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防通风坑道的自动除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11892发布日期:2024-05-17 12:2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人防通风坑道的自动除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人防坑道,具体为一种用于人防通风坑道的自动除湿器。


背景技术:

1、坑道式建筑于山地或丘陵地,大部分主体地面出入口基本呈水平,如在山体中暗挖的坑道工程,施工时,不破坏工程结构上部自然岩层或土层,并使之成为工程的自然防护层,而由于建筑位置的特殊性,坑道内需要设置除湿器进行除湿处理。

2、现有的除湿器是通过内置的蒸发器和冷凝器以及压缩机的相互配合作用将带有湿气的空气进行干燥后排出,空气中的水分由蒸发器冷凝形成水珠,再通过冷凝器干燥处理后排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蒸发器的表面容易因为水珠而产生水垢,在一定程度内会影响蒸发器的工作效率,从而间接的增加了冷凝器的工作负担,导致除湿的效果不佳,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人防通风坑道的自动除湿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人防通风坑道的自动除湿器,具备了可以长时间的保持有效的除湿效果等优点,解决了现有除湿器在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除湿效果不佳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可以长时间的保持有效的除湿效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人防通风坑道的自动除湿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除湿的除湿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压缩机主体,所述外壳的左侧安装有用于对空气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组件,所述外壳的右侧安装有对排出的风进行切割的柔风组件;

5、所述预处理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左侧的预处理箱,所述预处理箱的左侧通过螺丝连接有可过滤灰尘的挡尘板,所述预处理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供空气流动的连通孔,所述预处理箱的内底壁和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箱,两个所述安装箱的内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活性炭板,所述预处理箱的内后侧壁固定连接有从上至下呈等距离排列的四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挡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干燥盒,所述预处理箱的正面通过螺丝连接有侧板。

6、进一步的,所述柔风组件包括开设在外壳右侧的九个出风孔,所述出风孔内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栅格板,所述出风孔的前后两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风扇叶。

7、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主控制器主体,所述主控制器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湿度监测器主体。

8、进一步的,所述除湿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内侧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安装框的前后两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框,左侧两个所述固定框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蒸发器主体,右侧两个所述固定框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冷凝器主体,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框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撑框,所述外壳的内底壁滑动安装有水箱组件,所述安装框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蒸发器主体底部的集水盘,所述集水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安装框底部的出水管。

9、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箱的右侧贯穿外壳的左侧,两个所述安装箱的正面以及相对的一侧均与外界相连通,所述预处理箱的正面与外界相连通。

10、进一步的,九个所述出风孔均位于除湿机构的右侧,所述风扇叶外侧叶片的数量不少于五个且为奇数。

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的左右两侧均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安装框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外壳的左右两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集水盘的内侧向靠近出水管的一侧倾斜。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人防通风坑道的自动除湿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该用于人防通风坑道的自动除湿器,通过外壳左侧的预处理组件和右侧的柔风组件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长时间的保持有效的除湿效果,通过对带有湿气的空气进行预处理除湿,可以减少水垢的产生,从而增加了蒸发器正常使用的寿命,降低了冷凝器的工作负担,在长时间使用后依然可以保证良好的除湿效果,同时可以让干燥后的空气柔和的排出,十分的实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人防通风坑道的自动除湿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除湿的除湿机构(201),所述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压缩机主体(202),所述外壳(1)的左侧安装有用于对空气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组件(500),所述外壳(1)的右侧安装有对排出的风进行切割的柔风组件(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通风坑道的自动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风组件(600)包括开设在外壳(1)右侧的九个出风孔(601),所述出风孔(601)内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栅格板(602),所述出风孔(601)的前后两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03),所述固定板(603)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604),所述转杆(60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风扇叶(6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通风坑道的自动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主控制器主体(401),所述主控制器主体(4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湿度监测器主体(4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通风坑道的自动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构(201)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1)内侧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安装框的前后两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框,左侧两个所述固定框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蒸发器主体,右侧两个所述固定框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冷凝器主体,所述压缩机主体(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框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撑框,所述外壳1()的内底壁滑动安装有水箱组件(301),所述安装框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蒸发器主体底部的集水盘(302),所述集水盘(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安装框底部的出水管(3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通风坑道的自动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箱(501)的右侧贯穿外壳(1)的左侧,两个所述安装箱(504)的正面以及相对的一侧均与外界相连通,所述预处理箱(501)的正面与外界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通风坑道的自动除湿器,其特征在于:九个所述出风孔(601)均位于除湿机构(201)的右侧,所述风扇叶(605)外侧叶片的数量不少于五个且为奇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通风坑道的自动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的左右两侧均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安装框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外壳(1)的左右两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集水盘(302)的内侧向靠近出水管(303)的一侧倾斜。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人防坑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人防通风坑道的自动除湿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除湿的除湿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压缩机主体,所述外壳的左侧安装有用于对空气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组件,所述外壳的右侧安装有对排出的风进行切割的柔风组件,所述预处理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左侧的预处理箱,所述预处理箱的左侧通过螺丝连接有可过滤灰尘的挡尘板,所述预处理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供空气流动的连通孔,所述预处理箱的内底壁和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箱。该用于人防通风坑道的自动除湿器,可以长时间的保持有效的除湿效果,同时可以让干燥后的空气柔和的排出,十分的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燕,贺霞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同济建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8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