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收紧织带的安全带调节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4888发布日期:2023-12-07 00:3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收紧织带的安全带调节扣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安全带扣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收紧织带的安全带调节扣。


背景技术:

1、安全带是一种防止高处作业人员发生坠落或发生坠落后将作业人员安全悬挂的个体防护装备,按照使用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围杆作业安全带,通过围绕在固定构造物上的绳或带将人体绑定在固定的构造物附近,使作业人员的双手可以进行其他操作的安全带;2、区域限制安全带,用以限制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避免其到达可能发生坠落区域的安全带;3、坠落悬挂安全带,高处作业或登高人员发生坠落时,将作业人员悬挂的安全带。

2、而现有的安全带调节扣结构,无法进行自动收紧,在作业时,无法根据需要进行改变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收紧织带的安全带调节扣,通过设置的马达结构,受一侧的重力感应装置,反馈至控制处理器结构,而控制处理器可操作马达结构进行转动,而马达在转动时,可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带动主动筒上的安全带筒进行转动,进而放出安全带,而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时刻保持与从动辊的贴合,而置于贴合筒内的内杆结构,可在与安全带的接触时,向下下压弹簧,而不与贴合筒的转动同时转动,半圆柱体结构的内杆结构可实现带动定位片和弹簧移动的效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收紧织带的安全带调节扣,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开设有底槽,侧壁开设有侧槽,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末端与从动轮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轮的一端主动轮啮合固定,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中部固定有传动杆,所述主动轮的内侧与马达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的外侧套设有主动筒,所述主动筒的外侧固定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与从动筒连接固定,所述从动筒的底端与圆柱形空心的贴合辊接触,所述贴合辊的内部设置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筒的上与安全带筒进行套设,且安全带设置于从动筒和贴合辊之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重力感应器结构,且重力感应器结构与小型控制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小型控制处理器的一端与马达电性连接。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的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内杆为半圆柱体结构。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的中部开设有方形槽结构,方形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内杆的底端与弹簧固定连接,且所述内杆的末端设置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设置于弹簧的外侧。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槽内设置有安全带,且所述侧槽内设置有贯穿杆,所述贯穿杆贯穿支架与从动轮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片的中部开设有内杆截面尺寸相适配的孔槽结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马达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在所述壳体内,电源为移动电池结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9、本装置中,通过设置的马达结构,受一侧的重力感应装置,反馈至控制处理器结构,而控制处理器可操作马达结构进行转动,而马达在转动时,可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带动主动筒上的安全带筒进行转动,进而放出安全带,而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时刻保持与从动辊的贴合,而置于贴合筒内的内杆结构,可在与安全带的接触时,向下下压弹簧,而不与贴合筒的转动同时转动,半圆柱体结构的内杆结构可实现带动定位片和弹簧移动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自动收紧织带的安全带调节扣,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端开设有底槽(11),侧壁开设有侧槽(1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末端与从动轮(4)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轮(4)的一端主动轮(3)啮合固定,所述主动轮(3)和从动轮(4)的中部固定有传动杆,所述主动轮(3)的内侧与马达(31)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3)的外侧套设有主动筒(6),所述主动筒(6)的外侧固定有联动杆(5),所述联动杆(5)的另一端与从动筒(7)连接固定,所述从动筒(7)的底端与圆柱形空心的贴合辊(8)接触,所述贴合辊(8)的内部设置有内杆(81),所述内杆(81)的另一端与安装架(9)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筒(6)的上与安全带筒进行套设,且安全带设置于从动筒(7)和贴合辊(8)之间,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重力感应器结构,且重力感应器结构与小型控制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小型控制处理器的一端与马达(3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收紧织带的安全带调节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一端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内杆(81)为半圆柱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收紧织带的安全带调节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9)的中部开设有方形槽结构,方形槽内设置有弹簧(91),所述内杆(81)的底端与弹簧(91)固定连接,且所述内杆(81)的末端设置有定位片(92),所述定位片(92)设置于弹簧(9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收紧织带的安全带调节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槽(11)内设置有安全带,且所述侧槽(12)内设置有贯穿杆(41),所述贯穿杆(41)贯穿支架(2)与从动轮(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收紧织带的安全带调节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92)的中部开设有内杆(81)截面尺寸相适配的孔槽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收紧织带的安全带调节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31)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在所述壳体(1)内,电源为移动电池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收紧织带的安全带调节扣,包括壳体,壳体的底端开设有底槽,侧壁开设有侧槽,壳体内设置有支架,支架的末端与从动轮活动连接,从动轮的一端主动轮啮合固定,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中部固定有传动杆,主动轮的内侧与马达的传动轴固定连接,主动轮的外侧套设有主动筒,主动筒的外侧固定有联动杆,联动杆的另一端与从动筒连接固定,带动主动筒上的安全带筒进行转动,进而放出安全带,而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时刻保持与从动辊的贴合,而置于贴合筒内的内杆结构,可在与安全带的接触时,向下下压弹簧,而不与贴合筒的转动同时转动,半圆柱体结构的内杆结构可实现带动定位片和弹簧移动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中,姚鹏,袁天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耐特尔绳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