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丝面料搅弹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994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蚕丝面料搅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蚕丝面料搅弹装置,包括搅拌池和与搅拌池连接的弹丝池,搅拌池的顶部设有搅拌电机,搅拌池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一端与搅拌电机连接,搅拌轴的中间位置设有搅拌叶片,搅拌轴的底端设有旋杆,旋杆设有叶片刀;搅拌轴的外周面套装有导向管,导向管套装有滑球,滑球连接有压板,弹丝池设有滑道,滑道设有滑块,滑块之间设有弹丝。本实用新型方便搅拌与搅碎蚕茧,通过弹丝可以弹实蚕丝,弹实蚕丝效率高;通过滑块沿着滑道滑动,可以控制弹丝做竖直升降运动,方便弹丝。
【专利说明】一种蚕丝面料搅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蚕丝面料搅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蚕丝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撤消外力后可轻松恢复原状,内胎不结饼,不发闷,不缩拢,均匀柔和,可永久免翻使用。蚕丝被,采用上等的蚕丝,以新颖的纤陌结构,使水汽自由流通。加上蚕丝本身特有的透气、透湿性能,使蚕丝被感觉更加滑,爽不温,温而不燥。桑蚕丝主要由动物蛋白组成,富含十八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能促进皮肤细胞活力,防血管硬化,长期使用可防皮肤衰老,对某些皮肤病有特殊的止痒效果,对关节炎,肩周炎,哮喘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素有“人体第二肌肤”、“纤维皇后”之美誉。蚕丝,是熟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它与羊毛一样,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根据食物的不同,又分桑蚕、柞蚕、木薯蚕、樟蚕、柳蚕和天蚕等。从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为茧丝,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将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包裹而成的丝条,有桑蚕丝(也称生丝)与柞蚕丝之分,统称为蚕丝。除去丝胶的蚕丝,叫做精炼丝。以它们为原料,就可用织机加工成各类品种的织物了。通常所说的桑蚕丝,就是栽桑养家蚕结的茧里抽出的蚕丝,这种蚕丝色泽白里略带黄色,手感细腻、光滑,有一股淡淡的动物纤维特有的气味。用桑蚕丝制作出来的被子特别柔软、贴身,手工层叠制成的蚕丝被更加耐用。另一种蚕丝就是柞蚕丝,它是用柞蚕茧抽丝出来的。柞蚕俗称野蚕,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它由人工放养在野外柞林之中,以柞叶为食。和桑蚕丝相比,柞蚕丝的颜色比较深,纤维较粗,其本色为黑灰色,需要漂白之后才能制作成为消费者所接受的蚕丝被,虽然成品外观与桑蚕丝相似,二者的质量、价格却有很大差距。现有的蚕茧不方便直接加工成蚕丝,在对蚕丝进行弹实处理,制备蚕丝面料不方便,制备蚕丝面料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搅拌与搅碎蚕茧,通过弹丝可以弹实蚕丝,弹实蚕丝效率高;通过滑块沿着滑道滑动,可以控制弹丝做竖直升降运动,方便弹丝的蚕丝面料搅弹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蚕丝面料搅弹装置,包括搅拌池和与搅拌池连接的弹丝池,搅拌池的顶部设有搅拌电机,搅拌池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一端与搅拌电机连接,搅拌轴的中间位置设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呈水平布置,搅拌叶片通过连接球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的底端设有旋杆,旋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叶片刀,第一叶片刀通过第一连杆与旋杆连接,第一连杆与旋杆呈垂直布置,旋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叶片刀,第二叶片刀通过第二连杆与旋杆连接,第二连杆与旋杆呈垂直布置,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呈平行布置,搅拌轴的外周面套装有导向管,导向管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环,导向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环,导向管套装有滑球,滑球连接有压板,压板呈水平布置,搅拌池的顶部设有进料口 ;弹丝池的顶部设有入料口,弹丝池的一侧设有第一滑道,第一滑道呈竖直布置,弹丝池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滑道,第二滑道呈竖直布置,第二滑道与第一滑道呈平行布置,第二滑道与第一滑道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滑道设有第一滑块,第二滑道设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设有弹丝。
[0006]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池的顶部设有支撑板,搅拌电机设置在支撑板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扣板,扣板扣在搅拌电机的外侧壁。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弹丝池的底部设有载物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板的底部设有弹簧,弹簧设置在弹丝池的内底部。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搅拌池的顶部设有搅拌电机,搅拌池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一端与搅拌电机连接,搅拌轴的中间位置设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呈水平布置,搅拌叶片通过连接球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的底端设有旋杆,旋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叶片刀,第一叶片刀通过第一连杆与旋杆连接,第一连杆与旋杆呈垂直布置,旋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叶片刀,第二叶片刀通过第二连杆与旋杆连接,第二连杆与旋杆呈垂直布置,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呈平行布置,搅拌轴的外周面套装有导向管,导向管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环,导向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环,导向管套装有滑球,滑球连接有压板,压板呈水平布置,搅拌池的顶部设有进料口 ;弹丝池的顶部设有入料口,弹丝池的一侧设有第一滑道,第一滑道呈竖直布置,弹丝池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滑道,第二滑道呈竖直布置,第二滑道与第一滑道呈平行布置,第二滑道与第一滑道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滑道设有第一滑块,第二滑道设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设有弹丝,所以可以将蚕茧通过进料口倒入搅拌池,搅拌电机通过搅拌轴控制搅拌叶片实现搅拌蚕丝,通过叶片刀实现搅碎蚕茧,从而可以制备大量的蚕丝,压板通过滑球沿着导向管滑动,可以压住蚕丝,方便蚕丝的搅拌;将搅拌处理后的蚕丝倒入弹丝池;通过弹丝可以弹实蚕丝,弹实蚕丝效率高;通过滑块沿着滑道滑动,可以控制弹丝做竖直升降运动,方便弹丝。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2]图1为蚕丝面料搅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如图1所示,一种蚕丝面料搅弹装置,包括搅拌池11和与搅拌池11连接的弹丝池12,搅拌池11的顶部设有搅拌电机13,搅拌池11内设有搅拌轴14,搅拌轴14的一端与搅拌电机13连接,搅拌轴14的中间位置设有搅拌叶片16,搅拌叶片16呈水平布置,搅拌叶片16通过连接球15与搅拌轴14连接,搅拌轴14的底端设有旋杆17,旋杆17的一端设有第一叶片刀19,第一叶片刀19通过第一连杆18与旋杆17连接,第一连杆18与旋杆17呈垂直布置,旋杆17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叶片刀21,第二叶片刀21通过第二连杆20与旋杆17连接,第二连杆20与旋杆17呈垂直布置,第一连杆18与第二连杆20呈平行布置,搅拌轴14的外周面套装有导向管22,导向管22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环23,导向管2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环24,导向管22套装有滑球25,滑球25连接有压板26,压板26呈水平布置,搅拌池1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 27 ;弹丝池12的顶部设有入料口 32,弹丝池12的一侧设有第一滑道33,第一滑道33呈竖直布置,弹丝池12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滑道34,第二滑道34呈竖直布置,第二滑道34与第一滑道33呈平行布置,第二滑道34与第一滑道3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滑道33设有第一滑块35,第二滑道34设有第二滑块36,第一滑块35与第二滑块36之间设有弹丝37 ;搅拌池11的顶部设有支撑板28,搅拌电机13设置在支撑板28上,支撑板28上设有扣板29,扣板29扣在搅拌电机13的外侧壁;弹丝池12的底部设有载物板30,载物板30的底部设有弹簧31,弹簧31设置在弹丝池12的内底部。
[0015]本实用新型蚕丝面料搅弹装置,可以将蚕茧通过进料口 27倒入搅拌池11,搅拌电机13通过搅拌轴14控制搅拌叶片16实现搅拌蚕丝,通过叶片刀实现搅碎蚕茧,从而可以制备大量的蚕丝,压板26通过滑球25沿着导向管22滑动,可以压住蚕丝,方便蚕丝的搅拌;将搅拌处理后的蚕丝倒入弹丝池12 ;通过弹丝37可以弹实蚕丝,弹实蚕丝效率高;通过滑块沿着滑道滑动,可以控制弹丝37做竖直升降运动,方便弹丝。
[0016]另一优选方案,搅拌池11的顶部设有支撑板28,搅拌电机13设置在支撑板28上,支撑板28上设有扣板29,扣板29扣在搅拌电机13的外侧壁;所以安装搅拌电机13方便。
[0017]另一优选方案,弹丝池12的底部设有载物板30,载物板30的底部设有弹簧31,弹簧31设置在弹丝池12的内底部;所以通过载物板30可以起到支撑住蚕丝的作用,方便弹实后的蚕丝压坏弹丝池12的底部。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蚕丝面料搅弹装置,包括搅拌池(11)和与搅拌池(11)连接的弹丝池(12),其特征在于:搅拌池(11)的顶部设有搅拌电机(13),搅拌池(11)内设有搅拌轴(14),搅拌轴(14)的一端与搅拌电机(13)连接,搅拌轴(14)的中间位置设有搅拌叶片(16),搅拌叶片(16)呈水平布置,搅拌叶片(16)通过连接球(15)与搅拌轴(14)连接,搅拌轴(14)的底端设有旋杆(17),旋杆(17)的一端设有第一叶片刀(19),第一叶片刀(19)通过第一连杆(18)与旋杆(17)连接,第一连杆(18)与旋杆(17)呈垂直布置,旋杆(17)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叶片刀(21),第二叶片刀(21)通过第二连杆(20)与旋杆(17)连接,第二连杆(20)与旋杆(17)呈垂直布置,第一连杆(18)与第二连杆(20)呈平行布置,搅拌轴(14)的外周面套装有导向管(22),导向管(22)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环(23),导向管(2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环(24),导向管(22)套装有滑球(25),滑球(25)连接有压板(26),压板(26)呈水平布置,搅拌池(1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7);弹丝池(12)的顶部设有入料口(32),弹丝池(12)的一侧设有第一滑道(33),第一滑道(33)呈竖直布置,弹丝池(12)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滑道(34),第二滑道(34)呈竖直布置,第二滑道(34)与第一滑道(33)呈平行布置,第二滑道(34)与第一滑道(3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滑道(33)设有第一滑块(35),第二滑道(34)设有第二滑块(36),第一滑块(35)与第二滑块(36)之间设有弹丝(3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丝面料搅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池(11)的顶部设有支撑板(28),搅拌电机(13)设置在支撑板(28)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蚕丝面料搅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28)上设有扣板(29),扣板(29)扣在搅拌电机(13)的外侧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丝面料搅弹装置,其特征在于:弹丝池(12)的底部设有载物板(30) 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蚕丝面料搅弹装置,其特征在于:载物板(30)的底部设有弹簧(31),弹簧(31)设置在弹丝池(12)的内底部。
【文档编号】D01B7-00GK204281901SQ201420711573
【发明者】乔素娟, 岳夏梦, 陈芳方 [申请人]新乡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