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失控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2303发布日期:2023-03-29 11:02阅读:67来源:国知局
热失控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失控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电池在上线测试过程中,会对其进行大电流充放电以确认性能,如果电池质量出现问题或充放电接触不良,在充放电过程中就会出现热失控现象,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引发电池自燃或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及时对热失控的电池进行隔离和处理,以避免引起更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地对出现热失控现象的电池进行处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热失控处理系统。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失控处理系统,其包括:消防箱,所述消防箱具有入口,所述消防箱内设置有消防液;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入口处,所述支撑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消防箱运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支撑组件相对于所述消防箱运动;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状态及释放状态;在所述支撑状态,所述支撑组件被配置为支撑电池;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支撑组件相对于所述消防箱运动,以使支撑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的电池从所述支撑组件上掉落到所述消防箱内。
5.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优点:
6.当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发生热失控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支撑组件由支撑状态变为释放状态,电池失去了支撑组件对其的支撑,使电池从所述支撑组件上掉落到所述消防箱内,由于消防箱内存储有大量消防液,从而对电池起到迅速降低温升的作用,避免了因温升导致的电池热失控,即避免了电池因热失控而引起的自燃和爆炸,进而提高了电池放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有效保护设备的电气设施。另外,热失控处理系统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7.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8.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热失控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9.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热失控处理系统第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0.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热失控处理系统控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1.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12.图5是图2所示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3.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热失控处理系统第二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4.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热失控处理系统第三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号说明:
16.10、支架;11、开口;12、容纳腔;
17.20、消防箱;21、入口;
18.30、支撑组件;31、支撑件;32、固定件;33、固定架;34、支撑板;35、锁合件;36、间隔;
19.40、控制器;
20.50、防护网;
21.60、检测装置;
22.70、托盘;71、通孔;
23.80、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25.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26.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下述讨论提供了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虽然每个实施例代表了申请的单一组合,但是本技术不同实施例可以替换,或者合并组合,因此本技术也可认为包含所记载的相同和/或不同实施例的所有可能组合。因而,如果一个实施例包含a、b、c,另一个实施例包含b和d的组合,那么本技术也应视为包括含有a、b、c、d的一个或多个所有其他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尽管该实施例可能并未在以下内容中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7.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热失控处理系统包括:消防箱20、支撑组件30以及控制器40。
28.消防箱20具有入口21,消防箱20内设置有消防液。
29.支撑组件30设置在位于入口21处,支撑组件30能够相对于消防箱20运动。具体地,支撑组件30设置在消防箱20的上方。
30.控制器40分别与支撑组件30连接,控制器40被配置为控制支撑组件30相对于消防箱20运动。
31.其中,支撑组件30包括支撑状态及释放状态;在支撑状态,支撑组件30被配置为支撑电池80;在释放状态,控制器40控制支撑组件30相对于消防箱20运动,以使支撑在支撑组件30上的电池80从支撑组件30上掉落到消防箱20内。
32.本技术提供的热失控处理系统,当电池80在放电过程中发生热失控时,通过控制器40控制支撑组件30由支撑状态变为释放状态,电池80失去了支撑组件30对其的支撑,使电池80从支撑组件30上掉落到消防箱20内,由于消防箱20内存储有大量消防液,从而对电池80起到迅速降低温升的作用,避免了因温升导致的电池80热失控,即避免了电池80因热失控而引起的自燃和爆炸,进而提高了电池80放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有效保护设备的电气设施。另外,热失控处理系统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3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热失控处理系统还包括:支架10。
34.支架10具有一端开口11的容纳腔12。
35.消防箱20设置在容纳腔12内,消防箱20的入口21与开口11对应设置。
36.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支撑组件可直接设置在消防箱上,也可以设置在支架上,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只需要保证支撑组件位于消防箱上方即可,支撑组件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相应的固定位置。
3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热失控处理系统还包括:缓冲件。
38.缓冲件设置在消防箱内。
39.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缓冲件为防护网50,防护网50固定在消防箱20内。
40.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缓冲件为泡棉,泡棉设置在消防箱内,并漂浮在消防液上。
41.缓冲件增加了消防箱内消防液的表面张力,在电池掉落的过程中,缓冲件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能够将液面波纹稀释掉以缓解液面的波纹,从而使消防箱的消防液平静下来,以防止消防液大量溅出而损坏电气设施的情况发生;另外,缓冲件对电池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从而降低了电池下落时所受到的冲击力,进而降低了电池损坏的概率。
42.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热失控处理系统还包括:防护网50。
43.防护网50设置在消防箱20内。
44.防护网50增加了消防箱20内消防液的表面张力,在电池80掉落的过程中,防护网50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能够将液面波纹稀释掉以缓解液面的波纹,从而使消防箱20的消防液平静下来,以防止消防液大量溅出而损坏电气设施的情况发生;另外,防护网50对电池80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从而降低了电池80下落时所受到的冲击力,进而降低了电池80损坏的概率。
45.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热失控处理系统还包括:检测装置60。
46.检测装置60设置在消防箱20上,并与控制器40连接,检测装置60被配置为检测电池80的状态,并发送电信号,控制器40接收电信号,并根据电信号控制支撑组件30相对于消防箱20运动。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检测装置60包括温度传感器、烟味传感器和图像采集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47.检测装置60能够快速的检测出电池80的状态,并发送电信号,当控制器40根据接收电信号判断电池80处于热失控状态时,控制器40控制支撑组件30由支撑状态变为释放状态,使电池80从支撑组件30上掉落到消防箱20内,从而消除电池80的热失控。上述结构增加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产品的控制精度,从而能够较快速地且精准地将处于热失控状态的电池80掉落到消防箱20,以快速地控制住电池80的热失控。
48.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热失控处理系统还包括:托盘70。
49.托盘70上设置有多个电池80安装位,托盘70支撑在支撑组件30上。
50.托盘70能够存放较多的电池80,多个电池80同时发生热失控时,控制器40控制支撑组件30由支撑状态变为释放状态,托盘70失去了支撑组件30对其的支撑,使托盘70带着多个电池80从支撑组件30上掉落到消防箱20内,从而对多个电池80起到迅速降低温升的作
用,快速地控制住电池80的热失控。
51.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托盘70上设置有多个通孔71,通孔71沿托盘70的掉落方向贯穿托盘70。
52.托盘70带着多个电池80掉落到消防液的过程中,消防液能够从通孔71快速地进入托盘70内,并快速包围电池80,从而使消防液地对电池80起到迅速降低温升的作用,以快速地控制住电池80的热失控。
53.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述支撑组件的几个实施例。
54.实施例一
55.如图5所示,支撑组件30包括两个支撑件31。
56.两个支撑件31对称地设置在入口21的两侧,并可相对于消防箱20滑动,两个支撑件31之间具有间隔36,间隔36与入口21相对应。
57.控制器40分别与两个支撑件31连接,控制器40被配置为控制两个支撑件31相向运动或者相背运动。
58.其中,在支撑状态,两个支撑件31被配置为支撑电池80。
59.在释放状态,控制器40控制两个支撑组件30相背运动。
60.当电池80在放电过程中发生热失控时,控制器40控制两个支撑件31相背运动,使两个支撑件31之间的间隔逐渐变大,以使电池80逐渐失去了支撑件31对其的支撑,使电池80从支撑件31上掉落到消防箱20内,由于消防箱20内存储有大量消防液,从而对电池80起到迅速降低温升的作用,避免了因温升导致的电池80热失控,即避免了电池80因热失控而引起的自燃和爆炸,进而提高了电池80放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有效保护设备的电气设施。
61.实施例二
62.如图6所示,支撑组件30包括支撑件31及固定件32。
63.支撑件31及固定件32对称地设置在入口21的两侧,支撑件31可相对于消防箱20滑动,支撑件31与固定件32之间具有间隔36,间隔36与入口21相对应。
64.控制器40与支撑件31连接,控制器40被配置为控制支撑件31运动以远离或者靠近固定件32。
65.其中,在支撑状态,支撑件31与固定件32被配置为支撑电池80。
66.在释放状态,控制器40控制支撑件31远离固定件32。
67.当电池80在放电过程中发生热失控时,控制器40控制支撑件31远离固定件32,使支撑件31与固定件32之间的间隔36逐渐变大,以使电池80逐渐失去了支撑件31对其的支撑,使电池80从支撑件31上掉落到消防箱20内,由于消防箱20内存储有大量消防液,从而对电池80起到迅速降低温升的作用,避免了因温升导致的电池80热失控,即避免了电池80因热失控而引起的自燃和爆炸,进而提高了电池80放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有效保护设备的电气设施。
68.实施例三
69.如图7所示,支撑组件30包括:固定架33、支撑板34以及锁合件35。
70.固定架33具有避让空间(图中未示出),避让空间与入口21相对应。
71.支撑板34的一端与固定架33可转动连接,并位于避让空间与入口21之间,支撑板
34被配置为支撑电池80。
72.锁合件35设置在固定架33上,并能够与支撑板34连接或者分离,以使支撑板34与固定架33连接或者分离。
73.控制器40与锁合件35连接,控制器40被配置为控制锁合件35与支撑板34连接或者分离,以使支撑板34与固定架33的连接或者分离。
74.其中,在支撑状态,支撑板34与锁合件35连接以使支撑板34支撑电池80。
75.在释放状态,支撑板34与锁合件35分离。
76.如图7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板3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板34对称地设置在固定架33上。
77.当电池80在放电过程中发生热失控时,控制器40控制支撑板34与锁合件35分离,使支撑板34在重量的作用下相对于固定架33转动,以使电池80失去支撑板34对其的支撑,使电池80从支撑板34上掉落到消防箱20内,由于消防箱20内存储有大量消防液,从而对电池80起到迅速降低温升的作用,避免了因温升导致的电池80热失控,即避免了电池80因热失控而引起的自燃和爆炸,进而提高了电池80放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有效保护设备的电气设施。
7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7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80.以上结合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不过这些实施方式仅是范例性的,仅起到说明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多种替换和改进,这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