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逃生用自供氧呼吸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65546发布日期:2023-05-25 06:5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楼逃生用自供氧呼吸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消防逃生,尤其涉及一种高楼逃生用自供氧呼吸罩。


背景技术:

1、随着高层建筑的出现和蓬勃发展,轻质高强度的建筑材料的不断创新以及高速电梯的不断改进,高层建筑越建越高且建筑结构紧凑,功能复杂,电梯井、楼梯间、排气道、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多,此外高层建筑中还采用了大量的塑料制品如聚氯乙烯的管道,阀门、电线套层、人造革等易燃物,当发生火灾时,浓烟以及火势会瞬间充满整个楼道,给消防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新的要求,传统高层楼宇消防逃生呼吸设备主要是防毒面具等设备。

2、公开号为cn20811496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高层楼宇消防逃生呼吸器,包括:滤毒罐、口鼻罩、通讯器、阻燃布、防护镜,所述滤毒罐下方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滤毒罐上方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顶端连接到所述口鼻罩,所述口鼻罩下方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所述阻燃布,上述装置中通过该呼吸面罩能够有效保证逃生人员呼吸顺畅的同时提供更加全面的防护,增加对耳部、后脑部的防护,并在壳体内部增加海绵层,结构密闭性能良好,保证使用人员与外界烟气隔绝,烟气的过滤效果更强,设置有无线通讯设备,有效提高逃生人员的逃生成功率,将外界高温与使用人员隔离,有利于加快使用人员的逃生速度。

3、但是,上述对比文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如下技术问题:

4、一、使用者在佩戴上述装置时,利用其底部开设的佩戴口将上述装置佩戴于使用者的头上,从而实现对头部的保护,但是,由于上述装置为保证整体的密封性能,仅留有其底部开设的佩戴口供使用者穿戴,且该佩戴口具有的固定的尺寸收缩以及舒张范围,即其内径扩张到最大尺寸范围时,仍然无法满足部分头部尺寸较大的使用者进行佩戴,该部分使用者在佩戴上述装置时,头部可能会卡在底部佩戴口位置,导致上述装置无法满足该部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5、二、上述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滤毒罐以及过滤网对火场环境中的空气进行过滤,但是,由于火场中浓烟密度较大且温度较高,滤毒罐以及过滤网并不能完全对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部分未被过滤的空气被使用者吸入后仍然会导致使用者身体的不适,同时,上述装置在佩戴过程中,滤毒罐通过进气管悬挂于口鼻罩上,从而导致上述装置整体的重心会被滤毒罐拉动向着前侧倾斜,该部分重力一方面会对使用者的头部以及颈部施加压力,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头部以及颈部的不适,另一方面,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滤毒罐会随着身体的摆动而发生晃动,进而会通过进气管带动口鼻罩进行晃动,从而影响使用者正常的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楼逃生用自供氧呼吸罩,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呼吸器穿戴困难,底部佩戴口扩张到最大尺寸时,仍然无法满足部分头部尺寸较大的使用者进行佩戴,导致使用者头部卡在佩戴口,以及滤毒罐无法有效过滤以及净化火场中的环境空气,同时,在使用者运动时,滤毒罐会发生晃动,受其自身重力的影响,会对使用者的造成行动上的阻碍。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楼逃生用自供氧呼吸罩,包括:面罩本体,其具有:活动连接的前侧罩壳以及后侧罩壳,当所述前侧罩壳以及所述后侧罩壳闭合时,其罩设于头部外侧并实现全方位防护,所述前侧罩壳上开设有观察口,其内部固定安装有观察镜片,位于所述观察口下方的所述前侧罩壳上还设置有呼吸机构,其具有:空气过滤组件以及自供氧组件,所述空气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前侧罩壳上,且所述自供氧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空气过滤组件上,以及,用以实现所述前侧罩壳以及所述后侧罩壳密封连接的锁定机构,其包含:锁紧组件和密封组件,其中,所述锁紧组件用以固定所述前侧罩壳以及所述后侧罩壳的密封状态,且当所述面罩本体闭合时,通过所述密封组件密封其底部开口;此方案中,将面罩本体分隔成前侧罩壳以及后侧罩壳,使用者在佩戴时,可将后侧罩壳佩戴于后脑位置,在利用合页的翻转将前侧罩壳翻转罩设于前脸位置,从而完成对面罩本体的佩戴,同时采用该种佩戴方式能够避免从底部对本装置的佩戴,满足头部尺寸较大的使用者的佩戴,此外,通过观察口的观察镜片能够方便使用者观察外界环境,呼吸机构内设置的空气过滤组件能够满足本装置在粉尘、颗粒物浮物较多的环境中使用,此外,自供氧组件能够满足本装置在火场中使用,由于火场中温度较高、且浓烟覆盖,通过对使用者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净化从而给使用者提供内循环氧气,保证使用者在火场中能够正常呼吸,锁紧组件能够在面罩本体佩戴于使用者头部上后,对前侧罩壳以及后侧罩壳进行固定,同时,密封组件能够对面罩本体的底部进行密封,使其贴合于使用者的颈部位置,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污物进入到面罩本体内部,以满足使用者的正常使用。

3、优选的,所述面罩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合页,且所述合页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侧罩壳的顶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后侧罩壳的顶端,所述合页两侧的所述前侧罩壳上还均设置有向其底端延伸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一端粘接于所述前侧罩壳上,且另一端向所述后侧罩壳延伸,所述密封条上对应所述前侧罩壳以及所述后侧罩壳连接处设置有折痕;此方案中,设置的合页连接前侧罩壳与后侧罩壳,同时,二者在展开时,后侧罩壳对应使用者的后脑位置,且前侧罩壳对应使用者的前脸位置,使用者通过其所展开的佩戴口能够方便佩戴,当二者闭合时,呼吸罩对应使用者的口鼻位置,且观察口对应使用者的眼睛位置,安装于合页两侧的密封条通过其上的折痕将另一端翻转到后侧罩壳上,利用密封条对前侧罩壳以及后侧罩壳连接处的缝隙进行封堵,从而避免外界空气中的粉尘、颗粒悬浮物以及火场中的浓烟溢入到面罩本体中。

4、优选的,所述空气过滤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前侧罩壳上,且位于所述观察口下方的呼吸罩,所述呼吸罩上开设有呼吸口,所述呼吸口连通至所述面罩本体内部,所述呼吸口内嵌设有空气滤芯,其中,所述空气滤芯呈圆柱筒状结构,其相对设置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细密的滤孔,且内部填充有活性炭;此方案中,本装置提供给使用者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其一为:当使用者在高楼逃生时,周围环境中充斥粉尘以及颗粒悬浮物,使用者可通过空气滤芯中填充的活性炭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使用者在面罩本体内吸入被净化后的空气,从而避免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增大逃生的几率,同时,空气滤芯通过嵌设的方式安装于呼吸口中,能够方便对其进行拆卸以及更换,以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

5、优选的,所述自供氧组件包括:第一流通管,其内部密封设置有两个隔板,通过两个所述隔板用以将所述第一流通管内部分隔出第一流通路径以及两个第二流通路径,上述第一流通路径位于两个第二流通路径之间,上述第一流通路径中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且朝向所述第一单向阀出气侧的所述第一流通管远离所述呼吸罩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反应区,该反应区内填充有超氧化钾,所述第一流通管的外壁上还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二流通管,其两个所述第二流通管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流通管内部,且和对应侧的上述第二流通路径连通,每个上述第二流通路径内均设置有第二单向阀,且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气侧朝向所述第二流通管,其中,两个所述第二流通管均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反应区;此方案中,本装置提供的第二种使用方式为:当使用者所处的高楼发生火情时,高温以及浓烟会迅速充斥使用者所处环境,此时,使用者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支持,因此,当在呼吸口位置加装自供氧组件后,使用者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进入到第一流通管中,并顺着第一单向阀的指定流通通道向着第一流通路径中流动,待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反应区后,会和超氧化钾进行反应(反应方程式为:4ko2+2co2=2k2co3+3o2),生成的氧气会顺着连通管进入到第二流通管中,同时,当使用者吸气时,第二流通管中的氧气会进入到第二流通路径中,并顺着第二单向阀的指定流通通路进入到面罩本体内部,以满足使用者逃生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

6、优选的,所述空气滤芯远离所述面罩本体一侧的所述呼吸口内壁上设置有连接螺纹,且所述第一流通管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和上述连接螺纹螺接配合的配合螺纹;此方案中,第一流通管上的配合螺纹与呼吸口内的连接螺纹螺接配合,从而可以满足自供氧组件能够快速的从空气过滤组件上拆除,给使用者的提供了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方便使用者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进行选择。

7、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具有至少两个,且相对所述合页分布于其两侧,所述锁紧组件具有:沿纵向开设于所述后侧罩壳侧壁上第一滑槽,其内部相对滑动有两个插块,所述第一滑槽远离所述前侧罩壳的一端相连通的开设有条形槽,其连通所述后侧罩壳的外壁,且两个所述插块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条形槽内,并固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接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滑块朝向所述后侧罩壳外侧的外壁上固接有拨动块,两个所述插块另一端相远离的端面上均一体成型的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前侧罩壳的外壁上对应两个所述插块开设有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二滑槽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可容纳所述固定块的固定槽;此方案中,当需要对面罩本体进行拆卸时,使用者双手分别放置于后侧罩壳两侧的条形槽位置,接着,按压条形槽内的上下分布的两个拨动块向着中心位置移动,拨动块驱动滑块带动插块移动并挤压复位弹簧,插块在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内向中心位置,驱使固定块从固定槽中脱出,进而,利用合页的翻转性能,使得前侧罩壳和后侧罩壳分离,此外,在安装过程中,当插块具有固定块的端部移动至第二滑槽最内端位置后,松开对两个拨动块的限制,复位弹簧在其自身回弹性能的驱使下推动两侧滑块复位,从而使得固定块插入固定槽中,完成对前侧罩壳以及后侧罩壳的连接固定。

8、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沿所述前侧罩壳以及所述后侧罩壳底壁分别设置的第一密封带、第二密封带,所述第一密封带上固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内设置有弹性带条,且所述弹性带条的两端分别向所述第二密封带延伸,所述第二密封带上对应所述弹性带条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且两个所述弹性带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此方案中,前侧罩壳以及后侧罩壳连接完成后,第一密封带以及第二密封带分别贴合于使用者颈部的前后位置,拉动弹性带条使其弹性伸展,待第一密封带和第二密封带完全紧密贴合在使用者颈部且不留缝隙后,将第二连接部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上,完成对密封组件的固定。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高楼逃生用自供氧呼吸罩:

10、1、将面罩本体分隔成前侧罩壳以及后侧罩壳,前侧罩壳和后侧罩壳通过其顶部的合页翻转连接,在佩戴过程中,前侧罩壳与后侧罩壳展开时所形成的佩戴口罩能够满足头部尺寸较大的使用者进行佩戴,不会造成其头部的卡顿避免对穿戴造成影响,同时,通过该种面罩本体能够对使用者的整体头部造成防护,减轻外界物体对头部撞击所形成的伤害。

11、2、本装置提供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供使用者在不同使用环境下使用,通过空气滤芯中的活性炭能够对外界空气中的粉尘以及颗粒悬浮物进行过滤,从而保证洁净的空气顺呼吸口进入到面罩本体内部,此外,通过自供氧组件能够在火场中提供给使用者充足的氧气支撑,增加其在火场中逃生的几率。

12、3、前侧罩壳和后侧罩壳之间通过锁紧组件安装固定,能够保证二者在连接过程中不会出现松脱,同时,设置的密封条能够对前侧罩壳和后侧罩壳连接处的缝隙进行密封,避免外界杂质顺缝隙进入到面罩本体内部,面罩本体底部设置的密封组件能够在使用者颈部位置对本装置进行密封,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本装置内部的密闭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