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车用无人机升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92389发布日期:2023-01-12 23:29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车用无人机升降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车用无人机升降系统。


背景技术:

2.无人机最早出现在军事领域,主要用作靶机、巡航、空中打击等。但是随着无人机的不断发展,在民用领域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警用、城市管理、农业、地质、气象、电力、抢险救灾、视频拍摄等行业中也被广泛应用。其中车载无人机,由于与汽车相互配合使用,从而更加方便,且机动性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火灾需要及时扑灭否则影响极大,但是由于城市交通拥堵,消防车往往无法及时到指定地点,因而会影响灭火效率,消防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因此有人设计了专门的消防用消防无人机,来进行侦查或辅助灭火。
3.现有的无人机升降平台难以直接对大型的无人机进行升降,让无人机直接从车顶起飞,无人机在消防车与地面之间转移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意外事故,对无人机造成各种损伤。直接从车厢内部启动无人机时,无人机与消防车的车厢之间的间隙有限,无人机容易与车厢碰撞,使得无人机被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消防车用无人机升降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无人机从车厢内启动不便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防车用无人机升降系统,包括消防车的车厢,所述车厢的内部设有抬升组件,所述抬升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停放平板以及竖直设置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厢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停放平板螺纹连接,转动的所述丝杆能够驱动所述停放平板上下移动;所述车厢的顶部设有起飞窗口,所述起飞窗口包括与所述车厢内部连通的窗体以及可移动的窗口盖,所述窗体相对所述停放平板设置,所述窗口盖设置于所述窗体的一侧,所述窗口盖能够封闭所述窗体。
6.进一步的,所述丝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车厢的底板和顶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通过丝杠螺母与所述停放平板连接,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停放平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插装于所述丝杠螺母中且与所述丝杠螺母螺纹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抬升组件还包括驱动单元,至少一对所述丝杆对称设置于所述停放平板的两侧并与所述停放平板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能够带动所述丝杆同步转动。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件、传动链以及水平设置的传动轴,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传动链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丝杠经由蜗轮蜗杆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驱动件以及传动链,每一个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传动链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停放平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无人机的锁扣。
11.进一步的,所述窗体为向外突出的方框,所述窗体与所述车厢固定连接,所述窗体的尺寸与小于所述停放平板。
12.进一步的,所述窗体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挡板,两所述挡板围合形成限位空间,所述窗口盖的外壁与限位空间卡合,所述窗口盖的内壁与所述窗体滑动连接,所述窗口盖能够沿所述限位空间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窗体移动。
13.进一步的,所述窗体紧邻所述挡板的一侧设有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车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窗口盖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窗体远离所述第三驱动件的一侧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与所述车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端部与所述挡板间隔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防车用无人机升降系统,在车厢的内部设有抬升组件,抬升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停放平板以及竖直设置的丝杆,丝杆的两端分别与车厢的底板和顶板转动连接,丝杆可以绕自身轴线转动。丝杆与停放平板螺纹连接,转动的丝杆能够驱动停放平板上下移动,停留于停放平板上的无人机可以借助停放平板实现高度的升降。车厢的顶部设有起飞窗口,起飞窗口包括与车厢内部连通的窗体以及可移动的窗口盖,停留于停放平板上的无人机可以直接从窗体飞出车厢,无需从车厢中搬运到地面上,起飞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好。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停放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车厢100、抬升组件200、停放平板210、锁扣211、丝杆220、驱动单元230、第一驱动件231、传动链232、传动轴233、起飞窗口300、窗体310、窗口盖320、挡板330、第三驱动件340、限位板350、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消防车用无人机升降系统,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安装于消防车的车厢100内,本系统能够将位于车厢100底部的无人机抬升至车厢100底部,无人机直接从车厢100顶部起飞,无需将无人机搬运到地面上。
24.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消防车用无人机升降系统,包括消防车的车厢100,车厢100的内部设有抬升组件200,抬升组件200包括水平设置的停放平板210以及竖直设置的丝杆220,丝杆220的两端分别与车厢100的底板和顶板转动连接,丝杆220可以绕
自身轴线转动。丝杆220与停放平板210螺纹连接,转动的丝杆220能够驱动停放平板210上下移动,停留于停放平板210上的无人机可以借助停放平板210实现高度的升降。
25.车厢100的顶部设有起飞窗口300,起飞窗口300包括与车厢100内部连通的窗体310以及可移动的窗口盖320,窗体310相对停放平板210设置,停留于停放平板210上的无人机可以直接从窗体310飞出车厢100,无需从车厢100中搬运到地面上,起飞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好。窗口盖320设置于窗体310的一侧,窗口盖320能够封闭窗体310,阻止雨水、灰尘进入到车厢100中。
26.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停放平板210降低至与车厢100底板平齐,将无人机搬运到停放平板210上。移动窗口盖320,露出与车厢100连通的窗体310,驱动丝杆220转动,停放平板210带着无人机被输送到车厢100顶部,无人机从窗体310中通过,无人机可以直接在停放平板210上起飞,参与灭火作业。
27.请参阅图1和图2,丝杆220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车厢100的车顶和底盘转动连接,丝杆220通过丝杠螺母与停放平板210连接,丝杠螺母与停放平板210固定连接,丝杆220插装于丝杠螺母中且与丝杠螺母螺纹连接。停放平板210上还设有竖直设置的另一丝杆220或者限位柱,另一丝杆220或者限位柱可以阻止停放平板210本身转动。丝杆220相对丝杠螺母转动,丝杠螺母带动停放平板210上下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抬升组件200还包括驱动单元230,至少一对丝杆220对称设置于停放平板210的两侧并与停放平板210连接,驱动单元230能够带动丝杆220同步转动,成对设置的丝杆220既可以驱动停放平板210移动,又可以阻止停放平板210自身转动。但是为保证停放平板210的在两丝杆220处的均匀移动,驱动单元230必须驱动两丝杆220以同样的速度和旋向转动,即可阻止因两丝杆220的传导距离不同,造成停放平板210的卡顿和倾翻。
28.需要说明的是:丝杆220的数量直接决定停放平板210的承载能力,现有的消防用无人机均体型较大,且有吊装消防管道的需求。单个丝杆220难以承担停放平板210和无人机共同形成的荷载,一般需要通过增加丝杆220的数量来提高停放平板210的负载能力。
29.请参阅图3,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驱动单元230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件231、传动链232以及水平设置的传动轴233,第一驱动件231具体为伺服电机,第一驱动件231的底座与车厢100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231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链232与传动轴233连接,在输出轴和传动轴233上均设有链轮,传动链232套设于两链轮上,传动轴233与丝杠经由蜗轮蜗杆连接,传动轴233的转矩被传递给丝杠,沿传动轴233可以设置多组蜗轮蜗杆结构,对多对丝杆220进行驱动,增强停放平板210的负载能力。涡轮蜗杆结构也可以与锥齿轮结构等效替换,实现转矩的垂直传输。
30.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驱动单元230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驱动件以及传动链232,每一个丝杆220与第二驱动件通过传动链232连接。第二驱动件具体为伺服电机,第二驱动件的底座与车厢100固定连接。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和丝杆220上直接安装链轮,传动链232套设于链轮上,第二驱动件带动丝杆220转动,通过设置多组传动链232即可带动多组丝杆220转动,增强停放平板210的负载能力。
3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的链传动结构可以与带传动结构等效替换,传动带替换传动链232,带轮替换链轮,对本技术的实施具有同样的作用。
32.请参阅图2,停放平板210上设有用于固定无人机的锁扣211,在消防车在行驶过程
中,利用锁扣211将无人机锁死在停放平板210上,可以防止无人机因为车辆颠簸而发生移动,造成无人机不必要的损坏。
33.请参阅图1,窗体310为向外突出的方框,窗体310与车厢100固定连接,突出车顶的方框可以阻止附着于车顶的雨水流入到车厢100内。窗体310的尺寸小于停放平板210,停放平板210可以被抬升至窗体310处,并被窗体310所阻挡,停放平板210与窗体310的边缘相抵接,停放平板210的高度得到有效限位。
34.窗体310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挡板330,两挡板330围合形成限位空间,挡板330具体为“l”形,挡板330所形成的限位空间,既可以对两侧进行限位,还可以对上部进行限位。窗口盖320的内壁与窗体310滑动连接,窗口盖320具体为“u”形,窗口盖320盖合在窗体310上,窗口盖320的内壁与窗体310滑动连接,窗口盖320能够沿限位空间的开口方向相对窗体310移动。
35.窗体310紧邻挡板330的一侧设有第三驱动件340。第三驱动件340与车厢100固定连接,第三驱动件340的输出端与窗口盖320连接。第三驱动件340可以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窗口盖320还可以经由滚珠丝杆220螺母副来驱动,将丝杠螺母与窗口盖320固定连接,利用丝杠来驱动窗口盖320移动,完成对窗体310的遮蔽。
36.窗体310远离第三驱动件340的一侧设有限位板350,限位板350的底部与车厢100固定连接,限位板350可以阻止窗口盖320的移动极限,阻止窗口盖320反向开启窗体310。限位板350的端部与挡板330间隔连接,聚集在限位空间中的雨水可以从间隔中流出。
37.工作流程:首先将停放平板210降低至与车厢100底板平齐,将无人机搬运到停放平板210上。控制第三驱动件340,移动窗口盖320,露出与车厢100连通的窗体310。第一驱动件231通过传动链232带动传送轴转动,传动轴233带动丝杆220转动,至少两个丝杆220转动,停放平板210带着无人机被输送到车厢100顶部,无人机从窗体310中通过,无人机可以直接在停放平板210上起飞,参与灭火作业。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