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68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具体讲是一种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
背景技术
物理发泡聚乙烯(即EPE,又称珍珠棉)由低密度聚乙烯经物理发泡产生无数的独立气泡而构成,具有一定的隔水隔热和防震性能,而且无毒、环保,常用来作为建筑类屋顶、 墙壁等部位的隔热建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隔热和阻燃性能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EPE隔热建材表面平整度差,光线反射率较低,隔热和保温性能已无法达到许多建筑要求的隔热性能标准,而且传统EPE隔热建材的阻燃等级不高,阻燃性能较低, 安全等级也达不到相应要求。若过度提高建材表面的反光度,虽然可以提升建材的隔热性能,却也造成材料表面太过刺眼,会对施工人员的眼睛带来伤害,造成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眩反光EPE 隔热建材,该建材不会对施工人员的眼睛带来伤害,施工的安全性大幅提升,同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阻燃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它包括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外铝箔层和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所述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和外铝箔层之间通过阻燃聚乙烯层热复合,所述外铝箔层与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热复合,所述外铝箔层的亮光面朝向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它通过在外铝箔层的外表面复合上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使材料的表面呈现亚光效果,既可利用金属的反光性能隔绝外部热量,提高建材的隔热性能;也有效解决建材因强烈反射光线造成的对施工人员的伤害,方便施工,降低了施工的不安全因素,兼顾了建材的隔热性和施工的安全性。而且金属天然就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提高了建材的阻燃性能。铝箔层同时也给建材提供了保护作用,防止材料老化,延长使用寿命,保证材料的防水、隔热和保温功能。此外,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和阻燃聚乙烯层内均含8-20%的阻燃母粒,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阻燃母粒按比例混合后,高温熔融、再经物理发泡而形成;阻燃聚乙烯层则由聚乙烯和阻燃母粒按比例混合后,高温熔融并流延复合而形成。阻燃母粒的添加使得建材的阻燃性能得到大幅提升,阻燃性可达到V-I或V-2级,建材的氧指数 (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为25-28,基本达到难燃材料的标准。作为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内铝箔层和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所述内铝箔层与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的下表面热复合,所述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与内铝箔层热复合,所
3述内铝箔层的亮光面朝向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0012]此结构可防止由内向外能量的损失,达到双向隔热的效果,提高材料的节能、隔热和保温性能,同时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也使材料的内表面呈现亚光效果,有效解决建材的内表面因强烈反射光线造成的对施工人员的伤害,方便施工,降低了施工的不安全因素。[0013]作为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所述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与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的下表面通过阻燃聚乙烯层热复合,所述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的下表面与阻燃聚乙烯层热复合。[0014]此结构可利用聚乙烯编织布的高抗拉强度和撕裂强度提高了材料整体的抗拉强度和撕裂强度,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最外层的阻燃聚乙烯层对聚乙烯编织布起定型作用, 防止材料的收缩和卷曲,进一步便于施工;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含8-20%的阻燃母粒,由聚乙烯和阻燃母粒按比例混合后,经熔融纺丝和编织而形成,保证了材料的阻燃性能。[0015]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内铝箔层和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所述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与内铝箔层之间通过阻燃聚乙烯层热复合,所述内铝箔层与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热复合,所述内铝箔层的亮光面朝向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0016]作为优选,所述外铝箔层和所述内铝箔层的厚度均为7 μ m。[0017]作为优选,所述阻燃聚乙烯层、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和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的厚度均为 18-40g/m2。[0018]作为优选,所述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0019]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的经纬密度为8 X 8-10 X 10,所述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的厚度为60-90g/m2。


[0020]图1为实施例1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2为实施例2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3为实施例3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4为实施例2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中所述1、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2、外铝箔层,3、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4、阻燃聚乙烯层,5、内铝箔层,6、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7、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0026]实施例1[0027]本实施例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它包括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1、外铝箔层2 和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3。[0028]所述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1和外铝箔层2之间通过阻燃聚乙烯层4热复合,所述外铝箔层2与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3热复合,所述外铝箔层2的亮光面朝向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3。[0029]实施例2[0030]本实施例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它包括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1、外铝箔层2、 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3、内铝箔层5和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6。所述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1和外铝箔层2之间通过阻燃聚乙烯层4热复合,所述外铝箔层2与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3热复合,所述外铝箔层2的亮光面朝向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3。所述内铝箔层5与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1的下表面热复合,所述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6与内铝箔层5热复合,所述内铝箔层5的亮光面朝向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6。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它包括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1、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7、外铝箔层2、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3。所述外铝箔层2、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1、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7相邻之间依次均通过阻燃聚乙烯层4热复合而连接成一体,所述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7的下表面与阻燃聚乙烯层4热复合。所述外铝箔层2与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3热复合,所述外铝箔层2的亮光面朝向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3。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它包括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1、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7、外铝箔层2、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3、内铝箔层5和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6。所述外铝箔层2、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1、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7、内铝箔层5相邻之间依次均通过阻燃聚乙烯层4热复合而连接成一体。所述外铝箔层2与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3热复合,所述外铝箔层2的亮光面朝向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3。所述内铝箔层5与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6热复合,所述内铝箔层5的亮光面朝向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6。上述实施例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通过在外铝箔层2的外表面复合上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3,使材料的表面呈现亚光效果,既可利用金属的反光性能隔绝外部热量,提高建材的隔热性能;也有效解决建材因强烈反射光线造成的对施工人员的伤害,方便施工, 降低了施工的不安全因素,兼顾了建材的隔热性和施工的安全性。而且金属天然就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提高了建材的阻燃性能。铝箔层同时也给建材提供了保护作用,防止材料老化,延长使用寿命,保证材料的防水、隔热和保温功能。此外,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1和阻燃聚乙烯层4内均含8-20%的阻燃母粒,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1由低密度聚乙烯和阻燃母粒按比例混合后,高温熔融、再经物理发泡而形成;阻燃聚乙烯层4则由聚乙烯和阻燃母粒按比例混合后,高温熔融并流延复合而形成。所述阻燃母粒为以低密度聚乙烯为基材、包含溴化物/三氧化二锑阻燃剂体系的母粒,不仅具有可靠的阻燃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与基体树脂的亲和性,可以根据制品阻燃等级要求进行配比以达到最佳性价比。阻燃母粒的添加使得建材的阻燃性能得到大幅提升,阻燃性可达到V-I或V-2级, 建材的氧指数(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为25-28,基本达到难燃材料的标准。[0046]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聚乙烯编织布的高抗拉强度和撕裂强度提高了材料整体的抗拉强度和撕裂强度,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实施例3中最外层的阻燃聚乙烯层对聚乙烯编织布起定型作用,防止材料的收缩和卷曲,进一步便于施工;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7含 8-20 %的阻燃母粒,由聚乙烯和阻燃母粒按比例混合后,经熔融纺丝和编织而形成,保证了材料的阻燃性能。[0047]而在实施例2和实施例4中,内铝箔层5复合在材料的内表面,可防止由内向外能量的损失,达到双向隔热的效果,提高材料的节能、隔热和保温性能,同时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6也使材料的内表面呈现亚光效果,有效解决建材的内表面因强烈反射光线造成的对施工人员的伤害,方便施工,降低了施工的不安全因素。
权利要求1.一种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外铝箔层和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所述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和外铝箔层之间通过阻燃聚乙烯层热复合,所述外铝箔层与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热复合,所述外铝箔层的亮光面朝向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内铝箔层和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所述内铝箔层与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的下表面热复合,所述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与内铝箔层热复合,所述内铝箔层的亮光面朝向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所述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与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的下表面通过阻燃聚乙烯层热复合,所述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的下表面与阻燃聚乙烯层热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内铝箔层和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所述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与内铝箔层之间通过阻燃聚乙烯层热复合,所述内铝箔层与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热复合,所述内铝箔层的亮光面朝向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铝箔层的厚度为7 μ m。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铝箔层的厚度为7 μ m。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聚乙烯层、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的厚度均为18-40g/m2。
8.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浅色聚乙烯内防眩层的厚度为18-40g/m2。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的经纬密度为8X8-10X10,所述阻燃聚乙烯编织布层的厚度为60-90g/m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它包括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外铝箔层和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所述物理发泡阻燃聚乙烯层和外铝箔层之间通过阻燃聚乙烯层热复合,所述外铝箔层与浅色聚乙烯防眩层热复合,所述外铝箔层的亮光面朝向浅色聚乙烯外防眩层。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反光EPE隔热建材,不会对施工人员的眼睛带来伤害,施工的安全性大幅提升,同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阻燃性能。
文档编号B32B15/20GK202248347SQ2011203432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4日
发明者张道静 申请人:浙江鹏远包装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