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全氟己酮储能集装箱消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0169发布日期:2022-12-07 03:4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全氟己酮储能集装箱消防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块化全氟己酮储能集装箱消防设备。


背景技术:

2.针对锂电池储能舱灭火系统,现阶段常规方案以七氟丙烷、热气溶胶为主,但总体来说,降温效果全氟己酮和水;通过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有效性分析,气溶胶灭火系统有效性分析、压力水雾灭火系统有效性分析以及全氟己酮灭火系统有效性分析对比,现有的消防设备,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全氟己酮在常温下是液体,它具有优良的吸热降温效果,其沸点49.2℃,凝固点-108.0,通过物理抑制,降低氧气含量,达到抑制火情的目的;另外通过化学抑制,气相物质会分解金属离子或失去电子的阳离子,可吸附燃烧中的活性基团,并发生化学作用,大量消耗活性基团,减少燃烧自由基,切断燃烧链式反应实现化学抑制;对于磷酸铁锂电池适用全氟己酮灭火药剂具有良好的效果,使用多次喷放策略更有利于消防灭火,起到防止复燃作用;
3.因此我们便提出了模块化全氟己酮储能集装箱消防设备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全氟己酮储能集装箱消防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通过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有效性分析,气溶胶灭火系统有效性分析、压力水雾灭火系统有效性分析以及全氟己酮灭火系统有效性分析对比,现有的消防设备,还存在一定的弊端;通过不同灭火系统对储能电池模组灭火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全氟己酮灭火药剂可以作为磷酸铁储能电池初期火灾靶向灭火的首选,具有良好的降温和防止复燃作用,会逐渐替代七氟丙烷灭火药剂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全氟己酮储能集装箱消防设备,包括壳体、液冷机组、控制柜含ups以及配电负荷柜;
6.其中,所述壳体内部上方的左右两端位置固定安装有液冷机组,所述壳体内部下方安装有控制柜含ups,所述壳体的内部靠近控制柜含ups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配电负荷柜;
7.还包括:
8.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集气瓶,且所述集气瓶设置在壳体内部靠近控制柜含ups的后侧位置,所集气瓶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位置伸入到电池舱的上方位置,所述电池舱的一端与控制柜含ups之间相连接,且所述控制柜含ups的一端与配电负荷柜之间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电池舱、控制柜含ups、配电负荷柜形成一组的闭合回路,且所述壳体内部设置的壳体、集气瓶、连接管道、电池舱、控制柜含ups以及配电负荷柜关于壳体的中部
位置镜像设置,更加方便地对该集装箱进行消防处理。
10.优选的,一组所述电池舱的空间顶部位置设置有一组探测器,所述电池舱的空间顶部位置设置有九组探测器,探测器的一端与连接管道的另一端相连接,从而更加方便地进行检测。
11.优选的,所述电池舱的外壁上安装1台舱外声光报警器、1台放气勿入指示灯、1台紧急启停开关,可通过紧急启停开关来控制灭火装置自动或手动启动,及紧急启动或紧急停止启动灭火器,从而方便快速地控制灭火装置。
12.优选的,所述电池舱内部安装1台消防主机和1台声光报警器,消防主机接收电池舱探测器数据,根据探测器的探测情况进行声光报警器的联动及对外设备bms、ems、排气风机、百叶窗等设备的联动,方便根据探测器进行使用。
13.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的左侧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电机,且所述固定电机的输出端伸入到壳体的内部并且嵌套在转盘的内侧,所述转盘的外面边缘处位置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位置与散热板的顶端位置相固定,所述散热板的设置在散热槽的内部,所述散热槽开设在壳体的侧壁,从而方便对散热板外侧的灰尘进行清洁处理。
14.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尺寸小于散热槽的尺寸,且所述支撑杆与散热板之间为一体化设置,同时所述连接杆通过支撑杆与散热槽的内壁之间构成上下滑动结构,方便散热板在散热槽的内部进行滑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结构如下:
16.(1)该模块化全氟己酮储能集装箱消防设备,设置有电池舱,当保护区内探测器报火警后,报警主机发出警报,指示火灾发生的部位,启动气体灭火区内声光警报器,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当感温探测器报火警后,报警主机发出警报,人为确认后将主机转换为自动方式,此时气体灭火控制器开始进入延时阶段,保护区内声光警报器启动,提示人员撤离;30s延时过后,向控制对应保护区的启动瓶发出灭火指令,打开启动阀,然后瓶内氮气依次打开选择阀和储气瓶,向失火区进行灭火作业,同时报警控制器接收压力讯号器的反馈信号,启动保护区门口喷放指示灯和警铃;当报警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报警控制器只发出报警信号,不输出动作信号,由值班人员确认火警后,按下报警控制面板上的应急启动按钮或保护区门,口处的紧急启停按钮,即可启动系统,喷放全氟己酮灭火药剂,从而更好地对电池舱进行灭火处理;
17.(2)该模块化全氟己酮储能集装箱消防设备,设置有固定电机,启动固定电机,使得固定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盘在壳体的内部进行旋转,从而使得转盘将会带动转动连接的支撑杆在壳体内部进行旋转,同时支撑杆将会带动通过连接杆带动散热板在散热槽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通过散热板在散热槽的内部上下移动时,方便通过散热板在散热槽的撞击来对散热板的外侧进行清洁处理。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气瓶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板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防控制逻辑图。
22.图中:1、壳体;2、液冷机组;3、集气瓶;301、连接管道;4、电池舱;5、控制柜含ups;6、配电负荷柜;7、固定电机;8、转盘;9、支撑杆;10、连接杆;11、散热板;12、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全氟己酮储能集装箱消防设备,包括壳体1、液冷机组2、控制柜含ups5以及配电负荷柜6;其中,壳体1内部上方的左右两端位置固定安装有液冷机组2,壳体1内部下方安装有控制柜含ups5,壳体1的内部靠近控制柜含ups5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配电负荷柜6;还包括: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集气瓶3,且集气瓶3设置在壳体1内部靠近控制柜含ups5的后侧位置,所集气瓶3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道301,连接管道301的另一端位置伸入到电池舱4的上方位置,电池舱4的一端与控制柜含ups5之间相连接,且控制柜含ups5的一端与配电负荷柜6之间相连接。电池舱4、控制柜含ups5、配电负荷柜6形成一组的闭合回路,且壳体1内部设置的壳体1、集气瓶3、连接管道301、电池舱4、控制柜含ups5以及配电负荷柜6关于壳体1的中部位置镜像设置。一组电池舱4的空间顶部位置设置有一组探测器,电池舱4的空间顶部位置设置有九组探测器,探测器的一端与连接管道301的另一端相连接。电池舱4的外壁上安装1台舱外声光报警器、1台放气勿入指示灯、1台紧急启停开关,可通过紧急启停开关来控制灭火装置自动或手动启动,及紧急启动或紧急停止启动灭火器。电池舱4内部安装1台消防主机和1台声光报警器,消防主机接收电池舱4探测器数据,根据探测器的探测情况进行声光报警器的联动及对外设备bms、ems、排气风机、百叶窗等设备的联动。
25.壳体1内壁的左侧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电机7,且固定电机7的输出端伸入到壳体1的内部并且嵌套在转盘8的内侧,转盘8的外面边缘处位置转动连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的底端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底端位置与散热板11的顶端位置相固定,散热板11的尺寸小于散热槽12的尺寸,且支撑杆9与散热板11之间为一体化设置,同时连接杆10通过支撑杆9与散热槽12的内壁之间构成上下滑动结构;散热板11的设置在散热槽12的内部,散热槽12开设在壳体1的侧壁。
26.工作原理:结合附图1、附图2和附图4,本方案针拼装组合式电池舱4,每个电池舱4可分为两个20尺的储能单元,每个储能单元配一套独立的全氟己酮灭火系统,提高消防等级。因此每个40尺电池舱4为两套独立的灭火系统;一个储能单元电池舱4布置全氟己酮管网,共安装9台探测器co、烟雾、温度、voc,即在每个电池舱4的空间顶部安装1台探测器,每个电池舱4共9台探测器;每个储能单元电池舱4内部安装1台消防主机和1台声光报警器,消防主机接收电池舱4探测器数据,根据探测器的探测情况进行声光报警器的联动及对外设备bms、ems、排气风机、百叶窗等设备的联动;同时每个储能单元电池舱4的外壁上安装1台舱外声光报警器、1台放气勿入指示灯、1台紧急启停开关,可通过紧急启停开关来控制灭火装置自动或手动启动,及紧急启动或紧急停止启动灭火器;在每个储能单元电池舱4内部安
装1台非贮式管网全氟己酮灭火装置进行舱级防护;
27.同时在自动控制:在防护区无人时,将气体灭火控制器内控制方式转换开关键拨到“自动”位置,灭火系统自动控制状态,当防护区内烟感探测器报火警后,主机发出警报并将信号发送至气体灭火控制器,气体灭火控制器通过联动程序启动气灭区内部所有声光,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当探测器报火警后,气体灭火控制器开始进入延时阶段,同时发出联动指令,关闭联动设备及保护区内除应急照明外的所有电源,启动声光报警器,自动延时30秒后向控制火灾区的启动瓶发出灭火指令;打开启动瓶,然后瓶内启动气体打开相应的选择阀和灭火剂储瓶,向失火区进行灭火作业。电气手动控制:在防护区有人工作或值班时,将气体灭火控制器内控制方式转换开关拨到“手动”位置,灭火系统即为手动控制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情,可按下气体灭火控制器内手动启动按钮,或启动设在防护区门外的紧急启动按钮,即可按上述程序启动灭火系统,实施灭火。在自动控制状态,仍可实现电气手动控制,电气手动控制实施前防护区内人员必须全部撤离。机械应急手动控制:当防护区发生火情,但由于电源发生故障或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失灵不能执行灭火指令时,直接手动打开相应保护区的气体储存瓶的选择阀,即可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机械应急手动控制时,必须提前关闭影响灭火效果的设备,通知并确认防护区内人员已全部撤离后方可实施;当发生火灾警报后,在延时时间内发现不需要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的情况时,可按下jbf5014气体灭火控制器上或手动控制盒内的紧急停止按钮,即可阻止灭火指令的发出,停止系统灭火程序;
28.结合附图2和附图4,首先,通过启动固定电机7,使得固定电机7的输出端将会带转盘8在壳体1的内部进行旋转,故而使得转盘8将会通过支撑杆9带动连接杆10在壳体1的内部进行上下滑动,使得连接杆10的底端将会带动散热板11在散热槽12的内部进行稳定的上下滑动,通过以上设置,致使散热板11将会撞击散热槽12的底端内部,从而使得散热板11上灰尘得到进一步的清洁,防止该装置内部发生过热的现象。
29.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