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风保温透湿性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4368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风保温透湿性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复合织物。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衣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希望穿着既轻便,又保暖的衣物。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市面上出现了诸多保暖商品,例如红外线保暖衣、羽绒衣等。其中以羽绒衣作为常见,其保暖效果随保暖层的增厚而增加,但保暖层增厚往往会增加穿着的不适感,也使得臃肿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风保温透湿性织物,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风保温透湿性织物,包括一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包括外侧面料和内侧面料;还包括一聚氨酯薄膜(TPU薄膜),所述聚氨酯薄膜设置在两层所述面料之间。由于聚氨酯薄膜是一种亲水性的透湿性薄膜,具有显著的防水性、透湿性和防风性,因此聚氨酯薄膜设置在两层面料中后,使整个织物具有一定的防水、防风作用,阻隔风吹入织物后由于对流作用将热能带走,具有保温性,实现织物的抗风保温作用。另外,聚氨酯薄膜还具有显著的透湿性,且并不像微多孔薄膜易被清洁剂、汗水或盐分、灰尘所堵塞,因此设有聚氨酯薄膜的织物制成衣物人们穿着后,可以将人体的湿气带走,即使长期使用,人体依然保持干净舒·适的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很好的实现织物的保暖、舒适感。所述内侧面料采用设有立绒层的面料,所述立绒层设置在靠近所述聚氨酯薄膜的一侧。即所述立绒层位于所述内侧面料与所述聚氨酯薄膜之间。这样,立绒层位于内侧面料与聚氨酯薄膜之间形成一空气层,空气层能够通过吸收人体蒸发的水蒸气,并将其转化为热量,存储在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空气层内,防止热量散失,以保持人体的热量。另外,由于在空气层外设有聚氨酯薄膜,因此风很难透过聚氨酯薄膜到达空气层,空气层中的热能不容易带到外界。本实用新型通过双重保护的方式,实现了织物的保暖性,无需厚重的衣物,就可实现更好的保暖舒适体验。所述面料优选采用棉纱制成的布料,所述棉纱采用超细纤维制成的纤维棉纱。所述立绒层也采用超细纤维制成的超细纤维型立绒层。超细纤维之间具有丰富的空气分子,形成的空气层蓄热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的织物均采用超细纤维后,进一步保证了保暖性。另外,本实用新型所用的面料及聚氨酯薄膜成本低廉,在保证织物保暖舒适的前提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所述聚氨酯薄膜与所述立绒层、所述外侧面料之间均采用胶粘剂粘结连接。优选所述胶粘剂采用反应型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粘剂粘结连接。传统工艺中织物的胶粘剂一般采用化学助剂,这种胶粘剂不环保。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胶粘剂可以吸收环境湿气产生交联,实现固化,具有环保节能,无公害的优点。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织物实现了优良的保暖性、舒适性,既环保节能,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聚氨酯薄膜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图2、图3,一种抗风保温透湿性织物,包括一面料,面料包括外侧面料I和内侧面料2。还包括一聚氨酯薄膜3,聚氨酯薄膜3设置在两层面料之间。内侧面料2采用设有立绒层21的面料,立绒层21设置在靠近聚氨酯薄膜3的一侧。即立绒层21位于内侧面料2与聚氨酯薄膜3之间。这样,立绒层21位于内侧面料2与聚氨酯薄膜3之间形成
一空气层22。参照图2,由于聚氨酯薄膜3是一种亲水性的透湿性薄膜,具有显著的防水性、透湿性和防风性,风和雨水进入外侧面料I后,被聚氨酯薄膜3阻隔,风和雨水无法进入到内侧面料2。因此聚氨酯薄膜3设置在两层面料中后,使整个织物具有一定的防水、防风作用,阻隔风吹入织物后 由于对流作用将热能带走,具有保温性,实现织物的抗风保温作用。另夕卜,聚氨酯薄膜3还具有显著的透湿性,且并不像微多孔薄膜易被清洁剂、汗水或盐分、灰尘所堵塞,在内侧面料2内侧的水蒸气、湿气或汗气可以依次通过内侧面料2、聚氨酯薄膜
3、外侧面料I后,排泄到外界环境中。因此设有聚氨酯薄膜3的织物制成衣物人们穿着后,可以将人体的湿气带走,即使长期使用,人体依然保持干净舒适的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很好的实现织物的保暖、舒适感。空气层22能够通过吸收人体蒸发的水蒸气,并将其转化为热量,存储在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空气层22内,防止热量散失,以保持人体的热量。另外,由于在空气层22外设有聚氨酯薄膜3,因此风很难透过聚氨酯薄膜3到达空气层22,空气层22中的热能不容易带到外界。本实用新型通过双重保护的方式,实现了织物的保暖性,无需厚重的衣物,就可实现更好的保暖舒适体验。面料优选采用棉纱制成的布料,棉纱采用超细纤维制成的纤维棉纱。参照图3,立绒层21也采用超细纤维23制成的超细纤维型立绒层。超细纤维之间具有丰富的空气分子,形成的空气层22蓄热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的织物均采用超细纤维后,进一步保证了保暖性。另外,本实用新型所用的面料及聚氨酯薄膜3成本低廉,在保证织物保暖舒适的前提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聚氨酯薄膜3与立绒层21、外侧面料I之间均采用胶粘剂粘结连接。优选胶粘剂采用反应型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粘剂粘结连接。传统工艺中织物的胶粘剂一般采用化学助齐U,这种胶粘剂不环保。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胶粘剂可以吸收环境湿气产生交联,实现固化,具有环保节能,无公害的优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 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抗风保温透湿性织物,包括一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包括外侧面料和内侧面料;还包括一聚氨酯薄膜,所述聚氨酯薄膜设置在两层所述面料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保温透湿性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料采用设有立绒层的面料,所述立绒层设置在靠近所述聚氨酯薄膜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保温透湿性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采用棉纱制成的布料,所述棉纱采用超细纤维制成的纤维棉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风保温透湿性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绒层也采用超细纤维制成的超细纤维型立绒层。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一种抗风保温透湿性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薄膜与所述立绒层、所述外侧面料之间均采用胶粘剂粘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风保温透湿性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采用反应型湿固化聚氨 酯热熔胶粘剂粘结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复合织物。一种抗风保温透湿性织物,包括一面料,面料包括外侧面料和内侧面料;还包括一聚氨酯薄膜,聚氨酯薄膜设置在两层面料之间。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织物实现了优良的保暖性、舒适性,既环保节能,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B32B27/12GK203141965SQ201320178398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0日
发明者沈涧清 申请人:上海宏嘉高新复合面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