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能全自动扫描定位报警灭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458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智能全自动扫描定位报警灭火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器械,特别是一种全自动、逻辑控制的机电一体化灭火器。
现有的自动灭火器有喷淋式自动洒水灭火器及全自动智能灭火器。喷淋式自动洒水灭火器,是在起火后利用火灾传感器和热敏感元件启动洒水,喷头及联动设备对监控的空间实施灭火。它的监控空间小、有死角、灭火力度不足,反应速度慢,安装网络复杂、造价高、不易管理维修的全自动智能灭火器,在机械设计和电子控制上存在以下缺点1.电刷设在定子下面容易发生漏水而引起短路;2.喷头采用连杆带动,其结构复杂;3.采用光电管做传感器,不具有抗干扰性;4.在启动上只采用烟敏探测器并放置于机体内,限制了灭火器安装空间的监顾范围;5.电子控制电路只是对光信号的简单放大和输出,无抗干扰能力,造成误喷误报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固定式灭火器,通过设置其内的光、烟感应厚件触发机械动作,发现烟、火后自动跟踪喷水,或喷消火剂,达到及时消灭火灾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它由机械、探测扫描、电子电路几部分组成,a、所述机械部件主体悬挂于主轴上,其接触面有密封装置;横轴与主轴垂直,横穿主体其接触面有密封装置,电机、壳体、电刷的触头固定于主体上,齿轮、电刷的滑环固定于主轴,齿轮、电刷的滑环、喷头垂直扫描器固定于横轴,密封堵将主体腔密封,水平扫描器固定于主体上,与主体平行,与横轴垂直,扫描器上设有挡光片和线圈绕组组成的斩光器,其挡光片上还设有衔铁;b、其电路部分,电源由J1动触点,常开点,接至J5的触点,常闭点进入J2动触点,通过常闭点连通电机,由J2常开点J3动触点,常闭点连通电机,由J2动触点经K连通J3动触点,由与门电路VD12、VD13及C16、R28、VR4、VD14、VD15复合管,R29、VT6、R30、R31、VT7组成延时开启电路控制J5,再由VD16、C17、VR5、R29、VT6、R30、R31、VT7组成延时关闭电路的J5,由与门VD9、VD10及R27、VT5组成的开关电路控制J4,J4的常开点JK2为二次放大器、滤波器、比较器的电源开关,信号由G点输入,经处理后由F点输出、输入C点。所述探测器设于球状探测体上,并分别设置在几个方位上;主轴固定于灭火剂输送管道上,主轴管道与灭火剂输送管道相连通,并与主体腔,横轴输入口及管道,喷头、喷射口构成灭火剂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是采用探测火焰特定光谱的热释电传感器,适应传感器特性而特别设计的扫描器、电子控制电路,能抗各种混杂光谱的干扰。它是将传感技术与电子技术、模糊理论、逻辑控制及机械传动、管道密封、压力喷射等综合技术有机的溶为一体的新型产品,有效的将监控区内发生的火灾自动报警,定向灭火,将火灾消灭于萌芽状态中。


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图4、5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如图所示,整个机构分上下两部分,主轴1设于上方内腔为主轴管道26齿轮2,电刷3的滑环固定在轴上。壳体25内装有两电机5、23,并直联齿轮4与齿轮24。
该灭火器的电源和电信号的输出输入是通过电刷3完成的。电机23通电转动时,由齿轮24啮合齿轮2带动整机,围绕主轴水平方向转动。电机5通电转动时,由齿轮4啮合齿轮11带动横轴10,电刷16、喷头7垂直扫描器20作垂直方向转动。其转动方向为当水平扫描器正对火点时,垂直扫描器应从下至上扫描转动。这样将使灭火剂直打燃烧物,灭火效果好。
本灭火器设置的水平扫描器、垂直扫描器、启动探测器采用具有探测火焰特定光谱的热释电传感器。火灾探测器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现有产品,它与本专利产品为分体结构,安装于符合消防要求的位置,为适应消防的要求,本灭火器的控制区内可同时安装多个火灾探测器。只要有一个火灾探测器感应到火情,其信号通过电刷3进入电路就可完成启动任务。水平扫描器18、28是夹缝式180°定向接收,固定于主体6上。为适应热释电传感器的特性,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特在水平扫描器18、28上增加斩光器,包括挡光片17、29线圈绕组19、27其作用是使传感器按一定的频率接收火焰的辐射能(红外线)。垂直扫描器20是圆管式定向接收。传感器22接收的信号经电刷16输入电子电路,为了减少垂直扫描时间和弊免一些由于强辐射对水平扫描器和垂直扫描器的干扰,特设置了一个位置开关K,其作用是将垂直扫描器的位置放在与水平扫描器扫描方向相反的地方。这个位置开关K是通过横轴上的一个凸轮开关完成的,当垂直扫描器转到前述位置时,凸轮正好切断电机5电源。这个开关放在J2动触点与J3动触点之间。启动探测器13为全方位探测接收。
其电路控制部分由于水平扫描器垂直扫描器,启动探测器采用同一种传感器Z,故其电路图采用同一张图4,以后提到的输入输出是指各个电路的分别输入输出,此电路有放大滤波电压比较功能。本电路电源经电刷3由外部供给,电路通电处于监视状态,机械部分断电待命,当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探测到后发出信号经电刷3进入灭火器主机,输入A点,或由启动探测器13接到火焰的辐射能传出信号,经图四电路处理后由H点输出、输入A点,经VT1、VT2组成的开关电路驱动继电器J1吸合,电源由J1动触点,常开点,J5常闭点、J2常闭点,接通电机23使整机转动进行水平方向扫描,同时J1的另一组触点JK1接通,由IC2NE555组成的振荡电路驱动线圈绕组19、27使挡光片摆动,斩光器工作。当水平扫描器接到火焰的辐射能,传感器21发出信号,经图4电路处理后由H点输出,输入B点,经VT3组成的开关电路驱动继电器J2吸合,电机23失电停止转动。电源经J2常开点,J3常闭点接通电机5,使横轴转动进行垂直方向扫描,当垂直扫描器接到火焰辐射能,传感器22发出信号,经图4电路处理后,由H点输出输入C点,经VT4组成的开关电路驱动继电器J3吸合,电机5失电停止转动。为适应热释电传感器所固有传感特性,提高灵敏度,来探测火焰所固有的闪烁特性,在垂直扫描传感放大的电路中,从G点取出信号输入由IC3LM358组成的后级放大器、滤波器电压比较器,对垂直扫描传感信号进行加强放大处理,经处理的信号由F点输出,输入C点经VT4组成的开关电路驱动继电器J3吸合,使电机得到有效控制。此放大电路的工作是受到D、E两点的电压控制的,由VD9、VD10组成与门电略,只有当D、E两点都是高电平时,由VT5组成的开关电路才导通,J4吸合,使JK2闭合通电,LM358工作,这时F点才能信号输出。这时J2、J3全部吸合,D、E为高电平,由VD12、VD13组成的另一个与门电路使P点电位提高。由于电容C16的控制,只有当电流经电阻R28、电位器VR4向电容C16充电,才使P点电位逐渐提高。当延时一段时间后P点电位提高到使VT6、VT7组成的开关电路导通J吸合。这个延时开电路的设计是为了垂直扫描器接收火焰所固有的闪烁特性发出的变化的辐射能,以区别其它热能对电路的干扰,和短时间发生的各种干扰,使电路不能输出灭火信号,J5常闭点断开,此时电机23的电路只由J5控制断开,J5的常开点接通发出来灭火信号,此信号驱动相应设备作出相应动作,只要有火情存在,传感器就有信号传出,D、E两点就是高电平,J5就吸合,只有火源消失了以后,D、E两点才是低电平,P点也就变为低电平,由于电容C17对地放电,以保持继电器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吸合,就是说只有当火灭了以后,又延时一段时间才停止喷射灭火剂。
IC1为一种常规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可以选用PL064CN。
权利要求1.高智能全自动扫描定位报警灭火器,由机械、探测扫描、电子电路几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机械部件主体6悬挂于主轴上,其接触面有密封装置;横轴10与主轴1垂直,横穿主体6其接触面有密封装置,电机5、23、壳体25、电刷3、16的触头固定于主体6上,齿轮2电刷3的滑环固定于主轴1,齿轮11、电刷16的滑环、喷头7垂直扫描器20固定于横轴10,密封堵12将主体腔14密封,水平扫描器18、28固定于主体6上,与主体6平行,与横轴10垂直,扫描器上设有挡光片17、29和线圈绕组19、27组成的斩光器,其挡光片上还设有衔铁;b、其电路部分,电源由J1动触点,常开点,接至J5的触点,常闭点进入J2动触点,通过常闭点连通电机23,由J2常开点J3动触点,常闭点连通电机5,由J2动触点经K连通J3动触点,由与门电路VD12、VD13及C16、R28、VR4、VD14、VD15复合管,R29、VT6、R30、R31、VT7组成延时开启电路控制J5,再由VD16、C17、VR5、R29、VT6、R30、R31、VT7组成延时关闭电路的J5,由与门VD9、VD10及R27、VT5组成的开关电路控制J4,J4的常开点JK2为二次放大器、滤波器、比较器的电源开关,信号由G点输入,经处理后由F点输出、输入C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13设于球状探测体上,并分别设置在几个方位上;主轴1固定于灭火剂输送管道上,主轴管道26与灭火剂输送管道相连通,并与主体腔14,横轴输入口15及管道8,喷头7、喷射口9构成灭火剂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器械,特别是一种全自动、逻辑控制的机电一体化灭火器。主体悬挂于主轴上,其接触面有密封装置;横轴与主轴垂直,横穿主体其接触面有密封装置,电机、壳体、电刷的触头固定于主体上,齿轮电刷的滑环固定于主轴,齿轮、电刷的滑环、喷头垂直扫描器固定于横轴,密封堵将主体腔密封。通过设置其内的光、烟感应厚件触发机械动作,发现烟、火后自动跟踪喷水,或喷消火剂,达到及时消灭火灾的目的。
文档编号A62C35/11GK2269226SQ9721128
公开日1997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8日
发明者张伟生, 张维顶 申请人:张维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