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贴自动贴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366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能电池贴自动贴膜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个太能电池生产线实现自动化的重要环节,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贴自动贴膜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未来主要能源的太阳能、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性及国内外关于太阳能研究的发展趋势,大面积低价长寿命太阳电池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的基础研究成为关键,而自动化在线生产和研究中的应用成为批量生产的重要突破,已有的太阳能电池贴膜采用的是单独的设备进行贴膜,其结构简单,外观不平整,对密封薄膜容易产生变形,且贴合效果良 好,无气泡,同时需要人工配合,其定位不准确,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批量生产的加工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贴自动贴膜机,实现了自动定位贴膜的自动控制机构,通过它加工完成的组件,定位准确,其前后左右误差小于0. 2mm,而且外观平整,对密封薄膜不产生变形,且贴合效果良好,无气泡。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贴自动贴膜机,包括有底座、薄膜放置平台、玻璃加热平台、接受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放置平台、玻璃加热平台、接受平台间隔的放置在底座一侧,所述底座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配合安装有真空吸台固定座,所述真空吸台固定座由水平运动机构驱动,所述真空吸台固定座上安装有真空吸台,所述真空吸台由垂直运动机构驱动,且通过真空泵和电磁阀控制。所述的水平运动机构驱动为步进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杆,所述的垂直运动机构为气缸。所述的玻璃加热平台是由热电偶加热。该结构使用步进电机作为动力,滚珠丝杠作为传动,该传动位移准确,运动侧隙小,累计误差小,便于自动控制位移。整个装置采用一个水平运动机构(主运动),一个垂直运动机构;通过真空吸台吸附薄膜及玻璃(通过真空泵和电磁阀实现吸附和脱离),同时机构还设有玻璃的加热平台,玻璃加热平台是由热电偶加热,同时控制部分能对加热平台进行温度测试,并改变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整个控制核心有PLC完成自动循环控制。机构极限位移出都设有限位器,保证结构安全。其工作时,首先将切割后的薄膜通过定位销快速定位在薄膜放置平台上,同时玻璃加热平台开始工作,待玻璃温度达到要求时,通过水平和垂直两种运动机构使真空吸台快速准确移动到薄膜上,启动真空泵,吸附薄膜,再通过运动机构将真空吸台和薄膜快速移动定位到玻璃加热平台与加热后的玻璃贴合,延迟几秒后,真空吸台将贴合薄膜后的玻璃吸附搬运至接收平台,电磁阀打开,薄膜与玻璃组件脱离真空吸台,取走薄膜与玻璃组件;电磁阀关闭,机构运行到薄膜放置平台再次吸附下一次张薄膜,进行与以上相同的步骤,依次实现连续循环作业。同时控制台设有急停和复位按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成型精度高,功耗低,自动调速,连续循环作业,自动化程度高,且便于与生产线连接等优点,同时其他零部件,可以更换,延长了寿命。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太阳能电池贴自动贴膜机,包括有底座I、薄膜放置平台2、玻璃加热平台3、接受平台4,所述薄膜放置平2台、玻璃加热平台3、接受平台4间隔的放置在底座I 一侧,底座I上设有轨道5,轨道5上配合安装有真空吸台固定座6,真空吸台固定座6由水平运动机构7驱动,真空吸台固定座6上安装有真空吸台9,真空吸台9由垂直运动机构8驱动,且通过真空泵和电磁阀控制;所述的水平运动机构7驱动为步进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杆,所述的垂直运动机构8为气缸;所述的玻璃加热平台2是由热电偶加热。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电池贴自动贴膜机,包括有底座、薄膜放置平台、玻璃加热平台、接受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放置平台、玻璃加热平台、接受平台间隔的放置在底座一侧,所述底座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配合安装有真空吸台固定座,所述真空吸台固定座由水平运动机构驱动,所述真空吸台固定座上安装有真空吸台,所述真空吸台由垂直运动机构驱动,且通过真空泵和电磁阀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贴自动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运动机构驱动为步进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杆,所述的垂直运动机构为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贴自动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加热平台是由热电偶加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贴自动贴膜机,包括有底座、薄膜放置平台、玻璃加热平台、接受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放置平台、玻璃加热平台、接受平台间隔的放置在底座一侧,所述底座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配合安装有真空吸台固定座,所述真空吸台固定座由水平运动机构驱动,所述真空吸台由垂直运动机构驱动,且通过真空泵和电磁阀控制。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成型精度高,功耗低,自动调速,连续循环作业,自动化程度高,且便于与生产线连接等优点,同时其他零部件,可以更换,延长了寿命。
文档编号B32B37/06GK202540895SQ201220093659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3日
发明者刘志宏, 吴杰锋, 张新玉, 徐朝胜, 朱孝东, 陈建林 申请人: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