剂,携带抑爆剂的气体破开膜片12,在经过整流管13时,通过漏斗状的整流管13紊乱的气流经由整流管13的管壁逐渐收缩汇集,使其状态变稳定,同时收束的整流管13还能够增加气体的流速,使得抑爆器的抑爆响应时间更快,抑爆剂喷洒至作业面时的覆盖范围更加均匀,灭火、抑爆的效果提升。
34.在一种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为使喷射出的气体状态更稳定,在整流管13内设置旋流叶片131对气流进行引导,气流携带干粉抑爆剂运动,不与旋流叶片131接触的部分气流直接通过整流管13的小径端流走,其余部分的气流与旋流叶片131接触,并经由旋流叶片131的倾斜状板面引导,使气流旋转收束并向整流管13的轴线处靠拢,气流的流动状态更加稳定;旋流叶片131设置多个,并且绕整流管13的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使其引流、稳流的效果更好,如附图3所示为旋流叶片131设置3个时的分布状态;在针对不同场景的抑爆中,抑爆剂可能是由多种原材料碾磨成粉后混合而成的干粉抑爆剂,在设置旋流叶片131后,整流管13还有助于抑爆剂自身的的充分、均匀混合,使其抑爆效果更好。
35.在一种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为使气体发生器10产生的气体对于筒体11内各处的压力相当,避免局部压力过大造成筒体11损坏,将气体发生器10设置为筒型,气体发生器10与筒体11同轴,气体发生器10的点火端靠近筒体11的封闭端,气体发生器11的出气端远离筒体的封闭端,进一步的,在气体发生器10的出气端的管壁上开设多个出气孔101,出气孔101绕其出气端周向均布,以保证产出气体喷射范围的均匀,并且通过出气孔101挤压排出的气体,能够提升气流速度,降低其破膜时间,并提升整个抑爆器的抑爆响应速度。
36.在一种实施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10所产生的气体压力较强,为防止筒体11与整流管13的连接处损坏,在筒体11的开口端与整流管13的大径端的连接处套设法兰组件,法兰组件用于套接并覆盖连接处,稳固连接处的连接状态,避免其因为压力过大而开裂,法兰组件可以是带螺栓固定的法兰盘,也可以是可直接套接在连接处的法兰环,也可以是多个法兰盘的组合使用,便于抑爆器连接其他管组、喷头等。
37.在一种实施例中,如附图4所示,为干粉灭火抑爆器增加喷射组件14,以使干粉抑爆剂在喷出后能达到雾化效果,抑爆效果得到提升,具体来说,喷射组件14包括喷头144,喷头144连接在整流管13的小径端,喷头144上开设多个喷射孔1441,多个喷射孔1441在喷头144上均布,喷头采用半球形到的设计,配合多个喷射孔1441的排布设计,能够使干粉快速
产生较好的雾化状态,并在30毫秒内喷射到2-3米,进行及时的抑爆。
38.在一种实施例中,如附图4所示,喷射组件14还包括弯管142,喷头144通过弯管142与整流管13连接,弯管142的一端与整流管13的小径端连接,弯管142的另一端与喷头144连接,针对于煤矿瓦斯的抑爆,需要尽可能地消除气体发生器10自身的喷射火焰,采用弯管142设计,弯管142的弯曲角度为90度,喷射火焰在弯管142处受阻,在冲击管壁后消散,并且火焰在沿着管壁运动过程中进一步消散,使得气体发生器10的火焰得到消除,防止喷射火焰使瓦斯产生二次爆炸。
39.在一种实施例中,如附图4所示,为使喷射气流在整流管13与弯管142之间、在弯管142与喷头144之间都能有过渡区域,避免气流直接通过弯管142改变流向,或者直接从弯管142的出口进入喷头144喷洒,为喷射组件14增加直管,直管包括第一直管141与第二直管143,第一直管141的两端分别连接整流管13的小径端和弯管142的一端,第二直管143的两端分别连接弯管142的另一端与喷头144,通过直管作为气体流动的过渡段,使气体的流动快速且平稳,以使抑爆器的抑爆效果提升。
4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