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用干网的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9053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造纸用干网的接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种造纸用干网的接口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纸用干网的接口。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造纸干网在造纸机上使用的时候是一个头尾衔接的圆筒状,在把片状的造纸干网连接成圆筒状干网的时候,一般采取按照造纸干网的原来的组织结构头尾编织在一起。但是造纸干网一般尺寸规格都很大,而且单位克重也很大,所以一条造纸干网的重量很大,在造纸厂把圆筒状的造纸干网套装在造纸机的烘缸上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拆除造纸机烘缸一侧的支架。特别是宽幅,超长的干网就是采用辅助机构套装在造纸机上, 也是费事费力。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头方便快捷的造纸用干网的接口。[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造纸用干网的接口, 接口包括头端丝圈、尾端丝圈和连接丝;头端丝圈为干网织物组织中位于头端的单丝构成的图形结构,尾端丝圈为干网织物组织中位于尾端的单丝构成的圈形结构,连接丝为直条状单丝;接口由头端丝圈与尾端丝圈相互嵌套并以连接丝依次穿过头端丝圈与尾端丝圈连接构成。[0005]作为优选,连接丝的直径大于构成干网织物组织的单丝直径。[0006]作为优选,连接丝与构成干网织物组织的单丝为同一种纤维的单丝。[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连接丝将造纸干网的头尾端的丝圈连接,使得干网成为一个头尾衔接的圆筒状,拉出连接丝即可将头尾端拆分开。使得干网的安装卸下十分方便快捷。


[0009]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0]图I是本实用新型造纸用干网的接口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末连接状态)。[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造纸用干网的接口实施例的接口结构示意图(连接状态)。[0012]图中,I-干网,2-头端丝圈,3-尾端丝圈,4-连接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一种造纸用干网,其接口部分是由头端丝圈2、尾端丝圈3和连接丝4组成的。[0014]在图I中,头端丝圈2是用干网织物组织中位于头端的经向单丝再织入组织结构内,构成了圈形结构。同样,尾端丝圈3也是用干网织物组织中位于尾端的经向单丝再织入组织结构内,构成了图形结构。[0015]所用的连接丝为与编织干网的单丝为同一种纤维,是呈直条状单丝。[0016]在图2中,接口由头端丝圈2与尾端丝圈3相互嵌套并以连接丝4依次穿过头端丝圈与尾端丝圈连接构成。这样干网形成了头尾衔接的状态。[0017]为了保证接口处的强度,连接丝4的直径大于用于编织干网织物组织的单丝的直径。[0018]上述接口连接方式称为“销接口”。采用这种接口的好处是,当我们把作为销子的连接丝拔出时,造纸干网就成一个片状,可以用辅助工具夹持住造纸干网的一头牵引造纸干网包覆到造 纸机的烘缸上,然后再把两端的丝圈销接在一起形成圆筒状使用。可以大大降低造纸干网的上网时间和劳动强度。[0019]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造纸用干网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包括头端丝圈、尾端丝圈和连接丝; 所述头端丝圈为干网织物组织中位于头端的单丝构成的圈形结构,所述尾端丝圈为干网织物组织中位于尾端的单丝构成的圈形结构,所述连接丝为直条状单丝;所述接口由头端丝圈与尾端丝圈相互嵌套并以连接丝依次穿过头端丝圈与尾端丝圈连接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造纸用干网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的直径大于构成干网织物组织的单丝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造纸用干网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与构成干网织物组织的单丝为同一种纤维的单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纸用干网的接口,接口包括头端丝圈、尾端丝圈和连接丝;头端丝圈为干网织物组织中位于头端的单丝构成的圈形结构,尾端丝圈为干网织物组织中位于尾端的单丝构成的圈形结构,连接丝为直条状单丝;接口由头端丝圈与尾端丝圈相互嵌套并以连接丝依次穿过头端丝圈与尾端丝圈连接构成。其中,连接丝的直径大于构成干网织物组织的单丝直径;连接丝与构成干网织物组织的单丝为同一种纤维的单丝。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丝将造纸干网的头尾端的丝圈连接,使得干网成为一个头尾衔接的圆筒状,拉出连接丝即可将头尾端拆分开。使得干网的安装卸下十分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D21F7/10GK202786959SQ20122042604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4日
发明者吴峰, 吴骄强 申请人:安徽华宇网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