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充油设备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装置及其运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8024017发布日期:2024-05-17 12:5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充油设备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装置及其运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大型充油设备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背景技术:

1、超高压变电站或特高压换流站一般建设在远离城市的区域,站内大型充油设备内绝缘油单相可达100吨以上,若设备发生火灾则需要大量的灭火介质进行灭火,就水喷雾灭火装置来说需要大量的水。

2、目前这种灭火方式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目前的消防水池一般设计标准为1000立方米,因为变电站一般建在野外、戈壁或荒漠,所以消防水池补水方式一般为水车拉水补水,火灾发生时存在补水不及时的问题;此外某些消防水池容量远不足1000立方米,补水不及时的问题更严重;二是水喷雾灭火需要大量水,当消防水池内水被用于试验试喷或火灾使用后,补水费用较高。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大型充油设备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新的电力系统大型充油设备水喷雾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设施,这个电力系统大型充油设备水喷雾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设施结构完善,设计合理严谨可靠,从根源上解决了变电站灭火过程中补水不及时和补水费用较高的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

3、一种大型充油设备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装置,包含储油池、z水池、检修井和阻挡装置;

4、所述z水池连接有z进水阀h、z进水阀y、z排水阀和z排油阀,所述z水池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和冷却装置;

5、所述检修井设置在所述储油池外侧,所述检修井包含s检修井ⅰ和s检修井ⅱ,

6、所述阻挡装置设置在两面防火墙之间,所述阻挡装置的末端均固定在防火墙上,所述阻挡装置平行设置有两组。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储油池包含s储油池,所述s储油池包含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平行,所述s储油池内部设置有s排水管和s排油管,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有s排水阀和s排油阀,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有s进水阀;

8、所述s储油池还设置有s排水管水位线ⅰ、s排水管水位线ⅱ、s排油管液位线ⅰ、s储油池最低位、设计最高水位线和封口水位线;

9、所述s储油池分为储油室和油水分离室,所述储油室和油水分离室之间设置有栅栏,所述储油室设置在所述油水分离室上,所述储油室内铺设有鹅卵石。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储油池包含g油池,所述g油池通过g涵管连接变电站原有油池,所述g油池的顶部与变电站原有油池的底部平齐,所述g油池内部设置有g排水管和g排油管,所述g油池的侧壁连接有g排水阀和g排油阀。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s排水管包含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直径和所述第二管道的直径一致,所述第一管道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管道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二管道伸出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管道底部和所述s储油池的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所述油水分离室的深度一致,所述第一管道的底部和所述s储油池的底部之间的距离远小于所述油水分离室的深度;

12、所述s排油管水平伸出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s排油底部和所述s储油池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油水分离室的深度。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s排水管水位线ⅰ和所述s储油池(4)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二管道的底部和所述s储油池的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s排水管水位线ⅰ的高度具体为所述油水分离室的深度;

14、所述s排水管水位线ⅱ和所述s储油池(4)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二管道的顶部和所述s储油池的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s排水管水位线ⅱ的高度具体为所述油水分离室的深度加所述第二管道的直径;

15、所述s排油管液位线ⅰ为所述s排油管的底部和所述s储油池的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

16、所述设计最高水位线的高度为所述油水分离室的深度,所述设计最高水位线的高度与所述s排水管水位线ⅰ的高度一致,所述封口水位线的高度为所述设计最高水位线的高度的一半。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z进水阀h和z进水阀y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18、所述过滤装置所在的水平平面低于所述z进水阀所在的水平平面;

19、所述z排油阀所在的水平平面高于所述过滤装置所在的水平平面;

20、所述冷却装置所在的水平平面低于所述过滤装置所在的水平平面;

21、所述z进水阀h和所述s排水管连接。

2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阻挡装置内设置有挡板和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设置有螺母,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螺母上。

2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s排油阀和所述s排水管设置在同一条水平面上。

2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一种大型充油设备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装置的运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第一步,大型充油设备爆炸,水喷雾灭火系统同时启动,油水混合物泄露到所述储油池内,所述储油池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处理,分离后的水和油排出储油池;

26、第二步,先将所述储油池内残余的油排出,再将所处储油池内残余的水排出,所述储油池流出的水流入所述z水池,经过所述过滤装置进一步过滤,再经过冷却装置冷却降温,最后流进消防水池进行循环利用。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1.本发明设置有两种使用方式,第一种是利用新建站在初始设计阶段时设计特殊的储油池;第二种是对老站改造,新设置储油池。适用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电力系统大型充油设备,无论是新建站还是老站改造,都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应用。

29、2.本发明将储油池分离后的水通过排水管流入z水池的同时通过排油管将油排出,实现对油水的分离,再在z水池内对水进行过滤和降温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水可用于消防灭火,解决了消防过程补水不及时的问题,提高了水喷雾灭火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0、3.本发明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避免了油类物质的随意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1、4.本发明设置有检修井和蒙板,工作人员进入检修井内打开蒙板进行检修,工作人员可进入储油池内进行检修。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型充油设备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储油池、z水池(20)、检修井和阻挡装置(2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充油设备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池包含s储油池(4),所述s储油池(4)包含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平行,所述s储油池(4)内部设置有s排水管(6)和s排油管(7),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有s排水阀(12)和s排油阀(13),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有s进水阀(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充油设备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池包含g油池(30),所述g油池(30)通过g涵管(29)连接变电站原有油池(28),所述g油池(30)的顶部与变电站原有油池(28)的底部平齐,所述g油池(30)内部设置有g排水管和g排油管,所述g油池(30)的侧壁连接有g排水阀(31)和g排油阀(3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充油设备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排水管(6)包含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直径和所述第二管道的直径一致,所述第一管道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管道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二管道伸出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管道底部和所述s储油池(4)的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所述油水分离室的深度一致,所述第一管道的底部和所述s储油池(4)的底部之间的距离远小于所述油水分离室的深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充油设备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排水管水位线ⅰ(8)和所述s储油池(4)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二管道的底部和所述s储油池(4)的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s排水管水位线ⅰ(8)的高度具体为所述油水分离室的深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充油设备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进水阀h(21)和z进水阀y(22)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充油设备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装置(26)内设置有挡板(27)和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设置有螺母,所述挡板(27)固定在所述螺母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充油设备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排油阀(13)和所述s排水管(6)设置在同一条水平面上。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充油设备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s蒙板ⅰ(18),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s蒙板ⅱ(19),所述s检修井ⅰ(16)和所述s蒙板ⅰ(18)在位置上相对应,所述s检修井ⅱ(17)和所述s蒙板ⅱ(19)在位置上相对应。

10.一种电力系统大型充油设备(3)水喷雾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设施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大型充油设备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装置,包含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充油设备灭火介质循环利用装置及其运作方法,涉及电力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包含储油池、Z水池、检修井和阻挡装置;Z水池连接有Z进水阀H、Z进水阀Y、Z排水阀和Z排油阀,Z水池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和冷却装置;检修井设置在S储油池外侧,检修井包含S检修井Ⅰ和S检修井Ⅱ,阻挡装置设置在两面防火墙之间,阻挡装置的末端均固定在防火墙上,阻挡装置平行设置有两组。本发明设置有两种使用方式,第一种是利用新建站在初始设计阶段时设计特殊的储油池;第二种是对老站改造,新设置储油池。适用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电力系统大型充油设备,无论是新建站还是老站改造,都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闵凯龙,杨利民,杨坤,李飞翔,白春亮,黎路扬,廖海陆,谭晓艳,马玲,周清,居热艾提·吉力力,刘俊秀,于海龙,万庶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