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智能消防救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0127发布日期:2024-05-17 12:4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宇智能消防救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楼宇消防,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楼宇智能消防救援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里可用的土地日益减少,高层建筑可有效节约占地面积,但同时高层建筑内的人口密度较大,发生火灾后果非常严重,火灾属于一类重大环境安全事故,它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极大的杀伤力。

2、现有公告号为cn115845288b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楼宇智能消防灭火装置及方法,当楼宇中出现失火的情况时,明火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均将信号传递至后台控制端,当输水系统被破坏后,启动翻转电机,翻转电机通过翻转轴带动封堵板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封堵板逐渐与灭火粉存储管分离,灭火粉存储管内部的灭火粉逐步的抛撒至下方的空间中,灭火粉抛撒的同时,挤压弹簧杆快速复位从而带动顶出块快速顶出,顶出块携带的冲击加速灭火粉的抛撒,提高灭火粉的抛撒效果,从而提高应急防护的技术效果。

3、尽管上述的楼宇智能消防灭火装置及方法可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但是其仅能够进行灭火操作,在险情严重时,楼宇内的被困人员只能等待消防车进行救援,进而导致错过最佳救援时机;并且高层建筑消防救援多为消防梯和登高车,由于结构所限,对于消防梯和登高车高度难及的更高的建筑,从而难以进行消防救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楼宇智能消防救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楼宇智能消防救援系统,通过救援机构、消防灭火系统、储水槽、导轨机构、中央控制系统以及备用电源系统的配合使用,实现迅速救援灭火并提供最佳逃生路线,来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楼宇智能消防救援系统,包括:

4、救援机构,其用于对大楼楼宇内的火灾被困人员进行救援作业,且所述救援机构固定设于大楼楼顶;

5、消防灭火系统,其用于对大楼楼宇内的起火点进行灭火作业,且所述消防灭火系统活动设于大楼楼顶,且所述救援机构和消防灭火系统在大楼楼顶至少设有两个;

6、储水槽,其用于为消防灭火系统存储灭火液体,且所述储水槽固定连接于大楼楼顶;

7、导轨机构,其用于对消防灭火系统进行限位防止消防灭火系统发生侧翻现象的发生,且所述导轨机构设于大楼楼顶与消防灭火系统之间;

8、中央控制系统,其用于调整救援机构和消防灭火系统的工作状态或参数以及用于接入大楼楼宇的消防报警系统,且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安装于大楼楼顶,所述救援机构、消防灭火系统均受控于中央控制系统;

9、备用电源系统,其用于为救援机构、消防灭火系统以及中央控制系统提供电力,且所述备用电源系统安装于大楼楼顶。

10、进一步地,所述救援机构包括救援舱、第一起吊机构以及第一导向机构,所述救援舱设于第一起吊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一起吊机构用于带动救援舱进行上下移动作业,所述第一导向机构设于第一起吊机构和地面之间,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用于对救援舱的移动进行导向作业;

11、其中,所述第一起吊机构包括设于大楼楼顶的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卷扬机,所述第一卷扬机上缠绕有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的自由端贯穿至固定平台的下方并与救援舱固定连接;

12、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救援舱四角处的第一软索,所述第一软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固定平台的顶部,所述第一软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预埋在地面的紧固件;

13、其中,所述消防灭火系统包括消防舱、第二起吊机构以及第二导向机构,所述消防舱设于第二起吊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二起吊机构用于带动消防舱进行上下移动作业,所述第二导向机构设于第二起吊机构与地面之间,所述第二导向机构用于对消防舱的移动进行导向作业,所述消防舱内腔的上方与下方均安装有用于对门窗玻璃切割的稳固机构;

14、其中,所述第二起吊机构包括活动设于导轨机构上的第一自动导向车,所述第一自动导向车的顶部安装有液压吊臂,所述液压吊臂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卷扬机,所述第二卷扬机上缠绕有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的自由端贯穿至液压吊臂的下方并与消防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自动导向车上安装有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的进水端通过水管与储水槽的内腔连通,所述消防舱的内腔安装有消防水炮,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软管与消防水炮连通;

15、其中,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安装于第一自动导向车顶部的第三卷扬机,所述第三卷扬机上缠绕有第二软索,所述第二软索的底端活动贯穿至消防舱的下方并设有第二自动导向车,所述第二自动导向车的下方设有预埋在地面的钢板;

16、其中,所述第二自动导向车包括吊挂于第二软索自由端的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块,所述支块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与钢板配合使用的第一磁吸装置。

1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平台的底部安装有四个矩形阵列分布的支杆,所述支杆的高度与救援舱的高度相适配。

1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平台上安装有用于对第一钢丝绳进行导向的第一导向辊。

19、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吊臂上安装用于对软管导向的滚轮,所述液压吊臂上还安装有用于对第二钢丝绳以及第三卷扬机进行导向的第二导向辊。

20、进一步地,所述消防舱与救援舱内均安装有导向钢管,所述第二软索和第一软索分别活动贯穿于对应导向钢管的内腔。

21、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钢管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轨道轴承,所述第一软索和第二软索分别与对应轨道轴承的内壁面滑动连接。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索和第二软索上均设有抱闸刹车装置,所述救援舱的顶部与对应的抱闸刹车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消防舱的顶部与对应的抱闸刹车装置固定连接。

23、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大楼楼顶的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两侧一体成型有加强柱,所述储水槽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加强柱上,所述加强梁的顶部与另一个加强柱上一体成型有t形轨道梁,所述第一自动导向车的移动轮设于对应的t形轨道梁上,所述第一自动导向车的底部安装有与t形轨道梁配合使用的导向轮。

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卷扬机、稳固机构、第一自动导向车、液压吊臂、第二卷扬机、高压水泵、消防水炮、第三卷扬机、车体以及第一磁吸装置分别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卷扬机、稳固机构、第一自动导向车、液压吊臂、第二卷扬机、高压水泵、消防水炮、第三卷扬机、车体、第一磁吸装置以及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备用电源系统电性连接。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26、1、本发明,通过在大楼楼顶增设救援机构,当发生火灾时,通过第一起吊机构将吊挂在大楼楼顶的某一固定位置的救援舱下放至楼宇起火点的救援舱厅门处,进而能够通过救援舱疏散营救楼宇内的被困人员,即可实现人员救援的目的;

27、2、本发明,通过在大楼楼顶增设消防灭火系统和储水槽,当发生火灾时,通过第二起吊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的配合使用,将吊挂在大楼楼顶的消防舱下放至楼宇起火点的高度位置通过稳固机构破窗,并由消防水炮对起火点进行灭火作业;同时通过第一自动导向车、第二自动导向车以及导轨机构的配合使用,能够带动消防舱在楼宇外墙水平移动,提高灭火范围,即可实现火点扑灭的目的;

28、3、本发明,通过在大楼楼顶增设中央控制系统和备用电源系统,当发生火灾时,中央控制系统根据着火点的火警信号计算三维地图,生成达到消防舱的最佳逃生路线,通过手机信息发生到楼宇被困人员;与此同时启动救援机构和消防灭火系统,进行迅速救援灭火,以达到节约消防员体力、提升消防救援效率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