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木组合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073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木组合地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板,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潮湿及不平地面使用的塑料和木材组合而成的地板。
背景技术
在潮湿的环境下,或有少量积水的环境下是不适宜于木地板的使用的,有时为了某些原因,需要在草地上临时铺设一定面积的地面,既需要节省费用、节省时间但又不希望破坏草坪,采用塑木组合地板是最佳选择。现有技术的塑木组合地板,要求较厚的木条,加工工艺比较复杂,生产成本比较高,还由于木条紧密排列,水份或潮气不容易散发,容易腐烂,以致缩短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生产成本比较高,同时由于水份或潮气不容易散发,容易腐烂以致缩短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由木条为面层,塑料为底层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木条层按照45°角排列;塑料层包含上面和下底,上面为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透空结构,下底设有多个高度一致的空心小园柱。
作为优选,塑料层上有连接结构;塑料层的上面设有4个以上连接块,每条边上设有2个以上连接槽。
作为优选,连接块为日字形结构,两边为圆柱形;连接槽为中间断开的槽形;连接块与连接槽为紧配合。
作为优选,木条之间有2mm-5mm的间隙。
作为优选,木条面层与塑料底层之间用螺钉紧固,或用粘结剂粘合。
由于本实用新型连接块设计在塑料层的图案内,塑料底层采用空心圆柱,因此具有结构巧妙、合理,生产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地板使用在潮湿地面不容易被损坏;同时,由于木条按45°角排列,这样可以拼接出多种图案,使环境活跃。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左视图;附图3是图1的后视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5是图4的A-A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木条为面层1,塑料为底层2的小块塑木组合地板连接而成,塑料层2包含上面和下底,上面为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透空结构,下底设有多个高度一致的空心小园柱23;连接结构设置在塑料面层上,包括连接块22和连接槽21,连接块22设置在塑料面层2,连接槽21设置在塑料面层的四周边,本实施例每边设置二个连接槽21,在塑料面层设置四个连接块22;连接块22为日字形结构,两边为圆柱形;连接槽21为中间断开的槽形;连接块22与连接槽21为紧配合;木条面层1的木条按照45°角排列,木条之间有2mm-5mm的间隙,木条面层1与塑料底层2之间用螺钉紧固,或用粘结剂粘合。小块塑木组合地板拼接时,取下设置在塑料层2的连接块22,将连接块与相邻两小块邻边上的连接槽21相连接。经多次反复连接即成所需大小的塑木组合地板。
权利要求1.一种塑木组合地板,由木条为面层,塑料为底层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木条层(1)按照45°角排列;塑料层(2)包含上面和下底,上面为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透空结构,下底设有多个高度一致的空心小园柱(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木组合地板,其特征在于塑料层(2)上有连接结构;塑料层(2)的上面设有4个以上连接块(22),每条边上设有2个以上连接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木组合地板,其特征在于连接块(22)为日字形结构,两边为圆柱形;连接槽(21)为中间断开的槽形;连接块(22)与连接槽(21)为紧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木组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木条之间有2mm-5mm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木组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木条面层(1)与塑料底层(2)之间用螺钉紧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木组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木条面层(1)与塑料底层(2)之间用粘结剂粘结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木组合地板。由木条为面层,塑料为底层组合而成,木条层按照45°角排列,木条之间有2mm一5mm的间隙;塑料层包含上面和下底,上面为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透空结构,下底设有多个高度一致的空心小圆柱;塑料层的上面设有4个以上连接块,每条边上设有2个以上连接槽;连接块为日字形结构,两边为圆柱形;连接槽为中间断开的槽形;连接块与连接槽为紧配合;木条面层与塑料底层之间用螺钉紧固,或用粘结剂粘合。结构巧妙、合理,生产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地板使用在潮湿地面不容易被损坏。
文档编号B32B21/00GK2630378SQ0325549
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8日
发明者陈庆金 申请人:陈庆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