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83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垫,特别涉及ー种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座椅使用真皮座椅已经非常广泛,是中高端汽车的必备。在冬季,虽然中高端轿车都配有空调和电热系统,但由于气温较低,一般的冬季座垫为了保暖,选材普遍较厚,既影响美观,又使车辆的电加热功能难以迅速发挥,从而不能解决特定时间内的问题,还破坏了汽车内饰的协调性,最关键在于座垫与原车座椅真皮及材料间的附着力问题,座垫与座椅间易产生滑动,在汽车行驶时带来安全隐患。在夏季,则刚好相反,由于高温的缘故,而人体与座椅接触的部位是车辆空调系统的死角,尤其是臀部和腿部,由于人体生理
原因,这些部位长时间处于高温与高湿的状态下,不仅影响舒适,还有可能对皮质表面产生化学腐蚀,大大缩短座椅的使用寿命,普通的夏垫,严重影响内饰美观,在材质上,普遍都较硬,使得座垫不能与原座椅紧密贴合,而夏垫的材质的特性是易滑,安全隐患较之冬垫更为突出。普通慢回弹材料虽能吸收水分却不易散发水分,纳污发臭易繁殖病菌,为此CN1865326公开了“一种竹炭海绵及其制作方法”,CN101619165公开了“一种竹炭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但CN1865326专利申请中的竹炭在海绵中包含有15_50%,比例偏高,影响海绵原有特性的保持;CN101619165专利申请中的聚醚多元醇和甲苯ニ异氰酸酯的选料和含量不合适,产品的环保性、软硬度和温度影响变化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ー种具有抗菌效果且防滑的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其包括皮质、纤维或化纤材料表面层、高弹海绵中间层、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和魔术扣,所述魔术扣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高弹海绵中间层上,所述魔术扣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上,所述高弹海绵中间层与所述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通过所述魔术扣连接;
所述竹炭慢回弹海绵由下列原料和重量份组成1_8份粒径1500-2500目的竹炭粉、第一多元醇20-85、第二多元醇10-90、MDI异氰酸酯8_30、硅橡胶增韧剂O. 2-0. 8,发泡剂3-6、催化剂O. 5-1、表面活性剂O. 3-0. 9、阻燃剂O. 2-0. 5 ;所述第一多元醇为こニ醇与丙ニ醇的聚合物,官能度为3,羟值45-99mgK0H/g ;所述第二多元醇为三羟甲基丙烷与环氧丁烷的共聚多元醇,EO含量大于60%,羟值3-22mgK0H/g。本发明的汽车座垫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I)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与原车表面紧密贴合,杜绝驾驶安全隐患,并通过魔术扣在局部区域或整个层面上的使用进ー步増加其防滑性和贴合性;(2)本发明的竹炭慢回弹海绵具有粘弹特性,所述高弹海绵中间层与所述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的组合设置,使所述汽车座垫的弹性适当,并随坐姿的不同自动发生形变,随时保持与臀部和原座椅的紧密贴合;
(3)本发明的竹炭慢回弹海绵还具有抗菌效果,因而该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具有抗菌效果,可以减少清洗,延长汽车座椅的使用寿命;
(4)本发明竹炭慢回弹海绵的各组分能够在特定制备工艺中良好的分散于整个体系,粉末状竹炭参与发泡过程并均匀分布在海绵材料中,使用两种不同官能团数和羟值的多元醇与MDI异氰酸酯混合发泡,结合本发明的竹炭粉,能够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玻璃化温度的海绵体,实现软硬性能的稳定;而且本发明的发泡剂、催化剂与硅橡胶增韧剂组合后使本发明竹炭慢回弹海绵的透气透湿性和回弹性产生了协同增效作用,实现了优质组合,最终使所述的竹炭慢回弹海绵的透气透湿性好、回弹时间慢、软硬度适当且受温度影响小。作为优选,所述竹炭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在立式移动床中从顶部加入经过截断劈碎和初步干燥的竹子,竹子凭借重力逐渐下移,依次经历干燥区、预炭化区、炭化区、煅烧区和冷却区,炭化区产生的热解气体自下而上在干燥区与竹子逆流或者错流使竹子干燥并达到炭化温度,热解气体从顶部排出进入竹醋液冷凝器,冷凝得竹醋液;控制所述燃烧区不同位置的温度差进行阶梯式升温,使竹子下移过程中经历的燃烧区以5-15°C/min的速率升温至700-750°C并保温40-80min,然后再以5-15°C /min的速率升温至1000-1500°C并保温2_8h ;所述煅烧区的一侧分布有可调节开启或闭合的小孔,所述煅烧区的另一侧对应有所述小孔处的测温点;
(2)将上步制得的竹炭制得竹炭粉。作为优选,所述竹炭粉为3-5份,粒径1800-2000目。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多元醇为具有采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而形成的三羟甲基丙烷与环氧丁烷的共聚多元醇。更优选地,所述第二多元醇的羟值为8-15mgK0H/g。作为优选,所述发泡剂为环戊烷、正丁烷或5-1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作为优选,所述阻燃剂为磺酸盐阻燃剂。慢回弹海绵易燃烧,并且一旦燃烧会产生剧毒氰化氢气体,40s内人就会窒息死亡,因此慢回弹海绵的阻燃性非常重要。本发明采用O. 2-0. 5重量份的磺酸盐阻燃剂能在体系中实现良好的均匀一致的分散,并且材料的阻燃性能良好,能达到所需等级。更优选地,所述磺酸盐阻燃剂为全氟丁基磺酸钾PPFBS。作为优选,所述硅橡胶为室温硫化硅橡胶。作为优选,所述魔术扣为子母扣。更优选地,所述子母扣中,子扣设置在所述高弹海绵中间层上,母扣设置在所述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上。作为优选,所述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的底部设有粘条。


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的剖视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魔术扣示意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ニ的魔术扣示意图4是本发明的竹炭慢回弹海绵的制造设备示意图5是本发明竹炭炭化立式移动床的温度控制系统示意图。图中,11-皮质、纤维或化纤材料表面层;12_高弹海绵中间层;13_魔术扣;131-子ロ ; 132-母扣;14-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15-粘条;I-第一原料罐;2_第二原料罐;3-电脑控制装置;4_喂料枪;5_发泡模具;51_进水管;52_出水管;6_第一喂料管;7-第二喂料管;8_第一回流管;9_第二回流管;10-清洗管;53_紧固装置;A-干燥区;B-预炭化区;C-炭化区;D-煅烧区;E-冷却区;F-带CPU的温度感应装置;dl/d2/d3-助燃物导入孔;tl/t2/t3-测温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竹炭慢回弹海绵的制造设备包括原料罐、发泡模具5、电脑控制装置3和喂料枪4,原料罐包括第一原料罐I和第二原料罐2,第一原料罐I与喂料枪4的入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喂料管6,第一原料罐I与喂料枪4的入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回流管8,第二原料罐2与喂料枪4的入口之间连接有第二喂料管7,第二原料罐2与喂料枪4的入口之间连
接有第二回流管9。喂料枪4与电脑控制装置3相连,喂料枪4的出口与发泡模具5相连。发泡模具5由模具盖和模具座组成,模具盖与模具座通过铰接方式活动连接,模具座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51和出水管52。模具座上设有紧固装置53,进水管51和出水管52外包覆有保温材料。发泡模具5上设有若干排气孔。用于使料液发泡时产生的气体从排气孔完全排出,从而防止海绵产品表面产生凹坑缺陷。喂料枪4的入口连接有PVC软管清洗管10。如图5所示,竹炭粉制备使用的立式移动床分为干燥区A、预炭化区B、炭化区C、煅烧区D和冷却区E。煅烧区D —侧分布有许多可以调节开启或闭合的助燃物导入孔,如dl、d2、d3等,另ー侧对应有各个小孔处的测温点如tl、t2、t3等,各小孔处温度通过与该测温点连接的温度感应装置F显示。
实施例一
如图I和图2所示,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包括皮质、纤维或化纤材料表面层11、高弹海绵中间层12、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14和魔术扣13,魔术扣13—部分设置在高弹海绵中间层12上,魔术扣13另一部分设置在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14上,高弹海绵中间层12与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14通过魔术扣13连接。魔术扣13为子母扣,子母扣中,子扣131设置在高弹海绵中间层12上,母扣132设置在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14上。竹炭粉制备在立式移动床干馏炭化炉中进行中试,以平均含水率39%的竹片(长约36cm),各测温点的温度,干燥区A为150°C,预炭化区B为275°C,炭化区C为450°C,升温时观测图I所示D区即燃烧区不同位置的温度,当燃烧区某处如d2的温度过低吋,打开该处的小孔,导入空气就地就近燃烧,使该处温度升高,控制竹子下移过程中经历的燃烧区温度以5°C /min的速率升温至700°C并保温40min,然后再以5°C /min的速率从700°C升温至1100°C并保温2h,竹炭冷却管道和竹醋液冷凝器采用自然冷却,出料温度为40°C。连续运转10天(不包括温炉时间)后取出竹炭,得到结果总投料40000kg,出竹炭7000kg,出竹醋液5500kg。竹炭质量平均固定碳(可燃基)含量96%,电阻值O. 5 Ω /cm,灰分含量O. 5%,碘吸附值平均900mg/g,PH值7。
竹炭慢回弹海绵的制备原料
5份粒径1800-2000目的竹炭粉;第一多元醇20重量份;乙二醇与丙二醇的聚合物,官能度为3,羟值45mgK0H/g ;第二多元醇三羟甲基丙烷与环氧丁烷的共聚多元醇90重量份,EO含量大于60%,羟值3mgK0H/g ;MDI异氰酸酯8重量份;环戊烷、正丁烷形成的发泡剂3重量份;三乙烯二胺2份;B8002表面活性剂;0. 2重量份的磺酸盐阻燃剂;0. 2重量份室温硫化硅橡胶增韧剂。·竹炭慢回弹海绵的制备方法按上述原料配比在第一原料罐内配制第一多元醇和第二多元醇,在第二原料罐内配制其它原料;将第一原料罐内的原料在第一搅拌机内搅拌混合均匀获得第一混合液,将第二原料罐内的原料在第二搅拌机内搅拌混合均匀获得第二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送入第一喂料管,将第二混合液送入第二喂料管,待发泡模具中的温度达到40°C后,用电脑按配方比控制喂料比例及喂料量,并通过喂料枪控制下料至发泡模具中;在40°C的发泡模具中发泡lmin,并在25°C保温Ih ;将发泡保温后的物料冷却切块。竹炭慢回弹海绵测试结果见表I。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的抗菌实验采用统一实验法测试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白癣菌。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的抗菌效果见表2。
实施例二
如图I和图3所示,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包括皮质、纤维或化纤材料表面层11、高弹海绵中间层12、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14和魔术扣13,魔术扣13—部分设置在高弹海绵中间层12上,魔术扣13另一部分设置在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14上,高弹海绵中间层12与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14通过魔术扣13连接,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14的底部设有粘条15。魔术扣13为子母扣,子母扣中,母扣132设置在高弹海绵中间层12上,子扣131设置在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14上。竹炭慢回弹海绵的制备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竹炭粉的制备在16管连体的列管移动床干馏炭化炉中进行中试,以平均含水率30%的孟宗竹片(长约40cm),各测温点的温度,干燥区A为200°C,预炭化区B为270°C,炭化区C为500°C,升温时从外燃式导入部分燃烧气和竹醋液冷凝器部分不凝缩气体同时燃烧,使燃烧区温度以150C /min的速率升温至750°C并保温80min,然后再以15°C /min的速率从750°C升温至1500°C并保温8h,在1500°C区喷入水蒸气60min,竹炭冷却管道和竹醋液冷凝器采用自然冷却,出料温度为30°C。连续运转8天(不包括温炉时间)后取出竹炭,将取出的竹炭放入含酸量4%的溶液中浸泡2h,取出用清水清洗,然后放入烘干窑内烘干lh,得到结果总投料40000kg,出竹炭7150kg,出竹醋液5400kg。竹炭质量平均固定碳(可燃基)含量95%,电阻值O. 4 Ω /cm,灰分含量O. 4%,比表面积1200m2/g,碘吸附值平均800mg/g,PH值7。竹炭慢回弹海绵的制备原料
6-8份粒径2000-2500目的竹炭粉;第一多元醇30重量份的こニ醇与丙ニ醇的聚合物,官能度为3,羟值50mgK0H/g ;第二多元醇具有采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而形成的三羟甲基丙烷与环氧丁烷的共聚多元醇60重量份,EO含量68%,羟值8mgK0H/g ;MDI异氰酸酷15重量份;环戊烷发泡剂5重量份;三こ烯ニ胺3份O. 3重量份的磺酸盐阻燃剂;0. 5重量份室温硫化硅橡胶增韧剂。
实施例三
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同实施例ニ,不同的是魔术扣为雌雄扣,其中雌扣设置在高 弹海绵中间层12上,雄扣131设置在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14上。竹炭粉的制备同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竹炭慢回弹海绵的制备原料和制备方法。竹炭慢回弹海绵的制备原料
1-3份粒径1500-2800目的竹炭粉;第一多元醇85重量份的こニ醇与丙ニ醇的聚合物,官能度为3,羟值99mgK0H/g ;第二多元醇三羟甲基丙烷与环氧丁烷的共聚多元醇10重量份,EO含量80%,羟值22mgK0H/g ; MDI异氰酸酯30重量份;环戊烷、正丁烷、5-15%的碳酸氢钠溶液形成的发泡剂6重量份;三こ烯ニ胺6份;0. 5重量份的磺酸盐阻燃剂;0. 8重量份室温硫化硅橡胶增韧剂。
竹炭慢回弹海绵的制备方法
按上述原料配比在第一原料罐内配制第一多元醇和第二多元醇,在第二原料罐内配制其它原料;将第一原料罐内的原料在第一搅拌机内搅拌混合均匀获得第一混合液,将第二原料罐内的原料在第二搅拌机内搅拌混合均匀获得第二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送入第一喂料管,将第二混合液送入第二喂料管,待发泡模具中的温度达到50°C后,用电脑按配方比控制喂料比例及喂料量,并通过喂料枪控制下料至发泡模具中;在50°C的发泡模具中发泡8min,并在40°C保温5h ;将发泡保温后的物料冷却切块。
对比实施例一
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同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竹炭粉制备在立式移动床干馏炭化炉中进行中试,以平均含水率39%的竹片(长约36cm),各测温点的温度,干燥区200°C以下,预炭化区280-340°C,炭化区400-420°C,升温时从外燃室导入部分燃烧气,运转燃烧区温度控制在900-1000°C,导入竹醋液冷凝器部分不凝缩气体同时燃烧,最高温度达1100°C,竹炭冷却管道和竹醋液冷凝器采用自然冷却,出料温度为40°C。连续运转10天(不包括温炉时间)后取出竹炭。得到结果总投料40000kg,出竹炭5970kg,出竹醋液4940kg。竹炭质量平均固定碳(可燃基)含量94%,电阻值10 Ω /cm,灰分含量为2_4%,碘吸附值最高为700mg/g,PH值8-10。竹炭慢回弹海绵的制备原料配比同实施例一。不同的是采用传统的制备方法,即将所有原料按配方混合后全部搅拌,然后在发泡模具中发泡20min后冷却切块。
对比实施例二
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同实施例二。竹炭粉的制备方法和竹炭慢回弹海绵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二,不同的是竹炭慢回弹海绵的制备原料配比为20份粒径700目的竹炭粉;第一多元醇60重量份的乙二醇与丙二醇的聚合物,官能度为3,羟值78mgK0H/g ;第二多元醇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共聚多元醇30重量份,EO含量73%,羟值42mgK0H/g ;MDI异氰酸酯8-30重量份;水发泡剂3-6重量份;A33常规凝胶催化剂10份。
对比实施例三
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同实施例三。竹炭粉的制备和竹炭慢回弹海绵的制备原料配 比同实施例三,不同的是竹炭慢回弹海绵的制备方法采用传统的制备方法,即将所有原料按配方混合后全部搅拌,然后在发泡模具中发泡20min后冷却切块。
对比实施例四
防滑汽车座垫结构同实施例三,不同的是其防滑底层采用的是普通记忆乳胶将碎乳胶零料和碎海绵零料通过机器打碎,直径约在O. 5-1厘米大小;根据人体工程力学原理,依照人体头颈部的曲线设计制成带曲线的枕套,侧面装一条拉链;将打碎的碎乳胶和碎记忆海绵按2:1的比例均匀的灌入枕套中,填充厚度为12cm,使其圆润饱满。
表I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的产品指标对比
"TI测试方~I实施I实施.I实施I对比实~对比实~对比实~
__^__例一例二例三施例一施例二施例三
~Ι7 I50S307
回弹率,%4 4.2 2.7 121510
_________
CLD^ tS03386 K3g ^~^Γ7"
比,%__—I·_______
Hm la 94 ~v-d ' V-O Υ-1V-2V-2
拉伸强度,[soms
^_ -1997n____32555345
断象伸长,[soms l40_5 l5g>9 16 ·3 ii4 102 toa _ __"1997_______
撕裂强度,^ ^[SOS 067 '(non 1.98 2. 05 2. 56 1.42 I. 33 I. 35
iN/cm__-1989_
透湿, CE/Tt'27 ,91 00 8500 9000 3500 3000 2500 g/m/24hr 04_______
气气二, CB/T127 fl00 g50p 9_ 35 00 3000 2500
g/m/24hr 04_______
CLD硬度I是室温(23°C )下测定的CLD硬度,CLD硬度2是低温(-25°C )下测定的CLD温度,硬度比是CLD硬度2的值除以CLD硬度I的值获得的值。该硬度比越接近I对应于温度变化的硬度变化越少。CLD硬度测试按照IS03386-1986操作。
从表I可以看出,
(1)竹炭粉和其他组分的配方及比例对竹炭慢回弹海绵的透湿透气性和回弹率有很大影响(见实施例ニ和对比实施例ニ);
(2)竹炭慢回弹海绵的的配方及比例相同时,竹炭慢回弹海绵的制备方法对产品的回弹时间、CLD硬度比、阻燃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和撕裂強度有作用(见实施例三和对比实施例三)。
表2抗菌效果对比
权利要求
1.一种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皮质、纤维或化纤材料表面层、高弹海绵中间层、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和魔术扣,所述魔术扣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高弹海绵中间层上,所述魔术扣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上,所述高弹海绵中间层与所述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通过所述魔术扣连接; 所述竹炭慢回弹海绵由下列原料和重量份组成1-8份粒径1500-2500目的竹炭粉、第一多元醇20-85、第二多元醇10-90、MDI异氰酸酯8_30、硅橡胶增韧剂O. 2-0. 8,发泡剂3-6、催化剂O. 5-1、表面活性剂O. 3-0. 9、阻燃剂O. 2-0. 5 ;所述第一多元醇为乙二醇与丙二醇的聚合物,官能度为3,羟值45-99mgKOH/g ;所述第二多元醇为三羟甲基丙烷与环氧丁烷的共聚多元醇,EO含量大于60%,羟值3-22mgK0H/g。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在立式移动床中从顶部加入经过截断劈碎和初步干燥的竹子,竹子凭借重力逐渐下移,依次经历干燥区、预炭化区、炭化区、煅烧区和冷却区,炭化区产生的热解气体自下而上在干燥区与竹子逆流或者错流使竹子干燥并达到炭化温度,热解气体从顶部排出进入竹醋液冷凝器,冷凝得竹醋液;控制所述燃烧区不同位置的温度差进行阶梯式升温,使竹子下移过程中经历的燃烧区以5-15°C/min的速率升温至700-750°C并保温40-80min,然后再以5-15°C /min的速率升温至1000-1500°C并保温2_8h ;所述煅烧区的一侧分布有可调节开启或闭合的小孔,所述煅烧区的另一侧对应有所述小孔处的测温点; (2)将上步制得的竹炭制得竹炭粉。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粉为3-5份,粒径1800-20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元醇为具有采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而形成的三羟甲基丙烷与环氧丁烷的共聚多元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元醇的轻值为8-15mgK0H/g。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环戊烷、正丁烷或5-1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磺酸盐阻燃剂。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扣为子母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母扣中,子扣设置在所述高弹海绵中间层上,母扣设置在所述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的底部设有粘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垫,特别涉及一种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本发明的竹炭慢回弹防滑汽车座垫包括皮质、纤维或化纤材料表面层、高弹海绵中间层、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和魔术扣,魔术扣一部分设置在高弹海绵中间层上,魔术扣另一部分设置在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上,高弹海绵中间层与竹炭慢回弹海绵防滑底层通过魔术扣连接;竹炭慢回弹海绵由下列原料和重量份组成1-8份粒径1500-2500目的竹炭粉、第一多元醇20-85、第二多元醇10-90、MDI异氰酸酯8-30、硅橡胶增韧剂0.2-0.8,发泡剂3-6、催化剂0.5-1、表面活性剂0.3-0.9、阻燃剂0.2-0.5。本发明的汽车座垫具有抗菌效果且防滑。
文档编号B32B9/04GK102815240SQ20121028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3日
发明者丁建中 申请人:浙江建中竹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