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高层建筑后建连体逃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50782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原有高层建筑后建连体逃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高层大厦发生火灾疏散情况改进发明。
(二)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构成了超大城市和集镇的不断崛起,城乡集市中各类型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但是,高层建筑存在诸多灾情不可忽视的问题。高层建筑防火、防震等安全隐患成为政府职能部门新难题,一旦发生问题难以解决,特别是防火问题尤为重要。高层建筑楼层越高,抽风越强,火势越猛,一旦发生火灾,其火焰烟雾借助高层各坚井的空气气流迅速蔓延,且火势烟雾毒气即刻从各竖井迅速扩散直冲顶层及高层楼宇外界周围的气流对流的特点,使高层建筑火势烟雾迅速向上蔓延,而且烟雾覆盖楼层门窗口而吞没氧气,严重威胁着楼层的人员生命安全。针对高层建筑设计结构,唯一安全疏散通道主要是楼梯通道,楼梯通道内一旦窜入烟雾毒气,就会酿成严重疏散后果。虽然,现对高层组合型建筑的楼梯通道进出门口及窗口已设计了特制电控系列的拦截烟雾机和风烟帘系统技术进行堵排烟雾系统。但是,高层建筑楼层高,人员众多,凭借楼梯通道门窗口拦截烟雾机系列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风险:a.楼层疏散人员中对年龄偏高、偏小的人员不便于从楼梯上下行走;b.高层建筑烟火蔓延途径广,容易引发多处燃烧而形成了立体火焰导致爆炸,严重影响高层建筑楼梯通道内疏散人员不安全因素。
(三)

【发明内容】

[0003]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原有平板型的高层建筑楼梯通道侧后建打桩筑基打造防烟火电梯,提供火灾时楼层疏散人员安全逃生系统。而且电源线通过地下停车库分布楼梯通道各电动系统,并由管理人员统一控制开关程序,避免楼层火灾时影响停电而酿成了疏散人员的生命危险。
[0004]本发明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一种原有高层建筑后建连体逃生系统,包括楼体、风机、逃生电梯、楼梯通道、卷帘门;所述的楼体楼梯通道侧墙外建筑逃生电梯竖井,逃生电梯竖井直通地下停车库,楼梯通道各层开设电梯电动门与逃生电梯轿厢电动门开启匹配;所述的楼梯通道门内侧设置风机并配装上排风厢和左右两侧排风厢;所述的楼梯通道卷帘门导轨根据门窗开启弯曲安装,楼梯通道卷轴电动机内侧牙轮链条连接螺纹轴牙轮经限位开关控制卷帘门开关到位,卷帘门背面设风轮机。
[0005]所述的楼梯通道水龙头水管与饮用水水管连接解决疏散人员被熏烫伤冲醒作用。
[0006]所述的逃生电梯电源线通过地下停车场及楼层楼梯通道(8)电动系统统一控制。
[0007]所述的逃生电梯及楼梯通道电动系统电源由管理人员统一控制。
[0008]所述的左右两侧排风厢经气流导片提高凝聚风力匹配。
[0009]本发明主题设计的一种原有高层建筑后建连体逃生系统,结构合理,便于实现建筑,有效将安全通道门口的浓烟毒气拦截在远离门外,以及通过防烟火电梯运送地下停车库,确保楼层疏散人员安全离开火场。(四)
【附图说明】
[0010]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0011]图1本发明原有高层后建连体安全逃生系统平面剖视图
[0012]图2本发明原有高层后建连体安全逃生系统侧剖视图
[0013]图3本发明风机侧视图(图3与图1、2的15倍)
[0014]图4本发明左右两侧排风厢平面图(图4与图1、2的15倍)
[0015]图5本发明电控风烟帘系统正视图(图5与图1、2的8倍)
[0016]图6本发明窗口电控风烟帘系统侧视图(图6与图1、2的8倍)
(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附图公开了本发明技术结构,下面再把结构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其实施例;包括楼体(I)、风机(6)、逃生电梯(7)、楼梯通道(8)、卷帘门(10);所述的楼体(I)楼梯通道
(8)侧墙外建筑逃生电梯(7)竖井,逃生电梯(7)竖井柱子采用钻井式在原高层楼地面钻井式打桩直通地下停车库(13)地下,逃生电梯(7)竖井柱子钻桩深度参照原高层楼柱子深度及质量要求并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现浇,避免影响原高层楼质量,然后先将原高层楼楼梯通道(8)朝逃生电梯(7)竖井方向楼梯外墙从下往上一层一层逐渐拆开墙壁,并靠近原高层楼楼梯柱子连接的边框横梁(16)两侧挖开原混凝土露出横梁钢筋,同时将逃生电梯(7)竖井边框梁(15)的粗螺纹钢端头各折弯曲成钩子钩住连接在原高层楼楼梯柱子边框横梁
(16)两侧已被挖开露出横梁钢筋上并经电焊焊接固定又使用钢筋混凝土打桩现浇连体固定,提高连体凝聚力及质量,竖井的柱子及边框梁(15)逐渐往上建筑连接各层并经焊接及筋混凝土打桩现浇连体固定,本方法建筑不太影响楼层内住户,楼梯通道(8)各层开设电梯电动门与逃生电梯⑵轿厢电动门开启匹配,竖井周围墙壁及项层电梯房(17)采用封闭式建筑,提高防烟火效果,电梯房(17)在原电梯(2)房顶侧开设防烟火金属封闭门提供维修,逃生电梯(7)竖井井底设置轿厢绥冲器(12),防止轿厢负载引起故障而失控起到减轻振动作用,逃生电梯(7)出口主要选择在原高层楼地下停车库(13),避免楼层疏散人员受烟火烫熏伤或在火灾时楼层窗户玻璃爆炸掉下的玻璃碎片砸伤;所述的逃生电梯(7)及分布各楼层楼梯通道(8)电动系统电源线(14)通过地下停车场连接,避免火灾现场影响停电等事故导致楼层疏散人员的生命安全,逃生电梯(7)电源线电源及各楼层楼梯通道(8)电动系统的电源由管理人员统一控制开启和停止,防止发生火灾时导致停电而影响疏散人员的生命安全,管理人员需要逃生电梯(7)电动系统及其各楼层楼梯通道(8)电动系统按期进行试开运行,发现故障等问题要及时检修,避免发生火灾时失效;所述的楼梯通道(8)安全出入口侧电梯通道(3)和房间通道(4) 一侧的消防通道楼梯安全出入门内两侧上方各设置大功率三线风机(6),风机(6)方筒一端密封,另一端安装大功率三线风轮叶子电动机,风机(6)方筒体边设置长方出风插入口配装上排风厢(20)后长方插口并使用螺丝密封固定,上排风厢(20)前出风口设计为斜度狭窄分格口,提高出风凝聚力,有效达到排风效果,上排风厢(20)两端头下侧设置插入口套装入左右两侧排风厢(18)上端长方接口内并使用螺丝密封连接固定,左右两侧排风厢(18)设计为扁平形状适合门框厚度,左右两侧排风厢
[18]经气流导片(19)提高凝聚风力,使安全出入门口形成“X”强劲风力,有效将拦截烟雾效果;所述的楼梯通道(8)内依靠侧设置水龙头(9),水龙头(9)水管连接高层楼顶饮用水水厢排出水管,饮用水水厢排出水管和水龙头(9)中设置电动水阀门,电动水阀门电源从三线电源线(14)中并通过电子控制电路经220伏变压器分接,管理人员开启电源电动水阀门自动开启进入放水,起到解决楼层疏散人员被烟雾毒气和焰火熏烫伤冲醒作用;所述的楼梯通道⑶窗口设置卷帘门(10)和大功率风轮机(11),卷帘门(10)导轨(21)根据门窗开启特点随意设计弯曲并安装窗门周围,导轨(21)滑道内插装卷帘门(10)边框,导轨
(21)两侧设置密封板(23),卷帘门(10)边框镶接耐温封带,起到密封及润滑作用,卷帘门
(10)上端连接在卷轴上,卷轴牙轮外安装电动机转轴起到卷帘门(10)电动升上开起和下降封闭作用,卷轴轴端电动机内侧的牙轮上链条套设在螺纹轴(22) —端牙轮上并经螺纹轴(22)两侧限位开关控制卷帘门(10)开启到位停止和下降关闭到位运行,卷帘门(10)背面增设大功率风轮机(11),风轮机(11)排出风力借助卷帘门(10)阶梯式门面使风力集中向外扩散形成了强劲的风力迫使浓烟远离窗口,本技术设计的目的是针对高层建筑的各竖井及高层楼宇周围外界的气流特点设计,提供高层建筑楼发生火灾时安全疏散,减少楼层疏散人员伤亡。
【主权项】
1.一种原有高层建筑后建连体逃生系统,包括楼体(I)、风机¢)、逃生电梯(7)、楼梯通道(8)、卷帘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楼体(I)楼梯通道(8)侧墙外建筑逃生电梯(7)竖井,逃生电梯(7)竖井直通地下停车库(13),楼梯通道(8)各层开设电梯电动门与逃生电梯⑵轿厢电动门开启匹配;所述的楼梯通道⑶门内侧设置风机(6)并配装上排风厢(20)和左右两侧排风厢(18);所述的楼梯通道(8)卷帘门(10)导轨(21)根据门窗开启弯曲安装,楼梯通道(8)卷轴电动机内侧牙轮链条连接螺纹轴(22)牙轮经限位开关控制卷帘门(10)开关到位,卷帘门(10)背面设风轮机(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有高层建筑后建连体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楼梯通道(8)水龙头(9)水管与饮用水水管连接解决疏散人员被熏烫伤冲醒作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有高层建筑后建连体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逃生电梯(7)电源线(14)通过地下停车场及楼层楼梯通道(8)电动系统统一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有高层建筑后建连体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逃生电梯(7)及楼梯通道(8)电动系统电源由管理人员统一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有高层建筑后建连体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两侧排风厢(18)经气流导片(19)提高凝聚风力匹配。
【专利摘要】一种原有高层建筑后建连体逃生系统,包括楼体(1)、风机(6)、逃生电梯(7)、楼梯通道(8)、卷帘门(10);所述的楼体(1)楼梯通道(8)侧墙外建筑逃生电梯(7)竖井,逃生电梯(7)竖井柱子参照原高层楼柱子质量要求,逃生电梯(7)出口主要选择在原高层楼地下停车库(13),避免受烟火烫熏伤或玻璃碎片砸伤,逃生电梯(7)及各楼层楼梯通道(8)门窗电动系统电源线(14)通过地下停车场连接并由管理人员统一控制开停,楼梯通道(8)安全出入门内侧上方设置大功率风机(6),风机(6)配装上排风厢(20)和左右两侧排风厢(18),使安全出入门口形成“X”强劲风力,有效将拦截烟雾效果;所述的楼梯通道(8)窗口设卷帘门(10)和风轮机(11)排出风力借助卷帘门(10)阶梯式门面形成了强劲风力迫使浓烟远离窗口,提供高层楼发生火灾时安全疏散,减少楼层疏散人员伤亡。
【IPC分类】A62B1-02
【公开号】CN104874115
【申请号】CN201410079676
【发明人】陈玺, 葛建秋, 陈仁多
【申请人】陈仁多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4年2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