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纸开窗方法及其所用的抄造装置和所生产的防伪纸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纸开窗方法及其所用的抄造装置和所生产的防伪纸,安全纸开窗方法步骤如下:先抄造第一湿纸页;然后抄造中间形成有一定宽度的无纤维区域的第二湿纸页;接着将安全线施放在第二湿纸页上的无纤维区域形成第三湿纸页;最后第三湿纸页与第一湿纸页附和后形成第四湿纸页,所述抄造装置,包括造纸机、导管、真空抽吸装置和安全线施放装置,长网背向导管的一侧设有与之对应的真空抽吸装置,经导管出口流到长网表面的造纸纤维悬浮液在长网表面上形成中间具有一定宽度的无纤维区域,本发明制造的防伪纸上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贯通的连续开窗,开窗的宽度略小于安全线宽度,该防伪纸张安全线开窗面积大,有效提高了防伪纸的防伪性。
【专利说明】安全纸开窗方法及其所用的抄造装置和所生产的防伪纸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纸的制造方法及其所用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安全纸开窗方法及其所用的抄造装置和所生产的防伪纸。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安全线作为一种防伪信息的载体,在纸张的抄造过程中被施放到纸张中已被广泛的应用。国内外诸如钞票纸、证券纸、证件纸、票据纸等各类防伪纸张的生产中,开窗安全线防伪技术被广泛应用,其防伪功能也得到广泛的认可。但目前应用较多的开窗技术为,在纸张的一面上可看到安全线部分暴露在纸面,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段安全线能在纸面看到。由于暴露在纸面的安全线面积有限,安全线防伪信息表达有限,致使其防伪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0003]已知一种制造防伪纸张的方法和装置(⑶
的安全线施放在具有凸出构件的网笼上形成第一纸层,安全线在第一纸层形成期间在自由接触区域形成后被插入第一纸层;不含安全线的第二纸层复合在第一纸层背面,掩盖背面的缺陷。凸出构件以不透水构件的方式实施,并能形成具有复杂几何形状开窗的纸层,然而其需要特制的网笼,不同的安全纸张需要更换不同的网笼,更换麻烦,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纸开窗方法及其所用的抄造装置和所生产的防伪纸,采用该安全纸开窗方法生产的防伪纸表面安全线开窗面积大,防伪性能强。
[0005]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纸开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6]步骤一:在圆网造纸机的圆网上抄造第一湿纸页;
[0007]步骤二:将造纸纤维悬浮液通过导管流送到运动的造纸长网上,浮液在真空抽吸作用下脱水形成带状的第二湿纸页,所述第二湿纸页中间形成有一定宽度的无纤维区域;
[0008]步骤三:将安全线施放在第二湿纸页上的无纤维区域,且安全线宽度宽于无纤维区域并将无纤维区域完全覆盖,形成第三湿纸页;
[0009]步骤四:第三湿纸页与第一湿纸页附和后形成第四湿纸页。
[0010]第四湿纸页经压榨、干燥、压光、卷取等加工步骤,生产出的纸张具有安全线纵向两端覆盖纤维浆层,无纤维区域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贯通性连续开窗,有效增大了其开窗面积,易于对安全线表面防伪信息进行观察、检测和鉴别等,提高了其防伪性。
[0011]上述安全纸开窗方法中,其中,所述的第二湿纸页的宽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管施放口的宽度和形状,需根据设计要求宽度使用相应的施放口。
[0012]上述安全纸开窗方法中,其中,抄造含有多个带状第二湿纸页的第三湿纸页时,可通过增加流送导管和施放口的数量来实现。
[0013]上述安全纸开窗方法中,其中,所述变换带状第三湿纸页在第一湿纸页上横向的设计位置,可通过调整施放口在纸机横向的位置实现。
[0014]上述安全纸开窗方法中,其中,所述的打浆步骤、配浆步骤、干燥步骤、整饰加工步骤与常规纸张生产类同。
[0015]采用上述方法制造的纸张经卷取后成为纸轴,纸轴的后续加工包括切纸、印刷、分切等传统加工步骤,生产出钞票、证券等安全物件。
[00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中第二湿纸页中间形成有一定宽度的无纤维区域的方法为:所述导管出口上设有不透水构件,该不透水构件将导管出口分成两个沿长网宽度方向排列的纤维悬浮液流送出口。
[00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中第二湿纸页中间形成有一定宽度的无纤维区域的方法为:所述导管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导管沿长网宽度方向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00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中第二湿纸页中间形成有一定宽度的无纤维区域的方法为:所述长网表面具有一定宽度的不透水区域。
[00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湿纸页中间无纤维区域为1臟安全线宽度为2臟-30111111。
[00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全线上设有印刷符号、金属化符号、去金属化符号、光学化效应、衍射图像、全息图像、动感效应、磁性密码和磁性密码中的至少一种防伪信
肩、0
[002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造纸纤维悬浮液中加入了植物纤维。
[002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植物纤维至少为棉纤维、麻纤维、木纤维中的一种。
[002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在第一湿纸页形成过程中,在第一湿纸页中引入附加防伪元件,该附加的防伪元件为水印、防伪纤维、安全线和孔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002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在第二湿纸页形成过程中,在第二湿纸页中引入附加防伪元件,该附加的防伪元件未水印、防伪纤维、安全线和孔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0025]一种安全纸开窗方法中所用的抄造装置,包括造纸机、导管、真空抽吸装置和安全线施放装置,所述造纸机包括用于抄造第一湿纸页的圆网和用于抄造第二湿纸页的长网,所述导管出口靠近造纸长网的表面,长网背向导管的一侧设有与之对应的真空抽吸装置,所述经导管出口流到长网表面的造纸纤维悬浮液在长网表面上形成中间具有一定宽度的无纤维区域。
[002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管设有两个出口,该两个出口之间沿长网宽度方向间隔一定的距离。
[002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网表面表面具有一定宽度的不透水区域。
[0028]一种防伪纸,其特征是:所述防伪纸上的安全线位于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贯通性连续开窗内。
[00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造的防伪纸上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贯通的连续开窗,开窗的宽度略小于安全线宽度,该方法所生产的防伪纸张安全线开窗面积大,有效提高了防伪纸的防伪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30]图1为本发明的安全纸开窗方法中用到的抄造装置示意图;
[0031]图2为本发明的抄造装置中一种导管出口示意图;
[0032]图3本发明的防伪纸结构示意图;
[0033]图4图3的A-A向剖视图;
[0034]图5为具有多条安全线的防伪纸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实施例一:
[0036]步骤一:在圆网表面6抄造第一湿纸页10 ;将造纸纤维悬浮液导管8流送到运动的长网7表面,导管的出口中间具有一定宽度的不透水构件5,同时在长网的另一侧对应位置通过真空抽吸装置13抽吸真空,使造纸纤维悬浮液脱水附着在长网7表面,形成中间具有一定宽度的无纤维的带状第二湿纸页9 ;随后将安全线14通过安全线施放装置施放在无纤维区域的第二湿纸页9上,且安全线14宽度宽于无纤维区域,形成第三湿纸页15 ;附着长网7的运行,第三湿纸页15与第一湿纸页10复合后经揭纸辊11揭起形成第四湿纸页12 ;第四湿纸页12经压榨、干燥、压光、卷取等加工步骤,生产出的防伪纸I具有安全线纵向两端覆盖纤维浆层3,无纤维区域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贯通性连续开窗2。如图4所示,若采用四个导管口流送造纸纤维悬浮液形成第二湿纸页9,并施放安全线,则纸张表面含有2a、2b、2c、2d四条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贯通性连续开窗的安全线。
[0037]实施例二:
[003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39]本实施例中中间具有一定宽度的无纤维的带状第二湿纸页9是通过具有一定间距的两个导管8出口形成的。
[0040]在圆网表面6抄造第一湿纸页10 ;通过具有一定间距的两个导管8,将造纸纤维悬浮液导管流送到运动的长网7表面,同时在长网的另一侧对应位置通过抽真空装置13进行真空抽吸,使造纸纤维悬浮液脱水附着在长网7表面,形成中间具有一定宽度的无纤维的带状第二湿纸页9 ;随后将安全线14施放在无纤维区域的第二湿纸页9上,且安全线14宽度宽于无纤维区域,形成第三湿纸页15 ;附着长网7的运行,第三湿纸页15与第一湿纸页10复合后经揭纸辊11揭起形成第四湿纸页12 ;第四湿纸页12经压榨、干燥、压光、卷取等加工步骤,生产出的纸张I具有安全线纵向两端覆盖纤维浆层3,无纤维区域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贯通性连续开窗2。
[0041]如图1所示,在第一、第二湿纸页形成过程中,在该纸页中引入附加防伪元件4,该附加的防伪元件如水印、防伪纤维、安全线、孔或它们的组合,则纸张中含有水印、防伪纤维、安全线、孔或它们的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纸开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圆网造纸机的圆网上抄造第一湿纸页; 步骤二:将造纸纤维悬浮液通过导管流送到运动的造纸长网上,浮液在真空抽吸作用下脱水形成带状的第二湿纸页,所述第二湿纸页中间形成有一定宽度的无纤维区域; 步骤三:将安全线施放在第二湿纸页上的无纤维区域,且安全线宽度宽于无纤维区域并将无纤维区域完全覆盖,形成第三湿纸页; 步骤四:第三湿纸页与第一湿纸页附和后形成第四湿纸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纸开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中第二湿纸页中间形成有一定宽度的无纤维区域的方法为:所述导管出口上设有不透水构件,该不透水构件将导管出口分成两个沿长网宽度方向排列的纤维悬浮液流送出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纸开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中第二湿纸页中间形成有一定宽度的无纤维区域的方法为:所述导管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导管沿长网宽度方向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纸开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中第二湿纸页中间形成有一定宽度的无纤维区域的方法为:所述长网表面具有一定宽度的不透水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纸开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湿纸页中间无纤维区域为安全线宽度为2mm-3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纸开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安全线上设有印刷符号、金属化符号、去金属化符号、光学化效应、衍射图像、全息图像、动感效应、磁性密码和磁性密码中的至少一种防伪信息。
7.—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纸开窗方法中所用的抄造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造纸机、导管、真空抽吸装置和安全线施放装置,所述造纸机包括用于抄造第一湿纸页的圆网和用于抄造第二湿纸页的长网,所述导管出口靠近造纸长网的表面,长网背向导管的一侧设有与之对应的真空抽吸装置,所述经导管出口流到长网表面的造纸纤维悬浮液在长网表面上形成中间具有一定宽度的无纤维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抄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管设有两个出口,该两个出口之间沿长网宽度方向间隔一定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抄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长网表面表面具有一定宽度的不透水区域。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纸开窗方法生产的防伪纸,其特征是:所述防伪纸上的安全线位于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贯通性连续开窗内。
【文档编号】D21F11/00GK103835178SQ201210490985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陆春宇, 王都义, 马娜 申请人:昆山钞票纸业有限公司,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