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防摩托车喷枪的转换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1639发布日期:2022-11-23 01:46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消防摩托车喷枪的转换喷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灭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消防摩托车喷枪的转换喷头。


背景技术:

2.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发生,最普遍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而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出现火情时,大型的消防车无法到达,或者农村没有配备消防车的情况下,消防摩托车可以得到有效的应用。消防摩托车配备了灭火的喷枪,传统的消防摩托车喷枪只有一种出水模式,需要更换直流喷口和水雾喷口和才能达到直流和水雾两种不同的出水效果,不能根据火情的情况而随时切换,更换起来耽误时间并且相对麻烦,救灾可能因为更换转换喷头而错过最好的灭火时间,造成严重的后果,且现有的转换喷头水雾覆盖面小,雾状差不利于快速灭火。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需要更换喷头便能快捷地实现直流和水雾两种出水状态的一种用于消防摩托车喷枪的转换喷头,灭火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火情而选择直流出水方式或者水雾出水方式。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消防摩托车喷枪的转换喷头,包括:
5.管道接头,所述管道接头一端为与消防摩托车喷枪连通的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
6.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套筒远离所述管道接头的一端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管道接头之间形成有第一内部空间;
7.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罩于所述第一套筒外且与所述出水端的外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筒远离所述管道接头的一端形成有直流喷口和若干水雾喷口,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之间形成有第二内部空间;以及
8.水道切换组件,所述水道切换组件包括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的水雾堵头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内的直流堵头;所述水雾堵头具有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的小外径段以及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的大外径段;所述大外径段靠近所述管道接头,所述小外径段靠近所述第二套筒,所述水雾堵头远离所述管道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筒上远离所述管道接头的一端;所述水雾堵头具有沿其轴向贯通的直流通道,所述直流通道具有对应于所述小外径段的小内径直流通道以及对应于所述大外径段的大内径直流通道;所述直流堵头的形状与所述大内径直流通道的形状相适配;当所述第二套筒向远离所述管道接头的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水雾堵头在所述第一通孔中向远离所述管道接头的方向移动,所述水雾堵头的大外径端堵住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大内径直流通道与所述直流堵头分离,水源经过所述出水端、第一内部空间、直流通道后通过所述直流喷口
流出;当所述第二套筒向管道接头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水雾堵头在所述第一通孔中向所述管道接头的方向移动,所述水雾堵头的小外径段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形成水雾流道,水源经过所述出水端、第一内部空间、水雾流道、第二内部空间后通过所述水雾喷口流出。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筒上远离所述管道接头的一端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直流喷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上远离所述管道接头的一端外且与所述第二通孔上远离所述管道接头的一端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水雾堵头远离所述管道接头的一端固定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中以与所述直流喷口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水雾堵头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孔壁之间具有第一密封圈。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小口端向远离所述管道接头,大口端靠近所述管道接头;所述直流堵头为形状与所述锥形孔相适配的锥形堵头。
13.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端具有一外径较大且靠近所述进水端的大外径管以及一外径较小且远离所述进水端的小外径管,所述大外径管及小外径管上均布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小外径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大外径管螺纹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端的端面盖设有一挡水盖,所述挡水盖的外径与所述小外径管的外径相适配,且所述挡水盖的外周布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小外径管及挡水盖的外周圴螺纹连接;所述挡水盖上绕其周缘均匀间隔的分布有过水孔。
15.进一步的,所述挡水盖与所述出水端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16.进一步的,所述挡水盖上远离所述管道接头的一端面形成有一安装台,所述直流堵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台上。
1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台上形成有一螺孔,所述直流堵头具有沿其轴向贯通的穿孔,一螺栓穿过所述穿孔后将所述直流堵头螺锁于所述螺孔中。
18.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摩托车喷枪的转换喷头通过水道切换组件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配合形成不同的出水路径,由此形成直流和水雾两种出水模式,通过设置多个水雾喷头使得水雾的覆盖面更大。将水雾堵头设置为具有外径小于第一通孔的孔径的小外径段以及外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孔径的大外径段使得水雾堵头的小外径段可以穿过第一通孔与直流喷口连接,第二套筒与所述管道接头螺纹连接方式使得只需旋拧第二套筒即可带动水雾堵头移动,向远离管道接头方向移动时实现直流出水方式,拧紧时实现水雾出水方式,操作非常方便,无需设置额外的切换部件。将第一通孔设为锥形孔以便于与水雾堵头大外径端外表面闭合时闭合效果更好,不易产生缝隙,同时在水雾堵头的外周面与第二通孔的内壁设置一密封圈使得连接时密封性更好,保证稳定的水压。将直流堵头设为与锥形孔相适配的锥形堵头可以使水雾堵头向下移动时直流堵头能更好的堵住水雾堵头的直流通道,不会产生缝隙。通过管道接头的出水端设置的挡水盖,使得进水只能通过挡水盖上的过水孔流入,使其在进水端就能产生足够大的水压,从而保证出水时的水压更大,直流喷头能喷得更远,水雾喷头的水雾效果更好,更有利于灭火。
19.本实用新型需要切换出水模式时只需要向不同方向旋拧第二套筒带动水雾堵头向对应方向移动,当水雾堵头向上移动到与第一通孔相闭合时,水雾堵头的直流通道远离直流堵头,水则沿直流通道由直流喷头流出;当水雾喷头向下移动到直流堵头与直流通道
闭合时,水雾堵头的外端面与第一通孔之间形成水雾流道,水则从水雾喷口流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需要更换不一样的喷头便能实现直流与水雾两种模式的自由切换,且设置了多个水雾喷头能达到更宽的覆盖面积,遇到火灾时可以根据火情的选择不同的出水状态,能更有效的灭火。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摩托车喷枪的转换喷头水雾喷口状态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摩托车喷枪的转换喷头直流喷口状态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摩托车喷枪的转换喷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摩托车喷枪的转换喷头的出水口正视图。
24.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25.管道接头100;进水端110;出水端120;内螺纹111;大外径管121;小外径管122;第一套筒200;一段-210;一段-220;第二套筒300;水道切换组件400;第一内部空间510;第二内部空间520;挡水盖130;第一密封圈610;第二密封圈620;第三密封圈630;第一外螺纹131;过水孔132;第一通孔230;一段端面310;环形空间320;第二通孔330;直流喷口710;水雾喷口720;水雾堵头410;小外径段411;第二外螺纹411a;大外径段412;挡环-413;直流通道440;小内径直流通道441;大内径直流通道442;直流堵头420;水雾流道430;安装台451;安装螺栓452;垫片453。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7.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摩托车喷枪的转换喷头包括与消防摩托车喷枪连接的管道接头100、与所述管道接头100连通设置的第一套筒200、罩于所述第一套筒200外且与所述管道接头100螺纹连接的第二套筒300以及水道切换组件400,所述第一套筒200与所述管道接头100之间形成有第一内部空间510,所述第二套筒300与所述第一套筒200之间形成有第二内部空间520。
28.所述管道接头100的一端为与消防摩托车喷枪(图未示出)连通的进水端110,另一端为出水端120。所述进水端110的内周面布设有内螺纹111,所述进水端110通过所述内螺纹111与所述消防摩托车喷枪螺纹连接。所述出水端120具有一外径较大且靠近所述进水端110的大外径管121以及一外径较小且远离所述进水端110的小外径管122,所述大外径管121及小外径管122上均布设有外螺纹。所述出水端120的端面盖设有一挡水盖130,所述挡水盖130与所述出水端120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620,如此可使得所述挡水盖130与所述出水端120之间的密封性更好。所述挡水盖130的外径与所述小外径管122的外径相适配,且所述挡水盖130的外周布设有第一外螺纹131。所述挡水盖130上绕其周缘均匀间隔的分布有若干过水孔132,所述过水孔132的孔径小于所述出水端120的孔径,如此可使得流入所述管道接头100内的水源通过所述过水孔132流入所述第一内部空间510时水压增加,水压越大,越利于喷头出水的距离和出水强度。
29.所述第一套筒200与所述出水端120和挡水盖130连接的一端形成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套筒200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小外径管122和挡水盖130的外螺纹配合以可拆卸地连
接于所述出水端120。所述第一套筒200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大外径管121的外径,所述第一套筒200与所述小外径管122和挡水盖130螺纹配合的一段210的内径与所述小外径管122和挡水盖130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第一套筒200未与所述小外径管122和挡水盖130螺纹配合的一段220的内径小于所述小外径管122和挡水盖130的外径,如此使得未与所述小外径管122和挡水盖130螺纹配合的一段端面221抵持于所述挡水盖130上,并且该抵持于所述挡水盖130上的一段端面221与所述挡水盖130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630。所述第一内部空间510形成于所述第一套筒200与所述挡水盖130之间。所述第一套筒200远离所述管道接头10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通孔230,所述第一通孔230可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小口端远离所述管道接头100,大口端靠近所述管道接头10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230为两个对称设置的锥形孔组成,靠近所述第二套筒300的第一个锥形孔231的小口端靠近所述管道接头100,大口端靠近所述第二套筒300(远离所述管道接头100),靠近所述管道接头100的第二个锥形孔232的小口端与所述第一个锥形孔231的小口端对接,大口端靠近所述管道接头100。
30.所述第二套筒300罩于所述第一套筒200外的一段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套筒200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第二内部空间520形成于所述第二套筒300与所述第一套筒200远离所述管道接头100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套筒300与所述大外径管121螺纹配合的一段的内径大于罩于所述第一套筒200外的一段的内径,当所述第二套筒300锁紧于所述出口端时,所述第二套筒300罩于所述第一套筒200外的一段端面310靠近所述大外径管121的端面,当所述第二套筒300反向旋拧以向远离所述管道接头100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套筒300罩于所述第一套筒200外的一段端面310离开所述大外径管121的端面,它们与所述第一套筒200的外周面、第二套筒300的内周面一并围合形成一环形空间320。所述第二套筒300靠近所述管道接头100的一端与所述大外径管121的外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筒300远离所述管道接头100的一端形成有直流喷口710和若干水雾喷口720。具体的,所述第二套筒300远离所述管道接头100的一端中心位置处形成有第二通孔330,所述直流喷口710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300上远离所述管道接头100的一端外且与所述第二通孔330上远离所述管道接头100的一端连通。所述若干水雾喷口720绕所述直流喷口710一周均匀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二套筒300远离所述管道接头100的一端。
31.所述水道切换组件400包括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30中的水雾堵头410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套筒200内的直流堵头420。所述水雾堵头410具有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230的孔径的小外径段411以及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230的孔径的大外径段412;所述大外径段412位于所述第一内部空间510内(靠近所述管道接头100方向),所述大外径段412呈与所述锥形的第一通孔230相适配的锥形台状,所述大外径段412靠近所述管道接头100的一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有挡环413,所述挡环413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230的最大孔径。
32.所述小外径段411位于所述第二内部空间520内(靠近所述第二套筒300方向)。所述小外径段411与所述第一通孔230之间形成一水雾流道430。所述水雾堵头410远离所述管道接头100的一端(小外径段411的一段)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筒300远离所述管道接头100的一端。具体的,所述小外径段411远离所述管道接头100的一端外周形成有第二外螺纹411a,所述直流喷口710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小外径段411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腔壁上形成有内螺纹,所述小外径段411通过所述第二外螺纹411a与所述内螺纹配合以与所述
直流喷口710连接。所述小外径段411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二通孔330的孔壁,所述第二通孔330的孔壁上对应于所述第一环形槽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的槽口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口相对,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中容纳有第一密封圈610。所述水雾堵头410具有沿其轴向贯通的直流通道440,所述直流通道440的一端与所述管道接头100的出口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直流喷口710连通。所述直流通道440具有对应于所述小外径段411的小内径直流通道441以及对应于所述大外径段412的大内径直流通道442,所述大内径直流通道442呈形状与所述大外径段412形状相适配的锥形通道。
33.所述直流堵头420呈形状与所述大内径直流通道442的形状相适配锥形。所述直流堵头420通过一安装结构固定于所述挡水盖130上,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挡水盖130上远离所述管道接头100的一端面的安装台451以及安装螺栓452。所述安装台451上纵向设有一螺孔,所述直流堵头420上对应于所述螺孔的位置处形成有轴向贯通的穿孔,所述安装螺栓452穿过所述穿孔后螺接于所述螺孔中,从而将所述直流堵头42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台451上。优选的,所述直流堵头4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装设有一垫片453,由此使得所述直流堵头420安装更紧固,在压力大的情况下也不容易产生松动。
34.本实用新型用于消防摩托车喷枪转换喷头的工作原理如下:
35.一、水雾出水:正向旋拧(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二套筒300以使所述第二套筒300向所述管道接头100方向移动,固接于所述第二套筒300上的所述水雾堵头410随着所述第二套筒300在第二穿孔中向所述管道接头100方向移动,使得所述水雾堵头410的小外径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30中以打开水雾流道430,同时所述大内径直流通道442与所述直流堵头420密闭结合,从而封堵所述直流通道440以防止水源进入所述直流通道440;水源经过所述出水端120、挡水盖130的过水孔132、第一内部空间510、水雾流道430、第二内部空间520后通过所述水雾喷口720流出;
36.二、直流出水:反方向旋拧(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二套筒300以使所述第二套筒300向远离所述管道接头100的方向移动时,固接于所述第二套筒300上的所述水雾堵头410随着所述第二套筒300在所述第一通孔230中向远离所述管道接头100的方向移动,所述水雾堵头410的大外径端堵住所述第一通孔230以关闭水雾流道430,同时所述大内径直流通道442与所述直流堵头420分离以形成进入所述直流通道440的直流进水道;水源经过所述出水端120、挡水盖130的过水孔132、第一内部空间510、直流进水道、直流通道440后通过所述直流喷口710流出。
37.本实用新型用于消防摩托车喷枪转换喷头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第二套筒300螺纹配合于管道接头100,通过正向旋拧和返向旋拧第二套筒300以切换水雾出水和直流出水,切换操作简单方便;二、增设第一套筒200并在第一套筒200上形成第一通孔230,使水雾堵头410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30中并与第二套筒300固接以能够随着第二套筒300移动,实现水雾出水和直流出水两种出水功能,与只有一种出水方式相比,能够满足更多场合的需求,将两种出水方式结合到一个转换喷头上,节约了成本;三、所述水雾堵头410设计为大小外径的两段式结构,通过与所述第一通孔230活动配合、与第二套筒300固定配合,即可简单巧妙的随第二套筒300移动而改变出水方式,其设计构思巧妙、没有多余复杂的结构,简化内部结构的同时满足多种出水方式切换;四、第一通孔230采用锥形孔设计,大外径段412设
计为相适配的锥形孔以及挡环413,既能够实现移动顺畅导向作用,并且大外径段412的外周面与第一通孔230的内周面能够充分贴合,增设挡环413能够更进一步将第一通孔230堵实,杜绝了因封堵不严实而导致的直流出水时水雾喷口720渗水的情况,保障了直流出水的压力,所述挡环413上朝向第一通孔230的一端面可设计第四密封圈,更进一步增加了密封严实性;五、水雾堵头410的小外径段411穿设于第二通孔330中并与直流喷口710螺纹连通,既可通过该连接方式间接与所述第二套筒300固定,又可根据不同需求而随时更换对应需求的直流喷口710,提高了转换喷头的通用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用于消防摩托车喷枪的转换喷头,通过水道切换组件400、第一套筒200以及第二套筒300的相互配合,就能实现不同的出水模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不需要更换单独的直流喷头和水雾喷头通过旋转便能实现直流与水雾两种模式的自由切换,遇到火灾时可以根据火情的选择不同的出水状态,能更有效的灭火。
38.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