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空间建筑用智能灭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266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空间建筑用智能灭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大空间建筑用智能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大空间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设置,是自动消防技术的难点,现有技术中雨淋系统的特点是能够同时开启设计作用面积内的所有喷头,喷头喷出的密集水流如同暴雨般地覆盖整个作用面积,从而实现控制火势并扑灭火灾。但它的设计作用面积仅为160m2左右,而大空间建筑的建筑面积有些甚至达近万平方米,在这么大的区域内设置雨淋系统,控制上的技术难度很大,造价也很高;根据规范,雨淋系统中每个雨淋阀控制的喷水面积不宜大于设计作用面积的要求,大空间建筑需设置几十甚至几百个雨淋阀,这么多的雨淋阀如何布置,也是个难题;雨淋系统管道多,管径大,在大空间建筑的金属屋架下敷设这么多根DN150 口径的雨淋供水干管也承受不了 ;雨淋系统的用水量大,消防储备水量多(约400m3),找一处能设置几百立方米水池的地方,困难不小,而且,过大的用水量在扑灭火灾的同时,也造成了水灾。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系统反应速度快,保护面积大,而且通过红外信号传感器和定位传感器定位灭火,灭火效率高,节约用水的大空间建筑用智能灭火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空间建筑用智能灭火系统,包括供水设施,以及与所述供水设施连通的通水管道,用于连通所述供水设施和所述通水管道的水泵,若干个设于所述通水管道上的灭火装置,用于连通灭火装置和通水管道的电磁阀门,若干个一一对应设于每一个灭火装置上且用于感知火灾的红外信号传感器,若干个一一对应设于每一个灭火装置上且与对应灭火装置上的红外信号传感器连接并用于确定火源位置的定位传感器,以及与所述定位传感器连接并控制电磁阀门和水泵启停的中央控制器。
[000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灭火装置的射水形式为扇形旋转和/或柱形旋转。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若干个灭火装置成正方形布置,每个灭火装置的保护半径为Sm,相邻灭火装置之间的布置间距不大于11m,距墙壁的距离不大于5.5m,以保证保护区内任何位置至少有一个灭火装置能够覆盖到。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若干个灭火装置成长方形布置,每个灭火装置的保护半径为8m,其长边的距离不大于12m,短边的距离不大于10m,长边距墙壁的距离不大于6m,短边距墙壁的距离不大于5m,以保证保护区内任何位置至少有一个灭火装置能够覆盖到。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水泵出口设置活塞式气囊水锤吸纳器,通过该活塞式气囊水锤吸纳器来消除水锤。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供水设施的消防储备水量至少达到45m3,保证基本供水量。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水管道包括与所述水泵连通的主通水管道和若干个所述主通水管道连通的副通水管道,所述灭火装置设于所述副通水管道上。
[001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0013]一旦发生火灾,火灾产生的红外信号会立即被周围的红外信号传感器感知,红外信号传感器所对应的定位传感器接受到火源产生的红外信号,确定火源方位后,中央控制器发出指令,打开对应位置的电磁阀门,启动水泵,对应位置的灭火装置对准火源自动射水,火灾扑灭后,中央控制器发出指令停止射水。若有新的火源,灭火装置将重复上述灭火过程,待全部火源被扑灭后重新回到监视状态,上述操作过程都是在瞬间完成的,所以探火、灭火速度非常快,往往是火灾初起就已被扑灭。
[00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15]1.本实用新型不仅系统反应速度快,保护面积大,同时通过红外信号传感器和定位传感器定位灭火,灭火效率高,灭火后自动停水,减少水损失,特别适用于大跨度、大面积、大空间等公共场所;
[0016]2.本实用新型安装简便,工程管网少,系统维护简单,造价低。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供水设施,2-1主通水管道,2-2副通水管道,3水泵,4灭火装置,5电磁阀门,6红外信号传感器,7定位传感器,8中央控制器,9声光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一种大空间建筑用智能灭火系统,包括供水设施1,以及与供水设施I连通的通水管道,用于连通供水设施I和通水管道的水泵3,若干个设于通水管道上的灭火装置4,用于连通灭火装置4和通水管道的电磁阀门5,若干个一一对应设于每一个灭火装置4上且用于感知火灾的红外信号传感器6,若干个一一对应设于每一个灭火装置4上且与对应灭火装置4上的红外信号传感器6连接并用于确定火源位置的定位传感器7,以及与定位传感器7连接并控制电磁阀门5和水泵3启停的中央控制器8。
[0021]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个灭火装置4可以成正方形布置也可以成长方形布置,其射水形式为扇形旋转和/或柱形旋转,当为正方形布置时,每个灭火装置4的保护半径为Sm,相邻灭火装置4之间的布置间距不大于11m,距墙壁的距离不大于5.5m ;当为长方形布置时,每个灭火装置4的保护半径为Sm,其长边的距离不大于12m,短边的距离不大于10m,长边距墙壁的距离不大于6m,短边距墙壁的距离不大于5m,都是以保证保护区内任何位置至少有一个灭火装置4能够覆盖到。
[0022]本实用新型在水泵3出口设置活塞式气囊水锤吸纳器(图上未画出),通过该活塞式气囊水锤吸纳器来消除水锤。
[0023]本实用新型的供水设施I的消防储备水量至少达到45m3,保证基本供水量。
[0024]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声光报警器9,该声光报警器9与中央控制器8连接,当发现火灾,可以及时报警。
[0025]本实用新型的通水管道包括与水泵3连通的主通水管道2-1,和若干个主通水管道2-1连通的副通水管道2-2,灭火装置4设于副通水管道2-2上。
[002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0027]一旦发生火灾,火灾产生的红外信号会立即被周围的红外信号传感器6感知,红外信号传感器6所对应的定位传感器7接受到火源产生的红外信号,确定火源方位后,中央控制器8发出指令,打开对应位置的电磁阀门5,启动水泵3,对应位置的灭火装置4对准火源自动射水,火灾扑灭后,中央控制器8发出指令停止射水。若有新的火源,灭火装置4将重复上述灭火过程,待全部火源被扑灭后重新回到监视状态,上述操作过程都是在瞬间完成的,所以探火、灭火速度非常快,往往是火灾初起就已被扑灭。
[002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大空间建筑用智能灭火系统,包括供水设施(I),以及与所述供水设施(I)连通的通水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通所述供水设施(I)和所述通水管道的水泵(3),若干个设于所述通水管道上的灭火装置(4),用于连通灭火装置(4)和通水管道的电磁阀门(5),若干个一一对应设于每一个灭火装置(4)上且用于感知火灾的红外信号传感器(6),若干个一一对应设于每一个灭火装置(4)上且与对应灭火装置(4)上的红外信号传感器(6)连接并用于确定火源位置的定位传感器(7),以及与所述定位传感器(7)连接并控制电磁阀门(5)和水泵(3)启停的中央控制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空间建筑用智能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4)的射水形式为扇形旋转和/或柱形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空间建筑用智能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灭火装置⑷成正方形布置,每个灭火装置⑷的保护半径为8m,相邻灭火装置(4)之间的布置间距不大于11m,距墙壁的距离不大于5.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空间建筑用智能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灭火装置(4)成长方形布置,每个灭火装置(4)的保护半径为Sm,其长边的距离不大于12m,短边的距离不大于10m,长边距墙壁的距离不大于6m,短边距墙壁的距离不大于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空间建筑用智能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泵(3)出口设置活塞式气囊水锤吸纳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空间建筑用智能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设施(I)的消防储备水量至少达到45m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空间建筑用智能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声光报警器(9),所述声光报警器(9)与所述中央控制器(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大空间建筑用智能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道包括与所述水泵(3)连通的主通水管道(2-1)和若干个所述主通水管道(2-1)连通的副通水管道(2-2),所述灭火装置(4)设于所述副通水管道(2-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空间建筑用智能灭火系统,包括供水设施,以及与供水设施连通的通水管道,用于连通供水设施和通水管道的水泵,若干个设于通水管道上的灭火装置,用于连通灭火装置和通水管道的电磁阀门,若干个一一对应设于每一个灭火装置上且用于感知火灾的红外信号传感器,若干个一一对应设于每一个灭火装置上且与对应灭火装置上的红外信号传感器连接并用于确定火源位置的定位传感器,以及与定位传感器连接并控制电磁阀门和水泵启停的中央控制器,其优点在于,不仅系统反应速度快,保护面积大,同时通过红外信号传感器和定位传感器定位灭火,灭火效率高,灭火后自动停水,减少水损失,特别适用于大跨度、大面积、大空间等公共场所。
【IPC分类】A62C37-38, A62C31-00
【公开号】CN204522077
【申请号】CN201520099528
【发明人】徐剑锋
【申请人】苏州金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