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专用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8732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造纸专用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纸用的设备,尤其是一种造纸专用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造纸行业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行业,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莫大的作用。造纸有 机制和手工两种形式。机制是在造纸机上连续进行,将适合于纸张质量的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然后烘干成纸。手工则用有竹帘、聚酯网或铜网的框架,将分散悬浮于水中的纤维抄成湿纸页,经压榨脱水,再行晒干或烘干成纸。机制和手工两种造出来的纸最大区别在于,由于手工纸采用人工打浆,纸浆中的纤维保存完好;机制纸采用机器打浆,纸浆纤维被打碎。使得手工纸在韧性拉力上大大优于机制纸。也比机制的棉软,特别体现在书画用纸上。其中烘干是造纸行业必不可少的环节。现有的造纸专用烘干设备,所述造纸专用烘干设备包括空心的机壳及利用水蒸气进行加热干燥的烘干器,所述机壳包括外层及内层,所述机壳呈空心的拱形,所述烘干器放置于所述拱形的空心中,所述烘干器上卷有纸,所述烘干器的水蒸气冷凝成水后由出水口排出直接丢弃,具有较高热量的冷凝水直接排除,没有进行利用造成了一定热量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善背景技术中造纸专用烘干设备的冷凝水直接排除造成热能浪费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纸专用烘干设备,所述造纸专用烘干设备包括机壳及利用水蒸气进行加热烘干的烘干器,所述机壳呈拱形,所述机壳包括外层及内层,所述外层及内层在拱形的径向两侧均构成空腔,所述烘干器放置于所述拱形下面,所述烘干器上卷有纸,所述烘干器的水蒸气形成的冷凝水由出水口排出,所述机壳的拱形的径向两侧分别设有隔开外层及内层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将空心的机壳分隔为两个互不相通的空间,靠近内层的空间为加热间,靠近外层的空间为隔热间,所述机壳拱形的径向两侧的所述加热间均设有进水口以及低于进水口的排水口,所述进水口均连通于所述出水口,所述隔热间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有风机,所述机壳的拱形的径向两侧加热间在拱形的顶部连通且在顶部形成联通间,所述内层上设有烘干风口,所述的烘干风口通过管道连通于隔热间底部,所述的烘干风口朝向于烘干器上的纸,所述管道连通于烘干风口的一段呈笔直形,所述笔直形的一段管道所延伸出的直线大体相切于卷在所述烘干器上呈圆柱形的纸。所述联通间设有多个加强作用的加强柱以及用于观察联通间内部的观察口。所述机壳设有四只其支撑作用的支脚。所述机壳在所述拱形的轴向侧面设有排风口。[0009]所述机壳在所述拱形的径向两侧的底部均设有盛水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造纸专用烘干设备,所述造纸专用烘干设备包括空心的机壳及利用水蒸气进行加热干燥的烘干器,所述机壳呈拱形,所述机壳包括外层及内层,所述机壳的拱形的径向两侧均设有外层及内层,所述烘干器放置于所述拱形下面,所述烘干器上卷有纸,所述烘干器的水蒸气形成的冷凝水由出水口排出,所述机壳的拱形的径向两侧分别设有隔开外层及内层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将空心的机壳分隔为两个互不相通的空间,靠近内层的空间为加热间,靠近外层的空间为隔热间,所述机壳拱形的径向两侧的所述加热间均设有进水口以及低于进水口的排水口,所述进水口均连通于所述出水口,所述隔热间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有风机,所述机壳的拱形的径向两侧加热间在拱形的顶部连通且在顶部形成联通间,所述内层上设有烘干风口,所述的烘干风口通过管道连通于隔热间底部,所述的烘干风口朝向于烘干器上的纸,所述管道连通于烘干风口的一段呈笔直形,所述笔直形的一段管道所延伸出的直线大体相切于卷在所述烘干器上呈圆 柱形的纸。将冷凝水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烘干效果更好,能量利用率较高,更加环保。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造纸专用烘干设备的立体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造纸专用烘干设备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造纸专用烘干设备的一端的立体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造纸专用烘干设备的部分的剖面示意图I、机壳;11、外层;12、内层;121、烘干风口 ;13、中间层;14、管道;15、支脚;16、进水口 ;17、排水口 ;18、隔热间;19、加热间;2、进风口 ;21、风机;23、加强柱;8、排风口 ;9、观察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造纸专用烘干设备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图2、图3、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造纸专用烘干设备,造纸专用烘干设备包括机壳I及利用水蒸气进行加热烘干的烘干器,机壳I呈拱形,机壳I包括外层11及内层12,外层11及内层12在拱形的径向两侧均构成空腔,烘干器放置于拱形下面,烘干器上卷有纸,烘干器的水蒸气形成的冷凝水由出水口排出,机壳I的拱形的径向两侧分别设有隔开外层11及内层12的中间层13,中间层13将空心的机壳I分隔为两个互不相通的空间,靠近内层12的空间为加热间19,靠近外层11的空间为隔热间18,机壳I拱形的径向两侧的加热间19均设有进水口 16以及低于进水口 16的排水口 17,进水口 16均连通于出水口,隔热间18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 2,进风口 2上设有风机21,机壳I的拱形的径向两侧加热间19在拱形的顶部连通且在顶部形成联通间,内层12上设有烘干风口 121,的烘干风口 121通过管道14连通于隔热间18底部,的烘干风口 121朝向于烘干器上的纸,管道14连通于烘干风口 121的一段呈笔直形,笔直形的一段管道14所延伸出的直线大体相切于卷在烘干器上呈圆柱形的纸。通过冷凝水对管道加热,使得进风口由风机排入的风被加热,对纸进行烘干,隔热层在导入风的同时还起着隔热保温的作用。本实施例的造纸专用烘干器,将冷凝水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烘干效果更好,能量利用率较高,更加环保。[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联通间设有多个加强作用的加强柱23以及用于观察联通间内部的观察口 9。该设计使得造纸专用烘干设备顶部强度加强,结构更加牢固,使用寿命更长,另外通过观察口,可以更好的观察造纸专用烘干设备内部工作情况,以便更好的使用及维修。本实 施例中,所述机壳I设有四只其支撑作用的支脚15。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造纸专用烘干设备安装更加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壳I在拱形轴向的侧面设有排风口 8。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造纸专用烘干设备排风更加顺畅,烘干效果更好。所述机壳I在所述拱形的径向两侧的底部均设有盛水槽5,使得机壳I上滴下的水,不会滴落在地面上,工作环境更加整洁,设备使用寿命更长。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及变换。
权利要求1.一种造纸专用烘干设备,所述造纸专用烘干设备包括机壳(I)及利用水蒸气进行加热烘干的烘干器,所述机壳(I)呈拱形,所述机壳(I)包括外层(11)及内层(12),所述外层(11)及内层(12)在拱形的径向两侧均构成空腔,所述烘干器放置于所述拱形下面,所述烘干器上卷有纸,所述烘干器的 水蒸 气形成的冷凝水由出水口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I)的拱形的径向两侧分别设有隔开外层(11)及内层(12)的中间层(13),所述中间层(13)将空心的机壳(I)分隔为两个互不相通的空间,靠近内层(12)的空间为加热间(19),靠近外层(11)的空间为隔热间(18),所述机壳(I)拱形的径向两侧的所述加热间(19)均设有进水口( 16)以及低于进水口( 16)的排水口( 17),所述进水口( 16)均连通于所述出水口,所述隔热间(18)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2),所述进风口(2)上设有风机(21),所述机壳(I)的拱形的径向两侧加热间(19)在拱形的顶部连通且在顶部形成联通间,所述内层(12)上设有烘干风口(121),所述的烘干风口(121)通过管道(14)连通于隔热间(18)底部,所述的烘干风口(121)朝向于烘干器上的纸,所述管道(14)连通于烘干风口(121)的一段呈笔直形,所述笔直形的一段管道(14)所延伸出的直线大体相切于卷在所述烘干器上呈圆柱形的纸。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造纸专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通间设有多个加强作用的加强柱(23)以及用于观察联通间内部的观察口(9)。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造纸专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I)设有四只其支撑作用的支脚(15)。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造纸专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I)在所述拱形的轴向侧面设有排风口(8)。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造纸专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I)在所述拱形的径向两侧的底部均设有盛水槽(5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造纸专用烘干设备,所述机壳的拱形的径向两侧分别设有隔开外层及内层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将空心的机壳分隔为两个互不相通的空间,靠近内层的空间为加热间,靠近外层的空间为隔热间,所述机壳拱形的径向两侧的所述加热间均设有进水口以及低于进水口的排水口,所述进水口均连通于所述出水口,所述隔热间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有风机,所述机壳的拱形的径向两侧加热间在拱形的顶部连通且在顶部形成联通间,所述内层上设有烘干风口,所述的烘干风口通过管道连通于隔热间底部,将冷凝水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烘干效果更好,能量利用率较高,更加环保。
文档编号D21F5/18GK202786951SQ20122039694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1日
发明者周仁良 申请人:富阳市金枫纸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