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柜的自动灭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08630发布日期:2023-01-20 12:1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充电柜的自动灭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柜,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柜的自动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电动车电池充电柜,这种充电柜基本功能是对电池进行充电计费,部分产品在充电柜内部安装了气体灭火系统,这种气体灭火系统通过向起火的电池喷放抑制燃烧的气体来熄灭火焰,但是不能减轻电池内部正负极之间的短路放电现象,一旦阻燃气体散尽势必出现复燃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柜的自动灭火系统,在电池起火燃烧时,通过向电池喷放溶解了芒硝的清水(电解液),使电池正负极快速放电,同时隔绝空气,降低电池材料的温度,达到快速灭火的目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充电柜的自动灭火系统,所述充电柜包括多个充电隔间,所述充电隔间内设置充电接口,所述系统包括水箱和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水箱,所述水泵的另一端通过水管通向每个所述充电隔间,每个所述充电隔间对应的水管均单独设置电磁阀,每个所述充电隔间内安装感测模块,所述感测模块包括烟雾感测单元、温度感测单元和火焰感测单元,所述电磁阀、感测模块和充电接口均电性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在所述感测模块感应到充电隔间内具有烟雾、温升、火焰任一种信号时切断所述充电接口的电源以及打开所述充电隔间对应的电磁阀;
6.其中,所述充电隔间内放置芒硝。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泵出水口的一端安装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下游的水管上安装压力开关。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隔间内安装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液位传感器感测对应的充电隔间内的液位达到预定阈值时,断开所述充电隔间对应的电磁阀。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阈值大于所述电池的高度。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电性连接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感测模块感应到充电隔间内具有烟雾、温升、火焰任一种信号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向指定手机发送报警信号。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隔间具有防渗水结构,使得所述充电隔间内的水不发生渗漏。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隔间对应的水管末端安装灭火喷头,或端部封闭、管壁上开出若干喷水孔的水管。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芒硝放置在所述充电隔间的底板上。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隔间的上部具有散热孔。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柜是采用1-2毫米厚的钢板制备而成。
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柜的自动灭火系统,在充电隔间内的电池起火燃烧时,通过向充电隔间内喷水进而溶解芒硝形成电解液,使电池正负极快速放电,同时将电池全部淹没,降低电池的温度,阻隔空气,达到快速灭火、防止火势蔓延发展,杜绝复燃的目的。可以使居民更为安心的使用充电柜进行充电,减少电池起火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柜的自动灭火系统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柜的自动灭火系统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柜的自动灭火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隔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柜的自动灭火系统,该充电柜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等电动车的电池,该电池可以是锂电池。电动车锂电池内部结构为:以碳素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为正极,在正负极之间有一层隔膜,为经特殊成型的高分子薄膜,薄膜有微孔结构,可以让锂离子自由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正常工作时锂离子可以通过隔膜进行放电,给电动自行车提供行走动力。随着电动车电池的反复使用或电池本身质量低劣,在电池阳极会析出锂枝晶,锂枝晶析出长大或电池遇到撞击磕碰,都会造成锂枝晶刺穿隔膜,电子不经过用电部件而是直接穿过隔膜,从而正负极不规则放电、温度升高、电池起火。在起火燃烧的电池周围喷放灭火气体不能消除正负极供电短路的现象。本实用新型通过向电池喷放溶解了芒硝的清水(电解液),使电池正负极快速放电,同时隔绝空气,降低电池材料的温度,达到快速灭火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23.参阅附图1至图4,其示例性示出了一种充电柜的自动灭火系统的主要结构。充电柜10具有通常的充电计费功能,充电柜10包含多个独立充电隔间11,充电隔间11内设置充电接口12。每个充电隔间11可由用户扫码开箱,放入电池20并将充电插头插入充电接口12后开始充电。充电柜10是采用1-2毫米厚的钢板焊接或螺接而成,可以抵御电池20起火可能出现的爆炸现象。充电隔间11具有防渗水结构,例如,在充电隔间11的中部以下,在接口处涂装防水胶,或者在门缝处安装密封条,使得充电隔间11内的水不发生渗漏,如此保证在喷水灭火时,能够将电池20淹没并不向充电柜10外或下方充电隔间11 流失。因为充电时电池20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可以在充电隔间11的上部具有散热孔进行散热。该充电柜10也可以是常用的充电柜。
24.充电柜的自动灭火系统包括水箱30和水泵31。水箱30内盛放清水,水泵 31的一端通过水管32连接水箱30,水泵31的另一端通过水管32通向每个充电隔间11,并在水管32末端安装灭火喷头33,该灭火喷头33可以是开式喷头,该灭火喷头33也可以替换成端部封闭、管壁上开出若干喷水孔的水管。每个充电隔间11对应的水管32均单独设置电磁阀34,该电磁阀34为常闭式,在通常状态下切断水泵31与灭火喷头33的水路。每个充电隔间11内安装
感测模块40,感测模块40包括烟雾感测单元41、温度感测单元42和火焰感测单元43,电磁阀34、感测模块40和充电接口12均电性连接控制单元50。控制单元50配置为在感测模块40感应到充电隔间11内具有烟雾、温升、火焰任一种信号时切断充电接口12的电源以及打开充电隔间11对应的电磁阀34。其中,充电隔间11内放置芒硝60,芒硝60放置在充电隔间11的底板上。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池20冒烟起火时,充电隔间11内的温度会升高,在充电隔间11内的温度感测单元42感测温度大于设定温度阈值时,即可认为电池20 已经冒烟起火,进而发送温升信号给控制单元50。该温度阈值可以高于常温 30度以上,具体可根据使用环境设定。
25.水泵31出水口的一端的安装单向阀35,单向阀35下游的水管32上安装压力开关36。压力开关36可以检测单向阀35与电磁阀34之间水路的压力并可以以此控制水泵31的运转,使电磁阀34之前始终保持足够的压力。充电隔间11内安装液位传感器37,液位传感器37电性连接控制单元50;控制单元 50进一步配置为在液位传感器37感测对应的充电隔间11内的液位达到预定阈值时,断开充电隔间11对应的电磁阀34从而停止喷水。该阈值大于电池20 的高度。另外控制单元50还可以电性连接通信模块70,控制单元50进一步配置为在感测模块40感应到充电隔间11内具有烟雾、温升、火焰任一种信号时,通过通信模块70向指定手机发送报警信号。
26.在电池充电过程中,由于过度充电、电池老化或电池质量问题造成冒烟起火后,烟雾感测单元41、温度感测单元42和火焰感测单元43感应到烟雾、温度上升过快、出现火焰等任何一种信号,将通过控制单元50断开整个充电柜 10的充电线路,打开对应起火充电隔间11的电磁阀34,向起火或冒烟的电池20喷水灭火降温,具体水流方向为:水箱》水泵》单向阀》压力开关》电磁阀》灭火喷头。芒硝60溶解于清水形成电解液,加速充电电池20正负极之间放电,防止电池20发火复燃。同时通过通信模块70向指定手机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用户及时处理。在水面升高至将电池20淹没,触发液位传感器37,控制单元 50给电磁阀34断电,停止喷水。一旦充电隔间11再次出现烟雾、温度升高、火焰时将再次给电磁阀34通电进行喷水。
27.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柜的自动灭火系统,在灭火时将清水溶解芒硝(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钠,化学代号为:na2so4
·
10h2o)快速形成电解质形成灭火介质,渗入到电池内部,使电池正负极快速放电,消除了电池不规则放电造成起火的条件。
28.进一步地,电解质溶液可以将电池全部淹没,给电池降温的同时也隔绝了空气,阻止了火势的发展和蔓延。
29.进一步地,感测模块同时监测烟雾、温度和火焰,出现任一种信号即可启动灭火动作并向用户或管理人员发出报警信息;
30.进一步地,喷水灭火管路始终保持足够压力,一旦出现烟雾或温度升高或火焰可以立即喷水直至淹没电池。
31.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