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地下室消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3830发布日期:2023-08-24 21:1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的地下室消防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下室消防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地下室消防结构。


背景技术:

1、bl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或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的缩写,意为“建筑信息模型”。简单理解,blm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复杂的、数字化三维模型。但是该模型并非静态的,而是随着建筑生命周期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演进,从前期方案到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建造和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的信息都可以不断集成到模型中,因此blm模型就是真实建筑物在电脑中的数字化记录。当设计、施工、运营等各方人员需要获取建筑信息时,例如需要图纸、材料统计、施工进度等,都可以从该模型中快速提取出来。blm是由三维cad技术发展而来,但其目标比cad更为高远。如果使用cad是为了提高建筑师的绘图效率,采用bim则致力于改善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性能表现和信息整合。

2、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二分之一。多层和高层建筑物需要较深的基础,地下室内的通风环境较差,湿气较重,导致其消防门框边缘的水泥容易发生干裂或脱落,长此以往,产生了消防门倾倒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地下室消防结构,该地下室消防结构设计建立在三维的bim绘图基础上,可以对消防门进行加固稳定,提高消防门长期使用的安全性,保证地下室通行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基于bim的地下室消防结构,包括墙体,所述的墙体内嵌入安装有消防门框,所述的消防门框一侧设有开关门,所述的消防门框另一侧下方两侧均设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之间从内到外依次设有与消防门框轮廓一致的倒凹型安装支架和倒凹型导向杆,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若干个加固装置,所述的加固装置包括凹形卡框,所述的凹形卡框滑动设置在安装支架上且通过锁紧螺母与安装支架固定相对位置,所述的凹形卡框内侧焊接固定有顶板,所述的顶板内侧面与消防门框交接位置处嵌入安装有缓冲垫片,所述的顶板外侧设有弧形槽且所述的顶板通过弧形槽沿着导向杆滑动。

4、进一步,所述的底板通过入地螺栓固定在地下室地面。

5、进一步,所述的倒凹型导向杆两侧底端焊接固定在底板上且所述的倒凹型导向杆两侧上端均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在墙体上。

6、进一步,所述的安装支架两侧底端均焊接在底板上且焊接位置处四周均焊接有三角形加强筋块。

7、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消防门框另一侧的安装支架、导向杆和加固装置等结构,可以对消防门框边缘的水泥干裂或脱落位置处进行点对点的加固处理,提高消防门长期使用的安全性,保证地下室通行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整体结构设计建立在三维的bim绘图基础上,方便设计、施工、运营等各方人员需要获取建筑信息。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bim的地下室消防结构,包括墙体,所述的墙体内嵌入安装有消防门框,所述的消防门框一侧设有开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防门框另一侧下方两侧均设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之间从内到外依次设有与消防门框轮廓一致的倒凹型安装支架和倒凹型导向杆,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若干个加固装置,所述的加固装置包括凹形卡框,所述的凹形卡框滑动设置在安装支架上且通过锁紧螺母与安装支架固定相对位置,所述的凹形卡框内侧焊接固定有顶板,所述的顶板内侧面与消防门框交接位置处嵌入安装有缓冲垫片,所述的顶板外侧设有弧形槽且所述的顶板通过弧形槽沿着导向杆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地下室消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通过入地螺栓固定在地下室地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地下室消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凹型导向杆两侧底端焊接固定在底板上且所述的倒凹型导向杆两侧上端均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在墙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地下室消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两侧底端均焊接在底板上且焊接位置处四周均焊接有三角形加强筋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地下室消防结构,包括墙体,所述的墙体内嵌入安装有消防门框,所述的消防门框一侧设有开关门,所述的消防门框另一侧下方两侧均设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之间从内到外依次设有与消防门框轮廓一致的倒凹型安装支架和倒凹型导向杆,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若干个加固装置,所述的加固装置包括凹形卡框,所述的凹形卡框滑动设置在安装支架上且通过锁紧螺母与安装支架固定相对位置,所述的凹形卡框内侧焊接固定有顶板。该地下室消防结构,设计建立在三维的BIM绘图基础上,可以对消防门进行加固稳定,提高消防门长期使用的安全性,保证地下室通行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代玉玲,姜旭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北方时代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